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三十五章:卷终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三十五章:卷终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双城旧址,角落中还略有些破败,但城中已尽显繁华,接肩摩踵,到处都是人影。

宫城中,三百神庙军按次列在城墙下,黑色甲胄披持在身,背负弓矢,腰间佩着利刃,杀气凛然。

洛珈蓝立于宫殿之上首,其下有数十重台阶,三处平台,各立一群西域贵族。

他手中持着神杖,神杖上有不少缺损,皆由黄金与宝石、玉石所填充,被称之为“万宝神杖”。

他身上披着红色凤袍,凤凰之首于心口绽放,在袖口、领口处,皆由金丝所绣边,有若大日黯然时的那一圈璀璨轮边。

洛珈蓝身边站着赵璎珞。

她身着赤色冕服,冕服上绣着日月山川,每一道针脚都细密细致,出自西域最好的绣娘之手。

辉煌冠冕。

灿灿黄金铸造,各色宝石缀在其间,莹莹玉石点在尖顶之上,手中持着通体雪白之玉,雕成玺印之样,

杀戮战争,辗转千里,在她的手上留下了老茧,但未曾消磨她的美丽,她顾盼之间有莹莹神辉,脸颊坚硬的如同玉石铸就的神像。

夫妻二人站在最上首,俯视着所有的西域贵族,其中有传承数百年的老牌王族,有崛起数十年的新兴贵族,有在此番鲜卑乱西域时,崛起的军事贵族。

洛珈蓝和赵璎珞对视一眼,而后洛珈蓝重重用神杖敲击着地面,朗声道:“诸位西域贵族,在付出了无数的牺牲后,我们西域终于迎来了新生。

神庙将在西域重新建立,万千子民将重回素王荣光沐浴之下,现在,我以神庙大祭司的名义,宣读天山神女神谕,皆听敕令!”

神谕!

在这场反抗鲜卑统治的战争中,若说谁是最大的得利者,那非洛珈蓝和赵璎珞莫属,尤其是洛珈蓝,为了团结西域百姓和贵族,他彻底在西域释放了神权,在艰苦的斗争中,他建立了神庙祭祀体系,用来蚕食道佛逐渐膨胀的影响力。

天山神女,是姬灵均。

在洛氏的造神中,姬灵均的造神是最成功的,女性天生的柔和,在吸纳信仰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纵观民间神灵,信仰广大者,多为女神。

在西域,天山有崇高的地位,不吝于昆仑山,姬灵均是洛水之神,亦是天山神女。

在洛珈蓝释放出神权时,他就意识到要使素王至高,而至高就要远离人间,神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那曾经展露无尽神威的先祖灵均,就是代替素王代行神权最好的人选,只要使先祖灵均成为至高神的从神,乃至于成为女神之首,就可以在不将素王神位抬出时,依旧行使神权,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将素王作为底牌,掀翻桌子。

在第一次假颁神谕时,洛珈蓝还有些心慌,但现在,他已经驾轻就熟,能面不改色的使用这一招。

他的话音刚落,从第一平台的西域诸王开始,成百上千乃至于上万人,都如同潮水一般,跪在他和赵璎珞的面前。

神谕至高!

这就是西域大势,甚至就连诸王中,都多有眼中显露出疯狂信仰之色,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后,神庙的影响力大大增加了。

洛珈蓝和赵璎珞已经习惯了无数人匍匐的景象,他高高举起神杖,恢宏的声音传在每个人的耳边,“西域,诸夏之所在,神女怜悯世人多遭战乱,怜悯世人流离失散,这不是素王神土所该有的景象,故发此神谕。

这世上的战争,多由人心中的贪婪而起,诸国间相互征伐,死伤无数,所为者,不过一城一地,国中王侯厮杀,所争者不过王位归属,乃至于列国间,商贾争利,百姓互斗,皆由此起。

神女怜悯世人苦难,欲于西域降下天生之王,统率诸王、诸侯、百姓、商贾、山川、万物万灵。

赵氏璎珞,生于天金王室,鲜卑逆乱以来,矢志不渝,振作圣道,有大功于西域诸民,当为万王之王,晓谕西域诸民,众皆来拜见。”

这同样是多神教的好处,若是素王所赐的冠冕,那就是天子了。

赵璎珞还到不了那样的地步,姬灵均为她所冠的,是类似于皇帝的冠冕,西域从来没有过皇帝,在这里,王上王的概念更加通俗。

如果成立,这将是第一个由非至高神所赐下的君王冠冕。

洛珈蓝之言,如同大石砸入湖面,激起无尽波澜,但却又很是安静,在杀胡军愈发强势的这些年中,作为政治领袖的赵璎珞,就几乎掌握了一切,成为万王之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但凡和中原联络稍多的人,都会知道,这就是事实上的皇帝。

“伟大的万王之王,西域的主宰,所有百姓的保护者,请允许我赞颂您的圣明天纵,请允许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陛下啊,我服从您,就如同服从我的母亲,我敬爱您,就如同敬爱我的祖母。

万里的土地都由您掌控,至高至尊的西域万王之王!”

所有人都匍匐在地上,向赵璎珞行礼,赞颂她的至高和伟大,无量的智慧和圣明天纵。

无数人的声音在宫殿前响起,每一人都将自己此生最多的溢美之词付诸于赵璎珞的身上,他们的眼神真挚,他们的声音洪亮,他们发自内心、发自灵魂的敬拜赵璎珞,和那降下神谕的天山神女。

赵璎珞见到了这一幕。

她突然有些感慨,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自西域破除黑暗,进入光明纪元以来,从未有过任何人有此刻的辉煌。

洛珈蓝微不可察的点点头,赵璎珞踏前一步高声道:“蒙至高至圣的素王上皇庇佑,蒙万福万安的神女恩典,今日赵璎珞加冕为西域的万王之王、皇帝。

朕将遵从神谕所言。

朕将倾听诸王所言。

朕将善待西域子民。

朕将建立地上神国。”

大日悠悠,青天蒙蒙,赵国于西域而立。

赵璎珞以“二圣”为年号,这个年号的意味很明显,赵璎珞和洛珈蓝并驾齐驱,凡西域百姓称神庙大祭司,冕下。

陛下、冕下,西域独二的尊称。

西域历史的新一页,至此掀开。

……

燕国蓟城,慕容承光大马金刀的坐在皇宫中,他虽然是太上皇,但燕国中,还是他说了算,他的威望远远不是皇帝所能够比拟的,不过他如今对权力并不热衷。

慕容恪在慕容承光对面坐着,垂头丧气,认为自己这一次一定是要被骂了,毕竟他刚刚打了慕容承光的亲孙子。

望着面前俊秀非凡颇类他母亲的慕容恪,慕容承光笑着问道:“为什么打你的小侄儿?”

慕容恪当即说道:“父皇,他说孩儿不是父皇的儿子,说孩儿是草原人的杂种,让孩儿滚出燕国。”

高氏面色焦急,眼中带着泪,却只敢暗自抹泪,周围一众亲信大臣和宗室子弟,皆低下了头,没人说话。

慕容承光闻言用力一拍把手,周围众人更是噤若寒蝉,慕容恪同样低下了头,他当然知道自己不是慕容承光的亲儿子,慕容承光从来就没有想着瞒他。

慕容承光摸了摸慕容恪的脑袋,轻声笑道:“看父皇给你做主,在我慕容氏中,不允许这么无礼的人存在。”

慕容恪震惊的抬起头,便见到慕容承光寒声道:“将辱骂恪儿的那个小混蛋,革除宗籍,晓谕全大燕国,胡人已灭,这世上唯有诸夏,再不曾有胡人,再有以胡辱人者,斩!”

革除宗籍!

这惩罚之严重,简直让所有人叹为观止,慕容承光对慕容恪的爱护,简直匪夷所思,一时间竟然让人怀疑,慕容恪会不会真的是慕容承光的儿子?

但这不可能。

慕容承光亲口说的,慕容恪不是他的亲儿子。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殿中只剩下了慕容承光和燕皇,慕容承光问道:“皇帝,你知道我为何要如此做?”

皇帝面上带着不解,但还是摇摇头道:“不知道,父皇,革除宗籍实在是太残酷了,纵然您宠爱阿恪,但这般做,是不是有点过分?”

慕容承光闻言有些失望道:“伱竟然就连我的用意都看不出来,这几年的历练,难道是白做了,魏国不值一提,但那汉国的皇帝和楚国的皇帝,都不是常人,你若是就只有这种才能,如何能带领我大燕并吞天下?”

皇帝一惊,万万没想到父皇竟然会怀疑他做皇帝的能力,连忙道:“还请父皇示下!”

慕容承光冷哼一声道:“这世上的权力是不会空虚的,草原上现在没有胡人,以后会有,当然,这不是我燕国所需要担忧的事情。

在如今的天下诸国中,我燕国的胡人是最多的,这些胡人是我燕**事力量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那些胡人,我燕国凭什么能够拿下并州,凭什么能够在诸国中列为魁首?

如果你不能团结这些人,我大燕就会瞬间衰落下去,乃至于被汉国所攻败,甚至在国中引起内乱。

现在草原胡人大衰,我燕国依靠靠近草原的优势,收拢了大量胡人后裔和女人,这是我大燕未来二十年超越其余诸国的根本。

大燕未来的政治重心就是将这些胡人彻底化作诸夏!

彻彻底底的胡夏一家,记住,不仅仅是那些贵族,而是每一个胡人,当然,也没什么贵族,都被杀了,成年男子也不多,这会大大减轻我们的压力,等到融为一体后,大燕将会前所未有的强大。

这是一个需要一代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就是不要让那些孩子因为胡人后裔的身份受到歧视,如果他们受到歧视,还怎么融合进我大燕中,等到他们在一个没有歧视的氛围中长大,周围又都是夏民,穿我们的服饰,说我们的雅语,那个时候也就不用在意了。

你明白了吗?

身为皇族子弟,竟然带头对恪儿歧视,这罪名大不大?该不该罚?”

皇帝闻言只觉冷汗涔涔,万万没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竟然能引申出这么多政治意味,他突然觉得自己过去真的有些幼稚。

刚想要说话,慕容承光就站起身,缓缓说道:“恪儿那个孩子,是个天才,他今年才几岁啊,就已经能背下那些艰涩的古书,还能举一反三,以后会是你的助力,我会和高氏再生一个孩子,他会和我皇族有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

洛氏离开了这个世俗的世界,这是我未曾料到的。

接下来的世界该是我慕容氏的舞台了,你下去吧。”

燕皇离开殿中,慕容承光望着光照不进的大殿,沉默着,他又回想起了那一场死伤无数的战争,那个让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结局。

洛氏拼尽了全力。

洛氏绝灭胡人的意志,比所有人想象中还要坚决无数倍,在这场对胡人的战争中,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能杀多少是多少,跑掉一些是不可避免的。

但洛氏不是这般想的,追亡逐北,死不休战,被他们贯彻的淋漓尽致。

“公子啊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慕容承光的眼中有无限的迷茫,他自认自己政治手段高绝,军事才能出众,但对于洛呈之的举动,依旧是百思不得其解。

“洛氏残部封闭于凛冬城,苟延残喘,天下不见洛,这就是公子你所想要的吗?”

燕国蓟城人声鼎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扫除了边境的强敌,有悲伤,亦有欢腾,燕国皇室发下了无数条宽松的政令,战后重建,总是欣欣向荣。

……

魏国在大军得胜归来后,还没有时间去品味凯旋的喧嚣,整座长安就已经陷入了沉寂中,原因很是简单,魏国的皇帝曹芳,在经受洛水之誓的反噬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在拖了这么些年后,他的身体终究还是撑不住了。

宫中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要死了。

死一个皇帝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普遍短命的曹氏皇族来说。

但最可怕的是,曹芳也没有继承人。

他名义上的父亲曹睿因为纵欲过度,没有成活的子嗣,最后让曹芳继承皇位,曹芳则是遭受洛水反噬后,他本就正处于发育阶段的身体,彻底失去了作用,他还是个雏鸟,自然不会有子嗣。

偌大的魏国,竟然没有继承人,这岂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吗?

曹芳躺在寝殿中,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一个没有孩子,又快要死去的皇帝,一个还未曾亲政过的皇帝,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威望的皇帝,这是正确的结局。

所有人都在讨论,应当从宗室中挑选谁来入继大统,从近支的宗室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

挑选一个年幼的,懦弱的,容易被控制的?

还是挑选一个强有力的,有才能的?

大多数人都认可前一种,这时有一道阴恻恻的声音响起,竟然是被剥夺了军权的曹爽,他盯着所有人道:“燕国的皇帝、汉国的皇帝、梁国的皇帝,都是天纵之才,你们挑选皇帝,难道要置我大魏的社稷于不顾吗?”

所有人都惊奇的望着曹爽,不敢置信这番话竟然是从曹爽的嘴中说出。

在短暂的沉默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曹爽的这番话很有道理,在洛水之誓完结后,剩下的就是谁能统一天下了。

若是魏国被灭,那魏国士族和宗室的地位自然就会被山东士族和江左士族所盖过,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选择一个可以挑起大梁的皇帝,迫在眉睫。

谁能担起这个重任?

“曹髦!”

有人在殿中高声的喊出了这个名字,“他的文采不下于陈思王,武略不亚于武皇帝,是能够振作邦国的皇帝。”

一个新的皇帝将在魏国加冕,一个旧的皇帝死在了皇宫中。

……

在征讨胡人的战争中,英侯一脉出了大力,在如今的汉国中,英侯一脉拥有尊崇的地位,所有人都记得宣烈皇帝的诺言,如果有朝一日,大汉再度一统天下,要为英侯一脉封一个真正的王。

纵然如今英侯一脉实力大损,但英侯一脉依旧是汉国的标杆,五姓七望都已经各自流散,萧氏做了梁国的皇帝,韩氏在梁国中兴盛,张氏沉迷道教,安阳韩氏已经败落,只剩下少数人迁徙到长安。

英侯洛氏还在大汉,就仿佛还能让人回想起那个四百年前刚刚建立的大汉,让人回想起那个时代,还有刘氏在世间。

虽然。

即便是汉国人也知道,经过这数十年,经过洛水之誓,实际上四皇并立的格局,已经是得到天下所公认,各有正统,各有脉络,再不能轻易斥责魏国为贼,再不能呵斥燕国为胡。

“大汉将要何去何从呢?”

“上策为北上效仿袁绍攻败公孙瓒之举。

中策为南下夺取梁国之地。

下策为进攻魏国,夺取河洛之地。”

上中下三策,全部都是夺取别国的土地。

为何?

汉国不夺土,社稷将岌岌可危。

如今的繁华盛景,皆是烈火烹油之相,皆是虚幻一场,镜花水月。

……

萧衍回到梁国时,洛有之带着梁国太子去迎接他,他见到洛有之的第一句话就是,“青云,大梁略有些破败啊,幸好有你。”

幸好有你,否则大梁就不是破败,而是崩溃了。

洛有之知道萧衍想要说什么,只是微微笑笑,而后道:“陛下经年未曾回国中,臣带着陛下四处走走,看看这几年梁国的变化,信中毕竟不能将所有东西都讲的清楚。”

萧衍点点头,边走边问道:“青云,将士们的抚恤,你可准备好了?”

这么多的将士死去,所需要的抚恤是一笔天文数字,这是萧衍最担心的事之一,洛有之脸色不变道:“若要全部供给财货自然是不够的,最多只能给出一半但陛下不必担心,臣已经将那些财货折算成未来的徭役、兵役,为他们免除这些,以及免除未来族中的赋税,甚至于优先将他们的子嗣选用为官吏。

为国战死的将士,为诸夏战死的将士,将会得到他们应当得到的东西,而且是得到更多。”

萧衍眼中一亮,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办法,将财货用这种方式补足,实在是太巧妙了,尤其是最后将这些将士的子嗣选用为官吏。

他和洛有之对视一眼,立刻就明白洛有之果然是借着这个机会,要抬高庶族的地位,当大量的庶族得到了政治地位,而且忠于皇室后,那门阀士族的地位自然就会受到冲击。

萧衍拍了拍洛有之的肩膀,又回想起了什么,迟疑道:“青云,洛氏……”

洛有之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很快收敛起来,沉默了一瞬后说道:“族人死得其所,重于泰山,我以生于洛氏为骄傲,唯望不要堕洛氏威名,仅此而已。”

江东洛氏要守住洛氏最后的荣耀,直到家族归来!

……

凛冬城前,零零散散有上千人,望着面前巍峨的凛冬城,几乎所有人都潸然泪下。

“回来了。”

洛豫之高声道,而后深深跪在地上,向着无数族人死去的方向叩首道:“伯父,我带着族人回家了。”

洛羲之踉跄着从城中奔出,在他的身后是不知多少妇孺、老人,在城外张望着,洛羲之要将洛豫之扶起。

洛豫之跪在地上,抓住洛羲之的手臂泣声道:“兄长,弟弟无能,弟弟无能,回返凛冬的族人亲戚,只有一千三百五十二人,都死了,都死了。”

两万余人出征,回返凛冬者,一千三百五十二人。

若非胡人天命落地,这些人恐怕也会死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战场上。

洛羲之只是不断重复着,“不怪你,不怪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身为家主,安坐城中,才最该死。”

洛豫之站起后,洛羲之一个个的看过去,许多人身上都带着残疾,刀疤剑痕更是随处可见。

“好儿郎,都是我凛冬的好儿郎。”

当凛冬的城门关闭。

当夜色落下。

凛冬城陷入了彻彻底底的寂静中。

洛羲之跪在宗庙中,洛氏那些年纪尚小的嫡系都在这里。

如今的凛冬城中,只有女人、孩子、老人,以及极少数的青年。

老祖不曾见。

有神威的神器近乎空置。

家族底蕴不能再随意消耗。

洛羲之所面临的洛氏境遇。

几乎是历代家主所最难的,这是洛氏第一次在姬昭不在的情况下,直面苍天之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算是获得了惨胜。

洛羲之望着那无数的神位,站起身,将一个个新制作的神位放上去,嫡系子弟带着哭腔在颂唱着圣曲,每一个神位都是他们的父亲、母亲、叔伯姑母、兄长、姐姐。

洛羲之的手都在抖,洛氏上一次同时制作这么多的神位是什么时候?

还是洛国破灭时。

但洛国破灭后的家主是昭圣王洛陵,洛氏有些以来最强大的家主,人间之神,而现在呢?

洛羲之心知自己是万万不能和昭圣王所相提并论的,他唯一所能够做的,就是将每一个凛冬城的孩子抚养长大,为家族积累一些底蕴,而后等待下一个能够兴盛家族的子弟出现。

洛氏会就此沉寂吗?

自然不会。

若非为了保存家族,现在的洛氏也可以在中原任何一个国家,成为最顶级的家族,甚至能够凭着巨大的威望,助力一国统一。

但洛氏绝不会那么做。

因为现在的洛氏没有底牌,没有那种抗衡皇权的底牌,如果遇到暴君,洛氏将会陷入死生之地,唯一的选择就是开启桃花源让嫡系逃走。

开启桃花源,以如今家族的底蕴,所能够坚持的时间,所能够容纳的人数,不会很长。

至于四时之神,付出了那么多嫡系的生命,还要花费二十多万的气运点,才能够催动短短时间,洛氏怎么能随意使用?

于洛氏而言,如果不能有万全的手段,使家族免受灾厄,那宁愿留在辽东。

在系统中,洛氏家族的存续判定是有阶层的,如果长时间成为平民百姓,那自然是大大有害,家族底蕴在这个时候就很有作用了,通过消耗气运点,能够使洛氏在系统中维持任务不失败。

而且洛氏还有另外一个后手,那就是留在中原的两个半支脉,这两个支脉将会给洛氏带来源源不断的声望,这些声望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但却足以维持家族声名不堕。

这就足够了。

对于如今的洛氏而言,还有什么更值得追求的呢?

风萧萧,雨雪疏。

洛氏再临世间日,自当凌于众绝顶!

————

这场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勇气、荣誉、信仰、热血,任何人类优秀的品质都可以在这场战争中寻到,洛氏的牺牲是巨大而难以令人忘记的,我们不曾再见有另外一个家族,能为了理想而付出至此,这与一切的贵族都不相同,洛氏是这世上唯一的贵族,请允许笔者用贵族来形容这个伟大的家族和它的精神。——《贵族精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