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章:洛苏进洛阳,李世民见洛苏!

夜色如墨,繁星片片,一片寂静,未闻蝉虫鸣,在虎牢关外几十里。

洛苏的车辇到了这里,他望着虎牢关的方向,嘴角勾起丝丝微笑,似乎看到了很有趣的东西。

洛玄星同样望着那黑漆漆的不可见,有些疑惑问道:“老祖宗,您在看什么,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洛苏拍拍洛玄星的头,轻笑道:“你当然看不到,我看的是未来,天子的冠冕将会从那里升起,虎牢关。”

天子。

洛玄星肃然。

老祖宗可以如此轻松的说出有关于天子的话,但他们却不行,对于天子保持最大的敬意,这将是家族生存所必须。

至少在家族重新拥有决定生死胜负的神器前,要低调一些。

洛玄星知道洛苏说的是窦建德和李世民,“老祖宗,秦王李世民和赵王窦建德,在虎牢关拼命。

李世民胜,李渊将进位天子,李建成是太子。

自古以来纵横沙场的大将,死于权斗的人极多,为何您认为李世民一定能最后得胜呢?

如果窦建德胜,大唐还有河东、蜀中和关中,未必会一败涂地,赵国不一定能夺取天下,这是我所不解的。”

洛苏闻言叹口气,而后轻声道:“阿星,你读书太多,却不曾行万里路,看看这人世间,于是思维局限在过往的那些时代中,所以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给你讲几个事,你自己思考一下。

李唐从晋阳起兵,大约八个月的事情,就拥有了河东和关中,这种拥有不只是军事征服,而是建立了税收体系,是实控统治。

曾经被西秦薛举和李轨统治的陇西和凉州,一战攻下后,就彻底归顺了大唐,而且没有造反的迹象。

蜀中这样的天然割据之地,竟然会向大唐投诚,而不是选择自己割据。

唐军进入中原以来,大多数的城池不需要攻打,郑国的刺史纷纷起义,归附唐朝。

再说刘武周起兵之事,他从马邑南下,仅仅几个月就几乎占据了整个河东,曾经忠诚于唐朝的刺史、县令、豪强、望族、士族,又纷纷做了刘武周的忠臣。

等到李世民一战杀死刘武周和宋金刚后,这些人又做了大唐臣子。

王世充和李密在中原征战,二人的地盘一直变化,但是那些本地的刺史却不动,谁来降谁。

窦建德在河北能这么快就拥有广袤的土地,是因为他同样几乎不攻城,只要在野战中占据优势、胜势,那些占据坚城的刺史、县令、守将,就会自己起义迎接王师。

天下其余州县同样如此,几乎每個人都做过好几个人的臣子,看到这些现象,你意识到你之前的想法有什么差错了吗?”

洛玄星惊愕。

星光洒在他的脸上,他张了张嘴,艰难的说道:“天下人心如同流水,又如蒲苇,随风摇摆,坚城险关难以守御,胜者大军而过,城池洞开,败者根本没有重新收拾旧山河的机会!”

洛苏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淡淡点头道:“就是如此,社会风气已经不同,这些年换了多少次君主?

你杀了杨广都没有多少人找你拼命,正相反,他们被伱震慑,为我洛氏增添了极大的声望。

换君王对于大部分来说,不算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事,这不是邦周,也不是汉朝,而是经历了数百年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隋朝之后。

虽然我们不跟随这种思潮,但如果还用以前那种思维来看待天下,那失败就会是家族唯一的结局。”

洛玄星受教,再不多言。

……

虎牢关外,血流遍布,尸身横陈,都是赵军的尸首,连日强攻,虎牢关却巍然不动。

关内,感受着日渐炎热的天气,李世民知道决战的时机到了。

他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望着自己麾下的一众谋臣武将,中气十足的朗声道:“如今天气日渐炎热,士卒在大日下列阵,不能长久,本王偏偏就要他窦建德列阵。

放出消息,说本王要率兵前往收割黄河边上的草料,吸引窦建德来战,他久攻不下,知晓我军要出城,定会率军前来。

那时我军便可伺机进攻!”

李世民纵横这么多年,和韩信那种每每出招宛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兵仙不同,他的战术攻击的都是耗,这种耗不仅仅是粮草上,还有心理的疲惫上,以及对未来的惶恐上。

而他自己,是最能忍的那个人。

在洛阳苦战的过程中,多少人劝他撤军,屈突通这些老将都劝他撤,但是他认为还没有到极限,如果在实战中,屈突通这些人就绝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在无尽的忍耐后,只要敌军露出一点点破绽,李世民就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之彻底杀死,不给任何机会。

他灭西秦薛举,在击溃后,连追两百里,这种举动战争史上也极其少见,因为传统兵书说的是穷寇莫追。

他灭宋金刚和刘武周,两天不进食,三天不卸甲,不放过一丝机会,而现在,他要故技重施,在消磨掉窦建德的意志之后,他要一战带走窦建德!

在一种谋臣武将纷纷出言后,李世民站起身来作出最后总结道:“窦建德出身暴隋低级军官,自认为通晓军事,但实际上只在河北剿灭过寇盗,从未和我大唐这种精锐对战过,他强攻虎牢关,就是对我军轻视,这将是他败亡的根本。

明日整军。”

不出李世民所料,随着攻城不小,窦建德有些急了,他想要和李世民决战,但是李世民不动,这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选择是不是有所不妥,在这个时候,终于传出了虎牢关中喂马的草料缺乏的消息,这让窦建德松了一口气。

这才正常!

赵国的谋臣武将或许有人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因为唐军缺乏草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战争中,互相截取消息是正常的。

赵国得到的关于唐军的消息也不是这一个。

最关键的是,这个消息就算是假的,也没什么,唐军不出城,只不过和过去一样,出城的话,那就正中窦建德下怀。

赵军在虎牢关外列阵,滔滔黄河和汜水,波浪踊跃,浪花朵朵,惊涛拍岸之声不绝于耳,却不若赵军中的鼓声阵阵。

所谓擂鼓聚将,以声摄人,鼓声向前,鸣金收兵,在通讯完全靠吼的时代,整齐的鼓声是指挥军队最重要的工具。

十万大军列阵,兵威果真是盛极,李世民一看就知道自己不出击是对的,唐军将领望着颇为畏惧,他们只有几千人,而赵军三十倍于他们,以少胜多,谈何容易。

李世民站在山上望着窦建德的大军,却没有丝毫的慌张,反而笑着指着窦建德的大军问道:“青阳,你说我们怎么攻破窦建德的大军?”

洛玄夜随意说道:“天气真热,既然窦建德列阵了,那就让他晒一晒,出出汗,出完了汗又不能补充盐,再精锐的士兵,也都变成软脚虾了。”

李世民闻言顿时大笑起来,“那就让他们晒一晒!”

随着时间渐渐到午时,但是唐军却依旧没有出现,赵军的纪律本就没有唐军那么强,阵列中已经是一片乱糟糟。

洛玄云在朝会间隙中帐中走出,见到的便是这一幕,热浪滚过,却不能给他带来一点点的热量。

几乎瞬间,一股冷气就从尾脊骨直冲到他的天灵盖,让他如坠寒川,如临深渊。

他转身走进营帐中,窦建德正要招呼他,他已经大声道:“赵王,我军一片混乱,甚至有士卒争夺用水。

天气炎热,唐军不动,这是故意消磨我军锐气,还请赵王速速退兵,否则定有后患!”

窦建德闻言朗声笑道:“紫云,我军有十万,唐军只有数千,他秦王李世民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于冲击我的大营吗?”

话音刚落,便听到帐外有铺天盖地的马蹄声,而后是震云翻滚的喊杀声。

窦建德一个激灵,直接从地上跳起来,洛玄云已经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帐中正开着朝会的赵国大臣,掀开营帐一看,赵国大军已经是一片混乱。

唐军骑兵在赵军中肆意冲杀,赵军人数虽然大,但是指挥系统已经全部瘫痪,精锐还能够各自为战,其余非精锐,几乎作鸟兽散开。

窦建德是万万没想到,唐军竟然真的敢进攻自己的大营,而赵军看着又这么不堪一击,区区几千人啊,竟然凿进了数万人的大营,甚至就连自己的安危都不能保证。

洛玄云毫不犹豫的来到窦建德身边道:“赵王,现在大军混乱,当务之急是立刻离开这里,重新整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窦建德想要重新整军,但是唐军却不会给他机会,一千玄甲军已经杀到,慌乱的朝臣四处躲闪,唐军将领跃马扬槊,如同天神一般落在赵军君臣之前。

身材高大,甲胄凛凛,胯下神骏,顾盼有神,手中马槊,寒光凛冽,雄浑的杀气透体而出,马槊纷飞之间,没有任何人可以挡得住一招,眉间圣痕,熠熠生辉,来人正是洛玄夜!

窦建德见过洛玄夜,他万万没想到再见竟然会是此时,洛玄云更是如堕冰窖,他高声嘶吼着,“赵王快逃,我五哥之勇,不在晋王吕布之下,我挡不住他!”

晋王吕布,汉末列国,除了张角之外的最强者,张角已经成为神话,吕布就是人间第一,用吕布来形容洛玄夜,可想而知洛玄夜的强大。

洛玄夜自然见到了洛玄云,他眼中闪过悲痛,而后大吼道:“窦建德,束手就擒,留你一命!”

这不是要留窦建德一命,而是要留自己的弟弟一命,如果窦建德死了,那洛玄云和洛玄照就难以加入大唐了,只有窦建德活着,洛玄云和洛玄照才能跟着窦建德入唐。

洛玄云和洛玄照之所以投靠窦建德这个仁义之主,也是因为窦建德能容人,即便是得到了天下,也不会杀李世民。

只能说真不愧是兄弟,想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洛玄夜带着自己训练出来的禁卫护着窦建德一路狂奔逃窜,身后则是苦苦抵挡洛玄夜的河北义士。

窦建德在河北广播仁义,终究还是有极大效果的,他麾下多有愿意为他而效死的人。

窦建德在乱战中,受了伤,但却没有一刻敢停下,洛玄云咬牙道:“赵王,依照如今来看,这一战大败是不可避免了,我们必须尽快逃回邯郸。

二哥在邯郸经营,我们还有偌大的河北可以作为依仗,秣兵历马,我们还有机会!”

洛玄云之所以会这么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为主君的窦建德,现在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根本就不能组织赵军反击。

现在赵军各自为战,看起来还能暂时阻止唐军的进攻,但人心已散,没有凝聚,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

李世民身先士卒,他胯下的青骓,身上中了三支箭,却依旧向前,洛玄夜不在,洛玄凌就紧紧跟在他的身边,将那些刺向以及射向李世民的明枪暗箭全部挡下来。

秦叔宝、李道玄、徐世勣、程咬金、尉迟恭这些人率领着玄甲军如同离弦之箭,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这些万人敌的冲锋。

“青阳在哪里?”

李世民左右看去没有见到洛玄夜,于是大声问道,洛玄凌高声回道:“秦王,五哥去追窦建德了!”

追窦建德?

李世民闻言立刻大吼道:“诸将随我冲锋,凿穿赵军大阵!”

凿穿大阵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尤其是当唐军大旗在赵军之后亮起来的时候,对于已经犹如无头苍蝇一般的赵军来说,几乎瞬间军败如山倒,不要说十万大军,就算是一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溃散。

李世民一刻不停的追击,虽然唐军人少,杀不了多少人。

追击的时候,最多只有几千人被唐军所杀,但李世民的目的已经达成。

整个赵军的指挥系统彻底被破坏,就算是韩信在世,也不可能再将赵军整合起来。

李世民所要杀的都是赵军中的大人物,这些人杀一个就赚一分。

最关键的是,要守在黄河渡口,将窦建德返回河北的路断掉,将他埋葬在河南。

……

黄河岸边,滔滔不息,宛如金色的巨龙般,裹挟着泥沙流下。

在午后的光线照耀下,仿佛在闪着金光,这条大河孕育了两岸无数的生民。

河北、河南,由河而划开两道,关东最大的平原就在这里,不,应该说是天下最大的平原就在这里,关中平原和这片平原一比,就实在是小太多太多了。

但此刻的黄河边,却是杀机凛冽,洛玄云带着窦建德一路逃到黄河边的渡口,要渡过黄河回到河北。

但洛玄夜一路尾随而至,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窦建德受伤,疼痛难忍,却依旧强行没有叫出声来,他不愿意在洛玄云的面前丢掉最后的威严。

听着那波澜壮阔的黄河川流声,望着面前的窦建德,洛玄夜只觉浑身的血液都在轰隆隆的流淌。

“阿云,束手就擒!”

洛玄夜沉声道,洛玄云望着骑在马上,面容严沉,气势凛冽的兄长,又望了望身边强忍伤痛的窦建德,他深吸一口气,纵马上前,挺枪便刺,大吼道:“五哥!”

“当年是你教我马槊,当年是你说我天赋胜过六哥,请你检验一下,我的天赋到底如何!”

枪出如龙,马槊横陈,洛玄云将自己全部的精气神都灌输在马槊上,这是河北的仁义,让他心中有神,手中有气。

请五哥指教!

洛玄夜却后发先至,手中马槊如同道道幻影般,要知道就连秦叔宝都要弱他几分,极其擅长使用马槊的尉迟恭,对洛玄夜心悦诚服。

洛玄夜在如今的天下,就如同吕布的武力一般。

洛玄云只觉一阵阵绝望,洛玄夜的马槊如同密织的网一样,将他压制,不知道多少招,他手中的马槊横飞出去。

他也横飞出去。

在洛玄夜身后,一队队唐军骑兵出现,如果没有洛玄夜,或许洛玄云能杀出重围,但这不可能了。

窦建德眼中最后的光消失,他有些苦涩的望了黄河一眼。

望向黄河的对岸,那里是他的世界,仅仅一河之隔,但却似乎永远都回不去了。

“玄夜公子,我投降!”

窦建德心中的痛苦简直无以复加,他望着难以站立的洛玄云,以及横陈的尸体,完全喘不过气来,他只觉一脚深,一脚浅。

一切都像是一场黄粱大梦,自己这十年的一切奋斗都是假的,名动河北是假的,建国称王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现在梦醒了,他该要面对现实了。

这种从极致的巅峰瞬间跌落无底深渊的感觉,让他觉得无比的痛苦。

洛玄夜让人上前将窦建德五花大绑起来。

他深深的松了一口气,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这一战的结果实在是过于完美。

正如洛玄云说只要窦建德逃回河北就还有机会一样,当初袁本初如何没有早死,或许还有机会。

如果这一战没有抓到窦建德,大唐还要往河北再发兵一战,但现在却可以说是一战下河北。

当洛玄夜带着被五花大绑的窦建德前往去见李世民后,李世民笑着说道:“听到青阳你去追窦建德,我就知道你会将窦建德带回来。”

依旧颇有少年意气的李世民望着窦建德调侃道:“我讨伐王世充,你来凑什么热闹?

最终沦为阶下囚,这不是我的本意,而是上天给予你的惩罚啊。

赵王,你说是不是?”

成王败寇,到了现在这样的地步,窦建德还能说什么呢?

李世民对窦建德并没有什么杀意,他现在就已经开始琢磨着用窦建德来让河北归附了。

窦建德见到了意气风发的李世民,深深地望着这个年轻人,说出了一句李世民没想到的话,“素王上皇庇佑我,但他更庇佑你,这就是我失败的原因。

我是个天生的王,但你是个天生的皇者,输给你,不算是冤枉啊。”

这是一句恭维,但似乎又是窦建德真心的,但李世民一听脸色就微微变化,秦王府众人眼睛都是一缩。

这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当初的李世民没有想过,但现在的李世民不可能不对储位动心思。

如果不能成为大唐皇帝,李世民怎么能够服气!

晋阳起兵是李渊的功绩。

平薛举,李世民第一次挽救大唐。

平刘武周宋金刚,李世民第二次挽救大唐。

洛阳虎牢,擒获窦建德,王世充注定败亡,河南、河北,一战而定,大唐几乎已经一只脚统一天下。

如果李世民不能成为大唐下一任皇帝,他就算是死,也会憋屈到极点。

李世民短暂沉默了一瞬,而后便朗声笑道:“天下时运,我的父皇有天命,所以我大唐才能战无不胜,我籍着父皇之运,所以能百战百胜,待我将你带到长安,让你见识什么叫做天命之主。”

窦建德被俘虏,唐军中并没有任何人羞辱他,虽然之前是敌人,但窦建德讲仁义,他的名声很好。

最关键的是,窦建德之前对于李唐的战俘,都相当礼遇,李神通、徐世勣,还有李渊的妹妹,以及窦建德之前抓到李唐高级权贵时,甚至都没有投入监狱,只是软禁。

窦建德进入长安后,最多就是被软禁,这是所有人的想法,甚至窦建德的儿子还会被封一个公侯的爵位,用来安抚河北人心。

等到孙子辈,基本上就可以正常入仕。

不要说窦建德这种没有称帝的,萧瑀这种正儿八经的皇子,都能在隋唐都身居高位,这个时代对这种身份不是特别看重。

李世民将窦建德放在囚车中,用来震慑王世充,见到窦建德被抓后,绝望的王世充,终于出城投降。

至此这一场一波三折的中原大战终于结束。

……

一直都在关注着虎牢之战的洛苏和洛玄星,见到最后的结局,洛玄星有些沉默,而后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一败涂地到这种地步,这李世民身上若是没有天命,我是不相信的。”

洛苏微微眯着眼,他望向了长安的方向,突然说道:“如果李渊杀了窦建德的话,你说会如何?”

啊?

杀了窦建德?

洛玄星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沉声道:“杀了窦建德,大概就能看到全力爆发的二哥了。

以二哥的能力,会立刻扶持窦建德的儿子登基为帝,然后尽起河北之兵。

李唐刚刚可能平定的天下,恐怕要再燃烽火,如果阿云能逃回河北的话,这战争还有的打。

李渊不至于这么蠢吧,把窦建德软禁起来,给口饭吃,看守严一点,并不会出什么问题。”

李渊不会这么蠢?

洛苏嗤笑一声,“没有李世民,李渊在薛举进攻的时候就要灰溜溜从关中滚出去。

没有李世民,躲过了薛举,李渊也挡不住宋金刚。

没有李世民,李唐也不可能一场中原大战,平定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

你说李渊会不会这么蠢?

他不是蠢,他是偏见。

窦建德如果出身名门,他可能还真的不会杀他,但窦建德出身低,李渊看不起他,出身低就算了,还讲仁义,李渊很可能会杀他。”

洛玄星闻言脸色大变,“老祖宗,不能让窦建德被杀,否则二哥和七弟……”

洛玄星没有说出后面的话,但洛苏却知道,如果窦建德被杀,那洛玄照和洛玄云一生都要奔波于反唐了。

洛苏沉吟一下后说道:“窦建德在河北行仁义,受到他恩惠的人极多,也算是颇有功绩,如果李渊真要杀他,或许家族带走他是个好办法。

先给阿照写信,让他不要急着入朝,以免李渊发疯。”

由洛氏带走,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洛玄星不确定道:“唐皇会同意吗?”

现在在洛玄星这里,李渊属于相当不正常的人。

洛苏轻笑,“他会的。

现在让我们去洛阳见见李世民吧,战争已经结束了,剩下的人都是苟延残喘。

我想和他好好聊一聊,看看他这些年变成了什么样子。”

……

洛阳已经破败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现在的洛阳最多只有五千户,无数的房子都在守城的时候被拆毁。

城中到处都是倒在路边的尸体。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被饿死在城中的。

辉煌的洛阳城,和破败的洛阳城,同时展现在他的面前。

李世民按照李渊的命令,将洛阳城中的珍宝、典籍等都封存起来,将无数的财宝分给唐军将士。

他留在这里处理着洛阳善后事务,洛玄夜匆匆走来,低声道:“秦王,老祖宗到了洛阳。”

李世民悚然一惊,他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听过洛苏的消息了,没想到竟然在这种时候到了洛阳。

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洛苏是为了自己而来的!

会发生什么?

李世民忍不住想着,“文公在哪里,我要去面见他老人家。”

洛玄夜点点头,“秦王,您随我来。”

李世民和洛玄夜匆匆而走,拐进一座小院。

院中有棵树,很是茂盛。

树下坐着一个人,古渊沉静,有巍然之意。

是洛苏。

————

自古开国之君,皆有神圣文武之大功,立庙以祀,传以后世,以彰神明天纵。

夏禹治水,商汤放桀,周武伐纣,三代遂定大基。

此皆受天命而临天下之主也!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宇内,奄有四海,并吞八荒。

楚霸王,承素王上皇之命,奋起诛秦,力能抗山,武足定鼎,推为共主。

汉太祖高皇帝,草莽纵起,赤霄神助,一统**。

隋高祖文皇帝,亦平四方,终四百年乱世,堪为当时之选。

此皆为皇称帝,受命于天,周世以后,称为诸夏天子者!

及至吾唐,隋末肆虐,群豪并起,天下倾颓,突厥炽烈,我太宗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又造极盛之世,传之子孙。

御临开国之主,若我太宗文皇帝之盛者,近古无及,远古亦足超迈是也!——《诸夏王朝开国天子祭庙碑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