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 > 第143章 刀要对准士绅缙绅!

割韭菜!

必须对准有钱人!

而不是继续折磨那些苦哈哈的贫苦老百姓!

朱棣怎么都没想到,这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这人呐一旦有了些许权势地位,就想积攒置办点田地家产,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人。

这是人之常情,哪怕是朱棣也不例外。

毕竟皇宫里面这么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睡哪一项不需要花银子,都得要钱啊!

再者说,以后立了太子,东宫太子府那一大家子人,没有固定的田地收成支持,太子又怎么养活呢?

他朱棣想着置办一些田产地产,归属于皇室天家名下,交给宫里面的宦官去打理,每年收成就足够补贴宫里面的一些用度了。

可是他没有想到,仅仅只是这么一件小事,竟然会给大明埋下这般严重的隐患!

这所谓的皇庄,竟然会开启兼并田地的狂潮!

朱高希这是在杞人忧天吗?

傻子都知道,肯定不是!

既然是人之常情,那大家肯定都想这么干啊!

而且他朱棣这位大明皇帝都带头这么干了,其余那些皇亲国戚和宗室藩王还不得争相效仿?

你占一块田,我圈一块地,大家都是“响应皇帝陛下的号召”,所以和气生财,一起积攒家业……至于底层百姓的生死,自然没有人在乎。

皇亲国戚之后,宗室藩王之后,就会勋贵武臣和文臣缙绅!

尤其是那些文臣缙绅,打着所谓“耕读传家”的名义,巴不得能够占个上万亩的田地,家里面的田地越多越好,留给子孙后人的田地越多越好,最好是形成一个百年世家、千年世家!

这样一来,后果会是什么?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一想到那般场景,朱棣脸色都白了几分。

“此事……倒是皇帝陛下考虑欠妥了。”

“皇庄一事断不可为,我回去之后就上奏陛下,严厉打击任何权贵官员侵占百姓田地,绝不能开启这兼并之风!”

不得不承认,朱棣就是朱棣,历史上那位英明神武、名垂千古的永乐大帝。

短暂失神后,他就立刻反应了过来,绝不能开此先河,给后世子孙留下这巨大隐患!

朱高希听到这话,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他当真不是在杞人忧天,也不是在信口胡咧咧。

事实上,大明朝的税收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严重的,一度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大明朝洪武年间,平均税收两千三百万税收万石稻米,麦子四百七十万石。

到了正德年间,税收下降为两千二百万石稻米,麦子四百五十万石。

到这儿其实也还能接受,看起来没有降低多少。

然而到了嘉靖年间,税收下降为一千八百万石稻米,麦子四百二十万石,这些税粮折合起来也就九百万两银子。

九百万两银子,对于一个朝廷而言,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嘉靖三十年,九边和沿海军费开支五百余万两白银,官员俸禄、修建宫殿八百万两白银,总计一千三百余万两,税粮九百余万两再加上税银三百多万两,竟然都还不够支出!

这还只是军费、俸禄和修建宫殿三项,朝廷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结果光是这三项都远远不够了。

至于赈济灾民、救济百姓什么的,那就更是没钱了!

以致于到了隆庆年间,税收竟然只够每年维持前三月开支,后九个月都需要欠钱,东挪挪西挪挪,勉强维持朝廷正常运转,堂堂朝廷沦落到这种地步,真是可悲又可笑。

在万历时期,税收降低的更为严重,由于万历时期三大征,欠下了巨额军费,万历狗皇帝更是不当人,想方设法地横征暴敛,甚至采用了“关卡征税”的模式,每数百里就征一次税,像条疯狗一样,带给大明商业致命打击,致使商税萎缩百分之三十七,商业萎缩百分之六十以上,数省商人几乎绝迹,大明王朝也就此彻底崩盘!

究其原因,无疑问题就出在田地上面!

随着士绅缙绅和权贵豪强疯狂兼并田地,百姓自耕农的田地只会越来越少,朝廷可以征收的赋税也因此不断减少。

这就是田地的重要性,它绝不能掌握在文臣缙绅手中!

朱高希可不想看到,哪天皇帝没钱了,被逼得向他们这些商贾挥刀!

“干爹啊,这皇庄说白了只是一个由头,归根结底还是要着眼于田地的问题。”

“难道咱们陛下不开设皇庄,就没人去侵占良田,没人去兼并沃土了吗?”

朱棣闻言一怔,与道衍面面相觑。

“建文秀才朝廷,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最上面坐着一个书生皇帝,执掌中枢大权的是一群文臣缙绅,后果就是文臣缙绅想贪就贪,地方官员想拿就拿,士绅与缙绅勾结在一起,占据了大量田地赚了个盆满钵满,却穷了朝廷苦了百姓,这其中尤以江南士绅缙绅为最!”

“甚至连太祖禁令建文都被哄骗着解开,又是给江南士绅减免赋税,又是让他们去户部当官的,这不是变相支持他们兼并田地祸害百姓嘛!”

朱高希叹了口气,道:“朝廷没钱没粮,不代表官员没钱没粮,更不代表着士绅缙绅没钱没粮!”

“如若不加以限制,田地大量落入士绅缙绅手中,那势必会动摇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

朱高希看向三人。

好在夏原吉也在场。

这位户部尚书,意见就很是重要了。

“最简单的道理,士绅缙绅大量兼并田地,导致百姓没有可耕之田,又不愿沦为士绅豪强的佃户奴隶,就会潜逃在外沦为了流民。”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流民数量就会越来越多,如此一来不仅使得登记在册的官方人口减少,更会使得以户口为基础的国朝税收体制难以进行,这就会导致国朝的税收将会成倍减少,如此朝廷税收将逐年下降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各地流窜的流民却会越来越多!”

“直至最后,天下户籍混乱,税收无法进行,朝廷财政告急,军费赈灾俸禄等等种种都难以支付,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更是会刺激产生出大量流民,他们如蝗虫过境一般四处流窜,聚众作乱甚至是揭竿而……”

话音未落,朱高希就不敢说了。

毕竟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他害怕自己的小命不保!

但是,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