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南宋权相 > 第二百二十九章潘云峰勉为其难

“高在林啊,高在林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执迷不悟,因为秦桧能够救你出去。秦桧的罪名是暗通敌国,欺君罔上。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朝堂之中,秦桧的党羽已经哀鸿遍野。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人记得高在林你这一号人物了。”

“你若老老实实的交代你的罪状,本官可以酌情为你考虑减刑,在圣上面前,本官也会为你讲情。”

“可你若仍然负隅顽抗,执迷不悟,到时候就不要怪本官无情。殿下正在着手查办你的所有证据。相信过不了两天,殿下就会亲自过来找你问话。”

高在林诧异的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给你三个时辰考虑,之后你若是想通了。告诉狱卒,他们会给你送来纸和笔。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你自己了。”

说完,费冲直接从牢里面走了出去。

皇宫,垂拱殿内。

赵构正在苦思冥想,如今秦桧被抓之后,必须立刻要选定一个人来接任他的位置。

朝堂之中,应该选派谁呢?

这个问题难住了赵构,他已经在这里想了半个时辰,在纸上写下了七八个名字,却没有一个满意的。

在纸上的人有:王渊、蔡云栾、潘云峰、费冲、徐川、王珑、赵羡笪、赵羡晟。

每一个人的名字上面,都被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金兵南侵在即,朝中却无人可用,难办!难办!”

赵构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说道:“彭则……”

如果是往常的时候,在赵构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彭则就会站出来回应。

但是今天,他却没有听到熟悉的回应声。

赵构疑惑的看了一圈,大殿之中没有找到彭则的身影。

“彭则去哪里了?”赵构问向身边的另外一个太监。

“启禀圣上,彭公公在外面正在和人说话呢。”

“嗯?他在与何人交谈?”

“是……”

见那个太监支支吾吾的,赵构厉声斥责道:“说!”

“是二皇子殿下。”

“哦?”赵构皱起了眉头。

不多时,彭则推开了大殿侧门,悄悄走了进来。

可是,他刚刚将门关上,转过身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赵构正在死死的紧盯着他。

“圣、圣上!奴才知罪!”彭则立刻跪倒在地上。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被赵构知道了。

“二皇子他找你说什么了?”赵构的话语中带着威严。

“二皇子来询问秦桧的事情,他想知道秦桧是如何被罢官的,仔细询问了奴才,官家您对秦桧的态度。”

彭则不敢隐瞒,直接将事情全部说了。

赵构缓缓点了点头。

他已经预先料到,在夺去秦桧的官职之后,朝中必然会有人前来打探消息,他们要打探消息的话必然会找到彭则身上。

居然第一个来的人是赵羡晟,赵构本来以为第一波冲进来询问他的人应该是六部的各位尚书。

彭则作为已经跟了他10多年的人,他倒是能够信得过。

“好了,起来吧,以后有什么事情提前跟朕说。”

“是,二皇子在殿外一直等着奴才的,这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就耽误了官家的事情。奴才罪该万死。”

“你是怎么跟他说的?”

“奴才原原本本的说了,将圣上的话全部跟二皇子讲了。”

……

六部衙门,吏部。

潘云峰终于等到了匆匆赶来的赵羡晟。

“殿下,如何?”潘云峰急忙问道。

“不妙,不妙!”赵羡晟坐在太师椅子上心情烦躁的说道:“刚才从彭公公那边得到了消息,父皇已经对秦桧下了杀心。”

“今天早上徐冲带着秦桧进了宫中。向父皇递交了一份奏折,其中还带着很多供状,还有一些书信,父皇看过之后,立刻传下了旨意!”

“根据秦公公的描述,父皇非常生气。”

“啊!”潘云峰闻言。一屁股跌坐在太师椅上,陷入了绝望。

本来他还想着,今天的旨意,不过是赵构在借此搅动朝堂风云,敲打这些臣子。

结果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

“不好!”潘云峰一拍扶手立刻对着旁边的人说道,“快,立刻传令下去,让所有的人都不准上奏着求情。一定要快,拦住他们。”

如果赵构的态度是这个样子的话,现在上奏折求情就只会火上浇油,既害了秦桧,也害了这些人。

而这些人在秦会革职之后,是非常重要的可用力量,一定不能让赵构对这些人生出嫌弃。

旁边的人听到吩咐之后,急忙向外跑着出去传令了。

“潘大人,我认为,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已经不是怎么去给秦大人求情了。咱们要争,争这个宰相的位子。”

“如果我向父皇上奏,举荐你来做这个宰相,你可愿意?”

赵羡晟图谋甚大,他直接给潘云峰画了这么大一张饼。

潘云峰激动不已,站起来说道:

“为君分忧是臣子的本分,本官尽力去做就是了。殿下气宇轩昂、爱君体国、志虑忠纯。如果是让您来做这个宰相……”

赵羡晟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不,不,不,我如今资历尚浅,还需要潘大人扶持。秦大人这被查之后,朝中还有很多信向秦大人的人,这些人还需要您来维持。”

潘云峰:“那本官就勉为其难……不过,只怕是蔡大人、左大人那边……”

“他们那边,有我去说,相信他们也会支持潘大人的。”赵羡晟说道。

有了赵羡晟这话,潘云峰放心了下来。

……

户部左曹司内,公堂班房。

三名官吏正在各自的案桌之前。

在门口的那两个人,案桌上的各种账册,已经垒的老高,两个人的头深深地埋在了书圈里面。

而最里面那张桌子上,却连文房四宝都没有摆下空荡荡的。

桌子上的那个人,正捧着一本书册,嘻嘻地笑着,不时还评论道:“这小曲儿写的真好啊,这骚娘们儿。”

此人名叫黄章,其父亲是秦桧宰相府上的一个幕僚,走关系把他安排进了户部衙门。

他进了衙门之后,什么事情都不用干,只要每天坐在案牍之上,都不用按时点卯,每天看看词曲、话本。

一天喝喝茶也就过去了。

剩余的两个人则是通过科考,然后候补过来的七品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