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二百七十三章:水柜和坦克

澳洲崛起录 第二百七十三章:水柜和坦克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家造船厂即将开工建造的两艘统一级战略巡洋舰,名字分别被命名为首舰统一号和和平号,于今年一月中旬正式开工。

因为今年皇家造船厂的主要任务就是建造这两艘快速巡洋舰,因此这两艘军舰的建造速度也会稍微快一点,最早预计能够在今年十月份相继建成,最晚应该也不会超过十二月份。

参加完军舰的开工仪式之后,阿瑟找来了皇家造船厂的负责人,询问和之前在航空实验室询问特奥多尔所长一样的问题。

皇家造船厂的负责人并未夸下海口,仔细而又慎重的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这才给了阿瑟一个可以尝试的答案。

得到了答复之后,阿瑟满意的点点头,并且命令皇家造船厂的负责人和航空研究室进行对接。

航空母舰的研发离不开造船厂和航空研究室的共同努力,既要满足飞机短距离起飞的要求,还得让其作战能力和设计变得更加合理。

具体的设计和实验就交给航空实验室和造船厂去头疼吧!对于阿瑟来说,他只需要提出一个想法,真正去实践的大有人在。

参加完两艘军舰的开工仪式之后,阿瑟在一月底正式接近了来自国际奥委会的一众成员,并且举办了大型的宴会来欢迎他们的到来。

一场欢迎宴会过后,格兰特部长和国际奥委会的人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澳大拉西亚国家体育场的划定范围。

国际奥委会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安排还算满意,毕竟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只是建造一个能够最大容纳四万人的体育场,如果按照澳大拉西亚的计划来看,国家体育场将是一个能够容纳五万人的超大型体育场,远远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为了建设国家体育场,澳大拉西亚政府不惜花费大代价从欧美各地聘请了知名设计师和建筑公司,为的就是能修建一个使用上百年的国家级体育场。哪怕将来体育场不再使用,也能作为一个历史见证,来见证澳大利拉西亚百年来的发展。

确定体育场的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澳大拉西亚国家体育场建成之后,将会作为澳大拉西亚的地标之一,也是澳大拉西亚的体育方面的对外标志。

这也代表着体育场的设计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体现出国家良好的一面,同样也要足够新颖,有新意,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

各大建筑公司和设计者在国际委会和格兰特部长的协调之下,硬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决定了最终的初步设计。

这期间甚至有大半的时间用来争吵到底哪种设计好,甚至有两个建筑公司为此还吵了起来,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一方是英国人,一方是德国人的原因。

确定好设计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肯定是进入建设了。

阿瑟和瓦尔特首相,肯特大臣,诸多部长一起参加了国家体育场的开工仪式,阿瑟也在开工仪式的现场发表了重要讲话,声明了体育对于澳大拉西亚全面多样化的发展来说有多么重要,并且鼓励和号召更多的澳大拉西亚人投入到体育的发展当中,在强身健体的前提下,也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根据格兰特部长的汇报来看,仅仅是在阿瑟演讲结束的当天,就有数千个想要报名成为运动员的澳大拉西亚人。

不过运动员的挑选肯定不能肆意妄为,需要经历严格的体质和天赋筛选,并且还会优先考虑那些忠君爱国的少年们。

阿瑟的演讲让格兰特部长松了一口气。随着这份演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传播,运动员的数量倒是完全不用担心。

甚至格兰特部长怀疑,如果体育部门放开招收运动员的数量,恐怕澳大拉西亚的运动员数量随时能够突破数万人。

这听起来十分疯狂,但确实没有什么必要。要知道,哪怕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一届奥运会,也只有两千多人。

而单个国家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伦敦奥运会,英国也只派出了七百多个运动员而已。

体育行业只有一二三名,可没有什么参与奖和安慰奖,因此,运动员的挑选在精不在多。

格兰特部长花费了大功夫,从这数万个报名的人中挑选了将近五百个看起来身体素质和天赋都挺不错的少年,再加上上一届奥运会就已经参加的一百多个运动员,组成了六百多人的运动员阵容,准备着下一次在澳大拉西亚召开的悉尼运动会。

目前距离悉尼运动会召开还有将近两年半的时间,格兰特部长将这六百多个运动员送到特定的地方进行秘密培训。

相信两年多的时间,会让这些运动员训练的有所成果。格兰特部长的要求不高,这六百多个运动员当中,只要能有十分之一的人获得奖牌,就算是满足了格兰特部长的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格兰特部长还专门花费了一部分资金,从国家委员会部分官员的手中请教来了快速训练运动员的方法,让训练运动员能够走一些捷径。

好在现在的体育训练也没有那么正规,大多都依靠的是本能和身体素质而已。

1910年3月,澳大拉西亚国家体育场的建设正式开始。体育场馆的建设预计需要二十个月,但也可能延期到二十四个月左右。

这也代表着体育场最晚会在1912年的3月完工,勉强能够赶在1912年6月的奥运会开幕之前正式投入使用。

而体育场馆配套的酒店和各项设施以及道路的建设,最快预计在1911年下旬到1911年底建设完成,最慢也不会拖到1912年3月。

建设周期都是各大建筑公司和设计者做了详细的计划和预测,基本不会超出预测的范围。

对于这次体育场馆的建设,阿瑟很是大方,初步预算投入六百万澳元,储备预算四百万澳元,还可以随时追加。

阿瑟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就行。

这样的要求对于建筑公司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因此这些建筑公司干活的激情也比较高。

再加上有着许多土著的投入,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人力,也让体育场的建设花费降低了一些。

时间进入四月,阿瑟前往悉尼郊外的皇家农用机械厂,来视察机械厂最近的情况。

当然,名义上阿瑟的到来,是为了视察皇家农用机械厂关于拖拉机的建造和拖拉机相关的具体情况。

自从几年前拖拉机在澳大拉西亚部分地区开始大范围使用之后,拖拉机就成了澳大拉西亚农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们惊讶的发现拖拉机用来耕地不仅能大量的减少劳动力的消耗,甚至拖拉机耕的地比人力还要好。

同时,拖拉机也能用于收割等部分工作,除了贵一点和需要消耗燃油之外,这简直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农奴,还是那种力气很大的农奴。

截止目前为止,澳大利亚的农用拖拉机持有量超过了一千辆,其中有超过七成都在澳大拉西亚的国有农场或王室农场中。

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能够迎来大幅度的增长,拖拉机的功劳确实不小。

但一个小小的拖拉机阿瑟也不会亲自过问。真正让阿瑟在意并且亲自到来的,实际上是农用机械厂借着研究拖拉机的名义,研究并且制造出来的第一代坦克。

当然,这种家伙之所以被叫坦克的原因,是因为农用机械厂为了保密研究,将这种看起来像运输水资源的铁柜的家伙叫做水柜,英文为tank。

经过阿瑟的拍板之后,这种实际作用和拖拉机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家伙,他的名字也就被正式的命名为坦克了。

经过农用机械厂研究制造出来的坦克,外形要比正常的拖拉机高一些。

从外表看上去,除了在表面覆盖一层看起来很厚的钢板之外,其实和拖拉机也没有什么两样。

当然,因为钢板的覆盖,导致坦克前方只有一个小小的观察孔,其他地方基本是密闭的。

在坦克的上方,一个长长的炮口伸了出来,幽黑的炮口仿佛能摄人灵魂。

这种坦克的正式乘员一共有四人,一个驾驶员,一个指挥员,一个炮手,一个装弹手。

正常情况下,指挥员兼任车长,同时也是整辆坦克的观察手,站在坦克唯一留出来的观察口。

而驾驶员则坐在坦克内部靠前的位置,用操作拖拉机的方式操作着整辆坦克。

炮手负责坦克上方这门75毫米榴弹炮的开火和瞄准,同时还兼顾着坦克最上方那架机枪的使用。

当然,要想使用最上方的那架机枪,就必须将半个身子探出坦克,这也注定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装弹手的任务最简单就是给坦克内的火炮装弹即可。弹仓和火炮在装弹手的左右两边,装弹手装弹也不需要移动。

负责指挥整辆坦克前进与开火的,是坦克的观察手也就是车长。

观察手通过留出来的观察口观察坦克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命令三个手下进行相应的动作。

四个乘员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了整辆坦克的运作。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