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一百六十章:改进的必要

澳洲崛起录 第一百六十章:改进的必要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茨和狄塞尔接过设计图纸,仔细端摩了许久之后,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殿下,这样的设计确实可行。”

“是吗?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制作出来这种汽车的试验品呢?”阿瑟果不其然的点点头,笑着询问道。

卡车和汽车相比困难点在于良好的设计和发动机的性能。现在阿瑟已经提供出了设计,并且狄塞尔的发动机研发能力和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的,这也为运输货车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很难说,殿下。因为是载货汽车的原因,我们需要计算载货的重量,来确定我们的发动机能够让汽车平稳行进。这种情况不同于载人汽车,对于发动机的要求比较严苛。”本茨沉思一会,这才说道。

运载的重量是载人汽车和载货汽车的明显差别。

既然要研发载货汽车,那么所运载货物的重量就一定不能太低。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发动机根本承担不起太过沉重的货物,这也是载货汽车没有诞生的原因。

但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并不困难,狄塞尔所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点,

在之前的测试中,狄塞尔的柴油发动机就能够牵引至少五百斤重量的东西以三十公里匀速运作三个小时以上。

这已经初步满足了阿瑟对于载货汽车的期望。

但这不代表狄塞尔的柴油发动机就没有缺点了,在经过长时间的运作之后,发动机的高温问题是导致故障最重大的原因之一,如何让发动机有效的散热是目前狄塞尔的柴油发动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第一辆用于载货的汽车,我们的要求也不用那么严苛。第一辆载货汽车的运载量能够达到零点六到零点八吨以上即可,但它必须满足像汽车那样的稳定性。”阿瑟笑着说道。

现在对于载货汽车也仅仅只是在初步研究和摸索阶段,阿瑟自然也不会异想天开现在就发明出载货量好几吨的巨型卡车。

对于本茨和狄塞尔来说,能够发明出一辆载货量在零点六吨以上并且稳定性和汽车差不多的卡车就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初步研发工作的难度会大大降低。殿下,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我们会按照图纸制作出试验品。”狄塞尔闻言松了一口气,和本茨对视一眼之后,随即说到。

如果是从头开始研发的话,那么,载货汽车的研发周期至少要高达半年甚至数年之久。

但因为载货汽车将要搭载的柴油发动机已经诞生,再加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图纸的原因,载货汽车的研发周期也能够大幅度降低。

三个月的时间其实不长,特别是对于研发一种新型汽车来说。

阿瑟也自然不会再去要求什么,点了点头说到:“在你们研发期间,工业部的资源任由你们调用。虽然,只是对于载货汽车的探索,但我希望我们的载货汽车也能够适应情况较差的路段,对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一定要高。”

如果说载人汽车要求的是性能和安全性的话,那么载货汽车更重要的就是稳定性了。

如果运送货物的汽车瘫痪在半路,处理起来也绝对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而且,载货汽车一旦研发成功,在民间和军事领域都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

无论是民间的运输货物还是军事方面的运输战略物资和资源,都不能容忍货物因为汽车故障的原因瘫痪在半路。

这对于汽车的主人,货物的主人以及需要货物的人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问题,也是将来载货汽车必须要解决的。

“是的,我明白,殿下。请您放心,我们所研发的载货汽车会着重考虑稳定性的问题,尽量避免在路途中的意外发生。”本茨连忙回应到。

事实上,本茨汽车厂也确实很注重汽车稳定性的问题。

已经发售的本茨one,在稳定匀速的行驶下基本不会出现问题,能够至少稳定行驶六个小时以上。

只需要每隔六个小时让发动机休息一段时间,冷却到最开始的状态,汽车便可以再次上路行驶。

这相对于其他的汽车来说已经大幅度改善了稳定性的问题,至少本茨one路上抛锚的时间绝对会远远少于其他汽车。

确定了载货汽车的研究计划之后,阿瑟在汽车厂暂时也就没有什么事情。

接下来本茨和狄塞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图纸研发出载货汽车的试验品,同时对于目前已经发售的本茨one进行改进的探索。

虽然本茨one在性价比方面应该是目前世界最优秀的汽车,性能也绝对是世界一流。

但如果只满足于现在这样的性能配置,迟早也会被其他探索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汽车工厂所超越。

历史上的福特公司就是那样,虽然发明出来的t型车在十多年间一直都是世界范围内销量最高的汽车,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占比已经超过了大半。

但也正是因为福特公司满足于t型车的配置,并没有大力对t型进行改进,这才让其他汽车厂的汽车迎头赶上,最终丧失了成为汽车行业龙头霸主的可能。

虽然当时t型车高达一千五百万辆的销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不可超越的数字,但在t型车之后的福特公司也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的车型也没有像t型车这样的奇迹。

阿瑟也特意吩咐过本茨和狄塞尔,不管取得了怎样的优秀成绩,对于成果的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的,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

或许是因为本茨和狄塞尔都是十分纯粹的科研工作者的原因,他们对此也十分郑重的答应,并且身体力行。

这也是阿瑟对于他们满意的一点,在科研方面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对于科研的态度和认真程度,和这个时代的无数的伟大的科学家一样,都是那么纯粹并且伟大。

第一更,求支持!

推荐一下朋友的新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