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三十三章:寒风凄雪众前行!

满目疮痍与荒芜,焦黄枯萎的草原,冰冷带着森黑的岩石,极北渐次吹拂而过的阵阵凉风,无不彰显着草原气候大变,要进入凛冽的寒冬。

荒凉的草原和高原上,是一片人间炼狱,何以可见?

潺潺流水旁,洛呈之率领着万余洛氏大军在河水边休整,口干舌燥的的战马自然要到河边饮水,但却被拉住,马蹄于空中打转着。

“全部煮沸,一种药草都不能少。”

士卒们用锅将水煮沸,加入草药,晾凉后再让马匹饮下,士卒更不必说,同样是加入草药的水,水呈墨绿色,带着难闻的气味。

但这是不得不喝的东西。

洛呈之同样端起药水饮下,在现在的草原上,任何一条河流中都可能有大量的瘟疫之毒。

自大战以来,洛氏损失尚且如此大,两万余人只剩下万余人,更不必说其余诸国和草原诸部,这些尸体难以处理,生出疫病,又大范围影响牛羊马匹,唯有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踏踏踏。

一支约三万余的军队从丘陵之后绕出,驻扎在丘陵的北部,在河流的上游,高高飘起的旗帜,是燕国的军队。

洛呈之策马而来,见到燕军中有极多女人和稚童,立刻便知道这都是俘虏而来的胡人,燕国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给国中填充人口。

满脸髯须勃发的慕容承光,在大帐前望着洛呈之,颇觉亲切,第一句话便是——“许久未见,公子风采依旧。”

洛呈之摸了摸略显杂乱的胡须,只道一声:“还能活着相见,已幸甚至哉。”

待二人走进帐中,帐中只有一人,是个极美艳妖娆的女子,姿容绝艳,竟不似北国草原之人,慕容承光朗声笑道:“公子还请坐,洛氏前时打垮慕容部,慕容部便被其余部族所劫掠。

半个月前,我大燕军队袭击慕容部,杀掉那些趁火打劫的胡人后,便将慕容部所有全部纳入囊中,此番见到公子,公子想要什么尽管提,你是知道我的,我慕容承光绝不吝啬。

这女子,原先是慕容部的阏氏,姓高,据她自己说是祖籍冀州的汉人,若是公子想要,这便带走。”

洛呈之自然不要,他瞟了一眼,也不避开,直接便道:“这女子有孕,看情况一个月了,燕皇陛下注意一些。”

有孕?!

慕容承光和高氏皆是一惊,这定然是前慕容部单于的子嗣,高氏满脸惊恐,在草原上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在王族中甚至有杀死第一个孩子的习惯,主要就是经常有抢掠其他部落女子,不确定第一个孩子的血统。

现在自己腹中的孩子定然不是慕容承光的种,慕容承光怎么可能容忍他的存在呢?

但令高氏和洛呈之都未曾想到的是,慕容承光竟然毫不在意。

燕国就连新皇帝都有了,在慕容承光看来,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他笑着说道:“我慕容承光子嗣艰难,现在上天凭空送我一个孩子,没有不要的道理。

这个孩子生下来,女子的话封我大燕公主。

男子的话,就当成我的儿子来养好了,多一个儿子是好事。

早在三年前我就想好了名字,谁知生下来的是个丫头,没用上,就留给他吧。

女子就叫纯元,男子就叫恪,恭敬而谨慎,慕容恪。”

高氏神情狂喜,洛呈之则面色怪异,这位和洛氏三代相交的慕容承光,真的是一个奇人,总能有奇谈怪论和同样奇怪的行为出现。

但这是慕容承光的私事,洛呈之不在意。

不过这个孩子……

洛呈之又望了两眼,冥冥中的直觉,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胡人大运在天,豪杰会层出不穷,慕容部自然是其中之一,眼前这个孩子,或许就是胡人大运人物之一。

略思一下,他不再多想这些无用之事,使了个眼神,慕容承光便拍拍高氏,高氏离开营帐。

帐中只剩下二人,洛呈之问道:“燕皇陛下,不知燕军伤亡若何?”

慕容承光手一滞,眼睑略下闷声道:“数次于国中征发,又添奴隶,如今军中犹不足六万之数。”

洛呈之微吸一口凉气,死于草原之上者,怕是有十数万众,这还仅仅是燕国一家。

若是加上另外几家,须知汉梁联军刚进入草原,就死伤甚重,如今是何状,简直不堪设想。

不过慕容承光并未囿于这其中,而是立刻坚决的说道:“此番大战,我等与鲜卑,本是你死我活,连年以来,俱是硬碰硬的大战,鲜卑多有奇谋,我联军亦不曾无还手之力,不言昔日贵族坡俊山一战亡二十万鲜卑人,我燕国亦多有胜。”

一听慕容承光之言,洛呈之就知道诸国攻势果然和战报所言一致,不太顺畅。

这是自然之理,毕竟如今战场在鲜卑夏国的地盘草原。

自古以来,中原对草原的大胜多为守战,譬如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每每在匈奴寇略时多有斩获,乃至于秦时名将蒙恬,依托长城胜匈奴大军,汉淮阴武穆侯韩信,在匈奴入侵时,关门打狗,斩杀数万,是前所未有的野战大胜。

直到汉孝武皇帝时,有神将现世,加上国力丰盈,才扭转这种趋势,但大概许多人都不曾知道,即便是神将率军出击,死伤者亦有十之五六!

出征大军能够安全返回的不足一半,这就是远征的惨烈。

但明知如此,为何还有这一场战争?

因为这是灭亡草原帝国的唯一办法!

来到草原上,最重要的目的,其一是杀人,其二是夺取牛羊,牛羊于游牧而言,就是土地粮食,试想中原所有可以种粮食的土地全部大旱,且国中没有存粮,那该是一副什么场景,这就是如今鲜卑夏国所正在经历的。

只要草原不能一波打死中原,只要中原不是疯狂内战,只要中原能在将领上和草原有来有回,那最终获胜的就大概率是中原。

按照苍天所大运,如今本该是草原的时代。

草原一统,攻克西域,占据辽东,中原分裂,胡人豪杰层出不穷,汉人英雄渐次凋零。

姬昭合道,洛氏受到天谴压抑,天人相绝,子弟天赋未曾有卓然于天下者。

舞台已经建好,大幕拉起,一切都已就绪。

但最终出现了重大的纰漏。

洛氏决心之大,底蕴之厚,是独立于苍天之外的。

洛氏迁徙辽东,而后和燕国清剿辽东渐成气候的东胡,虽不能阻止鲜卑夺取西域,但洛珈蓝和赵璎珞在西域牵制了西域仆从军和大量资源。

最重要的是。

一场洛水之誓,使天下诸国联合,使鲜卑各个击破的谋划落空。

洛呈之闻言沉吟道:“洛氏损失亦极大,但如今或许是时候了,燕皇陛下,如今渐渐入冬,草原上即将迎来一年中最残酷的时期,这正是我们彻底击垮草原的机会,在苍莽的寒冬中,鲜卑避无可避,决战就在此时,若是让他们远遁漠北,那损失就太大了。”

……

决战?

再次聚在一起的诸国统帅都极度惊讶,慕容承光一言不发,极其擅长武事的萧衍惊道:“公子,昔年汉孝武皇帝时,与匈奴之战,绵延十数年,我军入草原不过两三载,如何能速胜之?

寒冬大危,不若依照往年之旧例,退至边境诸城修整,来年春暖花开日,草原雪融时,再来一战。”

萧衍之言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可,冬天的草原实在是过于危险,大军进入草原本就危险,行军中多有死伤,若是在冬季进入,冻死或者冻毙的人不知道会有多少,若是保暖不及时,能大战的士卒,有三成都算是不错。

洛呈之环视帐中众人一周,而后缓缓道:“梁皇陛下所言,呈之自然知晓,但呈之有一言,还请诸位一听。

自我诸夏联军进入草原以来,尤以第一年损失为大,战兵、辅兵、民夫死者,超过了五十万人,这么大的损失,换来了胡人三十万的伤亡,其中有我洛氏所杀的将近二十万人。

第二年,我联军又伤亡了二十万余人,其中多数为辅兵和民夫,胡人所伤亡的也有十几万。

第三年,我联军在草原上,不是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就有数万,而胡人的损失却越发的少,因为他们开始躲着我们,而后偷袭我们。

为何如此?

我中原有数千万的人口,胡人伤亡不起,但我中原可以。

这三年的时间,胡人的强大,想必诸位都已经知晓。

若不是我中原人口众多,是不可能撑得住如今这么大损失的。

若是之后胡人不断远遁,就在草原上与我军周旋,我们又该要如何做呢?

寒冬时出击,的确危险,但这正是胡人所想不到的。

在寒冬时,他们会将牲畜集合起来,只在那几个较为温暖的地方生活,我们只要选在降雪之日,奇袭而至,胡人必亡。

若是能一战功成,岂不是胜过往后数年之苦?

我认为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洛呈之的言语使众人皆沉思起来,慕容承光缓缓说道:“诸位,朕不知道你们国中如何,但这三年中,在中原没有那种波及天下十三州的大灾荒,这是不常见的,如果现在中原出现大灾,该要如何?

速战速决,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慕容承光的话瞬间击中了众人的死穴。

天灾!

一个王朝国家最害怕的东西,政治再清明,君臣再有能力,面对无解的天灾也没用。

如果中原真的有天灾,缺粮的话,那征讨胡人势必要受到极大的影响。

但洛水之誓在前!

一念至此,众人皆立刻赞同冬季出兵。

洛呈之和慕容承光对视一眼,皆暗自点头,而后洛呈之又道:“诸位陛下,将军,我洛氏嫡子洛珈蓝及其妻子赵璎珞所率领的西域杀胡军,将会同步配合我们,如今西域中战火极盛,大部胡人都被拖在其间,杀胡军已经渐渐阻挡住胡人攻势,夺取了许多城池,若是胡人想要撤退入西域的话,他们会在西域阻击胡人军队。”

西域!

中原和草原大战的胜负手所在,双方都有大量的军队布置在西域。

既然如此,众人各自对视几眼,杀意逐渐于帐中弥漫,诸夏最顶级的贵族们,已经团结意志,要对胡人发动决死的进攻。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简简单单的突袭王庭得胜,若只是为了突袭王庭,只要拣选精锐就可以,此战之所以要率领这么多的大军前往,是为了要彻底将草原胡人超过车轮的全部灭掉,小孩和女人全部带走。

如同当年汉军灭匈奴一样,让鲜卑这个名字中代表胡人的那一部分彻底消失,以后只有燕国中有从大鲜卑山中走出的人。

燕国将成为大鲜卑山血脉的唯一继承人。

这是洛呈之和慕容承光商议后的结果,这是诸夏对胡人的宣言。

……

西域之中,杀胡军的旗帜飘得到处都是,在如今的西域,杀胡军是所有反抗鲜卑人统治的旗帜所在。

洛珈蓝和赵璎珞依偎在一起,本该暧昧多情的场景,却因为二人的言语而被破坏殆尽,即便是在床上,二人所谈的也永远都是政治和军事。

“夫人,如今我大军规模愈发壮大,如今胡人大军的进攻愈发无力,为夫认为,应当是我军反攻之时,越过天山,将胡人赶回草原,然后和中原诸国的军队一起,在草原上歼灭他们!”

赵璎珞坐起身来,锦被滑落,露出她光洁的肌肤,白皙耀眼,在洛珈蓝疑惑的眼神中,赵璎珞振奋道:“夫君,中原要发动大决战,我西域也该决战了,重新发下告西域万民书,以神圣的名义将我杀胡军的名位抬起来。

做好准备只待胜利!”

洛珈蓝如何不知道赵璎珞话中所言,这是要将整个西域的所有武装力量,所有的义军以及诸**队,都以大决战的名义整合起来,赵璎珞已经准备在战后登基为整个西域的女皇了。

……

辽阔的草原上,鲜卑贵族几乎没有人是带着笑意的。

从辽东大鲜卑山西进以来,鲜卑贵族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重大的挫折,凭借着极其强大的族群战士和先进的文明体制,一路砍瓜切菜一般的统一了草原,而后又攻占了西域。

虽然单于死在了西域,但问题不大,在族中还有无数的英雄豪杰,代替单于不是难事。

但分裂的中原诸国,陡然团结在一起,进攻草原,原本以为是个笑话,但没想到啊,大夏竟然损失惨重!

虽然中原的损失更加严重,但中原家大业大,远胜大夏,同样的损失,中原能够承受得起,大夏却承受不起啊。

望着那渐渐寒冷的气候,原来应当忧虑的单于,竟然微微松了一口气,对左右的贵族道:“气候寒冷,这群发疯的汉人,该是时候退回中原了,战争又告一段落了。”

是的。

对鲜卑人来说,现在的汉人就是在发疯。

那么大的伤亡,那么大的战争抽调,现在的中原,不知道有多少人戴孝,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承受沉重的兵役,若不是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根本就撑不住这么庞大的战争支出。

为什么慕容承光一说大灾荒,众人立刻就同意了冬天进攻?

因为现在诸国中的粮食,都应付不了大灾荒的来临,越往后推,就越不可能应付。

二三十万的军队聚在草原上,每日的粮草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地狱一些,士卒来到战场,立刻和胡人同归于尽,或许是最经济的做法。

鲜卑贵族是一群汉化程度相当深的人,对中原的情况称得上了解,毕竟当初蒙骗魏国的时候,相当的顺畅,可想而知这些人对中原有多了解。

正是了解这种情况,他们才奇怪为什么中原还没有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这相当的不合理。

他们又如何知道。

洛水之誓虽然是几个皇帝所立誓,但征讨胡人是极其少见的齐齐上阵。

这是极少数的不为了所谓荣华富贵而发动的战争。

百姓在死难,但贵族同样在死去,传说中的洛氏嫡系,伤亡惨重,诸国都有不少皇族和顶级贵族死在战场上。

同仇敌忾!

这是天下间的风气,少数的起义或许有,但大规模的起义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诸夏联军攻势越来越猛烈后,曾经有贵族提议撤到漠北,但却被直接拒绝了,一旦撤到漠北,那广袤的土地就相当于拱手让出。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在草原上休养生息,维护西域的统治,那里是我们的粮仓,维护通往辽东的道路,那里是我们的祖地。

在草原上和汉人周旋,不再和他们强硬的战争,截杀他们的粮队,在所有的河流中,继续扔下生病的牛羊。

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等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本单于将会率领所有的儿郎,遵从苍天的意志,骑乘着高高的战马,挥舞最锋利的刀刃,击溃所有来犯的汉人。”

鲜卑单于向着所有贵族发出了对冬天的展望,那悠扬的民歌敕勒川再次响彻于草原上。

“风吹草低见牛羊~”

胡琴悠扬,胡笛嘹亮,伴着男男女女的声音,在阴山下响彻四方。

……

草原之间,寒雪之日,真真是千里无人烟,万里无踪迹,凛凛大雪之遥远极北,伴着那寒风呼啸而至,刺的人脸生疼。

洛呈之率军前行,紧紧裹着棉袍,风雪吹在他的脸上,宛如刀割,寒风灌过,他只觉膝盖上隐隐作痛。

经过草原上的河流,在寒冬之日,大多河流近乎干涸,少数未曾干涸者也已经结冰,洛呈之率领军队小心翼翼经过,马蹄虽打滑,问题却不大。

数千精骑皆如同,沉默冷静至极,其中有一千多是剩下的敢战士,还有八百多是凛冬城的精锐士卒,其余皆是诸国最精锐的军队,数千人的军队,却几乎将整个联军的精锐都囊括在其中。

这支军队交给谁都不放心,唯有交给洛呈之,洛呈之率领着这支军队,担负着最重要的责任,奔袭王庭,切断王庭和诸部联系。

乃至于斩首单于。

透过茫茫大雪,那万径人踪灭的白雪间,一队队联军士卒正在各自皇帝将军的率领下奔袭于诸部间,不时有士卒倒在行军途中,面上是冻伤,栽倒在雪中,衣裳沾上雪花,额头眉眼间到处都是挂白的霜雪,一时竟不知是雪更白,还是脸更白。

有士卒惊呼,想要将自己的同袍拉起来,却被人拉住道:“不必了,已经没救了,不要多耗费力气。”

有同乡好友见之,忍不住泣泪,却转瞬便睫毛上结满冰霜,甚至就连眼泪也冻在脸上,睁不开眼,“都不要哭眼泪会冻住的。”

所有呜咽都停了下来,大寒风雪间没有眼泪,唯有风声呼啸,立在其间。

面对这等情况,任谁来也无能为力,只能当作没有看见,向所有士卒言语,只要这一战能够彻底击溃胡人,所有人都能够回家,战争将会彻底结束。

这些士卒大多在外时间并不长,第一批参战的士卒已经死掉七八成,这些都是后来从国中征召而来。

面对皇帝所言,唯有相信。

就在青天之下,就在大日之下,一具具尸首倒在行军的路边,很快就有大雪漫过,从天上落下的不算多,大多是风吹过后,将尸体掩埋。

大军行过,那些踪迹早就被雪所掩埋,尸体亦不曾见到,天地间唯有苍莽一片白,不到冰雪皆消之日,谁知道那累累白雪之下,有无数汉人儿郎的尸骨呢?

“我江东儿郎不耐严寒,如今有多少伤亡?”

“回禀陛下,不下八千子弟。”

八千。

纵然绝大多数不是卫护极其严密的战兵,但依旧是莫大损失。

萧衍闻言沉默,望着那遥远带着虚影的阴山轮廓,走到那里,还会有多少人死去呢?

他不知道,回答他问题的江东臣子也不知道,伴在他身边的江东士族,没有任何一个人还戴着冠冕,死去的人太多了。

数百里外,慕容承光狠狠将一口烈酒灌下肚,一股火辣辣的感觉从胃中升起,他骂骂咧咧道:“真是冻死老子了,这次要把单于的阏氏夺过来教训一番。”

他回想起高氏生下来的那个聪明的孩子,嘟囔道:“这女子会生,老子得活着回去,让她给老子再生一个。”

他已经头发花白,脸上皱纹纵横,但却依旧强壮,燕国铁骑皆面带崇敬的望着他,就像是在望着天神一般,他在燕国中,的确是军队的传奇。

魏**队是此番派往草原最少的,因为要面对西域鲜卑仆从军的进攻,不过魏国骑兵很多,率领大军的当然不是曹爽,在曹爽将数万比较精锐的大军葬送后,他就被剥夺了军权。

汉**队在初期遭遇大难后,逐渐调整过来,此番进攻草原的军队中,就属汉国出人最多,不过汉国同样赚取极大,汉国占据着最好产粮的几块地,燕国等都和汉国购买粮草。

这二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梁国、燕国,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大量士卒冻毙于道途之间。

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东西。

死亡气氛的蔓延将会毁灭一支军队,军心离散,精神疲惫,最终一哄而散。

但这世上从未曾有一定之事。

死亡同样是一种气势的累积。

当感同身受贯穿整支军队时,死亡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它带给所有人的悲伤,将会化作仇恨,埋在每一个人心中。

复仇。

春秋大义也!

哀兵必胜。

兵之圣道也!

那跨越万里的神剑,循着七十人的坟茔而至西域无双城,一剑杀死了鲜卑单于。

现在呢?

这一路上的所有亡者魂灵,这一路上所积累的一切愤怒,同样将汇聚在草原那万里所在。

或许这天地间不再有一把贯穿天地的神剑。

或许在这一场战争中,不再有神明划破天地。

或许在接下来的血与火中,唯有人所自强。

但,还请看吧那无尽的锋锐已经收敛在兵刃中!

但,还请听吧,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无穷无尽的纵横之气在淤积,每一个人的死去都在让那一道纵横之气愈发的锋锐。

但,还请闭上眼感觉,风雪中,除了凛冽的死亡,还有火热、炽热的心,无数颗心都在跳动,无数道声音就在其中迸发——

杀胡!

————

诸国举军三十万,欲尽亡其族,时冬月寒日,大雪迷蒙,森寒绝域,进百里而亡千人,人迹现而雪盖之,拣选诸国精骑八千,奔袭王庭,诸军四散清剿诸部,越风雪而至者,十八万,余者俱死于道,卧冰雪间。

无有此血泪哀亡,实无今日之诸夏昌盛,实无今日之万国宾服,诸夏衰微之日,以此血而兴,痛哉,哀哉。——《北史·鲜卑列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