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三十三章:屯粮和移民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三十三章:屯粮和移民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英国人能够用1912年到1915年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15英寸口径主炮的设计,并且将其装备在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上。

阿瑟相信,融合了英国和德国火炮技术的澳大拉西亚,未必也不能做到这样的事情。

就算两年多的时间做不到,在一战周期之内,澳大拉西亚的技术专家们攻克15英寸口径主炮的技术应该也不难。

目前澳大拉西亚在无畏舰,超级无畏舰的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是最强的几个国家之一。

这样的优势自然要保持住,并且还要尽可能的努力,继续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

随着11月的一次内阁会议,澳大拉西亚目前也确定了政府的一项新的工作,那就是为将来有可能的欧洲战争做好提前准备。

不仅要储备大量的战略物资,粮食,医疗,物资,军事武器和装备还有各种各样珍稀的矿产资源,都在澳大拉西亚政府的准备范围内。

随着时间来到1912年的年底,阿瑟清楚的知道,留给澳大拉西亚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或许澳大拉西亚吸引移民的黄金时间,也就剩下了这最后的大半年。

如果战争如同历史上那样,继续在1914年爆发的话,那么恐怕从1913年开始,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引进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毕竟这些移民如果继续呆在国内,在战争时期他们可以作为优秀的兵源,也可以投入到民间的经济生产当中。

毕竟伴随着战争的爆发,在征调了大量的军队士兵之后,民间的生产总会有所耽误,这时候就需要大量的人口体量,来弥补因为青壮被抽调之后导致的生产停滞了。

“肯特首相,从现在开始,尽可能扩大我们的粮食生产规模。并且,除了一些不得不进行的粮食出口之外,尽可能减少粮食出口的规模,并且加大粮食的储备量。”内阁会议之上,阿瑟一脸严肃地看向肯特首相,吩咐到。

“是,陛下!”肯特首相也同样郑重的点点头。

“如果有必要的话,外交部门的宣传部可以配合行动,在民间放出未来粮食欠收和涨价的消息,让民众自发地进行屯粮。如果欧洲战争爆发,我们手中的粮食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大量的利润,同样也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对于民众而言,他们屯粮也是有好处的。”阿瑟笑着说道。

政府屯粮是为了在欧洲战争期间对外出售,来获取大量的利润和利益。

而鼓励民间屯粮,就是避免民众在将来粮食价格上涨期间,因为缺少粮食而不得不购买高价粮的现象。

毕竟将来粮食价格上涨之后,阿瑟是打算坑欧洲人的,而不是让自己的子民踩坑。

反正现在澳大拉西亚的粮价和肉价都不贵,适当的屯点粮对于民众来说也没有太大的负担。

听到阿瑟的吩咐之后,外交大臣戴泽点点头,表示明白。

澳大拉西亚的报社都在宣传部的管控之中,而宣传部门又直接隶属于外交部。

外交大臣戴泽自然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对于阿瑟的吩咐也很是重视。

得益于澳大拉西亚的舆论基本在王室的控制之中,王室的两家报纸,澳大拉西亚日报和维多利亚报的公信力都挺高的。

除了这两家覆盖绝大多数州的大型报社之外,一些各州本土的小报社,还有政府所成立的国有报社,在澳大拉西亚都拥有不错的公信力。

毕竟澳大拉西亚的舆论基本在王室的掌控之中,还受着宣传部门的监督。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的中小报社根本不可能去报一些胡编乱造的新闻,否则可能面临宣传部门的追责。

这也导致只要是澳大拉西亚大型报社刊印的新闻,澳大拉西亚民众第一时间都会选择相信。

特别是王室的两家报社,这两家报社所看见的新闻,在澳大拉西亚基本代表着真理。

如果有人说这两家报社刊印的新闻是假的,恐怕身边的人只会不屑的轻笑两声,然后来一句:“滚!”

更重要的是,大大小小的报社对于自己刊印的新闻都负着法律责任。

如果有人敢印刷虚假消息,特别是关于政府和王室的虚假消息,除了报社会被查封之外,所有有关人员都要面临牢狱之灾。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脑子是正常的报社,基本都不会去看印伪造的消息。

这也极大程度地加强了阿瑟对于舆论的控制力度,只要王室旗下的两家报社发的话,任何报社和媒体都没有反驳的权利。

内阁会议的第二天,包含维多利亚报和澳大拉西亚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开始刊印因为各地旱灾,水灾等灾难,可能导致世界粮食产量减产的消息。

澳大拉西亚日报还有先见的预言,世界粮食可能在数年之内遭受较大波动,鼓励澳大拉西亚民众提前进行屯粮,来应对将来有可能爆发的粮食危机。

同时,似乎是响应这些报社刊社的新闻,澳大拉西亚政府在第二天宣布,除了和英国以及德国的部分合作之外,大范围减少对于国外的粮食出口,并且加大国内的储备粮规模。

国家都要开始屯粮了,这消息还能有假吗?

抱着这样的期待,澳大拉西亚人纷纷响应各大报社和媒体的号召,开始进入屯粮阶段。

当然,之所以号召民众开始屯粮,是为了让民众不受将来粮食价格上涨的困扰。

因此,对于民众屯粮的规模,政府也会进行一定的限制。

理论上来说,每户家庭只允许购买500斤的粮食,来避免因为民众大规模囤粮导致粮食储备不足的危机。

在政府出面的安抚之下,确保政府会加大存粮,不会让澳大拉西亚人缺少粮食吃,这才让民众接受了500斤粮食的限购。

除了增加粮食的战略储备之外,吸引人口,也是这次内阁会议重点讨论的话题。

所有人都知道,战争时期的列强是不可能允许大量的民众出国移民的。

这不仅会降低国家对于某些地区的掌控力,也会在战争爆发之前,削弱国家的潜力。

再加上各个国家总会有怕死的,这些人的规模可不少。如果在战争中对于这些人没有丝毫的限制,那么恐怕战争一旦爆发,短时间内就会向外流散数十甚至上百万人口。

这些人的职业不一,甚至有可能是重要岗位的人才。一旦放任这些人的流失,就相当于是对爆发的战争的不尊重。

因此,在战争还未爆发的现在,或许也是战争结束之前,澳大拉西亚移民的最后机会了。

为了能够在战争之前吸引更多的移民,阿瑟下达了一项命令,让民生部门联合外交部,在内阁政府的支持之下,大范围在欧洲各大国家吸引移民。

这一次,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吸引条件变得更加丰厚,相较于之前移民的条件,提高了将近三成。

除此之外,只要有想法想要移民到澳大拉西亚的,澳大拉西亚政府可以报销船票,并且在抵达澳大拉西亚没有正式获得国籍之前,为新移民提供住所和食物。

这样的移民政策一经颁布,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的移民前来澳大拉西亚。

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大量的欧洲人口想要前往国外进行移民的。

特别是目前欧洲战争似乎越来越近,不少爱好和平的,不愿意看到战争的人,早已经有计划打算移民到和平的国家。

像美国,澳大拉西亚这样,远离欧洲的纷争,并且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甚至工业和经济的规模也不小,也拥有列强地位的国家,自然是这些想要移民的人的优先选择。

目前欧洲对外移民的选择地的优先程度,可以划分为:美国和澳大拉西亚第一档,欧洲各国殖民地第二档,南美洲各国家第三档,亚洲国家第四档。

虽然今年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已经创造了新的记录,但人口这种东西,谁又会嫌多呢?

甚至阿瑟的目标,在1912年最后这两个月,至少吸引超过20万移民。

移民政策的变动,让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吸引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但与此同时,移民所需要的花费也在不断的增长当中。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人口,阿瑟也放开了关于移民来源的限制。

只要是欧洲国家和白色人口,就放开移民限制,鼓励所有欧洲白色人口移民到澳大拉西亚。

为了完成阿瑟所下达的任务,澳大拉西亚政府也算是耗费了大功夫。

如果让移民自行购买船票的话,这也是一笔大花费。因此,政府特意从欧洲租用了十多艘大型游轮,专门负责把移民安全的运送到澳大拉西亚。

同时,澳大拉西亚不仅负责移民的船票,还会在旅途中免费向移民提供食物,这也吸引了更多的移民。

除此之外,政府还决定动用军舰护航,一来确保游轮和移民的安全,二来就是展现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实力,告诉所有欧洲移民,澳大拉西亚有能力保护所有国民。

3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