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一百五十六章:参军潮

澳洲崛起录 第一百五十六章:参军潮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次的海军大阅兵在澳大利亚的反响还是不错的,甚至新西兰人也对此略有关注。

海军大阅兵之后能够感觉到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每天围在政务大楼门前的人更多了,其中有不少人是想要报名参军的。

但可惜澳大利亚现在的征兵制度并不允许他们现在参加征兵,在上一次征兵完成之后,下一次征兵可能得等到几年后。

见想要参军的目标达不到,这些人又将目标放在了进入警察部队当中。

经过两年多的扩建和发展之后,澳大利亚的警察部门已经十分先进,包含了严格的警察培训学校,试用期制度,随后才能正式成为一名澳大利亚警察。

当然,严格的培训制度下,澳大利亚警察掌握的权力也是非常大的。

作为治安部维护治安最重要的武器,澳大利亚的警察不仅配备了统一制式的澳大利亚自产As-1898半自动手枪,甚至还拥有调集一些重武器的权利。

As-1898半自动手枪和这个时代其他的半自动手枪一样,都是采用和借鉴了马克沁重机枪自动化的原理,让手枪这种武器也实现了初步的半自动化。

当然,这其中未免也没有借鉴1890年诞生的博查德c93自动手枪的原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澳大利亚的这款As-1898半自动手枪算是对博查德c93自动手枪的改进版,性能也有了非常不错的提升。

As-1898半自动手枪全枪长两百七十毫米,总重量一点零五千克。

这种手枪采取弹匣弓弹的方式,容弹量为八发,子弹镀镍,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这种手枪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五百米,虽然比不上目前步枪动辄数百上千米的有效距离,但就实际作用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随着有效距离越来越远,在不使用倍镜的情况下,士兵们对于远处的敌人也越来越模糊。

这种情况下,目前步枪上千米的有效距离完全就是浪费,这也是为什么在一战后世界各国开始研制有效距离在四百米左右的步枪的原因。

随着澳大利亚人口的增长,治安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虽然警察部门经历了两年多的演变,在各大城市也修建了大大小小的警局,并且还培养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警察。

但这对于广茂的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就澳大利亚目前的人口数量和城市分布范围来看,至少需要上千人的警察,才能够更好地维护澳大利亚的治安。

虽然之前警察的招募基本没什么阻力,但愿意成为警察的其实也并不多。

警察的薪水并不像士兵那样丰厚,相比于澳大利亚的收入水平来说也只能算是中上。

虽然超过了人均收入,但也仅仅只是超过人均收入。澳大利亚的人均年收入为十二英镑六先令,而澳大利亚警察的人均收入仅仅只是十三英镑两先令。

和这些警察相比,澳大利亚国防军十四英镑十二先令的收入和近卫军十八英镑十先令的收入就显得有些过分丰厚,这也是人们更愿意前往军队的原因。

(英国货币的换算:一英镑等于二十先令,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

这些人们因为参军不成,只能将目光转到进入警察部队。这也为警察的扩张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能够让扩张比较缓慢的警察部门进入一段高速发展时期。

当然,虽然这对于警察部门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这不代表治安部门对于警察的训练就会松懈了。

恰恰相反,随着报名参选警察的人数越来越多,警察的挑选和训练也变得越来越严格,训练事项和时间甚至远超之前。

国庆日结束之后的参军热潮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这也让治安部门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内收到了将近四千个请求加入警察部门的申请。

经过治安部门的层层挑选之后,最终筛选至八百人,成为了真正的预备警察。

这八百人都是经过身世背景,体格,文化水平,思想表现和之前经历等等大筛查之后留下来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思想通通合格的优秀青年。

他们需要经历长达半年的训练之后,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澳大利亚警察。

当然,这其实还没有完。之后他们还需要经历三个月的试用期,确定能够熟练的掌握之前所学,并且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他们才能成为拥有编制的真正的澳大利亚警察,并且分发配枪。

是的,虽然没有政府明面上的禁枪令,澳大利亚对于枪械的管制已经越来越严格,基本不允许向民间出售枪支。

虽然不少的澳大利亚农牧场主和喜爱打猎的人还是会持有枪支,但他们也需要到澳大利亚政府进行登记,并且每次补充弹药的时候都需要说明之前弹药的用处。

虽然阿瑟很想推动澳大利亚禁枪令的发展,但他其实也明白,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到的。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野生动植物也异常泛滥。这其中有许多能够威胁到人身安全的动物,比如携带剧毒的动物和肉食动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让那些比较远离城市的农牧场主们和一些喜欢进入深山打猎的人携带枪支是最能够保证他们安全的。

如果剥夺了这些人携带枪支的权利,那么很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不满。

不过在澳大利亚的各大城市,禁枪令执行的还是非常顺利的。至少进入城市不能携带枪支,可以将其寄存到各市政府和警察局,等到离开城市的时候再进行领取。

在这段时间内,只需要向政府或者警察局支付很少的保养费用,他们就可以对寄存的枪支进行保养,确保不会因为长时间寄存导致生锈和不能使用。

城市之间的禁枪令很有效果的杜绝了各种枪斗案件,在城市内,没有人会是合法拥有手枪的警察的对手,这也让澳大利亚的警察们在维护治安的时候有了更大的信心和能力。

第一更,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