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回大秦当个美男公务员 > 第43章 郑国渠之利

回大秦当个美男公务员 第43章 郑国渠之利

作者:颜胖路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5: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给咱们修渠的郑国竟然是韩国派来拖垮我们秦国的奸细!”

“竟有这等事,可是拖垮秦国这怎么说?”

“这位先生有所不知,韩王胆小,怕我们秦人哪天东出一举杀他个屁滚尿流,所以想了个馊主意,派个奸细过来骗咱们秦国修水渠,借此削弱我秦国国力。”

“呸,亏我们大王好吃好喝地待他。听说前些日子有个老秦人看他主持修渠和咱们自己的弟兄同吃同住,觉得他人实在,还巴巴送了他些饼子,没曾想,哎,这种骗子就该赶出秦国!”

“对,赶出秦国!”

酒肆义愤填膺之声此起彼伏,赵高、赵政身处其间也颇有所感。“这事小高怎么看。”赵高见赵政眼下已经不再像早上刚接到消息时那么激动了,心道:有的事情果然酿一酿就好了。

他也不急着答赵政的话,转头问店家要了一个空陶碗,不疾不徐地在里面倒了点酒水,用食指沾了些随手在案上画起来,一面画着一面缓缓道:“秦国泾水以西渭水以北的大片土地少有河流,这些地方的百姓大多只能靠天吃饭,雨水充足的年份固然是好,可若遇到旱年……”

赵政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关中向来少雨,今年更是正当旱年,上个月他还曾因此下令减赋。赵高看他听了进去,又接着画出了洛水和正在修建的水渠。

“此渠若能建成便能连接泾、洛二水,横贯南北,延绵三百余里。且大王应该知道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而此渠位置找得极妙,建在平原北缘地势较高处可保渠水能顺利向南引流。届时这大片原本只能靠天施舍土地,便再也不惧凶年了。”说到“大王”二字,赵高有意压低了声音。

赵高说到这里,案上的水迹已经彻底干了。不过赵高知道以赵政过目不忘的本领,定然早已将其印在了脑海里。果然此时琢磨透了赵高的意思,赵政眼中精光一闪小女当嫁。赵高瞧他脸上虽然涂了药水,眼下认真的样子,却还是难掩其光彩。

出神不过片刻,赵高顿了顿又说:“况且若有战事,大王也知道,军备粮食,甚至是人,走陆路太慢,若走水路……此渠未尝不是秦国的一大助力。”

赵高分析到这里,一旁有人的讨论却应景地说出了赵政先前最大的顾虑:“水渠东西长达三百余里,要真的贯通,便要耗费秦国巨大的财货和人力。呸,一心害我秦人啃树皮,这些韩人当真无耻至极。”

打从赵政一亲政,便开始着手部署东出一事,只是修渠这边一直拖着后腿,并且近几年皆是旱年,军备粮草也迟迟未能到位,所以东出之事一拖再拖。就在今天,赵高却告诉了他另一种可能,只需要再等等,水渠已贯通在即,一旦修成,少雨干旱的关中就能变成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到那时,秦国迅速横扫天下的胜算便又能多上几成。

赵高发现,适才一直低头沉思的赵政已经重新抬起了头,先前还有些迷茫的凤眸此时变得清明无比。他知道这其中的利弊得失自己不过轻轻一点,赵政便能尽数看得透澈。下一刻赵政果真用坚毅的语气压低嗓音说道:“便是真的啃树皮,我秦国也定要将此渠修下去!”

放眼天下,拥有这身远见和魄力的君王,只有这个人;放眼将来,可横扫四合吞并八荒君王,也注定只能是他。赵高怔怔地想着,不知不觉,他胸中也因赵政的这番话激荡起了万丈豪情。从前赵政常说遇到自己是此生最大的幸事。然而,于赵高来说,今后能辅佐这样的君王,又何尝不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大王请。”

“小高请。”

无须多余的言语,二人为此痛饮一碗。

从酒肆出来,赵高和赵政又在栎阳城里逛了逛,栎阳不仅是出入秦国的重要枢纽,也是秦国的炼制兵器的军工重地和制陶重地,眼下赵政白龙鱼服也不可能同赵高去军工重地闲逛,而陶器倒是随处可见。

“两位先生何不进来看看,我敢说,这方圆十里,只有我家烧出来的器型最全。”赵高无奈地摇摇头,这商人无论在哪个时代,还真的都是一个样。他们正打算离开,那商贩仍是不愿意放弃,搓了搓手,遂神神秘秘地从一旁拿出一个剑口深腹圜底罐道:“两位看看,东西这方圆十里哪家能烧得出这样光泽的?”

赵政在宫里什么样的东西没见过,这东西拿来哄哄别人还好,哄他就嫩了些。他正打算招呼离开,却不想赵高看着这个东西竟有些忡怔,口中还喃喃道:“这不是瓷器么?”赵政原本还以为赵高没见过这种东西,多以觉得好奇多看了两眼,然而听他喃喃出声就觉得有些不对了。

“嘿,你这人,不买就不买,还把我的东西说成粗劣的瓦器。瞧瞧这色泽,怎么会是瓦器可……”商贩还未说完,被赵政冷眼一扫,话就卡在喉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他经商多年毕竟见惯了世面,单看气质就知道赵政绝非等闲,是以意识到自己得罪了什么样的人,吓得当即噤声。

赵高原本还在惊叹战国竟然就有了最原始的瓷器【1】,谁知一个不小心说了出来。更为不妙的是,这时的“瓷器”专指“泥土烧制或粗拙的陶器”还不具备后世“瓷器”的意思,并且“瓷”同“瓦”,也难怪商贩不高兴。

“此器左不过就是用白云土一类之物作胎,以草木之灰等物作釉烧成的。”那人原本还在看赵政脸色,却听赵高一句话就道出了烧制此物的玄机,愕然看着着他,谁知二人已经施施然离去了。其实这些都是赵高前世在逛博物馆时了解到的倾尽一生为一人。

而这个商贩从前无意在别处发现了这种烧制方法,又见秦国少有这种东西,便看到了商机,原本还以为秦人个个好骗,没想到撞上个懂行的,碰了一鼻子灰。

“学生有一事不解,还请老师赐教。”赵高偏头一瞧,就见赵政摆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等着自己了。“你老师今日乏了,不如改日再问?”赵高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也不是白有的。

赵政闻言果然不问了,不过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赵高抬出老师的身份,并且对他用了一个“你”字,让他觉得二人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些。向来喜形不露于色的君王,眼下仅仅因为一个称呼就欣喜地不知所措,传出去别人不知作何感想。

然而高兴不过片刻,赵高却抬手指了指一处,换回了原来的称呼道:“大王你看。”心有不甘的赵政顺着赵高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发现那里蹲着个娃娃,那娃娃手里拿着个小树枝正在地上写写画画,可是那些字,泰半都是错的……

今日赵政心情好,有心逗逗那娃娃,但还没走过去,所以一掌朝人家娃娃的后背招呼过去:“小鬼在练字?”那娃娃被他拍得一惊,但恢复过来却并不怕他,大胆地抬头与他对视:“是又怎么样?”

瞧娃娃这副样子,赵高突然想起了什么,心中一阵好笑。赵政也不知道什么叫客气:“你这些都是错的。”此时他们身旁又多了位瞧热闹的花发老人,看老人精神矍铄的样子颇有风度,二人也不敢怠慢,皆是向他微微颔首以示敬意。

果然那娃娃一听焉儿了半截:“真……真的?”这些年赵政吩咐人成了习惯,眼下转头,把手一摊便简短地命令道:“拿来。”娃娃不情不愿地把树枝递给他,他随手在地上写了几个字,一面写一面喃喃:“你这小鬼,也不知道谁教的”

娃娃撇撇嘴不乐意了:“没人教,看别人写记下的。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这些字,又难认又难写。”娃娃敢顶嘴,赵政难得没有表示,写字的手僵在原地动也未动。而一旁的老人也突然捻着长须道:“这娃娃说的倒是个理,后生,树枝给我。”

长者发话了,便是赵政也不敢怠慢,字未写完也得马上恭恭敬敬地将树枝递过去。一旁的赵高见老人腿脚不便,在他蹲下的时候扶了一把。“多谢。”赵高摇摇头:“前辈客气了。”二人说话的时候赵政已经站了起来,未料看老人随手写了几个字,都愣在了原地。

“好字!”饶是赵高也忍不住低叹了一声。“老夫闲来无事试着琢磨的,两位后生看如何?”老人写的与秦字有那么几分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笔画少,字形流畅,颇有浩浩然的风骨。

“若我秦国文字都改成前辈写的这般,倒真能省去不少功夫。”老人闻言也是欣喜:“看来后生也赞同老夫的想法。”赵政道:“适才眼拙,未能请教老前辈称呼。”老人如实道:“老夫复氏胡毋。”

之后二人又同老人畅聊了许久方才与他辞别,回去的路上,赵政若有所思地问:“小高,你从前说过“删繁就简”,今日又遇到了栎阳的太史令,我便觉得秦国文字的简化势在必行,等到它日一统天下,更要将此推行全国,你看如何?”

赵政向来是个说做就做的行动派,赵高从来不怀疑他的执行力,一旦决定了的事情马上就会开始着手准备。所以他笑道:“看来今日出来走了一转,大王收获颇丰啊。”赵政看着他却突然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接道:“今日的确收获颇丰。”

二次此时正巧路过一个巷子,突然察觉到了什么,默默对视了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