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零七章:交易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零七章:交易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战争已经极度不利,但对于沙皇斐迪南来说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协约国四大列强中,有两个和他同样来自于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

虽然无论是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还是澳大拉西亚国王阿瑟,和斐迪南的血缘关系都不算近,但毕竟也是来自同一家族的族亲,应该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吧。

带着这样的期望,斐迪南开始尝试着接触协约国,商讨如何以更小的损失来结束这场战争。

是的,虽然大量的保加利亚军队还在前线为了保卫国家英勇奋战,但位于索菲亚的斐迪南,此时已经在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王室的利益,如何在战后稳定自己的地位了。

斐迪南成功发挥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死平民不死王室的精神,只要能保证自己在战后的权力和地位不受损失,什么都是能舍弃的。

为此,斐迪南在联系协约国的时候,特意没有通知保加利亚的首相,为的就是和协约国谈拢之后,让保加利亚首相去背发动和参与战争的锅。

虽然军方高层在战争前更加主动,锅更大,但沙皇斐迪南还需要军方在战后维持保加利亚的稳定以及自己的地位,因此,军方是怎么都不能得罪的。

斐迪南充分发挥了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的精神,该抛弃时绝对不犹豫,甚至已经决定好战败后割让的土地范围。

如果保加利亚前线的军队得知斐迪南如此行径,恐怕高低也得整上一句:“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当然,斐迪南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至少前线的保加利亚士兵并未得知斐迪南已经计划投降的事情。

一车接着一车的物资运往前线,不仅寄托了政府对于战争的殷切期望,同样也寄托了保加利亚民众对于战争胜利的渴望。

1915年5月30日,前线边境。

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开始联系的是英法,因为之前巴尔干诸国在俄国的支持下,才发动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因此斐迪南无论如何都没想过先联系俄国。

至于澳大拉西亚,虽然和英法俄同为协约国四大列强,澳大拉西亚相较于其他三国的体量,还是太过弱小,而且距离欧洲太远,对欧洲局势起不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让斐迪南没想到的是,英法对外的统一口径是,澳大拉西亚的马丁师长是巴尔干战线的最高指挥官,而澳大拉西亚对于自己的军队拥有独立指挥权。

这也代表着,除非澳大拉西亚和马丁师长点头,否则巴尔干地区的战争还会延续下去,巴尔干诸国在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利益之后,才会同意和保加利亚坐在谈判桌上。

这让斐迪南瞬间紧张了起来。如果任由巴尔干诸国瓜分保加利亚,恐怕保加利亚在这次战争中的损失将无比巨大,保加利亚民众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战争结果。

就算将来将首相推到前台背锅,也不一定能够扛得住。愤怒的保加利亚民众不可能推翻政府,甚至是政府背后的王室。

紧接着,斐迪南又派遣自己的亲信乘坐飞艇尽快抵达澳大拉西亚,争取澳大拉西亚的同意和谅解,来结束在巴尔干方面的战争。

阿瑟在悉尼宫接见斐迪南派出的亲信的时候,已经是六月的中旬了。

虽然电报是比飞艇更快的联系方式,但斐迪南不敢冒着被政府和民间发现的风险,派出亲信私下交流无疑更加保险。

“陛下,恳请您看在和我们沙皇陛下同出一族的关系上,让军队停止在巴尔干地区的进攻。为表诚意,我们愿意向澳大拉西亚投降,接受不太过分的和平条约。”刚见到阿瑟,斐迪南的代表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装可怜到。

毫无疑问,在阿瑟这里拉关系是不可能的。先别说阿瑟的灵魂和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人本来就不太熟悉,就算是熟悉的人,在各自代表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根本不可能被私人利益所左右。

就像阿瑟的王后玛丽来自于俄国皇室,阿瑟也不可能为了玛丽,倾尽澳大拉西亚的一切去拯救俄国皇室。

最多为了澳大拉西亚的利益,让沙皇俄国多存在一段时间,还得是在澳大拉西亚没有损失的前提下。

因此,斐迪南这种拉近关系的行为在阿瑟看来简直可笑。乔治五世和威廉二世还是更亲的表兄弟,一样为了国家利益走向战争了吗?

“科斯诺夫先生,贵国能够迷途知返我很欣慰,但巴尔干的战争并不是澳大拉西亚一方就能够决定的。我们得通知我们的盟友英法俄,可以告知巴尔干诸个国家,获取所有国家和势力的同意才行。如果贵国真的有诚意的话,只要能够获得以上所有国家的同意,我们当然同意让巴尔干进入和平,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结束这场战争。”阿瑟笑着说道。

听到阿瑟对于拉关系的行为丝毫不感冒,科斯诺夫连忙继续说道:“陛下,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愿意向贵国和巴尔干诸国提供500亿列弗的赔款,割让西色雷斯地区,并且保证不会和同盟国有任何联系。希望陛下能够看在保加利亚王室同属于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份上,让保加利亚人民重新迎来和平。”

见对方开出了真正的条件,阿瑟这才点了点头,说到:“贵国的赔偿还需要等到将来的和谈会议上商议,如果贵国真的希望和平的话,那你就告诉斐迪南,命令保加利亚所有军队停止抵抗,协约**队将正式接管保加利亚。看在共同签署了欧洲王室宣言的份上,我会说动其他国家,尽量斐迪南继续待在他的王位上。”

斐迪南的真正目的阿瑟一清二楚,不是为了推动保加利亚的和谈,而是为了保障自己在战后的王位。

对于斐迪南来说,战争或者和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王位得到保障。

如果现在战争胜利,斐迪南想的就是如何瓜分其他国家的土地,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听到阿瑟点破自己前来的目的之后,科斯诺夫连忙点了点头,不敢有任何迟疑。

虽然斐迪南的年纪比阿瑟大得多,但以阿瑟目前的身份地位,直接称呼斐迪南的名字也没有任何不可。

相反,科斯诺夫反而松了一口气。只要能够保障斐迪南的王位,保加利亚割地赔款的事情由首相承担,民众愤怒也是怪政府和首相。

目的达成之后,科斯诺夫立即前往保加利亚驻澳大拉西亚大使馆,用电报向斐迪南发了一份保密电报。

这份保密电报的内容十分简单,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秘密,但斐迪南一眼就得知科斯诺夫的行动已经成功。

1915年6月11日,保加利亚军队已经一退再退,距离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也已经不远。

虽然斐迪南已经决定向协约国投降,但主动投降的绝对不能是斐迪南。

毕竟保加利亚人本来就骁勇善战,国内大多数人都是好战分子。

历史上的保加利亚在一战中只有400多万的人口,但硬生生动员了超过100万的军队,可以见得保加利亚的民风彪悍和好战程度。

现在的保加利亚也差不了多少,同样是400多万的人口,保加利亚先后动员了超过40万军队,平均每三个保加利亚壮年男性就有一个参军,足以见得保加利亚人对于战争的疯狂程度。

在前线军队还在死战的情况下,如果斐迪南公开投降,在民间的威望绝对会大幅度降低。

因此,最好是找一个人,一个在政府有足够分量的人,成为率先号召投降的那个。

毫无疑问,保加利亚首相是最合适的选择。作为斐迪南一手提拔上来的政府首相,保加利亚首相对于斐迪南的忠诚程度还是很高的。

为了让首相不顾名誉替自己卖命,斐迪南先后动用了各种手段,最终让保加利亚首相同意背锅。

6月12日,保加利亚首相公开发表了一篇演讲,表示保加利亚到目前为止已经走向末路,与其被敌人打败,被别人瓜分国土,不如主动投降,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篇演讲在保加利亚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在保加利亚首相演讲期间,多次有保加利亚民众想要冲上台,暴揍这个一语惊人的首相。

如果不是政府安排的警察和军队护卫在一边,怕保加利亚首相还没等来自正义的裁决,就被愤怒的保加利亚民众活活打死了。

当然,保加利亚首相的发言,对保加利亚民众不可能没有影响。

少数保加利亚人回头一看,悲哀的发现确实如同首相所说的那般,保加利亚已经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

与此同时,在斐迪南的授意下,政府开始操控军队陆续后撤,协约**队很轻易的就抵达了索菲亚,包围了这座保加利亚的首都。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还有一更一点左右,明天继续日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