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一百八十七章:最后的防线

澳洲崛起录 第一百八十七章:最后的防线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百枚舰炮炮弹足以击沉好几艘拥有厚重装甲的战列舰,更不要说是只身**的岛**队了。

沙俄帝国在海战中没有失利,这也引起了接下来的一连串蝴蝶效应。

至少原本历史上的旅顺被围并没有发生,岛国派遣来攻占旅顺的先头部队,第二军在和第四步兵师的遭遇战上损伤惨重,伤亡已经超过了一半。

如果不是岛国的武士道精神,恐怕伤亡一半的军队早已经溃散,不可能还集中在奥保巩的命令之下。

只不过,奥保巩大将目前的心情也并不是那么美好。

在这次遭遇战中,第二军四个师四万人的军队,死亡一万三千余人,轻重伤两万一千余人。

轻伤还能够作战的人数只有两万两千多人,甚至不足第二军总人数的一半。

在这次战争中,第二军最顺利的时候,离第四步兵师的阵地几乎只有几十米的距离。

但先是被大量的炮火集中打击,随后又是海上太平洋舰队的舰炮火力,让第二军的火炮部队几乎形成不了任何反击。

更惨烈的是,一枚舰炮炮弹击中了第二军最大的一个炮兵阵地,这枚炮弹不仅让第二军损失了十多门火炮,它所引起的炮弹爆炸,更是让整个炮兵阵地灰飞烟灭。

这场战争过后,第二军两百多门火炮仅仅剩下五十门出头,还都是那些小口径好转移的火炮。

用这样的火炮去撕碎旅顺港口的堡垒,简直如同白日做梦一样。

但不管怎么样,该有的战报是必须上报的。岛国的后方指挥部也必须掌握最新的战果,才能够根据这些战果来制定更新的计划。

虽然必须承认战争的失利,但奥保巩大将在属下的建议之下,将自己的失误指挥改成了敌人的埋伏,宣称敌人在旅顺北面至少拥有五万人以上的部队,并且火炮数量超过五百门。

正是因为两倍多的火炮压制,再加上敌人海军的支援,才导致了奥保巩大将的这次“失利”。

奥保巩大将在给后方指挥部的汇报中还提到,虽然己方军队损伤惨重,但他们也给敌人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伤亡。

奥保巩大将自信的说道,只要再给他两万人的军队,他一定能攻克敌人的阵地,成功抵达旅顺堡垒。

虽然奥保巩大将并不知道后方指挥部有没有相信自己的汇报,但至少他的职位并没有被罢,并且还得到了一定的兵源补充。

这场遭遇战的一周后,岛国将所有的登陆部队划分到满洲军中,并且建立了满洲军总司令部,由大山岩元帅担任总司令。

整合了所有登陆部队之后,岛国再次派遣三万人的军队,和之前已经登录的第一军,第二军,组成的总人数高达六万多人的满洲军。

并且这三万人的新增部队全部装备着来自德国的Gew98式步枪,大部分机枪和火炮也都生产自澳大利亚。

为了防止太平洋舰队再次对俄国陆军提供炮火支援,这一次的岛国陆军行动,海军也随之出动。

当然,岛国海军的目的并不是再打一场海战,而是对于太平洋舰队形成牵制,让他们无暇他顾。

六月初,满洲军队的第二军和第三军再次抵达了旅顺北部,并且再次和第四步兵师碰面。

这一次的第四步兵师已经得到了加强,辽东半岛俄军司令斯捷塞尔再次派遣了一个师1.8万人保卫旅顺北部。

只不过这个师没有像第四步兵师那样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的武器装备大多都是生产自俄国。

虽然明面上双方军队的比例是三点六万比六万,但实际上,俄**队有一半人是作为预备部队部署在阵地后方十公里以外的。

这也代表着正面阵地上的俄**队只有一个师,不到两万人的规模左右。

在忽略CA-1机关炮这个强大的火力优势的前提下,战场上的俄**队处于绝对的劣势。

并且CA-1机关炮只能对相对来说密集的军队造成杀伤,一旦敌人的分布比较松散,CA-1机关炮更多的就只是威慑了。

并且第二军和第三军的火炮攻击范围是要比CA-1机关炮远的多的。

在做好了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岛国的火炮能够轻松地压制俄军的火炮,战争也不再像上一次那样,岛国的军队被无情的碾压。

火力的优势让福克将军瞬间一惊,连忙联系后方的军队前来支援。

但预备部队驻扎在十公里以外,想要赶来也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

俄**队能够成功坚守两个小时吗?特别是在火力和人数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

实际答案是不能。因为联合舰队对于太平洋舰队的牵制,俄**队得不到任何的火力支援。

这也让一些原本还心存希望的俄国士兵瞬间绝望,面对着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势,俄国士兵也再次感觉到了久违的慌张。

等到十公里之外的预备部队成功赶来的时候,第四步兵师已经损伤了大半,并且在朝着后方撤离。

目前的阵地已经丢失,自然也不可能再反攻回去。俄军只能一脸失望的撤离旅顺北部,朝着旅顺堡垒的方向撤离。

大山岩元帅对于这份战果很满意。虽然满洲军也损失了六千多人,还有数千人的轻重伤。

但目前旅顺北部的前方阵地已经被岛国拔除,他们也终于能够见到坚固的旅顺堡垒了。

此时的旅顺堡垒之内,俄国方面对于如何解决岛国的攻势分成了两派。

以辽东半岛俄军司令斯捷塞尔为首,希望将旅顺堡垒视为最终的防御阵地。

只需要集中五万人左右规模的军队,就可以让旅顺堡垒坚守两年以上。

这是斯捷塞尔的自信,同样也是目前最保守的方法。按照旅顺坚固的要塞来看,坚守两年也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太平洋舰队不丧失优势,旅顺堡垒就能获得从旅顺港口而来的接连不断的物资支援,坚守更久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太平洋舰队能够一直保持优势吗?

至少旅顺地面部队司令康德拉钦科不这么认为。也并不是不相信太平洋舰队和马卡洛夫中将,只不过康德拉钦科觉得,与其将旅顺的命运放在海军手里,不如让陆军来亲自坚守和掌握。

康德拉钦科坚持利用旅顺外围有利的地形,设立一道位于旅顺之外有力的防线。

这样既能保证旅顺堡垒和港口不会落于岛国人手中,同样也不用像坚守旅顺堡垒那样孤注一掷。

坚守旅顺堡垒的话,俄**队的目的就真的只有坚守了。但如果目的是守住外围防线,俄**队就还有反攻的机会,同样也能保障不被切断任何后勤供给线。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虽然明面上辽东半岛俄军司令斯捷塞尔官位和权力更大,但实际上,负责指挥旅顺方面的,仍然还是旅顺地面部队司令康德拉钦科。

在康德拉钦科的指挥下,俄**队在旅顺要塞外围二三十公里左右,利用地形形成了一道比较坚固的防线。

撤退的北方两个师,以及旅顺要塞原本的驻军一个师总共三个师五点四万人,有超过四万人部署在旅顺外围的防线上,形成了一道比较坚固的防线,也是旅顺要塞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一道防线之后,除了旅顺要塞本身之外,就基本没有任何防线,来阻挡岛**队对于旅顺要塞的包围了。

俄国人似乎也明白这一点,清楚旅顺要塞和旅顺港口对于远东局势的重要性。

再加上也确实退无可退,身后就已经是至关重要的旅顺要塞。俄国人爆发出了一种信念,成功的将岛**队阻拦在旅顺北面三十公里之外的防线。

岛国的攻势也得以短暂的停止,除了这道防线的攻防之外,远东似乎陷入了短暂的安宁。

两千六百字第二章,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