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二百九十五章:巴达维亚和谈(求月票!)

1911年7月4日,澳大拉西亚政府正式单方面通告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以及其背后的荷兰王国政府,要求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就其境内出现的多次土著袭击澳大拉西亚王氏财团旗下的商人做出解释。

这份通告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强势,并且澳大拉西亚政府还特意声明,如果荷属东印度政府48小时内没有任何回应,澳大拉西亚政府将采取有必要的军事行动,来保障澳大拉西亚公民的生命安全。

虽然看起来给了48小时的反应时间,但实际上从东南亚到荷兰的欧洲本土,两级政府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就占去了一大半。

这也代表着,荷属东印度背后的荷兰王国政府,做出决定的时间也只有不到一天而已。

为了以防万一,在7月4日澳大拉西亚政府向荷属东印度和荷兰王国政府发出通告的当天,阿瑟就以私人名义致电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表明了澳大拉西亚的本意只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安全,并且向乔治五世承诺,以婆罗洲和爪哇岛为分界线,不会将冲突牵扯到分界线以西的地区。

以婆罗洲和爪哇岛分界大有深意,爪哇岛是荷属东印度的精华所在,也是荷兰殖民者最多,最发达的地区。

而婆罗洲是荷属东印度最大的一块岛屿,也紧邻着重要的马六甲航线。

如果以这两块岛屿作为分界,东边的地区重要性就没那么高,就算澳大拉西亚全部吞并,在提前打点的情况下,列强的反应也不会那么激烈。

当然,阿瑟也没有那么激进。哪怕这次确实是荷兰人给了阿瑟借口,阿瑟也不打算将分界线以东的地方全部吞并。

不过,从荷属东印度割一块肉也是有必要的,该让荷兰人明白,这片地区到底应该是谁当家做主。

至于为什么单独向乔治五世保证,是因为东南亚这片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大英帝国,哪怕贵为世界第二列强的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地区的影响力都不是太足。

只要获得了英国人的首肯,那么澳大拉西亚的行动就不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

当荷兰王国政府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7月4日的晚上了。

荷兰政府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当然内阁政府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将决定权交给了当时的荷兰首相简·希姆斯柯克。

时任荷兰首相的简·希姆斯柯克是荷兰三大党派之一,反革命党的党魁。

再加上荷兰的君主权利并不高,是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这也导致荷兰首相的权力是荷兰政府中最为庞大的,首相对于这种事件也有着最终的决定权。

经过一晚上的慎重思考之后,荷兰首相简决定向国外各大列强求助,最主要的目标放在了和英国关系一直不错的德国以及英国身上。

但让荷兰政府没想到的是,德国政府的态度捉摸不定,既没有拒绝荷兰人的提议,又没有任何帮助荷兰人的意思。

而大英帝国的态度就比较明了,英国外交部长格雷态度鲜明地表示了拒绝,声称这样的矛盾是澳大拉西亚和荷兰单方面的,大英帝国不会对任何一方进行偏袒。

但问题是,澳大拉西亚目前的陆海军实力已经全面超过了荷兰王国,海军拥有三艘无畏舰,更是直接碾压了荷兰海军。

不对荷兰进行任何帮助,其实就是在坐视澳大拉西亚对于荷属东印度进行侵占,换句话说,英国的态度就是默认支持澳大拉西亚的行动。

从英国和德国那碰壁之后,荷兰政府已经明白欧洲列强的态度。

不管这件事情是谁占理,总之没有国家会支援荷兰王国。

当然,或许德国会凭借和荷兰王国的不错关系,支援荷兰王国一部分的资金。

但这对于澳大拉西亚和荷兰王国庞大的军事差距来说没有任何作用,顶多就是军事赔款的时候可以少赔一点。

7月5日,荷兰政府在经过了一系列内心挣扎之后,致电澳大拉西亚,表示愿意坐在谈判桌上,以一种和平的手段来解决目前的问题。

让荷兰人低头的,除了欧洲列强的态度之外,还有就是目前澳大拉西亚和荷兰王国已经越来越大的军事差距了。

荷兰王国本土距离荷属东印度十分遥远,这也代表着在荷兰和澳大拉西亚的冲突中,海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问题是荷兰王国所有海军加起来,都完全不是澳大拉西亚海军的对手,这也间接性的让荷兰王国在这次冲突中的胜利变为零。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澳大拉西亚的那三艘无畏舰,就让荷兰王国在海军方面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还拥有两艘已经建成正在进行海航测试的战列巡洋舰,五艘主力战舰加起来,这样的军事差距足以让荷兰人死心。

让阿瑟没想到的是,荷兰人的妥协居然会这么果断,果断到让阿瑟和政府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

本来还以为和荷属东印度之间要爆发一场战争,没想到荷兰王国未战先怯,直接投降了。

在阿瑟的示意下,澳大拉西亚政府同意了荷兰王国的请求,并且要求荷兰王国政府派出代表,在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巴达维亚举行和谈。

虽然直接认怂会让政府之间损失大部分威信,但目前来看确实是对荷兰王国政府最好的办法。

和澳大拉西亚如果爆发战争,荷属东印度的海军绝对不可能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没有海军的帮助,陆军也只会被人逐个击破。

如果荷属东印度的军事实力被澳大拉西亚全部消灭,哪怕澳大拉西亚不对荷属东印度进行占领,境内数千万的土著,也足够直接覆灭整个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

至少和谈能够让荷兰的损失降低一点。荷兰首相简不相信澳大拉西亚有胃口将整个荷属东印度全部吞。

就算澳大拉西亚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列强应该也会进行阻止。

毕竟一点小打小闹也算不上什么,看在良好的关系上,列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澳大拉西亚吞并整个荷属东印度,澳大拉西亚的潜力和综合实力都会上升一节,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会获得巨大的提升。

能够影响到列强在东南亚甚至东亚的地位,这是所有列强国家都不愿意见到的。

因此,荷兰首相有自信,就算和谈,荷兰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至少能够以一种不会伤筋动骨的方式来解决这次争端。

至于以后的事情,反正和简·希姆斯柯克的关系也不是太大。根据荷兰首相的正常任期来看,简的任期在1913年就会结束,这也将会是他最后一任首相任期。

是的,简·希姆斯柯克自从1874年第一次担任荷兰首相开始,已经间断性的担任了三届首相了。

按照目前简·希姆斯柯克的年纪来看,这一任首相之后,他几乎也走到了政治生涯终点,想要再次成为首相的可能并不大。

既然如此,也没必要为后面的首相背锅不是吗?就将澳大拉西亚这个大问题交给以后的荷兰政府吧,现在自然是得过且过了。

想明白这点之后,简·希姆斯柯克的心情反而好了许多,甚至还能和自己的秘书玩点花样。

1911年8月17日,荷兰政府和澳大拉西亚政府之间的和谈,正式在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举行。

负责和谈的是荷兰政府的几个部长和荷属东印度总督,毕竟这是一次丧权辱国式的和谈,因此作为荷兰首相的简·希姆斯柯克自然是不想参与的。

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东南亚的局势会进行怎样的发展,如果将来荷兰丢失了荷属东印度,那么说不定这次和谈就会被众多荷兰人回忆起来,并且将其当做损失荷属东印度的罪魁祸首和起源。

那到时候,参与这场和谈的荷兰政府官员,不就成了众矢之的了吗?

作为政坛老狐狸的简·希姆斯柯克,自然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毕竟已经为官数十载,希姆斯柯克可不愿意自己最后的政治生涯染上污点,从而让自己的所有政治成果和整个政治生涯遭到彻底的否定。

除了荷兰和澳大拉西亚双方之外,参与这次和团的还有作为中立见证的英国大使以及德国大使。

英国是东南亚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德国又是荷兰关系最好的国家,被邀请作为这次和谈的中立见证者,也就理所应当了。

当然,其实东南亚地区拥有影响力的其他列强也不是没有,比如盘聚在东南亚半岛的法国和盘踞在菲律宾地区的美国。

但可惜,法国人自从上次的摩洛哥危机之后,就已经加强了对于德国的防备意识,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在加强国内的军事装备上。

而美国,虽然经济和工业已经完全是顶尖列强,但对于像英国和法国这样的老牌列强来说,仍然看不起美国这样的暴发户嘴脸。

哪怕是统一才几十年的德意志帝国,也看不起美国这个外来的暴发户。

这也导致虽然美国的经济和工业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但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却并不多,也就比岛国这样的国家高一点。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政府之前的光荣孤立政策。

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其实可以分为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在军事上,除了国土自卫之外,不参与国际上的其他军事纠纷。

而在经济上又颁布各种政策,来尽可能限制和国外之间的经济交流。

这也导致虽然美国已经发展的很强大了,但欧洲各国对于美国仍然存在着偏见,认为美国只是一个暴发户,无论是底蕴还是实力,都远远赶不上欧洲列强。

当然,这样的说法其实在某些方面也是没错的。至少在比较先进和顶端的科技工业方面,美国仍然不是目前的欧洲国家的对手。

而美国之所以在后世历史上快速崛起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吸引了大量的欧洲人才,这才弥补了美国顶尖科技和人才不足的问题。

但现在,美国想要如同历史上那样从欧洲吸引大量的高顶尖人才,也得看阿瑟和澳大拉西亚同不同意了。

8月17日,巴达维亚。

和谈正式召开,澳大拉西亚这边参与和谈的,是外交部长安德鲁和国务大臣肯特。

一上来,安德鲁部长就将要求提得很是苛刻,要求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交出参与袭击澳大拉西亚商人的所有罪魁祸首,并且割让巴厘岛以东,班达海以南的所有岛屿。

除此之外,澳大拉西亚还有享有在新几内亚岛的共管权,单独成立西新几内亚,由荷兰政府和澳大拉西亚政府共同管理。

另外就是资金赔偿。鉴于荷兰政府良好的态度,安德鲁部长大方的表示,荷兰政府只需赔款1000万英镑,再答应以上澳大拉西亚政府的所有条件,就可以完美妥善的解决这次两国之间的争端。

虽然和谈本来就是双方要高价然后慢慢砍价,但澳大拉西亚这样的高价还是让荷属东印度的总督有些受不了。

巴厘岛是爪哇岛东部的一个大岛,十分靠近爪哇岛。一旦将巴厘岛以东的所有岛屿割让,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的势力已经十分靠近荷属东印度的核心爪哇岛。

新几内亚虽然东部已经被澳大拉西亚和德国占领,但西部,荷兰仍然控制着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再加上1000万英镑的赔款,这笔赔款足以建造四艘无畏舰。荷兰人要是愿意花费如此代价,早就自己建造无畏舰了好吗?还用得着如此低声下气地向澳大拉西亚妥协吗?

紧接着,荷兰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荷兰政府愿意就此事向澳大拉西亚政府道歉,并且提供十万英镑的人道主义赔偿。

除此之外,荷兰政府也愿意和澳大拉西亚政府一起,调查并且揪出袭击澳大拉西亚商人的幕后真凶,并且将其移交给澳大拉西亚政府。

这就是荷兰人的所有条件,没有涉及到任何土地赔偿,资金也只有十万英镑。

明天开始月票翻倍,求月票啊兄弟们!

今天日万,已更4100/10000,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