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二百二十三章:巡逻体系的建立

澳洲崛起录 第二百二十三章:巡逻体系的建立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近卫军的士兵们也重新整理了装备,加入到了登陆大军当中。

虽然国家的财政收入还是赤字,但每年的军费开销并不少,并且处于节节增长中。

当然,这也得归咎于阿瑟对于军队训练的态度。阿瑟认为,优秀的士兵都是靠子弹和大量的训练喂出来的,因此不论是近卫军还是国防军,每天训练所消耗的子弹数量都不少,平均每人每天都会射击至少三十发子弹。

从近卫军士兵们的装备就可以看出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豪华,这次行动不仅每人携带了多个备弹弹夹,手榴弹和手枪也是每个人都配备着的。

虽然会导致每个人的负重增加很多,但对于已经训练有素的近卫军士兵来说,这些也已经习以为常。

澳大拉西亚军队推进的方式有些太过豪华,任何有可能藏匿着海盗的地方,都会面临好几枚手榴弹的接连轰炸。

这也让那些海盗彻底没了反抗的能力,他们的火枪需要近距离才能够造成杀伤,并且火枪装填弹药的时间也比较久。

这也导致了当幸存的海盗们刚刚开出一枪,还不确定造成伤亡的时候,就要面临来自澳大拉西亚军队的火力网覆盖和手榴弹轰炸。

这样豪华的火力覆盖,别说是这些装备和训练都非常差的海盗了,哪怕是来自欧洲国家的正规军队,都不一定能够扛得住。

海盗们眼见反抗无望,他们更多的希望是藏匿起来,等到眼前这些人离开岛屿。

或许有的人已经非常后悔劫掠澳大拉西亚的商船,但现在没有人会给他们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也要为触怒澳大拉西亚,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场行动一直持续到了天亮,确保所有岛屿没有任何一个活口之后,肯特部长这才满意的命令所有舰队返航。

1907年4月9日,澳大拉西亚悉尼港口。

肯特部长圆满完成任务的消息早已经传回了澳大拉西亚,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政府也及时公布了这条好消息。

所有关注着这次海盗劫掠事件的澳大拉西亚人民,无不为这次军队的胜利而欢呼鼓舞。

许多人已经自发的在悉尼港口集结,准备迎接他们勇敢的军队,真正能够保卫他们安全的军队。

为了表达对这次行动的重视,阿瑟也在舰队返回之前来到了悉尼港口,带着政府的官员们一起等候着。

没过多久,舰队顺利靠近悉尼港口,并且停靠在码头上。

在士兵们的保护之下,十多名被抓捕的澳大拉西亚人一脸庆幸的重新登上港口。

“陛下!”

看到港口上等候的阿瑟一行人,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们连忙恭敬的上前,十分真诚和狂热的行礼。

他们也自然明白,能够大规模调动军队的,在澳大拉西亚也只有阿瑟了。

换句话来说,他们能够成功的从海盗手中生存下来,返回澳大拉西亚,完全是靠着阿瑟调动了军队去营救他们。

对于差一点就经历生离死别的这些人来说,他们对于阿瑟的态度已经变成狂热,他们将变成阿瑟的死忠。

阿瑟笑着点了点头,淡淡的笑容在这些人眼中看来犹如上帝温暖的怀抱。

“陛下,这次行动圆满完成任务。所有海盗全部处决,并且将其所有窝点全部销毁。这次行动无任何伤亡,除了消耗了一些武器弹药之外。”肯特部长上前,恭敬的汇报到。

阿瑟再次点了点头,目光并未看向肯特部长,而是看向了港口围观的众人。

“子民们,这次的海盗劫掠事件,对于整个澳大拉西亚来说,都是一次警钟。我们对于周围的海洋控制太少,这才让海盗劫掠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好在我们的行动不晚,这才能顺利的救出所有被抓的人民。我忠诚的士兵们,是所有人民的保护者,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澳大拉西亚的所有人民。”阿瑟用严肃的语气缓缓说道。

“陛下万岁!”

“澳大拉西亚万岁!”

“王国万岁!”

人们竭尽全力的欢呼,就是对于阿瑟最好的回应。

“但我们也不能后知后觉的行动。我宣布,政府将派出更多舰队,组成各种巡逻队伍,在我们的重要航道上,保护我们所有人民的安全。任何国家和势力,都不得攻击悬挂澳大拉西亚国旗的船只,否则视为对澳大拉西亚的威胁和宣战。我和我的军队将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王国将永远保护它的子民。”阿瑟郑重的宣布到。

这次的海盗事件倒是给澳大拉西亚一个借口,可以光明正大的凭借这个借口,派出各种巡逻舰队控制附近的海域。

包括被荷兰所掌握的荷属东印度的内海,也将成为澳大拉西亚海军巡逻的目标。

没办法,谁让荷属东印度内部出现了海盗呢,并且这些海盗好巧不巧的劫掠了澳大拉西亚的商船,这不是正好送到枪口上了吗?

荷兰王国的反应阿瑟并不担心。只要其他列强不参与,在东南亚附近,荷兰已经不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甚至如果再过几年,等到澳大拉西亚的军舰开始疯狂下水,荷兰连成为澳大拉西亚的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阿瑟在港口上所说的所有决定,在第二天就刊登上了澳大拉西亚的两份官方报纸。

澳大拉西亚引起的轰动先不多说,这些决定在欧洲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最难以接受的肯定还是荷兰王国了。澳大拉西亚最精华的部分,就是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和新西兰的北岛。

而这些地区想要前往欧洲或者东亚,就一定会经过荷属东印度,要么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前往欧洲,要么向北前往东亚。

这也代表着荷属东印度的部分海洋也位于澳大利亚的巡逻范围,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话,荷属东印度也就相当于对澳大拉西亚门户大开。

但问题是怎么阻止呢?动用荷兰自己的力量是基本不可能的。

荷兰虽然有超过十万的军队,但位于荷属东印度的军队只有五万人,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装备,都比不过澳大拉西亚的军队。

在看人口和工业规模,澳大拉西亚已经实现了对荷兰王国的超越,再加上近距离作战的原因,丁点的优势被无限放大。

荷兰王国能够守住荷属东印度的最大原因,实际上还是来自欧洲列强的支持。

但澳大拉西亚更甚之,澳大拉西亚不仅和德意志帝国有着良好的关系,和沙俄帝国更是姻亲加利益联盟。

英国就更不用说了,澳大拉西亚本身就是大英帝国的两个殖民地合并而来,统治者也出身于英国王室。

只要不是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大利益所在,澳大拉西亚和英国基本不可能闹翻。

毕竟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还历历在目,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于阿瑟还有着很多的好感。

虽然明知阻止澳大拉西亚困难重重,但荷兰王国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请求列强的周旋,试图让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巡逻范围固定在澳大拉西亚的领海。

但荷兰的行动注定不会成功。德国和澳大拉西亚目前正处于蜜月期,澳大拉西亚的扩张对于德国来说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还能帮助到德国。

因此威廉二世果断地选择了中立,德国明确表示并不参与两国的事务。

英国方面,因为之前手提箱的事情,爱德华七世对于阿瑟的名字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自然也不愿意参与到这件事中。

除了英德之外,法国现于英国和俄国的选择困难之中,目前也没有额外的精力去管其他事情。

俄国和澳大拉西亚刚刚缔结了姻亲关系,不去支持澳大拉西亚就是好的了,更不可能去支持荷兰王国。

剩下的列强奥匈帝国是德国的小弟,德国中立,奥匈也肯定跟着中立。

意大利就不用多说了,意大利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影响力甚至都比不上荷兰,也自然不可能为了荷兰王国去得罪澳大拉西亚。

这么一来,这个问题基本没有外力能够依靠,荷兰王国寻求了一圈之后,也只能假装看不到,默认澳大拉西亚的巡逻计划。

荷兰人还十分擅长自我安慰,被迫允许澳大拉西亚的巡逻计划之后,荷兰人纷纷自我安慰:“这只是他们因为海盗劫掠而愤怒,才诞生的巡逻计划。等到海盗事件的影响力消散之后,自然也不可能维持这么庞大的巡逻计划。”

让荷兰人没想到的是,阿四不仅将这种巡逻变成了常态,还在几年后加入了无畏舰和大量的中型军舰,将小半个印度洋和小半个太平洋,以及荷属东印度的领海全部变成了澳大拉西亚的巡逻区域。

这也让澳大拉西亚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大大增加,甚至荷属东印度的一些土著势力也纷纷向澳大拉西亚示好。

不示好也没办法,勃朗蒙贡多王国的下场历历在目,因为得罪了澳大拉西亚的原因,勃朗蒙贡多王国的高层几乎被清缴干净,土地也几乎被南面的曼达人和鲁乌苏丹国瓜分。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亚在荷属东印度的两次大屠杀,荷属东印度的总督和荷兰王国没有任何反应。

这代表着什么?荷兰人也惧怕澳大拉西亚的兵锋,因此才会默不作声。

既然荷兰人都惧怕了,那么被迫臣服于荷属东印度的这些土著势力,自然也清楚谁才是他们最得罪不起的国家。

阿瑟的行动很快,从四月中旬开始,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就频频出动,在澳大拉西亚的沿海和北部海洋进行高频次的巡逻。

虽然这样做会增加物资的消耗,特别是煤炭和石油。澳大拉西亚的煤炭储量多的数不胜数,也拥有数个大型油田,自然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有了舰队进行巡逻和保护之后,澳大拉西亚商船再也没有诞生任何问题,甚至那些土著部落的渔民和船只见到澳大拉西亚的商船基本都是绕着走,唯恐惹祸上身。

阿瑟还在近卫军的范围内,与之前参加营救行动的士兵们进行了一次表彰。

虽然没有直接颁布勋章,但也进行了全军范围内的口头奖励,并且每人奖励了一千澳元的资金,赢得了那些士兵狂热而忠诚的眼神。

让阿瑟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动大规模海军和军队援救被抓的澳大拉西亚人,不仅让他自己和政府获得澳大利亚人更狂热的爱戴,还额外的获得了许多欧洲人的好感。

毕竟像阿瑟这种,能够真正在乎底层平民生死的君主并不多,再加上阿瑟在澳大拉西亚的各种减税政策和福利,让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吸引力增长了许多。

从1907年5月开始,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到澳大拉西亚,选择成为澳大拉西亚的永久居民。

如果和1906年的数据相比,澳大拉西亚的移民数量增加了三成还要多,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现在每年的移民数量高达四十万人。如果能够一直保持三成的增长频率,这也代表着今年的人口相比去年将会增长整整十二万以上。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的鼓励生育政策,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极有可能在1908年到来之前就突破七百万。

当然,大量的移民对于阿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烦恼的。这些移民普遍希望居住在像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澳大拉西亚大城市,不愿意前往西澳大利亚和南澳大利亚。

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西澳大利亚和南澳大利亚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也需要充足的人口和劳动力去开采。

再加上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悉尼和墨尔本难免会造成规划不足,对于城市的建设来说也形成了一定的混乱。

最终还是阿瑟出台了一项只要愿意前往西部地区和小城市,就可以获得比正常情况还要多五成的土地分配,才算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

今天就四千字,请个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