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色与空 > 第144章 林富贵

色与空 第144章 林富贵

作者:醉后啸岛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胶林无语,浮云别顶。他们站在夏望祥坟前默默垂首,害怕自己的命运也像夏望祥一样。

他们有一天过一天,有人把钱丢到赌局里及时行乐;有人悭吝节俭,盼望早日回家。

中秋节,他们到饭馆喝酒,踉踉跄跄地出来,望着天上的圆月,不能入睡:家乡的明月也该如此,他们敲着锅碗瓢盆唱起了童谣。

在南洋过了七八年,消息灵通的夏陶朱说:“新闻纸说我们的皇帝没了,改朝换代了,现在是革命党当政。他们全都剪掉了辫子。”

夏阿财竖起耳朵好奇:“革命党是什么样子的?”

“大概像这里的拿督吧。” 夏陶朱想了想说。

“那我们农民呢日子会好过吗。” 夏根深把头探前再问。

“应该会好过些吧。” 夏陶朱迟疑道。

夏道林沉思不语,他想妻儿老小应该安然无恙。

第二天夏陶朱对工友说:“我带你们上街,把绑了几十年被番鬼佬(1)嘲笑的猪尾巴剪了!”

一帮人随着夏陶朱一同出去。

街上免费剪辫子,他们忐忑地轮流坐上椅子,听见“咔嚓”一声,脑袋突然轻松了。他们对着镜子觉得又滑稽又可笑,习惯性地摸摸后脑勺。

夏道林对理发师说:“你帮我用推剪把头发推平,以后洗头就好洗了。”

理发师说:“好!”说完用飞剪一层层地把他的头发推掉。

其他人也跟着把头发推平。

夏道林上夏赋进家说:“哥,我想回家。”

夏赋进对他说:“回吧,你憨实粗心不是做生意的料。”

说完夏赋进从屋里拿出一张银票说:“钱,我已经帮你留住,把钱汇回去,带现金路上不安全。”

“好,多谢哥!” 夏道林感激地望着夏赋进。

他们村几个没有挣到大钱的也都跟着他回家。

夏陶朱祖上做官,后来破落了。他生得靓仔,断文识字,思想活络。

他在茶楼认识了一个本地的姑娘,几番言语之后知道她叫庄白蝶,家是农场主。

夏陶朱油嘴滑舌,诙谐幽默,引得庄白蝶哈哈大笑, 他跟她讲中国历史,中国小说,庄白蝶手托着下巴崇拜地听着。

渐渐地夏陶朱把她的芳心虏去,庄白蝶乖乖地跟着他。从此他们出双入对。

庄白蝶把夏陶朱带回家。

夏陶朱走进高堂大屋的庄家,他惊讶得撑口结舌。

大厅里,仆人走进走出,几把吊扇像直升飞机一样在屋顶盘旋。

庄白蝶父母坐在太师椅上,审视着夏陶朱。庄父看小伙子一表人才,心中已经同意了庄白蝶和他在一起。

他不动声色的说:“请坐,饮茶。”说完自顾自地喝茶。

夏陶朱忐忑地应道:“多谢阿叔。”说完小心地坐下,谨慎地端起茶杯。

庄母早就晓得女儿的心思,她也喜欢这个年轻人,她笑着对他:“陶朱,不要客气,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就好了。”

夏陶朱这才放下心来:“多谢阿婶!”

之后夏陶朱和庄白蝶结婚。他像入赘但他头脑精明,帮庄家赚了不少钱。

过了两年,庄父划出一块地,给他们小夫妻经营。

夏陶朱做得风生水起,没几年盖了大屋,生了儿子。但他没忘记乡下的妻儿,不时地汇钱回去,买田买屋。他还捐钱给村里的新学堂。

海外游子搏杀,成功了买田置地,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扶小济弱;失败了,或滞留他乡,齑盐布帛、萧萧终老;或徒劳无功,两手空空“转屋卡”(3)仰偃啸歌……

夏道林回到故乡。

他推开家门,妻子陈氏正在厨房从水缸里舀水,她听门响,扭头,突然见丈夫带着阳光走了进来。她惊讶地静止住了。

片刻回过神来,她赶紧喊儿子:“稷义,你爸回来了!”

儿子稷义已经十岁,但他对父亲没有印象,他怯怯地喊道:“阿爸。”

道林摸着儿子的脑袋:“已经十岁了。” 他端详着儿子。

儿子的眼睛闪耀着星星,夏道林问:“稷义有没读书?”

陈氏答:“读了几年私塾,先生夸他读书好呢。”

夏道林放下行李,欣慰地说:“这就好,这就好。”

陈氏赶紧进厨房烧水,她吩咐:“稷义,赶紧上街,割两斤猪肉回来。”

“好,娘。”说着跑了出去。

“孩子他爸,水烧热了,你先洗身,洗完了,你休息。饭好了,我再喊你。” 陈氏说。

道林一边收拾一边说:“孩子他娘,这几年我不再家,你辛苦了。”

“我不辛苦,你在外面辛苦。”她说完,把抓了把生盐,拍了些生姜,放到木桶里,然后往木桶里倒开水,过了一会她再桶里添些冷开水:“他爸。可以洗身了。”

“好。”道林说完进了冲凉房。

第二天夏道林送儿子上学,穿长衫的私塾先生捻着胡须对夏道林说:“稷义这孩子,人老实又聪明,学东西快,算数算得准,字写得漂亮,文章也非常好,是可造之才呀。”

夏道林听了高兴,他对先生欠身道:“都是先生教导得好,他方可长进,多谢先生!”

稷义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烙印在心中。

夏道林用积蓄翻新了房屋,再买三四亩地自己耕种。他看着田里的庄稼和儿子一天天地茁壮地成长,他欣慰。

他对陈氏说:“明天送稷义入学堂吧,让他上上新学。”

“哎。”陈氏爽快答应。

到了16岁,夏稷义窜到1米8的个头。夏道林看儿子聪慧灵活、老实本分,他对陈氏说:“相信稷义能把家业发扬光大的。”

陈氏笑着说:“是呀,他一定会的。”

注:(1)老外。(2)客家话: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