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七十四章:矛盾的奥匈帝国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七十四章:矛盾的奥匈帝国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任何国家都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但相对来说都会有强弱,或者有拿的定主意的那个人。

但对于身为列强之一的奥匈帝国来说,不仅奥匈帝国国内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力均衡,就连身为最终决策者的弗朗茨一世皇帝,实际上却十分犹豫。

没有最终决策者,导致奥匈帝国内部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来回应这次刺杀。

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紧张讨论,奥匈帝国最终商讨出的决策是,先行调查事情的真相,同时与塞尔维亚政府进行交涉。在完成这些事情的基础上,派人前去柏林争取威廉二世的谅解和支持。

贝赫托尔德起草的弗朗茨一世致威廉二世的备忘录中说道,在波斯尼亚的可怕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敌对情况得到友好缓解是不可能的。只要贝尔格莱德这种罪恶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会受到威胁。

老皇帝非常震怒,但却并不愿意做出任何卷入战争的直接决定,因此决定到温泉别墅去休养。

而关于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其他国家的态度,首先是统一的表达关怀和关注。

几乎所有君主制国家,对这次刺杀行为表示谴责。澳大拉西亚作为欧洲王室联合宣言的发起国,澳大拉西亚政府这次事件表示了关注,并且表态,如果这是国家层面对于欧洲王室的刺杀,这将会是一场极其可怕的,威胁到欧洲王权的事件。

虽然阿瑟对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早有准备,但等到这场几乎标志着一战爆发的事件真正发生之后,阿瑟还是止不住的叹息一声。

一场波及大半个地球和整个欧洲,参与国家数十个,参战部队高达数千万人的超级大战即将爆发。

英国和俄国也对这次事件表示了关注,但俄国并没有支持奥匈帝国的意思。

毕竟塞尔维亚和俄国才是铁杆盟友,支持敌人?等到下辈子去吧!

波斯尼亚方面,对于几名凶手的审讯正在连夜进行。包括勃梯雷克总督在内的所有官员,此时心情都十分复杂的等待着审讯的结果。

一方面,他们期待早日审讯结束,这样也能让他们将功赎罪,不至于被弗朗茨所记恨。

二来,他们却害怕最终的审讯结果和他们有关。如果最终发现刺客能够成功刺杀斐迪南大公的原因他们无意间的举动,恐怕他们真的要大难临头了。

特别是萨拉热窝市长,要知道,这位市长可是在斐迪南大公出发之前,提前透露了斐迪南大公的行程的。

虽然目的并不是为了方便刺客刺杀,如果这种无意之举真的加快了刺客刺杀的进度,这和帮凶又有什么区别?

在一众人心情复杂的等待中,经过了长达两天的审讯和数天的调查,这次刺杀事件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虽然不知道奥匈帝国到底使用了怎样的审讯手段,但对于两位有十七八岁的爱国青年来说,这样的审讯手段并不能支撑多久。

很快,包括普林西普在内的刺杀者,全部都交代了自己的动机和背后的所有过程。

1914年7月3日,维也纳。

奥匈帝国的内阁会议同样一周一次,因为刺客已经招供,再加上事件的调查有了进展,因此这次内阁会议被提前两天进行。

“各位,都看看吧,这是几个刺客最新的证词。上面详细的描述了凶手如何在塞尔维亚地区接受训练,如何从塞尔维亚的某个官方控制的势力中获得武器,并且在这个名为黑手党的势力的帮助下,抵达并且埋伏在萨拉热窝的全过程。我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一场蓄谋数年的刺杀计划。真是可怕,如果不对幕后的真正凶手给予严惩,又有哪些地方才是安全的呢?”奥匈帝国的内阁会议中,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一脸沉重的说道。

这位曾经并不主张战争的奥地利政府首相,因为刺杀事件,已经转变成了像斐迪南大公一般的鹰派主义者。

这次萨拉热窝刺杀事件,让贝赫托尔德认为,必须要对外展示奥匈帝国的强大,来应对这一次针对奥匈帝国的,极其卑劣的手段。

而展示强大的最好方式,就是发动一场针对塞尔维亚的复仇战争,让这个该死的国家和那些该死的塞尔维亚人一起被摧毁。

这位奥地利首相和奥匈帝国外交大臣的话语,立刻引起了主战派的赞同。

“贝赫托尔德说的没错,如果让幕后黑手继续逍遥法外,这无疑是在打帝国的脸,在打在座所有人的脸。上到皇室,下到政府和所有官员,不会因为这样愚蠢的行为而蒙羞。避免这样的后果的最好方式,就是发动一场战争,将那个该死的国家从这个地图上彻底抹去。”奥匈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站起来说到。

奥匈帝国之前的两大主战派,分别是斐迪南大公和斐迪南大公提拔起来的康拉德参谋总长。

斐迪南大公遇刺去世之后,康拉德本来以为主战派只有自己一人,没想到之前并不主张战争的外交大臣突然变成主战派,这对于主战派和背后支持主战派的所有官员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还兼任着奥地利政府首相,和匈牙利首相蒂查一样,在奥匈帝国政府之内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压制匈牙利首相蒂查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作为奥地利首相的贝赫托尔德。

“康拉德参谋总长说的没错,我们不应该让幕后黑手逍遥法外,必须给予惩戒,才能彰显我们帝国的威严。”

“把这个该死的国家从地图上抹去,奥匈帝国将践踏一切敌人。”

在主战派的身后,是以陆军大臣克罗巴廷,部分贵族和军队组成的鹰派势力。

军人和贵族对于发动战争是积极的,因为战争可以为他们换来大量的军功,获得爵位或者在爵位上更进一步。

主和派大多都是一些政客,特别是奥匈帝国内部奥地利和匈牙利分治的情况下,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想法并不是那么一致。

从奥匈帝国内阁政府划分就能看出弊端,奥匈帝国不仅有内阁政府,同样也有奥地利首相和匈牙利首相。

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财政都是分割的,这样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想法简直太正常了。

主和派的势力并不弱于主战派,军方纷纷出声之后,蒂查和主和派也纷纷反驳,向老皇帝弗朗茨一世诉说着发动战争的可怕后果。

目前主和派不愿意发动战争的主要理由,一是塞尔维亚背后有着俄国,发动战争就代表着要和俄国开战。

二是奥匈帝国背后的盟友德国并未表态,如果不顾德国人的意见私自发动战争,德国人也可能置同盟于不顾,让奥匈帝国独自面对这场战争。

眼见这次会议又要有旗鼓相当的局势,外交大臣贝赫托尔德连忙说道:“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皇储殿下曾跟我说过,在他访问德国期间,威廉二世陛下曾经许诺过关于塞尔维亚问题给予我国的支持。如果我国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德国绝对会表达支持,并且履行自己的盟约。”

贝赫托尔德的一番话,像会议的局势几乎形成了逆转。

本来还算均衡的主和派和主战派,目前主和派已经完全消失了声音。

“贝赫托尔德,威廉二世陛下对殿下的承诺,你为何不早点说呢?而且,殿下为什么没有亲自提起,而是在殿下被刺杀之后,才由你提出来呢?”为了逆转主和派的劣势,匈牙利蒂查首相质疑到。

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并不是那么团结,至少富庶的匈牙利人并不愿意为了斐迪南大公被刺杀而发动一场无谓的战争。

如果只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也就罢了,但这极有可能演变成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匈牙利人绝对不会答应。

面对着蒂查首相的质问,贝赫托尔德轻笑一声,看了自己的老对头一眼,这才将目光看向老皇帝弗朗茨一世,解释到:“大公殿下曾经说过,德皇陛下的口头承诺并没有必要大肆宣扬。更何况,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德皇陛下的承诺应该也是由大公殿下来转达。”

“就算这件事是真的,但如果现在德皇陛下改变了主意又该怎么办?我们总不能用德皇陛下几年前的口头许诺,赌上奥匈帝国的国运吧!”蒂查首相仍在试着进行最后的反驳,来阻止这场战争。

“够了,既然你们都僵持不下,那么不如直接询问德国人的意见。”老皇帝弗朗茨一世摆了摆手,制止了手下人的争吵,说到。

看着贝赫托尔德和蒂查两人之间的争吵很有可能上升到匈牙利和奥地利之间的趋势,哪怕是之前稳坐泰山的老皇帝弗朗茨一世,都不得不连忙出言制止了。

对于奥匈帝国这样的二元制帝国来说,国家的团结是最重要的。

因为奥地利政府和匈牙利政府之间各自拥有着较大的权力,如果这次争吵没有好的结果,恐怕会演变成匈牙利王国政府和奥地利帝国政府之间的冲突。

要知道,虽然奥匈帝国与奥地利帝国为首,但匈牙利王国政府拥有独立的财政和行政,权力在奥匈帝国国内还是很大的。

如果匈牙利人觉得自己吃了亏,从而煽动独立的话,那老皇帝可真的要吐血了。

维持这个帝国耗费了弗朗茨一世巨大的心血,任何有可能破坏国家统一和团结的行为,都不可能被弗朗茨一世所接受。

好在,老皇帝在这个国家还是拥有很高的威望的。只要弗朗茨一是在,奥匈帝国的内部问题就永远不会膨胀。

见老皇帝发话了,无论是奥地利首相贝赫托尔德还是匈牙利首相蒂查,都不敢再继续发话进行反驳。

询问德国人的意见对于两人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贝赫托尔德能够证明自己的言论所言非假,蒂查首相也能暂时拖延战争的进行,甚至德国人真的有可能变卦,从而扑灭这场战争发动的希望。

终止了争吵之后,老皇帝看向略微有些不甘的匈牙利首相蒂查,吩咐到:“蒂查首相,不管德国人是否履行承诺,不管帝国对塞尔维亚采取怎样的手段,我希望这都是在你和匈牙利人民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你实在不愿意看到战争的发生,那么我向你承诺,不会以此为借口,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作为这个二元制帝国的君主,维持国家统一和稳定数十年的老皇帝,弗朗茨一世的政治手段十分高明。

老皇帝十分清楚地知道,与吞并塞尔维亚,证明帝国并没有衰落相比,维持和匈牙利之间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匈牙利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分崩离析,那么就算奥匈帝国能够吞并塞尔维亚,也会被分裂成两份甚至三份。

见老皇帝如此诚恳的发话,蒂查首相也明白自己必须有个决断。

虽然蒂查首相和匈牙利王国拥有巨大的权利,但如果交恶了奥地利帝国,单独的匈牙利王国并不能保持列强的地位,甚至会直接沦落到欧洲二流甚至三流国家。

弱小的国家永远保护不了自己,这是资深政客蒂查首相成为匈牙利首相之后,首先明白的道理。

没有太多的犹豫,蒂查首相回应到:“我明白的,皇帝陛下。请您放心,不管怎样,匈牙利人民永远都是帝国的子民。如果德国人真的愿意支持我们,那么我向您保证,匈牙利政府和人民会支持这场战争。”

蒂查首相很是聪明,他知道,虽然这看起来是老皇帝对匈牙利的退让,但如果匈牙利真的坚持反对这场战争,对于匈牙利本身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

除非匈牙利王国的实力已经远远的超过奥地利帝国,否则,这个国家永远都是奥地利说了算。

今天就4000字吧,明天日万补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