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六十五章:城市人口的弊端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六十五章:城市人口的弊端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国庆日的演讲,阿瑟也秉持着之前的计划,那就是给所有澳大拉西亚人打好预防针,澳大拉西亚可能离战争不远了。

说是演讲,但其实也有几分动员的意味。毕竟按照澳大拉西亚的地理位置来说,这场欧洲战争,澳大拉西亚完全可以置之度外,以中立者的身份坐视,甚至还能趁机向双方出售大量的粮食和武器资源。

但,如果澳大拉西亚想要崛起,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这场战争就不得不参与。

不参与这场战争,在战后就不可能获得利益分配。没有利益分配的澳大拉西亚,永远只能是那个第八列强。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澳大拉西亚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等到欧洲因为内耗逐渐失去领先地位,美国的强大可就真的无人能够阻止了。

至于将来诞生在俄国的另一个国家,从国家体制方面来看,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和澳大拉西亚成为盟友。

而这个国家诞生后欧洲各国普遍围剿它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国家带来的可怕体制和思想,足以颠覆欧洲大部分君主制国家。

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亚一直被阿瑟经营的很好。王室和政府在民生方面付出很大,澳大拉西亚人的生活水平也直线上升。

真正的普通平民想要的幸福生活,在澳大拉西亚已经能够基本实现。

这也导致澳大拉西亚的平民对于政府的支持其实是很高的,再加上阿瑟的威望,国家的稳定很有保障。

至少在澳大拉西亚,像这样的革命党并没有任何出路。国家稳定强大,人民生活幸福,又有谁会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反对这样的国家呢?

真正别有用心的人,大部分都已经被皇家安全情报局查获,要么送到矿场进行劳动,要么直接秘密处决。

就算有漏网之鱼,在澳大拉西亚这样稳定的政治环境下,要么选择逃离,要么也只能潜伏下来等待机会。

但真的会有机会给这些人吗?只要澳大拉西亚的人民生活幸福度不会下降,就不可能会有机会给到这些革命分子。

好消息是,阿瑟演讲后,澳大拉西亚人的反应,对于阿瑟和政府做出的决定还是支持。

甚至,许多狂热忠诚于阿瑟的人群,已经在叫嚣着积极备战,踊跃参军了。

民众们支持国家参与这场可以避免的战争,这对于政府和阿瑟来说都是好消息。

借着这样的机会,阿瑟还宣布向皇家救济委员会捐款五百万澳元,更加引得台下群众的一片欢呼。

目前皇家救济委员会每年能够获得王室提供的200万澳元资金,外加来自外界的各种捐助。

但两者加起来也不会超过300万澳元。阿瑟捐赠的这500万澳元,相当于王室救济委员会两年所需的救济资金。

这些资金全部都用在澳大拉西亚的低收入人群,这也是澳大拉西亚的人群之所以欢呼的原因。

除了对王室救济委员会捐款之外,阿瑟也宣布放开对于居民购买粮食的限制。

在之前,每个家庭每次购粮不得超过500斤,现在已经被提高到了一吨,也就是2000斤。

按照澳大拉西亚平均每户6.3人来算,如果每户家庭都购买最大的粮食限额,差不多需要221万吨左右的粮食。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国内的年粮食消耗总量也只有不到300万吨。

这也代表着,每户家庭一吨的粮食总量,也基本能够满足这户家庭大半年的吃食了。

而221万吨粮食,其实只是澳大拉西亚战略粮食储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让其出售给民众,不仅能够缓解民间因为即将面对战争带来的粮食焦虑,同样也在向民间释放一条消息,那就是国家的粮食完全足够,根本不用担心饥荒的问题。

为了保障民间的粮食稳定,阿瑟还特意规定,现阶段出售粮食,粮食价格必须和去年的售价保持一致,并且不允许有大幅度上涨的行为。

澳大拉西亚是一个产粮大国,阿瑟不会容忍任何低价购入,高价售出粮食的行为。

任何发国难财的人,对国家来说是一种背叛,对民族来说是一种玷污。

澳大拉西亚的肉类和粮食生产一直都很发达,也是著名的肉类出口大国和牛羊出口大国。

再加上目前比较发达的农业,阿瑟甚至可以自信的表示,哪怕在整个一战期间,澳大拉西亚人都不用担心会缺少粮食。

当然,粮食价格的上涨是难免的,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政府,也会将粮价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对于阿瑟来说,将粮食出口到国外赚国外的钱,可要比在国内赚自己人的钱划算的多。

在国外的粮价上涨到怎样的程度阿瑟不管,澳大拉西亚国内的两家,任何时刻都不得大幅度上涨。

在惯例的升旗仪式之后,这一次的国庆活动也算是圆满结束。

聚集在悉尼宫广场的人群并没有着急散去,因为澳大拉西亚历年的阅兵式都在悉尼宫举行的原因,悉尼宫外围早已经形成了相当繁荣的经济链。

甚至悉尼城市到悉尼宫的那条大道周围,都有许多的店铺和摊贩,也能显现出悉尼目前的繁荣。

作为澳大拉西亚目前人口最多的城市,悉尼的发达是毋庸置疑的。

也是因为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大部分都是移民的原因,这也导致国内的人口分布有些畸形。

虽然因为各种政策已经改善了许多,但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座城市,在澳大拉西亚国内两强并立,没有任何敌手。

目前仅仅是悉尼和墨尔本的人口加起来,就已经将近300万人,澳大拉西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还要多。

虽然政府的各种政策有着一定的效果,让这两大城市周边的州,以及西部建设工业基地的西澳大利亚州的人口都有不小的增长。

但移民对于自己要去的地方的选择权利还是很大的。没有人不想去大一点的城市,这导致每年100多万的移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留在悉尼和墨尔本。

根据民生部门的统计,悉尼有望在今年突破200万人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00万人口并不是一个小数字,200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也有着不小的地位。

就目前各大列强的首都和发达城市的人口来看,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包含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德国柏林,法国巴黎,俄国圣彼得堡和奥匈帝国维也纳。

其中,柏林,圣彼得堡和维也纳的人口都在200万出头,巴黎的人口也才300万左右,足以见得目前200万人口城市确实已经算非常巨大了。

当然,相较于目前欧洲人口最多,最发达的城市伦敦来说还是有一定距离。

伦敦目前的人口已经将近800万,这样的人口规模要比不少的中小国家还要多,足以见得目前大英帝国的实力。

而作为欧洲列强之一的意大利,其首都罗马目前的人口,仅有60万出头,差不多是悉尼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意大利的人口,可是澳大拉西亚人口的两倍还要多。

而意大利首都的人口只有澳大拉西亚首都的三分之一,足以见得目前澳大拉西亚人口分布的不均衡。

算上另一大城市墨尔本,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分布情况会更加严重,甚至已经阻碍了澳大拉西亚其他的州的发展。

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移民停留在悉尼和墨尔本区域,还有不少的人留在了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

这导致前往其他州的移民只有总移民的一半左右,还要被分流到新西兰地区和殖民地。

除了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首都领地之外,其他州每年能够分得的移民数量基本都在十万左右。

像西澳大利亚州这样重点发展工业的地区,每年的移民也只有20到30万左右,完全不能满足城市和地区发展所需。

而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任何一座城市的人口都要比部分州的人口还要多,管理起来也十分麻烦。

如果有必要,削减这两座城市的职能,特别是悉尼的职能,才能让澳大拉西亚的各城市和地区更好的发展。

悉尼目前是澳大拉西亚的行政中心,宗教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

如果不是兴建了利奥诺拉工业基地,恐怕悉尼还要落一个工业中心的名头。

虽然这让悉尼成为澳大拉西亚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城市人口前六。

但对于人口只有不到1400万的澳大拉西亚来说,悉尼人口太多反而是一个麻烦。

别的不说,哪怕早早的对悉尼的城市规划就进行了修改。但截止目前,悉尼的人口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翻了三倍,部分城区已经比较混乱和拥堵。

想要妥善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花大时间和大代价对于城区进行重新规划之外,重新寻找首都所在地,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

3000字第一更,求支持,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