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837章大明新报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837章大明新报

作者:猪儿梦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5: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新那沧桑的声音再次响起。

“读书人耕读传家,以安天下,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因为太祖高皇帝制定了优待读书人、养士取士的国策,所以一个读书人获得了功名,就会想方设法地攫取田地,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共识!”

“然而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断,祖孙相继,兼并田地,成为本能,也是他们传承下去的资本!”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天下士绅又何其多也?天下缙绅又何其多也?”

话听到这儿,朱棣总算是听明白了。

原来周新这个直臣,早就注意到了土地兼并一事,甚至意识到了土地兼并的恶劣后果,但他却装作不知,是因为这么些个理由。

其一,贸然改革牵连太广,而先前的大明王朝并不适合这样做。

毕竟古往今来的改革家,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历史上的改革者,往往是时代一次向前大跃进的先驱,是处在风口浪尖的最顶端的人物,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各种权利和各方势力相互角力之下,最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比如那吴国的伍子胥,比如那秦国的商鞅,比如那西汉的主父偃和桑弘羊,再如李唐的杨炎,再如那前宋的王安石……

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满门抄斩,全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毕竟一旦涉及改革,自然就会触碰到现有权贵的利益,把他们往死了得罪,逼着这些既得利益者展开反击!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自然就会拼死反击,寻到机会就会将改革者给赶尽杀绝!

改革意味着开陈出新,意味着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走利益,这就注定改革是一条充满血腥死亡的道路。

而还只是对于改革者本身而言,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先前大明一直战事不断,倘若在这个时候改革,激起了那些士绅缙绅的逆反之心,大明甚至可能会有崩盘的可能,所以周新一直没有吭声。

其二,牵连太广,犯官太多!

因为兼并田地的士绅太多,而且兼并田地的人,还不仅仅只有士绅!

这就意味着,不管任何人真敢对这事儿下手,那他可能要与整个大明为敌!

正因为如此,周新才一直对此事闭口不提。

直到今日皇帝陛下主动开口询问,周新到底是忠君爱国,所以还是忍不住道出了实情。

不过言尽于此,他也没有提出什么解决的办法!

杨溥听得怒发冲冠,他还很年轻不过三十岁左右,他很难想象大明王朝为何会变成如今这副样子,而为什么问题症结会出在士绅缙绅身上!

朱棣见火候差不多了,轻咳两声笑道:“不必这么悲观,肃王李弘壁已经提出了解决之策!”

“土地兼并这个事儿,不是不可以解决,但必须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朱棣长叹了一声,心中无比怀念李弘壁。

果然不出这个家伙的预料啊,朝堂之上有眼光有见识的臣子并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一样,不愿说也不敢说,最后满朝文武仅仅只有一个李弘壁,敢直接说出来!

忠君爱国,无过于眼前这几人了。

看着皇帝陛下那阴晴不定的脸色,周新心中生出了些许不安。

这田地农桑都把持在士绅缙绅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皇帝陛下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若是贸然对土地进行改革,只怕天下瞬间就会大乱。

因为农业才是王朝的根本,别看皇帝陛下和中山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对朝堂各方面进行改变,可是对王朝最重要的土地他们先前碰都没有去碰过,所以这对君臣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触及到士绅缙绅的根本利益。

只要不动土地利益,士绅缙绅就能够忍耐。

周新还在沉思,杨溥听到这话却兴奋异常,当即出言道:“臣愿为此尽心竭力,还请陛下示下!”

朱棣随即掏出了小本本,正是李弘壁留给他的,如何打破信息壁垒!

“简单,第一步,你通政司以后,将邸报办成两种,一种为内刊,也就是以前的邸报,上面的内容是只能让官员知道,不能让百姓知道,比如某些该保密的朝政国策,这就符合你先前说的那什么“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

“另一种为外刊,也就是朕之前说的大明新报,这外刊向天下百姓发售,至于内容就是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针,比如眼下最近的大新闻,自然就是丰收伯解缙率领科学门徒培植育种土豆成功,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大肆渲染宣传,最好把丰收伯塑造成大英雄!”

嗯,这就是掺杂私货了。

杨溥虽然有意见,但是不多。

毕竟谁都知道,丰收伯解缙才因为培植育种土豆成功,而赢得了皇帝陛下的嘉奖青睐。

“陛下,如此行事,是不是有些太过……”

周新却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或者说他有些不太认可皇帝陛下的这种做法。

这不是在开启民智,故意挑起百姓与士绅之间的争斗吗?

如此一来,士绅不能凭借读书人的身份教化百姓,这样是会生出乱子的啊!

“周爱卿不必多言,朕心中自然有数。”

“我老朱家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皇位,并不是靠的什么君权神授,也不是靠着儒学愚弄百姓,而是我老朱家的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华夏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我老朱家才有资格坐在这皇位上面!”

朱棣霸气侧漏,第一次体现出了他的帝王气度与胆识。

“杨爱卿,将这些话都记好,也可以发出去!”

“我大明不需要什么君权神授,我大明子民也不能被奴役压迫!”

“就算开启民智,那又如何?难道天下臣民还会反叛朕这个永乐皇帝吗?”

“你们不要忘了,这天下是朕的父皇、太祖高皇帝打下来的,这才恢复了汉家江山!”

“你们不要忘了,这社稷也是朕亲率大军御驾亲征,前去迎战帖木儿帝国大军精锐保下来的!”

永乐大帝霸气侧漏,让人听后热血贲张。

杨溥眼中闪烁着道道精光,神情狂热地看着皇帝陛下。

“陛下放心!”

“臣一定将这大明新报办好!”

“办不好,臣愿以死谢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