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踏碎豪门 > 439 439

踏碎豪门 439 439

作者:夏夜鬼话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双线作战实在不是人干的事情, 更不用说是三线作战了。

殷怜明显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肝比赛的能力。

在这种时候,有些人会凭着强悍的意志力坚持下去,但是殷怜并不。

可以用脑子的时候,她一点都不想耗损自己的健康度和幸福值, 而且她觉得有些时候, 懂得坚持和放弃都是不同意义上的美德。当然她也不准备这么简单就放弃, 而只是准备调整一下自己的计划。

当努力不足以完成工作的时候,方法和思维方式就很重要了。

殷长宁来送分水果的时候, 就见他妹妹开着几个虚拟屏幕在列计划。

殷长宁:“你这是在干嘛?”

殷怜从他手上的盘子里叼了一块瓜, 嘴里塞了东西,自然就不回答了,但手上也没停下, 列出了一长串的数据。

殷长宁只好自己去看,从屏幕的表格上大致辨认出了殷怜在计算各个比赛想要进入复赛所需要达到的成绩数据, 配合这些数据, 她列出了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达到的胜率,参与比赛的日数以及每日所需要完成的比赛场次。

这其中是有相当大的变量的。因为殷怜不能决定自己哪一场会赢, 哪一场会输。兵法云,可胜在敌,而不可胜在己, 殷怜想要赢得比赛, 多半还是要看她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因为这种不确定性, 她不能把自己的行程设计得太过苛刻, 一定要留出便于应变的时间,那么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比如说胜率榜的曝光率。

这话听上去很奇怪,毕竟殷怜都是匿名状态,哪里来的曝光率?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曝光率本身是一种状态,是众人对于一件事的关注度。殷怜虽然是匿名状态,但是比赛中很多选手和观众对她的关注度一直不低,那就是曝光率。

匿名只是一种表现出来的形象,就本质上来说,只要殷怜在适当的情况下暴露真身,这些关注度还是可以很完美地在正式比赛时转化为人气的。

但由于时间问题,她却不得不放弃这一方面的收益了。胜率榜要求选手每日至少参与三场比赛,不像积分榜只要总积分位于前列就会一直在榜,这对于殷怜来说是极大的负担。

失去了这部分的人气虽然可惜,但是殷怜相信同时参加三个比赛带来的联动效果完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人气损失,何况她还有自身的外貌加成。

剩下的就是其它两个比赛的上榜问题。

《逐梦第一线》和《百人百面》的比赛方式和内容跟五月梦各有不同。《逐梦第一线》考虑的是戏剧导演能力,它并不是PK机制的,而是要求玩家提交三份作品,分别是两部短剧,一部完整的戏剧。这三部作品需要专门请演员来按照剧本进行表演,不能使用现成的素材库。三部作品都不会限制题目和内容,但会要求相应的体裁——比如说,喜剧,悲剧,纪录片,又或者广告公益片等等。

虽然同样限制题材,但是允许自我发挥的部分可比五月梦大多了,但是要求的完成度也更高。

至于《百人百面》,是关于人物建立的比赛,它一般考较的是对于人物的描写和塑造,难道上比全面性的六月梦要简单一些,但是据说这个比赛也会有许多从事或者想要从事演员行业的人参与,所以竞争反而更大一点。

五月梦是三月开始海选,六月梦是四月,七月的《百人百面》则是五月,但是五月的时候,殷怜——如果能够打入复赛——就要同时开始参加五月梦的正式录制了,到时候时间还要同时分给上课,复习,节目录制和节目海选,一定会非常忙碌。

上课和复习可以调整,节目录制的时间却不可能由着殷怜来。这样子的话,殷怜必须在四月里就完成六月梦的三部作品创作,平均合每部作品大约只有十天,但事实上肯定不可能这样分配,按照内容量来说,最好五天完成一部短剧,剩下的二十天全部留给完整的影片。

如果在华夏,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感谢夏国便利的科技。可以的话一定要让殷长生把这些黑科技全偷学起来,然后带回地球使用。

《百人百面》的海选机制仍旧是要制作成品,不同的是,它不限于影视剧,还加入了其它能够使用到编剧和导演技巧的娱乐项目,比如说游戏和智能AI等等。在《百人百面》之中,玩家会首先收到一个剧本,剧本会有明确的世界观和事件,选手要在这个过程之中塑造出一个人物,然后去经历这些事件。

因为不同参赛者以后会从事的事业都会有所不同,所以《百人百面》一般会提供九个选题,三个选题是影视相关,三个选题是游戏相关,剩下的三个则是AI相关。每个项目下的三个题目,都会面向三个不同的设计方向。

殷怜对于后两者也挺有兴趣的,不过因为没有学习过,暂时也没有时间去进行学习,所以肯定还是先选择影视相关的题目。

影视的三个题目,殷怜重点去参考了往期的题目和结果,发现一般会顾虑到擅长不同体裁的选手,主体上一定会有三种作品——戏剧/轻喜剧,剧情类和智战类,虽然具体的内容不会完全一致,比如前三年的戏剧/轻喜剧类,就分别是童话题材,轻喜剧小品和荒诞主义闹剧,而智战类则一年是谍战,一年是侦探,最后一年是求生类智斗,详细内容其实差很多,不过一般来说,技巧有通用性。

殷怜看了一下过往题目之后,发现了一个特点。剧情类和智战类的选手一般不会入侵喜剧类的地盘,但是喜剧类的选手却并不忌讳利用其他两者的题目,很多时候把握得好的话,反而能利用反差制造出相当不错的剧情效果,甚至同时取得两者的优势。

不过想要这么做的人,多半要同时擅长这两种题材。

殷怜对于自己到时候的选题还没有概念,主要她现在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算是哪种类型的选手。似乎大部分题材她都应付得挺顺手的,不顺手的题材她第一反应就是去练习和克服,由于态度积极,方法灵巧,也能很快达到水准之上的水平。

不过没有不擅长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相当于没有特别偏好或者擅长的。

殷怜决定先把这个问题放下,等到时候看到实际的比赛出题之后再进行选择。

她这样思考着,就把自己的日程给安排好了。

然后她对殷长宁伸出了手,挡住了对方再次喂过来的瓜,表示:“够了!我吃饱了!”

殷长宁在旁边偷看了她半天的比赛计划,随手就给殷怜喂了一肚子瓜。虽然瓜很好吃,但是这也喂得太不知节制了——不要以为殷怜不知道,之前他是端了一托盘过来的,现在已经下去大半盆了。

殷长宁看她叫停,也不勉强,交代一声:“你也别太辛苦了,比赛能比就比,实在太累就放弃一两个。”然后就端着瓜盘出去了。

等他出去之后,殷怜按照最后决定好的比赛安排给自己制定了日程表,然后存了起来,就开始继续刷积分了。

因为考虑到之后的紧凑安排,殷怜之后不可能一直保持每天三场的比赛强度,所以趁着有时间的时候,就要开始拼命刷积分了。

其实刷人气作品也是一个方式,但是殷怜考虑到之后自己暴露身份可能引来的人气和关注度,觉得还是咬咬牙坚持一下,把回报留到以后正式比赛之后一口气爆发。

因为这样,她在四月份的前五天,平均每天都刷了十五场左右的PK赛,但也不得不承认,像这样高强度高频率的写作比赛,真的是很锻炼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而且由于不知道比赛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题目,所以每个人都做好了应付各种题目的准备,进行着全方位的练习,不说能精擅所有题材,至少最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特定题材上的短板。

四月五日,六月梦的题目公布。

三个题目分别是亲情,友情和爱情,对应公益片,剧情片和喜剧。其中公益片和喜剧要求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长,剧情片要求80-120分钟,题目和体裁可以自由组合。

时间紧张,殷怜当晚就排出了大致的剧情内容——亲情对应公益片,爱情对应喜剧,友情对应剧情片。亲情对应公益片,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最适合公益内容的题材,爱情对应喜剧,是因为爱情喜剧最容易写得出彩,而友情对应剧情片,也是殷怜的经验了。无论是生死兄弟,还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与恶,付出与回报,友情都是个最好发挥,最容易延展开来的题材,适合剧情片。

决定完之后,她就开始动笔了。

第一个亲情公益片,她打算采取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

对于这个世界的原住民来说,有一个社会现象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并不明显,但是殷怜作为外来人士,却清晰地看到了这个时代之中暗涌的某种潮流。她准备写出来的这个剧本,相对于这个题材多半会有些异类,但如果操作得好,却是能够占据创意优势的作品。

在夏国,基本上到处可以发现,机器人和智能AI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包括了在孩童的照顾工作上面。照料孩童的机器人,本质上仍旧不是拥有类似人类感情的人工智能,但是为了便于与孩子交流,和开发孩子的智力,他们却会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和很低级的模拟感情程序。

人类是一种很感性的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比如洋娃娃或者玩具熊都能产生感情,更不用说有一定智能和拟人表现的机器人了。

作为这个切入点,其实是有点偏离狭义上的“亲情”,但是在广义上来说,却是更高层次视角的对于亲情的探讨。

有利有弊。

而在殷怜开始写剧本的时候,以她的形象作为主角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也已经上演了。殷怜自己没有特别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若果不是殷长宁主动提醒,她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按照原来的剧本,电视剧第一集理所当然是没有她的。不过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利用殷怜的美貌,导演生生地改了剧本,在电视剧开始的时候就给了殷怜惊鸿一瞥。

而正是这惊鸿一瞥,在很多论坛引起了轰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