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828章科学的发展之路!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828章科学的发展之路!

作者:猪儿梦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石坊!

刻碑立功!

在场群臣都变了脸色。

因为皇帝陛下这表彰的不是解缙等人,而是整个科学啊!

这些石坊将会一直存在,也就意味着后世子孙全都可以看到。

当他们看到这些石坊,就会记起解缙这些科学门徒的功绩,就会知道他们今天吃的土豆,乃是解缙等科学门徒精心培育而出的。

这是什么?

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啊!

而且偏偏还是一群科学门徒!

文人儒生最好一个贤名,做梦都想要在史书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结果现在好了,他们还没捞着这样的殊荣呢,解缙这些科学门徒硬生生靠着种地,就得到了!

说不眼红,那肯定是假的,可再怎么眼红,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咋滴眼红啊?

早干嘛去了啊?

不知道来种地吗?

朱棣心情大好,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随后就吩咐夏原吉做好安排,尽快将土豆粮种送到大宁与辽东,正式开启大开发计划。

辽东无疑是值得开发的,其重要性不必多言,如果辽东能够变成大明王朝的关外粮仓,那么帝国左右翼将会正式成形,大明王朝也会进入一段长期平稳的发展时期,太平盛世也就不远了。

等到朱棣带着君臣走后,解缙神情复杂地看着李弘壁。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今日这般成就。

怎么种个地就硬生生地种出来了一个世袭伯爵?

这可是文臣缙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为按照大明王朝的制度,无军功不得封侯!

文臣缙绅想要封爵,除非是领兵打仗,出去跟鞑子拼杀,还要依据战功看看,够不够资格封爵。

结果,现在种地就种出来了!

“肃王殿下,我……”

解缙眼眶湿热地看着李弘壁,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李弘壁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这都是你应得的!”

“我听说你被解氏开宗除籍、逐出家门了?”

嗯,这是解缙心底最不愿意提及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沉默着点了点头。

李弘壁见状笑道:“放心吧,以后他们会求着你回去!”

“现在这“丰收伯”爵位只是开始,还远远不是结束!”

“你不要忘了,除了土豆之后,此次郑和还带回来了很多其他作物,包括玉米、辣椒这些,全都是可以作为食物使用的。”

解缙听到这话,顿时心神动荡。

“殿下的意思是……”

“这就是科学以后的发展之路!”

李弘壁沉声道:“不断地培植推光新作物,然后造福百姓子民,当百姓子民吃到用到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着科学念着科学。”

“所以,这是扩大科学影响力的最好方式,而且还是一直长期且有效的存在!”

不得不承认,这是程朱理学的时代,程朱士绅缙绅掌控着这个时代的一切!

天下读书人,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学程朱读程朱,一直都与程朱为伴,再加上朝廷的有意扶持,将程朱定为科考内容,这就使得读书人不得不读程朱学程朱。

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官方学说,其余百家接连消亡,连昔年与儒家争锋的法家都不例外!

发展至今,儒家学派中的一支——程朱理学,自元朝起到大明立,一直都被定为官方主流之学。

天下学子,在官学里面,学的是朱文公校订后的四书五经,学的是程朱理学的知识信念,无一例外,无人敢违!

程朱理学,堪称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自元代开始,程朱就被历代帝王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那不是没有道理的,堪称最完备的思想理论工具。

因为这东西完美地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转变,逐渐走向政治哲学化,程朱一再强调的“三纲五常”、“忠君爱国”等思想,为帝王的**统治提供了精细的理论指导,成了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

说白了,程朱理学就是帝王用来麻痹天下百姓的思想工具。

学子们自幼接触的便是程朱,稍微长大点在官学宗学里面学的也是程朱,程朱思想早就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

忠君爱国,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虽然这样看起来,程朱对于国家稳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对百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也显而易见。

比如你是大明学子,你不需要去思考,去创新,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学程朱读程朱,就能参加科考,就有机会做官!

这玩意儿,就是一个钳制民众思考创新的工具,让天下百姓乃至文人士大夫都变得麻木不仁,更是使得皇权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在建州野猪皮的满清朝,彻底歪曲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断章取义,用其教义麻痹禁锢天下万民,遗害无穷。

李弘壁好歹也是后世进步青年,既然来到了这大明朝,还成了大明王朝的权臣,他自然不会眼睁睁地坐视,阉割变味版本的程朱继续荼毒华夏子民。

但是不得不承认,眼前这程朱已经成了庞然大物,李弘壁自己都有些怂。

所以这才有了解缙这个科学魁首。

想来当初皇帝陛下之所以给解缙这个差事,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想要将程朱取而代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因为程朱有利于维护王朝统治,也就意味着科学永远都不会取代程朱,除非封建王朝制度消亡,可那也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至于现在,还是要一步一步地发展。

这一次郑和带回来的作物,对于科学而言就是一个大好机会。

只要这些粮食作物经过科学门徒之手推广种植出去,那么天下百姓都会欠科学一份恩情,科学也会正式成为一个被百姓子民认可的正统学说,而不是什么歪理邪说!

毕竟,你见过什么歪理邪说能够造福天下万民的?

解缙立刻反应了过来,眼中也透漏着一丝欣喜。

“殿下所言极是,我明白了。”

解缙现在这个爵位,叫做“丰收伯”。

皇帝陛下的意思,自然就很明显了。

继续培植粮食作物,继续造福大明百姓子民,天下丰收欢庆,这就是“丰收伯”之名!

李弘壁与解缙继续交流了良久,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资料,这才准备离去。

北平那边的工商业,同样是重中之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