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回大秦当个美男公务员 > 第60章 曲台宫论策

回大秦当个美男公务员 第60章 曲台宫论策

作者:颜胖路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5: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怕他娘的!在咸阳窝了三个月,嘴里闲得淡出个鸟儿来,不打仗浑身难受,逼急了臣蒙武愿领十万精兵,大不了以命换命。”蒙武人直尚义,见主战、主和两边争得不可开交,便再也忍不住了,当下雄赳赳地站出来请缨。

御史大夫冯劫第一个反对:“不行,现下不过是投石问路,遇着个李牧就祭出我秦国精锐以命换命,往后拿什么对阵六国?”莫看冯劫眼下当的是监察百官的文职,穿上铠甲上阵杀敌,虽不及王翦、蒙骜老辣,却也算得个忠信良将,他说话蒙武也不敢看轻了他。

在秦国,上将军和将军皆为临时职务,有大征伐时才选武将出任,军还随即撤任。无战事期间,这些人都可在朝中为官,王翦、蒙骜包括冯劫他们几乎都是这种情况,所以没战事的时候将军来将军去的,也不过就是个客气些的称呼。

蒙武叹了一口气:“哎,冯御史你也看见了,李牧可不是一般人,这些年我秦国在他手上吃亏的还少?此时不做掉他,你当往后对阵六国就能躲过?王老将军你看……”

王翦常年在赵国征战,对赵国的情况甚为熟悉,加上战绩卓著,蒙武很是倚重他。王翦接过话头凝重地说道:“确实,李牧不除,赵国难破。但若与之正面交战,我秦国必然损失惨重。不知诸位可曾记得老将廉颇是怎么死的?”

闻言赵高便和赵政匆匆对视了一眼,心中了然。那日在赵高家里,赵高曾就此事同赵政讨论过,王翦一提廉颇,赵高就知道这位老将军的想法与自己的不谋而合了。见赵政微不可查的向他眨了眨眼睛,赵高却含笑将头转开,佯作未见。赵政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只好悻悻移开目光。

说起廉颇,在场诸位秦将也不由惋惜,杨端和将腰间的佩剑往地上一拄,冷笑一声道:“还能怎么死的,赵偃那厮和郭开串通逼死的,虽然老子在他手下吃过败仗,但说起来,赵国老子还就服他!”

“呸,大王面前也有你自称‘老子’的份?”蒙武是赵政剑术箭法的启蒙师傅,平日里就十分维护赵政,今日杨端和言语粗鄙,在他面前自称老子,哪里看得,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杨端和被他这么一骂,惊觉大王年纪虽轻,但已是弱冠男子之身,平素对大家虽然客气,但是该有的威仪一样不少,今日自己一激动犯了糊涂,竟敢如此无状。他心里七上八下地拿眼睛瞟了眼赵政,见他神情冷峻端肃,心中更是忐忑,赶紧改跪坐为跪叠手赔罪。

赵政神情不喜不怒,对此不置一词,转而颇有威仪地抬手向众人道一句“军务重要,继续”,便再无后文。

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细节,赵高见状嘴角却微不可查地一勾,心想:这态度倒是妙极,若给杨端和脸色,恐失了君臣和气,若不给脸色反而无所谓地揭过,则君王威严受损。如今这般给个暧昧不明的态度,既让杨端和心中警醒,也顺带给了他一个台阶。

周围也都是个顶个的人精,忙笑几声活跃气氛,很快就让曲台宫恢复了先前的状态。

眼下尉缭也嚼出了王翦的意思问:“王将军是想我秦国帮他赵国故技重施,再来一次?”他一面说,一面用食指沾了些酒水在地上写出“李牧”二字,众人看着那两个字渐渐隐去,目光也开始亮起来。

王翦抬手顺着白须大笑道:“哈哈,知我者,国尉也。”

杨端和心里一惊,挑明了问一句:“杀了李牧?”蒙武看他那神情,白了他一眼:“不然呢?留着给咱将士们添堵?”得,今天自己就不该说话,杨端和识趣地闭嘴。紧接着曲台宫便陷入一片沉寂。

“我军眼下的确不能与之正面交锋,只等李牧一死,赵军必然成散沙一盘,届时便是要一鼓作气长驱直入杀进邯郸,也再无人可阻。”李斯说完,陆续有人点头。

“李长史说得不错,臣也附议。”接着更多的人也加入了附议之列。李斯不动声色地查看周遭情况,发现赵高始终含笑,却一言不发,心中有些不舒服,明面上却无半分表露,只作无意偏头突然看到的样子问道:“赵令丞难道不认同我等之言?”

他这么一问,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赵高身上。赵高缓缓摇头道:“倒也不是。”赵高给出这么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他也不喜欢故作高深,紧接着又道:“王老将军和诸位之言都有道理,李牧的确是秦国大患,但是王老将军和诸位之意是主杀,而赵高却主降……”

赵高还未说完,就被李信打断:“温吞之论!你身为秦国大臣,难道要让我们对敌国主将仁慈?”李信双手抱在胸前挑眉看着赵高,觉得书生误事果然不假,对他有些不屑。

这要是换了旁人这么挤兑赵高,赵政早就动怒了,但昔年就是李信不计生死护送他们母子归国的,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恩情,所以眼下还算冷静,知道李信就是心直口快,倒也不是刻意针对赵高,于是心平气静地说道:“急什么,让老师把话说完。”

李信看赵高被自己那么一挤兑,仍是以一副宠辱不惊、气定神闲的模样看着自己,未有半分怨怼,又觉得自己的话是说得重了些,当下短促地抱了个拳道:“打断令丞的话是李信不对,莫怪。”

在场这些个秦将大多都是这脾气,赵高早就习惯了,要是次次都在意,那还不回回给气死?他一面想着,一面坦然回礼:“哪里。”顿了一顿,他又换了副神情正色道:“赵高想问诸位一句,为何要杀李牧?”

适才说了那么半天不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吗,为何还问?李信想不通,但当下还是给面子回答道:“自然是要扫清障碍,为他日秦国一扫天下作准备。”

点点头,赵高又道:“不错,为一扫天下。赵高毫不怀疑我秦国将士的能力。但是,一扫天下之后呢,如何稳定乱局,如何安定民心?秦赵世仇,纵使一举灭国,赵人也难服我秦国管束,难道又再兴兵?六国若都因此反反复复,我秦国如何耗得起!”

赵高语重心长地说到这里,有人沉默了,但有人还是觉得这是无谓的担心。文臣武将的出发点有时候并不一样。武将们大多是着眼当前的战局,求胜而已;文臣少了如何在战中取胜的考量,就更容易考虑到得胜之后收拾残局的问题;而赵高,凭借空长人两千多年的智慧,看到的就更为长远,他要的是统一之后安稳的政局。

有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秦国的确有实力让六国灭亡,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安稳六国民心,一味用杀戮来解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可又能如何?世仇何解?

当然也有人觉得赵高的手段太过绵软,诸如李斯。他信奉的是法家之学,觉得赵高担忧的就不是问题,届时兼并六国只要用秦法严加约束,那些人哪里还敢造次?想归想,他却没忘了赵高的身份,知道要这么和赵高较上劲,以自己眼下的情况决计讨不了好。

“在赵高看来,李牧就是解决此事的关键。”

赵政佯作预先不知赵高此想,问得那叫一个好奇与诚恳:“哦?未知如何一个关键,还请老师赐教。”赵高心领神会,见四下的人都还想着公事,没人注意到这边,眼中波光流转,也飘飘回赵政一个“我什么都不知道”的“真诚”眼神。那模样要多温良有多温良,倒搞得赵政像个心怀鬼胎的小人。

不过这样的场合玩笑也有个限度,赵高很快就将心力移到了公事上:“关键在于――赵人尚勇,李牧能使匈奴闻风丧胆,实令军民共仰;赵人尚义,李牧能使北境数载宁宴,治军严谨、与民亲厚,足受百姓爱戴。”

“赵令丞的意思是借李牧收买人心?”这当中,李斯反应最快,已经先行知道了他的意图。可仍有武将一头雾水,在同一时间发问:“他李牧非我秦将,受人爱戴与敬仰难道不是我秦国之害?又如何成了我秦国安稳人心的关键?”

两个声音相互缠绕,仿佛“彻悟”与“混沌”的交锋。赵高朝李斯颔首示意“李长史好反应”,没得到回应,不恼不怒,转而向发出质疑之声的人问道:“那就回到赵高先前主降之议,若是让李牧降秦呢?”

“嗨,不可能!”这回连蒙武都觉得赵高这提议太不靠谱了,连连摇头。接下来的话说得更为粗俗:“我宁愿相信公彘下崽也不信这李牧会降秦。况且李牧降不降秦,干民心底事?”赵政好气又好笑地看着蒙武,心想自己老师和师傅的性子还真是相去甚远啊。

“赵高是这么想的:其一,利用郭开先杀赵嘉,绝李牧后路;其二,利用郭开离间李牧君臣,制造内忧;其三,须王老将军出面配合攻打赵国,制造外患;其四,散播流言,使赵王民心尽失,秦国坐收渔利;其五,请大王亲自出面,软硬兼施对其劝降。”

他说话的时候难得有如此肃容,此时面对那么多双质疑的眼睛,他的语调疾徐轻重仍然拿捏得很好,吞吐抑扬的掌控也丝毫不乱。紧接着他便一条一条阐明,桩桩件件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自然也就容易使人信服,不少人听完一阵恍惚。

“别的倒还入理,可让大王入赵亲自劝降,万一出了什么意外……”

赵政一抬手,打断道:“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昔年在赵国,李牧曾救寡人一命,后来他作为赵国使臣入秦,寡人私底下也曾对他表露过此意,只是那时时机尚不成熟,他并未答应,也就不了了之了。凡事心诚则灵,老师让寡人出面自然有一定的道理。至于寡人的安危……寡人相信秦国将士。”

赵政将话往众人跟前这么一撂,高帽子也戴了,情理也讲了,倒让人一时无从劝阻。

尉缭略一思忖,便觉得豁然开朗:“妙啊,令丞此计的关键在于,就算劝降不成,再杀李牧也行,无论如何,此人将不再是秦国的威胁。但若成了,数万民心或许可一朝尽得。如此百利无一害,何妨一试?”(92txt 就爱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