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章:大河风雪坚冰上!

昭城半封,令下三年之期,既是召集子弟,亦是通知滞留昭城的外来学子离去。

举世哗然,亦有迷茫之意,实在是天下匆匆,自大汉崩溃数十年来,一日三变,让人应接不暇。

黄河之上,大寒之日,凛凛冰盖自北而南,自然不见舟楫船夫,洛楚一行人自南国而来,昭城大邀,再也没有比此事更重者,他舍国而来,到此处,命马蹄裹布,车辙亦覆,谁知车马一行,本该坚如磐石的冰面,竟有皲裂,他下车望着皲裂的冰面沉默不言,换乘一马,寒暖一换,未曾行几步,竟倒在冰面上,只觉刺骨严寒,忽有大风卷雪而来,那皲裂之处似是先前幻觉。

诸夏之人年少时各有所为,但在生死绝望前,却崇信天命,管他黔首布衣,亦是王侯将相,不过一句,我之今日,乃天命也,语似已服,心怀不甘。

洛楚感受着脸上的冰意,只觉这是自己命数如此,他环视一周围着自己面色急切的众人,对孙子洛希低声道:“这是我命数已到,不能前行,为祖父转达遗言:弟幼时乖戾,自以身负重责,志在天下,执吴地而攻四方,数十年未睹兄之容颜,弟怯家也。

及至老迈,头苍苍,步巍巍,残烛之年,得兄相邀,欣喜涕零,乃知千秋西岭,万里吴国,不若兄之一言也,不若家之温也。

今有毙于风雪之命,乃弟之过也,惟望兄勿怪,非弟不愿见兄,实天命若此,弟哀哉,顿首而拜,兄长万年,兄长常安,愿素王昭明,永耀昭城。”

语罢,竟于寒风凛凛中,气尽而亡,风雪落在眉间、脸颊,凄凄苍凉,黄河之上,遍观四野,千山鸟尽,万径俱灭,执南国数十年王者,观江东风华数十年者,竟死于坚冰之上,风雪之间,何等荒谬。

大河霜冰上,呜咽之声顿起,伴着风声呼啸!

洛晋披着锦裘,望着那茫茫大雪,天地一片白,本该万径人踪俱灭,却有急促的脚步于内城中奔走,脚步起落间,气息重喘,庭院被推开,发出略有些陈旧的发出吱呀声,一个玉树芝兰的青年步入庭院中,前行两步而后径直跪在雪中,他于雪中叩首,额头眉眼间到处都是挂白的雪迹,含泪高声悲呼道:“大祖父,孙来迟了。”

洛晋听到声音便自屋中走出,站在屋檐下,心中已极度不安,带着最后一丝希望道:“二郎,你祖父呢?”

洛希又是重重一叩首,几乎将整个面部都埋在雪中,当他抬起头时,满面霜雪,睫毛上已挂满冰花,哀声泣道:“大祖父,祖父于黄河之上驾马而前,风急雪寒,不能自行,薨于寒雪间,孙疾驰而来报丧,祖父有遗言敬告大祖父。”

洛希泣泪顿然将遗言道出。

洛晋身躯摇摇欲坠,在他的脑海中,阿楚还是当年那个明媚的少年郎,他携着小乔于昭城大婚,何等的意气风发。

几十年来,他守在昭城盼啊盼,却盼来了兄弟们一个个薨逝的消息,他扶住门间哀声道:“阿齐为汉早死,吾哀哉;阿燕坐困囚城,郁郁而终,吾悲哉;阿楚数十年未见,竟于浊浪河上、风雪间薨,吾痛哉。

一门兄弟,何以竟徒留我一人啊!

也好,也好。

不必为素王愁计,不必为家族亡计,只是,素王还会在死亡的尽头等待你们吗?

我们还能有相见之日吗?

阿楚,阿楚,你有何错呢?

素王与伱同在!

素王将会与你同在!

愿素王能与你同…在。”

洛晋的声音越来越低,素王还能与我们这些洛氏的子嗣同在吗?

唐姬将洛希自雪中搀扶而起,微微叹道:“这些年的冬天可真是越来越寒冷了,二郎快些进屋吧。”

她相伴洛晋数十年,对洛晋再清楚不过,昔年洛齐离世他便意志消沉许久,洛燕的讣告传来时他大病数月,如今洛楚薨逝,她的夫君可怎么办啊?

得知洛楚薨逝后的洛晋遭受了极大的精神层面的打击,弟弟们都离他而去,年纪最大的他却依旧活着。

当洛楚的灵柩被运回昭城葬入祖坟时,当洛晋看着洛希亲手将洛楚的神位放入宗庙时,他一眼便望到了居在万人之前的昭圣王洛陵神位。

“昔年您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去世,也是这般痛彻心扉吗?或许亦未曾有我这般痛吧,素王曾经站在死亡的尽头,现在却消失了。”

屋外是连绵不绝的寒风,一脉脉散在昭城外的支系都赶了回来,到了洛希这一代,圣痕已经基本上都消失,譬如洛齐一脉,在洛齐子嗣时就没有了圣痕,但越是如此,昭城相邀就愈发的重要,昭城将所有支脉都召集起来,这是几乎不曾见过的。

洛晋面色显得有些灰败,浑身都是浓重的药味,就如同在药罐子中浸泡过一般,诸脉子弟大多都是第一次见面,在这个乱世流离的时代不独洛氏,大多兄弟一别,便是生死不复相见。

天下早已进入汉世,然昭城殿中所着衣裳却未有半件汉服,自洛晋端为正中,左为唐姬,右为洛萱,皆服玄色金凤锦袍,两侧数十人跪坐,或着玄衣、白衣、赤衣,皆绣金丝凤凰,圣痕或有或无,皆垂首待言,俱为洛氏。

洛晋带着暮色之声于上首响起,带着深深地疲惫,“封闭昭城召诸脉入昭城,引得天下侧目。

想必诸脉心中皆有疑惑,皆有不安,不知道家族为何如何反常。

在你们都还没有回到昭城时,我曾经想了许多次,该要如何与你们讲这件事呢?

千头万绪,理也理不清,我该如何去告诉你们。

天塌了。

我们洛氏的天塌了。”

一言激起千层浪!

殿中众人皆是一颤,有些难以置信的望向洛晋,这世上有许多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那一片天。

佛祖是佛教徒的天,天一道主是太平道的天,太上老君是道教徒的天,楚人以太一为天,秦人以少昊为天,曾经周人以昊天为天。

甚至在许多百姓心中,昭圣王亦是天。

他持着素王神杖,永远的站在光明里,践行着素王的意志,代行着素王的神谕。

但洛氏的天,永远只有一个,那便是素王,至高至圣的素王上皇,他垂眸在诸夏之地,于是有一千三百年不衰的洛氏。

可现在洛氏家主说什么?

说洛氏的天塌了!

他们宁愿相信天下诸侯不愿意见到洛氏如天,进而举世伐洛,也不相信素王上皇会出现任何的意外。

洛晋眉眼间带着无比的憔悴,大祭司洛萱姑祖母持着神杖未曾言语,只是脸色深寒,让众人都不得不相信。

怪不得!

怪不得家主要召诸脉俱回昭城。

怪不得家主要封闭昭城。

果然反常之事定有缘由,但这缘由实在是过于大,大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洛晋重重咳嗽两声,只觉肺部的严寒亦温热了一些,嘶哑着声音道:“洛氏建族一千三百年,历代族长、子弟所行的道各有不同,但终究不过两条,兴诸夏道统,延家族之命。

千年来素王极少干涉家族,攘蛮夷为其一,拓西域为其二,素王之意,由此可观。

素王庇佑,家族昌盛,千年家族,存续不绝,遍数太阳之下,未曾见别家矣!

素王照耀,诸夏昌盛,虽裂诸国,皆作强军,燕拓辽东,夏守西域,吴定诸越,乃至蜀亦有南蛮开拓功业。

诸夏道统似坚不可摧也。

然天下之事,曰人力,曰天命。

素王上皇在消失前曾留下谶语,说胡人得到了天命,唯有我洛氏族人能够平抑。

片言只语,吾不知素王所指也!

只知道苍天前酝酿三百年,后酝酿三百年,要以刀剑、以鲜血、以火焰要融入诸夏。

素王不准!”

此言石破天惊!

自邦周时逆抗天命,延续千年,为何此刻又要如此?

洛萱都未曾听洛晋讲过此事,惊讶问道:“兄长,诸夏昌盛,胡人何以兴盛?”

洛晋叹声道:“邦周时所生之事,难道能够忘却吗?

如今辽东严寒,燕国皆内迁,百五十年之功一朝散也,西域夏王死,混乱一片,已经不堪大用,亦消散也。

天下从未有长盛不衰,诸夏盛时,天骄璀璨若繁星及衰时,数十年间,诸国天骄皆凋零也,继任者不足道也。

此消彼长,胡人气运旺盛,焉知未有不世出的天骄。

素王不知所踪时,吾曾思虑良久,洛氏将要在这天下间如何自处?

没有了素王,那曾经如同高山深渊的责任,还能够背负的下去吗?

直到吾在那宗庙中,聆听颂圣之曲。

素王万年,介夏昭明!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赐予诸夏大光明!

这正是素王的意志啊,家族因素王而生,又怎么能够背弃素王的意志呢?

代代祖先赴汤蹈火,多少人为之牺牲,又如何能在此刻背弃呢?

若死亡会降临便畏缩不前,我们又和那些人有什么区别呢?

纵然千难万险,我们依旧要沿着这条道走下去。”

洛希躬身出列匍匐叩首在殿中,深深颤抖道:“大祖父,家族兴亡,子弟有责,还请示下,家族当何去何从,孙遵从家主之令,至死方休。”

诸脉俱出列匍匐在地上,自上看去,如同潮水般叩首跪伏。

洛晋声音依旧嘶哑着,一字一顿的说道:“我、要、家、族、迁、徙、辽、东!”

当这句话从洛晋口中说出后,殿中又陷入了沉寂,只剩下了沉重的喘气声和洛晋嘶哑的声音在回荡。

“老祖曾说辽东的白山黑水苦寒无比,自此而生的族群皆悍勇难治,如今天下两支自此而出的族群,一曰鲜卑攻败草原诸部,一曰燕国先败公孙、后败袁绍,以尺寸之地,使汉国难下幽州,此正应老祖所言,我要家族于白山黑水间重建,我要洛氏儿郎自此扎根冰寒之所,纠集诸胡,静待苍天所蕴之浩劫。”

洛晋的声音中带着血腥的味道,匍匐在殿中的众人皆侧目,洛萱亦侧身匍匐在地,而后抬首问道:“兄长,何至于此啊?

坐于中原,联结诸国,共讨胡人,岂不是更稳妥吗?”

洛萱所言正是殿中众人所想,洛晋面容冷峻至极道:“燕国内迁、西域纷乱、中原犬牙交错相争、

吴国之锐士何以越两千里北击胡人?燕国会放汉国过境吗?蜀国可敢派兵过魏国境内?

况素王有言,此乃天命,能胜一时,还能胜一世、十世吗?

洛氏是一定要踏进战场的。

如今素王不见,纸包不住火,昭城四战之地,我族留在中原,岂不是自取灭亡?

秦国一统六国时,我族曾避于天南,这便是异曲同工之妙。

辽东白山黑水苦寒之地,活以渔猎,但我族天生能御严寒,能通鱼鸟,又有医圣之心,存活不难,虽艰难困苦,至少能使家族无虞,正合家族此刻。”

洛晋话中的意思太过明显,他不信任诸侯!

他认为一旦洛氏失去了最大的底牌,诸侯们乃至于未来的君王,一定会翻脸不认人。

洛氏是任何皇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昭城孤城一座,处于四战之地,面对一国,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与其四处逃亡,不若直接遁入辽东建城,那人迹罕至之所在,中原大军绝不可能进攻那里,只有拥有诸多天赋的洛氏能在那里生活。

其言若雷,其声贯耳,诸脉子弟俱生骇然,竟不知家主悲观至此,然细细想来,却只觉正是如此。

洛希又是一叩首,沉声问道:“大祖父,孙惟从命,有一问,昭城若何?”

是啊。

人可以迁走,那昭城可怎么办啊?

难道就此荒废吗?

难道就此败落吗?

先祖魂灵何处归?

洛晋眼睛带着些许迷蒙道:“昭城将会化作大泽,生灵绝地,雨林丛生,没有人会进入昭城,直到素王归来,代表着光明的神杖再次敲击在这片土地上。”

泽国!

自江东万泽之国而来的洛希最是清楚,他有些失魂落魄的叩首。

————

天发杀机,昭城多雨,瓢泼不止,俱入黄河犹不足也,洛氏遂迁,不数月,为泽国,又经年,丛林极盛,人踪俱绝,称以洛泽。——《广记异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