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二百六十五章:巡游尾声

澳洲崛起录 第二百六十五章:巡游尾声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瑟在惠灵顿呆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不仅参观了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还在维多利亚大学内举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

虽然不知道实际的影响怎么样,但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师生们敬畏而狂热的眼神,以及大学生们卖力的回应来看,演讲的效果应该不错。

离开惠灵顿之后,跟着舰队一起运输过来的汽车就派上了用场。

乘坐着汽车,阿瑟一路向着西北出发,目的地是塔斯曼海南塔拉基湾的一个小镇,奥普纳基。

这个小镇和新西兰的普通渔民小镇没什么两样,但对于目前的新西兰和澳大拉西亚来说意义非凡。

自从1903年11月8日台风登陆新西兰之后,新西兰和整个大洋洲的局势就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首先是新西兰在灾难之后公投加入澳大利亚,组建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邦,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澳大拉西亚王国。

而台风登陆新西兰的第一个地区,就是奥普纳基这个看起来和其他地区没有什么两样的小镇。

现在的奥普纳基小镇之外,还树立着关于当时台风事件的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吸引了很多澳大拉西亚人参观,这不仅是新西兰巨大灾难之一,同样也是澳大拉西亚的巨大灾难之一。

这场灾难带给新西兰的损失不仅有十多万民众的伤亡,还有上百万只牛羊和大片农作物的损失,这也也是为什么截止目前为止,新西兰总人口也只有135万的真正原因。

阿瑟在台风灾难纪念碑前站了许久,并且献上了一束鲜花。

虽然这在阿瑟看来只是正常之举,但却让很多亲自经历了那次台风事件的新西兰人十分感激。

毕竟那次台风事件之后,澳大利亚不仅向新西兰进行了捐款,阿瑟还分别以澳大利亚公爵和私人名义进行了两次捐款。

在奥普纳基小镇做完了该做的之后,阿瑟顺着北新西兰的西部公路,一路直上,经历新斯普茅斯,皮奥皮奥,哈密尔顿,亨特利,怀卡托港,马努考之后,终于抵达了北新西兰的第二个目的地,奥克兰。

此时的奥克兰是灾后重建的奥克兰,并且已经迅速重建成了北新西兰的第二大城市。

这是因为曾经有很多奥克兰的市民选择继续留在奥克兰,哪怕当时的奥克兰经过台风的摧毁之后,已经成为一片废土。

来到奥克兰之后,阿瑟发现,这片地区已经重建的很好。虽然目前工业区还不是十分发达,但农业和畜牧业遍地都是,这也清楚地表达了目前奥克兰的发展状况。

在奥克兰内,也有新西兰三座大学之一的奥克兰大学。按照惯例,阿瑟也参观了奥克兰大学,并且进行了演讲。

奥克兰人对于阿瑟的感激更深,毕竟如果不是阿瑟和澳大利亚的慷慨捐赠,恐怕奥克兰想重建的这么快也不可能。

可以这么说,奥克兰人能够在几年内就迅速恢复灾难前的美好生活,阿瑟和澳大利亚的捐款拥有很大的功劳。

一样枯燥无味但是不得不做的视察和检阅之后,阿瑟乘坐舰队,抵达了和惠灵顿一海之隔的皮克顿,也就是南新西兰州的首府。

北新西兰州和南新西兰州的发达程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按照面积来算,南新西兰州的面积是要比北新西兰州大的,但南新西兰州的人口却只有北新西兰州的一半左右。

作为南新西兰州最大的城市,皮克顿拥有超过八万的人口。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还是经过灾难重建后的奥克兰,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十万。

如果说北新西兰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的话,那么,新西兰州有优势的,也就只有畜牧业和农业了。

南新西兰州相比北新西兰州在各方面都落后许多,这是阿瑟途经北新西兰和南新西兰之后最清楚的感受。

不过在南新西兰州也能看到更茂盛的农田和更庞大的畜牧区,南新西兰州人民的脸上也布满了笑容。

南新西兰州实在没什么好视察的,三大城市皮克顿,克赖斯特切奇和因弗卡吉尔都是人口不超过十万的小城市,而南新西兰州的总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万,还不如悉尼的一半。

随便在三个城市稍微转转之后,阿瑟又检阅了位于皮克顿的新西兰驻军。

勉励了所有的士兵,并且亲自向部分士兵颁发薪水和物资之后,阿瑟这才满意地结束了在新西兰的旅途,前往巡游的下一个目的地,新几内亚殖民地。

新几内亚殖民地经历了数年的建设之后,其首府莫尔兹比港也已经成长为拥有五万人口的初具规模的城市。

并且因为阿瑟所提出的战略粮仓计划,新几内亚一直被澳大拉西亚政府视作天然粮仓,也是澳大拉西亚机械化农业的试验地之一。

目前的新几内亚拥有超过澳大利亚六分之一的粮食产出,光是新几内亚生产的粮食,就足够四百多万人吃上一年。

因为和德国关系较好的原因,新几内亚生产的部分粮食直接被运送到了北部的德属新几内亚,这也导致德属新几内亚的耕地并不多,毕竟德国也没有心思在这样的地区大力发展耕作。

新几内亚殖民地政府的官员对于阿瑟的检阅很是重视,阿瑟也象征性的勉励了官员几句,并且跟着殖民地政府的重要官员,参观了位于新几内亚的几个大型种植区。

随后检阅了新几内亚的军队,这些行动也让阿瑟在新几内亚呆了三天的时间。

做完这些之后,阿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澳属帝汶,继续着下一站的巡游。

澳属帝汶的总督是罗曼·皮托,是皇家议会的议员之一,也是来自于新西兰的官员。

作为新西兰官员中最早向阿瑟宣誓效忠的人之一,罗曼·皮托获得澳属帝汶总督的身份其实也不奇怪,毕竟阿瑟从英国带来的班底基本都被委以重任,诞生空缺也只能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人才中进行提拔。

不过这样也算一件好事,至少也能让效忠阿瑟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势力心安。

毕竟如果阿瑟只认用自己从英国带来的官员,那么澳大拉西亚的本土势力一直就融不进阿瑟的核心属下圈子,对阿瑟的忠诚度也会自然降低。

澳属帝汶作为澳大拉西亚最新纳入版图的区域,人口自然也是少的可怜。

哪怕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目前澳属帝汶的人口也才堪堪突破一万,并且澳属帝汶的几乎所有人口都分布在帝汶首府帝力。

如果说新几内亚是澳大拉西亚的重要粮食产区,那么澳属帝汶就更像是一个军事堡垒和前哨站。

虽然只拥有一万出头的居民,但帝力周边却拥有高达三千人的驻军,还拥有多台电台,随时和澳大拉西亚国内进行联系。

事实上,阿瑟和政府也确实是这么准备的。澳属帝汶短时间内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政府直接将其作为澳大拉西亚防御的前哨站。

因为澳属帝汶目前仍然还拥有数千个葡萄牙人居民的原因,因此阿瑟在澳属帝汶待的时间也是最短的。

虽然阿瑟对于亲眼目睹澳属帝汶的民间生活很感兴趣,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毕竟这片土地被澳大拉西亚吞并也才两年多的时间,并且帝力城市内还居住着数千个葡萄居民。

虽然为了维持澳属帝汶的稳定,在正式吞并帝汶之后,罗曼总督就已经在这片地区组织了几次收缴武器的行动,不允许除澳大利拉西亚之外的居民拥有热武器,并且澳大拉西亚居民拥有热武器,都得在政府进行登记,每次武器的使用还必须上报。

但这谁又能保证,这些葡萄牙居民中不会有潜藏热武器的人,就等着澳大拉西亚政府高官和阿瑟的驾临呢。

正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阿瑟哪怕有万全的准备,也不会去赌有没有人刺杀他。

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有一个十分相似的,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匈皇储斐迪南。

还有包括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在内的诸多国王和高级贵族。

这些人血淋淋的案件告诉阿瑟一个真理,那就是不管自己的身份再怎样高贵,不管自己再受多少人的爱戴,自己都是一个普通人,挨一枪照样会死。

好好的国王不当,偏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赌,阿瑟可不会这么蠢。

事实上,只要阿瑟不冒险,被刺杀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毕竟明面上有一个团的兵力保护,暗地里还有皇家安全情报局诸多情报人员的暗中跟随,阿瑟周边有任何异动这些情报人员就会第一时间出手。

更不要说能靠近阿瑟三百米以内的,绝对都是身份已经接受过排查的。

能靠近两百米的,甚至还要再接受一轮的搜查。除非是阿瑟特别信任的大臣或者官员,否则阿瑟的卫兵和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成员可不会讲情面,不接受检查那就先抓起来再说。

三千字第二更,求支持!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