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八十三章:澳大拉西亚远征军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八十三章:澳大拉西亚远征军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截止目前为止,德国和法国的战略目的都已经十分明显。

德**队和法**队都奉行进攻主义,在这种军事思想的影响下,两个国家的作战都采用的是大举进攻的方式。

只不过两个国家的方向刚好相反,德国向西,借道比利时,迂回巴黎。法国向东,取道洛林,直奔莱茵河。

为了达成各自的战略目的,法德这对老冤家,从8月20日开始,整整四天的时间,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展开了四场战役,分别为洛宁战役,阿登战役,沙勒罗瓦战役,蒙斯战役。

这四场战役被统称为边境战役,法德双方各投入了高达数十万的作战军队,短短四天,也产生了共计十万人的伤亡。

虽然这其中的死亡人数只有一万多人,但中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德法双方加起来也超过了四万人。

因为在这些边境战役中,德法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火炮和重机枪。

这样的重武器给对方造成的伤亡是巨大的,特别是重机枪,只要扫射到,至少也是重伤。

这也让德法双方的铁路干线在运输军队前往边境的同时,也要承担大量的往国内运输伤员的任务。

好在西欧和德国地区的铁路建设还是十分发达的,加急运输之后,德法两国的运输环境也能跟得上。

在德法边境聚集上百万军队,疯狂开始厮杀之时,法**装的劣势也就凸显了出来。

蓝上衣红裤子的法**装在平时看起来极具个性色彩,但在德法边境的战场上,这样色彩鲜艳的法**装,无疑是送法国士兵上路的催命符。

蓝红两色的法**装在边境地区几乎无法伪装,最让法**队在德国士兵眼中看起来十分显眼。

保守估计,这样颜色特异的法**装,至少增加了法**队三成的死亡率,四成的受伤率。

按照道理来说,装备精良的法**队和德**队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夸张,至少战损比不会达到2比1。

但现实就是,在法**队如此显眼的军装之下,法国士兵和德国士兵的战损比基本在2比1左右,严重时甚至达到了3比1。

当然,除了法国人如此显眼的军装之外,目前的战争以法国进攻,德国防守为主也是主要原因。

在德法边境上,还有着这样一个小插曲。

一处德法边境的密林中,一队法国士兵正在林中进行巡逻。

这片地区暂时还没有得到德**队的光顾,因此法国士兵的巡逻也很是随意,甚至更多的时候只是走个过场。

因为在这片地区不远的西部,法**队早已经开进了二十多公里的路程。

这些算是处于后方的法**队,自认为根本不会见到德**队。

前面的巡逻很是正常,但这支巡逻的法**队走进密林的更深处,却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德国小调的声音。

按照道理来说,听到了不同语言的小调,特别是在战争地区,法国士兵至少也要警惕起来,随时准备对敌人开火才是。

但这群法国士兵居然率先询问对方口令,也让本来没发现法**队的德国士兵瞬间警惕起来。

德国士兵可没有那么离谱,在听到对方操着一口熟练的法语之后,二话不说,直接用机枪进行扫射。

这群法国士兵这才意识到对面是自己的敌人,连忙展开反击。

但各自谨慎起来的德法军队却面临着不同的境况。德**队身穿灰色军服,在密林中隐藏起来,并不是那么好发现的。

但法**队不同,法**队的军装太过显眼,哪怕有密林的遮掩,也丝毫不能掩盖法**装的个性。

这也导致隐藏起来的法**队很容易被德军发现,法**队已经丧失了先机。

因为遭遇的很突然,双方军队使用了重机枪和步枪乱射,还疯狂投掷手榴弹等武器。

一些离得比较近的,已经没有办法躲藏的,则冲上去用枪托和刺刀进行肉搏。

不过,法**队的作战素质,从枪法到肉搏技能,基本都逊色于德军一筹。

再加上法**队缺少关于山地的训练,因此在这种山林地区,这支巡逻小队很快就被德国人消灭。

虽然后续法国的援军来的很快,但法国的援军在德国火炮的轰炸下也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出了这片山区。

虽然德军偷袭的意图被识破,但趁着这样的机会,德**队也进入了法国边境之内。

趁着法**队乱作一团,德**队趁机猛攻纳夫夏托,维尔通,蒙梅迪,隆维等边境城市,试图在法国边境打开一个巨大的口子。

反应过来的法**队也十分顽强的抵抗,他们冲锋的很是整齐,当然,在枪口下倒下的样子也很是整齐。

大量的法国士兵向着德**队冲锋,然后变成一具又一具的尸体,积累起来。

很快,这些城镇边上,就积累起一座又一座的尸体堆。这些尸体堆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掩护,同时,也有大量的尸体继续积累在上面。

坚强的法国人很快明白了,单靠英勇顽抗的精神是完全抵挡不住德国人的大炮的,虽然法**队在数量上整体占优,但面对士兵的单体战斗能力和军装方面的优势,法**队还是失败的很快。

在丢失了大量的尸体和武器弹药之后,法**队匆匆撤离,在边境地区徒留一地狼藉。

战争打到这份上,朗雷扎克将军已经意识到了在中部地区部署主力并不是正确的选择。

朗雷扎克将军尝试着建议总司令霞飞,将中部的法军主力调集到北部和比利时的边境,来防备德军随时有可能从比利时南下,威胁巴黎地区。

但此时的霞飞自然不可能同意朗雷扎克的意见,朗雷扎克将军无奈,选择自作主张,将精锐后移,准备随时调转大军北上迎敌。

好在,霞飞的命令改变的也很及时。

在朗雷扎克将军后撤军队的第二天,霞飞就传来命令,让朗雷扎克的第五集团军全力北上,驻扎在和比利时的北部边境。

第五集团军士兵人数超过40万人,在朗雷扎克的率领之下,三天时间急行军120公里,终于抵达了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

而此时,德国皮洛夫将军所率领的第二集团军也在沙勒罗瓦附近强度桑布尔河,以三个军的兵力靠近法国边境,最终和朗雷扎克的第五集团军展开激战。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第五集团军所装备的火炮是M1897-75毫米火炮,也就是著名的法国小姐。

而德**队所装备的火炮,是德国和澳大拉西亚共同研制的GA1902-75毫米火炮。

这门火炮是根据法国小姐所改进的,射速相较于法国小姐有所提高,能够达到每分钟20发炮弹。

这也导致双方的火炮轰炸十分夸张,军队的进攻从白天打到黑夜,从黑夜打到白天。

而火炮的轰炸也一刻没有停止,颇有一番你耗不光我的后勤补给,我就耗光你的后勤补给一样。

得益于法**队悍不畏死的精神,在遭遇战开始,朗雷扎克将军将德**队打退了十多公里。

双方之间的火炮,更是将沙勒罗瓦和边境地区,轰炸的楼房倒塌,管道炸裂,工事损毁。

因为双方的火炮发射速度都很快,这导致双方军队消耗炮弹的速度也十分夸张。

在两军高强度的轰炸下,德军和法军平均每天至少要消耗二十万发炮弹,对于双方的后勤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随着德国的进攻日加犀利,加上德国的援军纷纷到来,比利时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德国人占领,法国边境地区也有些吃不消。

早在战争一开始,法国人就向澳大拉西亚和英国请求了援助。

很快,英国远征军就抵达了蒙斯附近,和法国第五集团军共同抵御北面的德**团。

而澳大拉西亚方面,阿瑟也表示会坚定地履行承诺,并且在三个月内至少向欧洲派遣15万作战军队。

为了支持死伤惨重的盟友法国,阿瑟决定尽快向法国派遣远征军。

事实上,占领德国的太平洋殖民地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就陷入了无事可做的状态。

因为身处遥远的大洋洲,澳大拉西亚的战事实在不多,敌人大多数也只是像葡萄牙和荷兰这样的弱小国家。

而这场一战,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就是最好的练兵机会。

不仅能够锻炼士兵的作战实力,还能够锻炼中高层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实现士兵和军官齐头并驱,共同进步。

纵使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表面战斗能力已经不弱,但没有经历多次战争的军队,仍然不能称作一支精锐的军队。

只有让士兵和指挥官经历多次战争,共同进步,才能临危不惧,更好的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

除了那30万人的殖民地军队之外,这次率先派遣到欧洲的主力部队,阿瑟选择了澳大拉西亚比较精锐的第四师。

第四师是常规部队中组建最晚的军队,目前训练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也该让这支军队真正的见见血,才能更好的成长。

至于更加精锐的123师和近卫师,他们前往欧洲的作战任务则被排在了后面。

毕竟澳大拉西亚国内也需要镇守,再加上殖民地的问题,在国内留有数量充足的作战部队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30万殖民地军队全部派遣到欧洲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军队也就只剩下十多万人了。

这些军队要守备包括殖民地在内的整个澳大拉西亚,实际上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