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二十三章:凡尔登野望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二十三章:凡尔登野望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尼古拉二世的大手笔订单让俄国在协约国大出风头,但很明显,现在战争的主角并不是东线,而是已经平静许久的西线战场。

德奥联军想要歼灭俄军主力的计划破灭之后,奥匈帝国的主力军队就不得不南下回援,抵抗巴尔干军队带给奥匈帝国的严重压力了。

而德国的注意力暂时也放到了西线,因为英法为了减轻俄军在东线的压力,决定发动新一**规模攻势,顺便寻找攻破德国防线的契机。

目前的欧洲战争已经进入了漫长的消耗战阶段,局势其实也已经逐渐明朗。

协约国目前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其说是协约国的军队打败了同盟国的军队,不如说是协约国更发达的经济和更丰富的资源打败了同盟国。

所有国家在战争中的消耗都是巨大的,为了这场战争,德国对农场实行了监督,征收所得税,并且在一些地区实行了实物配给制度。

英法也同样如此,只为给前线筹集更多的资源和粮食,强化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全力为战争服务。

在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一个新词语,也就是所谓的工业动员。

在战争爆发的这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各**火工业急速扩张,所有工厂进入战争的无底洞,服装厂改为生产军装,各种机械装备厂改为生产武器装备,子弹,炮弹等。

大量的妇女也走进工厂,为前线的将士们生产军盔,军装和各种子弹。

部分妇女在军盔和服装里塞上写好的纸条,来慰藉前线士兵们受伤或疲惫的灵魂。

但不得不承认,这一招确实很有效。来自后方女士们的鼓励,前线部分将士确实爆发了非同一般的斗志。

各**工业的扩张十分夸张,特别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到十月份,德国的步枪和炮弹产量已经增加一半以上,机枪和大炮的产量翻了将近三倍。

就连刚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的飞机,德国也已经能够做到年产上千架。

奥匈帝国的武器产量增长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各种类型的武器年产量也增长了一半以上。

协约国整体来说军工业增长并没有这么夸张,毕竟除了俄国之外,英法和澳大拉西亚全部都是军工产品出口大国,在战争前的武器装备就已经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协约国来说,相较于军工业,军队规模的扩张才更加夸张。

战争刚刚爆发时,也就是1914年8月初,协约国士兵最多的国家是俄国,但总士兵人数也只有不到200万。

但截止现在,俄国已经累计投入超过400万军队,法国也投入了超过300万军队,英国120万,澳大拉西亚55万,意大利60万,比利时35万,罗马尼亚25万,塞尔维亚35万,希腊15万,黑山8万。

协约国投入这场战争的士兵总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万,死亡超一百万,受伤三百万人(累计)。

而同盟国方面,德国投入了350万军队,奥匈帝国200万,保加利亚30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55万,共计六百多万军队。

目前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也将退出战争,而德国和奥匈帝国加起来500多万军队中,死亡人数已经将近100万,受伤人数高达150多万。

当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奥匈帝国贡献的战绩。奥匈帝国被俄国用一场战役打败,当时死伤人数就高达数十万,也让奥匈帝国差点一蹶不振。

这场战争已经导致参战国家死亡人数超过200万,受伤人数将近500万,经济损失更是不可计数。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同盟国和协约国,此时已经无法后退一步。

这也不能承担战争失败带来的后果,不只是民众的愤怒,还有来自敌国在战后的敲诈和勒索。

这也让各国更加疯狂的面对战争,德国已经有计划继续提高征兵力度,新的一年里继续征募至少100万军队,投入东西线的作战。

此时德国的可战之兵高达将近200万,但西线军队目前只有100万出头。

德国人秉持着更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原则,决定在英法发动大规模战役之前,率先对法国人的战略重地发起突袭,在英法联军没有防备之下,或许会取得奇效。

说到德国人即将发动的突袭,就不得不提到法金汉对于将进攻重心重新放回西线的坚定程度了。

法金汉认为,东线俄国幅员辽阔,气候寒冷,交通不便,而且俄国拥有充足的后备兵员,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败它。

像圣彼得堡的进攻不会有决定性的结果,甚至在贸然挺进间,极容易重蹈拿破仑的覆辙,来一场另类的滑铁卢。

而西线法国战场纵深更浅,英法联军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德国的腹地,德国目前的最大威胁。

要知道,德国在西线的军队只有100万出头,而英法联军拥有将近300万的作战军队,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殖民地军队,但仍然不能否认英法军队对德**队的人数压倒性优势。

在法金汉给威廉二世的信件中,法金汉特意提到了如今俄国的军队在败北后晕头转向,新任俄军总司令尼古拉二世的能力不足,短时间内不可能发起进攻。

趁此机会,应该将50万军队主力调往西线,从国内召集一部分预备役部队,凑够200万军队,和英法大军决一死战。

只要能够打败法国,迫使英法联军投降,俄国就会失去来自西方的财政和军事装备支持,只能对德国屈服。

因为威廉二世对重蹈拿破仑覆辙的担忧,再加上俄国境内已经越来越寒冷,北半球的冬天快要到来。

以及英法即将对西线发动的大规模战役,让威廉二世同意了法金汉的提议,调集至少50万主力军队前往西线,在西线和英法联军决一死战。

如果能够凑足200万军队,200万对300万,威廉二世自认为优势在德国这边。

打败了英法之后,就算俄国有澳大拉西亚的支援,也断然不可能是德国的对手。

但如果继续和俄国僵持下去,英法拥有更加强大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殖民地资源,完全可以通过地中海到黑海航线,如同一个奶妈一样,疯狂给俄国回血。

虽然德国通过潜艇战对英法来往于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补给船进行大量的攻击,给英法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但英法终归家大业大,不是只有一片荒芜殖民地的德国能够比拟的。

法金汉极力主张进攻法国,因为他认为,协约国的根本是英法,英法对抗德国的根本是法国。

只要在陆地上击败了法国,就相当于击败了至少三分之一个协约国。

同时,还能利用法国本土给德国回血,再调转方向击败俄国之后,英伦三岛就只能束手就擒。

至于本土和欧洲极远的澳大拉西亚,法金汉认为并不足为虑。

毕竟澳大拉西亚在欧洲没有太多利益,没有必要和德国死拼。只要德国占据了足够的优势,凭借威廉二世和阿瑟的良好关系,完全能够做到让澳大拉西亚退出战争。

如此一来,解决了法俄的德国,只需要疯狂爆海军和皇家舰队决一死战,就能够完成消灭整个协约国的计划。

至于意大利,法金汉在计划中没有提到,威廉二世也没有丝毫询问的意思。

就意大利表现出的战斗力来看,没有其他协约国国家的帮助,意大利在陆军和海军方面对德国造成不了任何压力,只需要十万德**队,配合一部分奥匈帝**队,可以轻易从陆地上摧毁这个国家。

威廉二世点头之后,在法金汉的命令下,德国参谋部很快制定了关于新一轮攻势的计划,并且将新一轮攻势的主要方向放在西线。

根据法金汉的要求,德**队并不一定要实施大规模突破,通过包围敌人主力的方式来获取战果。

只需要占领一个在情感上被法国人奉为神圣的特殊地区,迫使法国人为了保护这个地区,不得不投入他们军队的每一个士兵。

这样,德国就能在这个地区实现让法国人流进血液的目的,达到毕其功于一役,有效杀伤法国士兵。

这么一来,符合法金汉意图的地方数量并不多,最适合的只有两个。

综合考虑之下,法金汉在贝尔福和凡尔登中选择了凡尔登,因为他觉得凡尔登对法国人来说更加重要,这让法国人甘愿流干最后一滴血。

其实凡尔登只是法国东北部马斯河畔的一个小城镇,人口只有一万人出头。

但在军事方面,凡尔登是法国最著名的要塞之一,在法国历史中多次出现,并且和法国许多重大事件有着联系。

在地理位置方面,凡尔登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国防线的枢纽,地势险要。

凡尔登要塞是法国东部战线的支撑点,位于协约国防线的突出部分。

凡尔登存在,会对深入法国和比利时境内的西线军队构成很大的侧翼威胁。

但如果凡尔登失守,德**队就能迅速地从铁路抵达法国的多个战略要地,并且打通了通往巴黎的通道。

要知道,凡尔登距巴黎城区只有200公里,有着巴黎的钥匙和法国东方门户之称。

在法国人眼中,凡尔登要塞是神圣不可逾越的地方,是法国人坚强和勇敢的象征。

如果凡尔登失守,先不说对法国东部防线造成怎样巨大的影响。单单在法国民间造成的沉重打击,就足以让法国民众对于战争的乐观程度下降一个等级。

凡尔登被攻破之后,整个巴黎也会危在旦夕。而在法国的历史上,敌军攻破巴黎之日,往往就是法国政府投降之时。

因此,法金汉认为,攻破凡尔登,就相当于攻下了巴黎。而攻下了巴黎,也就相当于攻破了大半个法国。

虽然战争爆发后,法国政府在凡尔登地区修建了新的防御体系,将要塞的建筑工事和野战堡垒结合了起来。

但距离现在才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部分堡垒工事仍然没有竣工,也是法金汉看到的,攻破凡尔登要塞的希望。

当然,虽然这么说,但凡尔登要塞绝对不是好攻破的。最基本的防御工事体系已经形成,凡尔登绝对是法国最坚固的堡垒之一,也是最不容易攻破的堡垒。

凡尔登堡垒地区一共有四道防御阵地,其中三个修建自1914年。

如果从空中俯瞰,这四道堡垒的纵深将近50公里,大大小小的公式碉堡围绕着要塞区域星罗棋布,其中,大部分向北突入韦尔谷地和平原。

几乎所有的防御阵地都被巧妙的安排在了满是深沟和高地的起伏不平的丘陵和森林中,这也增加了攻破这座要塞的难度。

原有的要塞工事,新增加的野战防御工事和后方补给基地紧密相连,让凡尔登要塞体系几乎没有任何缺点,成了一道坚固的,拥有纵深的梯次配置,足以让任何对手望而生畏。

法**队在凡尔登要塞布置了上千挺机枪和大大小小的炮兵阵地,让要塞的火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毫不夸张的说,这对德国人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不过,法金汉选择凡尔登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

正因为凡尔登要塞如此难啃,会让法国人更加愿意付出所有代价来守住这座要塞。

法金汉认为,为了凡尔登,法国人必将投入它的全部力量,而这正是法金汉的目的。

在德**队内部的动员会议上,法金汉甚至野心勃勃地宣称,要让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让所有法国人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至于法金汉进攻凡尔登的具体计划,这也很简单,就是用强大的火力摧毁法国人的防御工事,然后从马斯河东岸实施突破,争取在法国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拿下这座堡垒。

反应过来的法**队势必会大量增援,德国只需要在凡尔登实施进攻,便相当于进攻了所有法**队。

4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万已完成晚了十分钟,所以多一千字补偿。

已更新11000/10000,超额完成任务,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