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四十三章:潜艇技术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潜艇技术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时间进入1913年的四月,阿瑟也进入了一段比较轻松愉快的休闲时间。

伴随着来自英国的援助一批又一批的到来,澳大拉西亚再次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因为有着来自英国的人才支持,对于新获得的英国和法国的科技以及技术,澳大拉西亚的掌控速度是很快的。

其中阿瑟较为重视的技术之一,就是来自于法国的潜艇技术了。

在一众英国专家和澳大拉西亚专家的努力之下,皇家造船厂很快就攻克了法国的潜艇技术,甚至已经计划建造一两艘用于实验。

法国的潜艇技术在早期是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的,不过因为走了许多弯路的原因,目前领先的优势已经缩小了很多。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法国人在潜艇动力选择方面的摇摆不定。

法国在潜艇方面,是最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动力组合的国家之一,不过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也在使用蒸汽机和电动机。

这虽然看起来是对于潜艇动力多样化的一种探索,但实际上却浪费了法国在潜艇方面一直保持的优势,在之后被英国和后来居上的德国所反超。

相比之下,英国潜艇和德国U型潜艇,早早的确立了鱼雷发射管为主的鱼雷搭载方式,取消了会破外外形的杰维茨基吊架,外形发展更为合理,加上在动力系统选择上的比较专一,在潜艇重要的航速上,长时间领先于法国潜艇。

而对于一战前后的法国潜艇,让人印象最深的就应该是“扛大炮”的巡洋潜艇絮库夫号,这型搭载了双联装203毫米炮塔的4330吨潜艇,虽然看似火力强大,但是依旧是“点错科技树”类型的。

一方面该炮塔战斗转缓慢,存在密封性问题还破坏了潜艇的外形,另一方面,巨大的火炮产生的振动和后坐力都让艇身难以承受,远不如中小口径甲板炮来的实在,属于标准的华而不实的存在。

不过对于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来说,法国的潜艇技术还是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的。

澳大拉西亚目前掌握了德国潜艇U-3技术,并且是七组潜艇的最后一组。

要知道,德国建造潜艇的时候,采取的是分组建造的方法。

这也让同为U-3的七组潜艇,实际性能一组比一组差距大。

德国在潜艇上装备柴油发动机,正是从U-3三潜艇的第七组潜艇开始。

经历了总共七组22艘潜艇的演变,目前的U-22号潜艇性能已经十分先进。

因为装备了两台八缸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原因,总功率达到了1700马力,这也让潜艇的排水量达到了837吨,水面最大航速达到了15.4节,水下最大航速9.5节。

另外,潜艇的主武器也更换为5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如此庞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对于缺少装甲防护的游轮和运输船来说是致命打击。

这也让潜艇赋予了独特的战略意义,在深海之下,潜艇对于游轮和运输船来说,就是行踪飘渺不定的暗杀者。

当然,因为现在潜艇的性能不太先进,因此潜艇在面对正规的主力战舰的时候,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相较于级别和系列比较单一的德国潜艇来说,法国潜艇目前发展的系列和级别就比较多样化了。

作为现代潜艇的创始国之一,法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级潜艇,大中小型潜艇各种各样,可谓是五花八门。

目前法国所掌握的,处于世界一流的潜艇型号,分别有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安菲特里忒级潜艇,贝隆级潜艇,杜普伊·德勒梅级潜艇,戴安娜级潜艇,阿米德级潜艇,乔塞尔级潜艇,拉格朗日级潜艇。

除了安菲特里忒级潜艇这续航只有2400公里之外,其他所有型号的潜艇,续航公里都在4000公里以上,能够执行远距离的作战任务。

甚至后两艘乔塞尔级潜艇和拉格朗日级潜艇,它们的续航里程达到了恐怖的以11节速度行驶8000公里,大大提高了潜艇的作战范围,加强了潜艇的战略地位。

这两个级别的潜艇,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潜艇,将潜艇的威胁扩张到了大西洋。

而德国潜艇的续航里程仅仅只有两千多公里,这和法国潜艇相比,差距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除了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是1911年就开始建造的之外,其他型号的潜艇都是今年开始建造或者打算建造的。

从这点就足以看出法国人的真诚,至少这些潜艇技术,法国人是真给啊!

不过这并不代表法国人慷慨,根据阿瑟的估计,法国人应该是有了更先进的潜艇设计,只不过目前的建设计划还没有开始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法国交给澳大拉西亚的几个级别的潜艇技术,其性能确实要比德国潜艇技术先进。

等到澳大拉西亚完全吃透法国潜艇的技术,结合德法潜艇各自的优点,自主研发出澳大拉西亚自己的潜艇技术,就到了澳大拉西亚潜艇展现威名的时刻。

澳大拉西亚目前所掌握的法国潜艇技术,其实就是法国人在两年前开始建设的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

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全长74米,宽6米,水下排水量达到1098吨,开始跨入中大型潜艇行列,在法国海军中担任领航潜艇。

虽然体型比德国潜艇大,但装备了包含2台1750马力蒸汽机和2台810马力电动机共计5120马力功率的动力系统,让航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水面航速17节,水下航速10-11节。

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续航能力也十分优秀,可行驶总里程达到了5780千米/10节,可搭载47名官兵。

潜艇的主要武器为8枚450毫米鱼雷,2枚在鱼雷发射管中,6枚在双联装外部支架上。还有1门75毫米甲板炮和1门47毫米甲板炮,与其他国家中大型潜艇基本持平。

总的来说,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是一艘跟得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总体科技水平位于世界一流。

阿瑟很快便同意了皇家造船厂专家关于建造几艘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的申请,并将要建造的两艘古斯塔夫·泽德级潜艇,分别命名为Q03和Q04。

澳大拉西亚使用其他国家建造的潜艇,代号为Q,目前装备两艘,预计再建造两艘。

虽然目前法国潜艇的技术很是不错,基本都在世界一流甚至领先水平。

但对于阿瑟来说,这种其他国家同样知根知底的技术,只能作为澳大拉西亚潜艇的基础。

只有等到澳大拉西亚研发出同样先进的,属于自己的潜艇技术,阿瑟才敢放心使用。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代的潜艇技术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技术也并没有后世那么优秀。

只要掌握了德国和法国的潜艇技术,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研发出属于澳大拉西亚的先进潜艇其实并不困难。

毕竟澳大拉西亚目前可是拥有自主设计和建造无畏舰以及超级无畏舰的实力的,相对于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来说,潜艇的技术难道还算困难吗?

甚至,如果不是为了让造船厂的专家们早点掌握法国的潜艇系列,阿瑟都已经有下达任务,让专家们开始研发新的潜艇系列的想法了。

对于阿瑟来说有个好消息,那就是虽然加入了协约国的队列,但澳大拉西亚并不需要承受来自德国的海军压力。

澳大拉西亚的海军任务,只是帮助英国维持印度洋西岸和北岸的秩序,也就是非洲东部海岸和印度南部海岸。

一般情况来说,德国的舰队根本不会出现在这片海域,毕竟他们突破到这片海域,需要经历协约国舰队的围追堵截。

更何况,英国人也绝对不会允许德国人的舰队出现在这片海域。

因为这片海域不仅是澳大拉西亚前往欧洲的重要交通要道,同样也关乎着英国本土和印度殖民地之间的联系。

这也代表着,哪怕将来的一战爆发,澳大拉西亚仍然拥有大量的时间来建造自己的军队。

而且因为澳大拉西亚优良的地理位置,在整个一战期间,澳大拉西亚基本不可能会被入侵。

唯一被入侵的可能,要么是岛国加入了同盟国,要么是美国加入了同盟国。

但这两个条件都不太现实,岛国在英国断绝援助之前,还只是英国的忠诚小弟。

他们和德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岛国想要加入同盟国,也得掂量掂量大英帝国的实力。

而美国,其实也同样如此。虽然在经济和工业上已经是真正的列强,但军事方面的实力,特别是陆军方面,别说列强了,一些次强国家都比不过。

而且在整个一战中,澳大拉西亚的本土都会受到协约国的保护。

谁和澳大拉西亚为敌,就相当于和整个协约国为敌。

哪怕是在历史上的一战后,英法加起来的余威,都要比美国所展露出来的军事实力强大得多。

更何况,在这个现状早已改变了世界,美国要想做到和历史上一样在一战中迅速发展,基本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么一来,一战后英法和美国的实力也会越拉越大。至少在二战爆发,英法的实力被彻底消耗殆尽之前,美国都不可能是英法联合起来的对手。

甚至只要英法的殖民地体系不崩溃,大英帝国和法国就永远是老牌列强,永远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现如今,澳大拉西亚也是世界殖民体系的一员。美国想如同历史上那样,轻易摧毁二战后英法的殖民体系,也得看澳大拉西亚答不答应。

第一更,求月票!今天两更,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