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一章:风起西域为哪般?

中原是天下的正中,在传统的观念中,天下风云俱出于中原,而四方则是被忽视的角落,然而正如棋盘中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天下四边不是可有可无之物,燕国起于辽东,足可见之。

十几年前,洛星的孙子洛乌自昭城归于西域,便在混乱的西域整肃无双城,誓为家族守下这片土地,十数年来,他一直都关注着中原和草原的消息,概因西域的地理位置导致它始终是诸多大势力冲突的枢纽,中原和草原大势会极大的影响西域。

洛乌于三年前病逝,由其子洛谷继承神庙大祭司之位,开始试图收拢混乱一片的西域,组建围绕神庙的诸国联军,而后来自魏国的消息便一条条传入了西域。

当其时魏国攻克蜀地,士族皆出降,士族领袖迁往长安,司马懿威望日隆,于托孤大臣中已独占鳌头,远胜宗亲皇戚,当他率领大军返回长安时,无数士人为之欢呼,汉灵帝时生人,历经汉愍帝、声帝二朝,入仕曹魏,武皇帝时得重用,历经武帝、文帝、明帝,受先帝托孤,四朝老臣,清流砥柱,士人领袖,他几乎走到了人臣声望的顶点。

伴随着攻陷成都这一场大胜,魏国却并未安定,政争反而愈发激烈起来,士族与宗族间的矛盾愈发深刻,江东士族的成功给予了魏国等极大的启发,自曹操时代以来所采用的重宗室政策,在宗室不成器的当下,迎来了巨大的反噬,魏国士族不甘心屈居于宗族之下,司马懿在这股浪潮中被捧得越来越高。

司马懿自然感受到了自身处境的危险,便产生了急流勇退的心思,这让他的儿子们颇为不解,任何士族的终极目标都是成为掌控一切的权臣,父亲有这个机会为何却要放弃呢?

司马懿冷声解释道:“先汉后汉多少臣子依仗着一时的权势占据了比皇族还要尊贵的地位,但最终的结果又有谁是善终的呢?

唯有洛氏能全身而退,博望武烈侯霍光若是没有洛氏,他摄政的下场不会好,周懿王和汉仁宗孝惠皇帝那样仁慈的君王又有多少呢,要么如同武皇帝更近一步,要么就三族死无葬身之地。

士族们让我去做那争权夺利的刀剑,简直做梦,纵使一时煊赫,但秦汉以来哪有臣子能和皇族所争斗的呢,如今已经不是世卿世禄的邦周,唯有皇帝是千年不易的,纵然为父权势煊赫,难道你还能继承这份权势吗,难道孙辈还能扶保富贵吗?

到那一日,皇族的清算就会到来,家族的覆灭就会到来,这就是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一人之下的那个位置是毒药,不要沾染。”

司马懿的话如同重锤砸在每个人心里,但急流勇退亦不容易,功劳太大,不能不赏,三公之位,封爵赐土,以及赐下九锡等荣誉,一件件砸的司马懿恐惧无比,他刚刚回到长安就被解除了兵权,而今又将他捧得极高,而后又有人撺掇着曹爽去攻伐河东或是南阳,若是能为魏国收服这两地,功劳不逊色于司马懿。

如今的并州晋国可谓是一盘散沙,汉国曾经试图将之纳入统治,但最终失败,现在大大小小的诸侯各自分散,但面对外敌则能够团结一致,所以魏国和燕国一直以来都未曾大肆攻伐这里,至于汉国更是不可能,一旦进攻并州,粮道定然被呼啸而下的燕国铁骑所截断。

慕容承光在得到辽东鲜卑兵源后,终于下定决心去征讨并州,天下诸侯中,攻伐并州燕国应当是最轻松的,概因魏国和汉国进攻并州这样的山河形胜之地,都要经过天然的山川险阻,唯有燕国以上临下,且燕代一体,无论是通过北地长城,还是通过山中通路,都能够长驱直入并州的几块主要盆地。

中原再次动乱的消息被一直关注着中原消息的鲜卑单于燕回所截取,他当即明白自己所一直等待的机会到来了,王庭金帐向着整个草原发起征召,“苍天所钟,全鲜卑人的单于,遵奉上天的命令,万户部落都要率领大军追随王庭作战,战后将重新划分各个部落的户数和牛羊,得到功劳的,纵然部落覆灭,本单于也为你重建,没有功劳的,本单于将剥夺你的荣耀和部族,只有最英勇的儿郎才能屹立于草原上,得到苍天的钟爱。”

整个鲜卑夏国都积极的响应王庭的呼唤,这不仅仅是燕回的威望极高,亦与鲜卑统合极强的体制有关,呼啸而过的引弓之民自匈奴之后,再次于草原上齐聚,燕回对外宣称三万骑兵西狩,实际上聚集起来的骑兵超过十万,皆是强横之士。

在草原诸部抽调精锐汇聚到王庭重新编整军队时,鲜卑夏国的使者出现在了魏国长安,曾经前往辽东的慕容详恭恭敬敬的对小皇帝曹芳行三叩九拜的大礼,这是燕回强硬要求的,他不敢违背,“至尊至贵的大魏皇帝,单于让我向您致以最高的敬意,您是真正的苍天所钟爱,日月所围绕,山川河流都听从您的意志而运转。”

这**裸的马屁让殿中群臣很难受,毕竟他们都是声望卓著的士人,说不出这么肉麻的话,连忙询问单于有什么大事派遣使者,慕容详朗声道:“皇帝陛下,西域国主对大夏的单于攻讦污蔑,草原子民愤怒于他们的无礼,请求单于进攻西域,斩下他们的头颅,向苍天祭祀,但西域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百姓,实力强大,单于听闻西域和您的大魏乃是世代的仇恨,武皇帝时就与西域交战,于是郑重的请求您派遣军队,襄助单于进攻西域,如果能为单于复仇,臣服于单于的数十万百姓都将称颂您的尊号,为您祈祷,至高的大魏天圣皇帝!”

原来如此,这么讲规矩的胡人真是少见,尤其是在魏国试图攻伐河东时,鲜卑同样开战,自然让魏国大喜过望,不过魏国的目标并不是西域,而是河东,魏国不可能两线开战,于是开口拒绝道:“使者请回禀单于,大魏皇帝遭遇了与单于同样的羞辱,我国将要对河东用兵,不能和贵族一同进攻西域,两国邦交友好,我魏国愿意加大互市的规模,用更多的粮食换取贵国的物资。”

慕容详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在好好被招待一番后,兴冲冲出关回到了草原,于魏国而言,卖给鲜卑的那点粮食不算什么,至于鲜卑想要进攻西域,魏国不在乎,既不在乎西域死不死,也是觉得西域虽弱,但鲜卑亦不强,刚才那使者说百姓不过数十万,精锐大概不过几万,应该会被拖在西域,那魏国北方边境就更安全。

经过对魏国的试探,燕回确定了魏国是真的不在意,立刻接着之前计划,开始布置下一阶段作战计划。

魏国没关注草原之事,但早在十几年前就得知胡人要昌盛的西域一脉却时刻关注着草原的变动,虽然做不到事事清楚的,但大致情况还是了解的,如今的草原表面上分裂成众多的部落,但实际上都听从鲜卑王庭的命令,鲜卑王庭一下达召集令,早就在草原上有探子的西域就得到了消息。

苍翠的草原覆盖在这片瑰美的土地上,在河谷的交汇,无双城于其中屹立,整片西域最肥沃的土地,牧民在天山以及昆仑山的支脉下放牧,悠悠扬扬的牧歌随风而起,夹杂着佛道的言语,每天都有无数的西域百姓前来素王神庙拜祭,这片土地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佛道在这里大变,迥异于中原,纵然是素王的信仰在这里也渐渐向着一种奇怪的方向去变化。

洛谷望着充斥无双城的各教派信徒,只感觉头有些疼,西域夏国崩溃后,不仅仅是政治上碎片化,信仰上同样如此,无双城中几乎每天都有不同派别的教徒在争吵,互相指责对方的教义错误,实际上只不过是微小的区别而已,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教,各个教派遵奉的神灵都不一样,若不是在素王神庙地,就不仅仅是争吵,而是会抄起刀子干架。

素王化身千万的理论是导致现在这种问题的根源之一,时移势迁,当初为了一口吞下佛道二教以及充斥在西域的各种教派,而放任其创造出来的理论,成为了现在西域洛氏统一思想的阻碍,在加上西域诸多国主的推波助澜,在西域百姓的思想中,素王至高是永远在天上的,但是会转生为各种伟大的王,之前西域夏王就是想要让洛星承认他为唯一转生王。

从洛星继任大祭司以来,历代大祭司都是武将持神杖,而不是洛明公那种擅长学术理论的文化派领袖,刀子很有用,但有时候刀子挥舞的再利,也改变不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要思想不改变,那动乱就只能一时平定。

洛氏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魏国攻下蜀地那么容易,因为蜀地百姓和士族,认为生活在楚国下和魏国下没有区别,在整个民间几乎没有反抗情绪,这就是大一统后,后面所有君主统一天下难度大幅降低的原因,什么叫大一统,首先要土地上一统,然后要思想上一统,秦汉的大功绩正在于此。

现在的西域算是有大一统思想吗?

若说没有,即便是最低微的牧民听到素王的神名也会颂唱素王赐予大光明,但若说有,那种类繁多的素王转生金轮王、护法神,表示他们不是一路的。

洛谷甚至不能擅自去指认其中一个教义是对的,如果他这样做,将会掀起大辩论,如果那一派输了,结果不堪设想,即便是赢了,那唯一的结局就是彻底掀起西域的战争。

那些信奉其他派别的国主绝不会善罢甘休,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统合思想的前提是捏合身体,任何不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都要死。

身为素王神庙大祭司,他要高高的坐在高台上,不能随意走下去对素王的子民动手,这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世俗领袖来和他一起做,而如今的西域没有这样的强人,这让洛谷感到绝望,伴随着中原人才的凋零,优秀君王的逝去,西域同样迎来了这样的结果,自上一任夏王被刺杀后,再也没有能统一西域的英雄豪杰,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说一句,天意如刀,在不经意间斩断一切生机。

西域既没有疆域统一,也没有诞生可以捏合所有的思想,洛谷所面对的就是这种复杂的情况,他现在多么希望自己不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夫,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圣贤,能创造出统合整个西域思想的法门。

但洛谷心知鲜卑夏国的大军随时可能兵临西域,仅仅依靠无双城的神庙军,恐怕是难以抵抗,若是就连草原第一波进攻都挡不住,又何谈守护诸夏呢。

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来给他做那些本就完成不了的事,现在唯一所能够做的就是以素王神庙在西域崇高的地位,向西域各国国主和所有的百姓、商人、僧侣、道人发出召唤,来抵抗鲜卑人的入侵。

————

蒙素王上皇恩典,神庙大祭司遵从神谕:西域者,素王垂眸之地,诸夏光明之所,百族于此合乐,而万国于此协和,今有西域豺狼,域外天魔之属,背负黑暗离渊,欲践踏西域圣土,使神灵蒙尘,使王道坠堕,西域国主,俱受神恩,当行天道,神庙于此,召集诸属,各持锋刃,统率神兵,聚于无双,共克时艰,素王苏醒之日,将赐诸国主天煌地珍,当升极乐,当有洪福,诸百姓当于轮回上等,称王为祖,无边广大,无边广际,晓谕五千里西域圣土,百二十万子民,钦哉。——《神庙诏西域万民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