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二十五章:澳荷战争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二十五章:澳荷战争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瑟接收到凡尔登战役打响的消息时候,已经是一天后的11月28日了。

阿瑟不可能不知道凡尔登战役代表着什么,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之一,法德双方死伤数量高达70万人,仅次于英法已经预谋发动的索姆河战役。

是的,虽然凡尔登已经被围攻,但无论是英国方面还是法国总司令霞飞,都没有放弃发动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将会是西线最大的一次反攻,甚至能够主宰西线战争的走向。

而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也是一战中最残酷的两场战役,两场战役加起来的伤亡高达200万以上,也能够直接决定西线战事,甚至是整个一战的走向。

正因为凡尔登战役的局势至关重要,阿瑟让皇家安全情报局时刻关注着凡尔登战役的走向,一有变动就立马通知。

当然,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对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英法忙于应对德国人的进攻,澳大拉西亚才有更好的扩张空间,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也会更高。

澳大拉西亚目前仅剩的扩张方向,也就只剩下北部的荷属东印度了。

荷兰相较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一个绝对的软柿子,可以任由阿瑟拿捏。

欧洲正在进行凡尔登攻防战,还在预谋索姆河战役,对欧洲之外的关注已经大幅度降低。

就算荷兰是英法的盟友,英法也绝对不可能为了荷兰得罪澳大拉西亚,更不要说荷兰是一个中立国家,和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关系还不错了。

荷兰作为一个二三流国家,仍然掌握着荷属东印度如此大规模的殖民地,阿瑟觉得有必要给荷兰减轻压力,当他们将目光专注于自己的本土。

1915年11月29日,凡尔登攻防战开启的第三天,澳大拉西亚国防部紧急通过了一项提议,这项提议被阿瑟命名为清剿行动。

顾名思义,这是一项关于打击德属新几内亚的反澳势力的一次行动,范围还包括反澳势力潜逃的地区,比如荷兰控制的新几内亚,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等地区。

而参与清剿行动的,包括第一师,第二师和两个殖民地师共计7.2万人。

经过了长达一周左右的长时间准备,1915年12月初,澳大拉西亚正式对外公布,为了清剿从德属新几内亚潜逃到各地的反澳势力,将展开一次较为严厉的打击行动,并且要求整个荷属东印度配合,因为澳大拉西亚政府怀疑,荷属东印度参与窝藏反澳势力,并且阴谋颠覆澳大拉西亚在新几内亚地区的统治。

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证据资料很是充足,不仅包含部分反澳势力的潜逃路线,还包括这些反澳势力逃到荷兰控制区域后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荷兰政府和荷属东印度算是泥巴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不管荷属东印度政府再怎么辩解,荷属东印度境内确实有不少的反澳势力,并且这些反澳势力从荷属东印度范围内获得了不少的武器装备。

荷兰政府想要谈判,但澳大拉西亚给出的条件是,要么揪出所有反澳势力,并且割让西新几内亚,苏拉群岛,布鲁岛,塞兰岛,米苏欧岛,奥比岛等岛屿,否则澳大拉西亚的怒火不会平息。

但荷兰人自然也不可能答应这样苛刻的条件,这几乎相当于将荷属东印度分为两半,荷兰的统治范围只有,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和苏拉威西岛四大岛屿了。

反应再迟钝的荷兰政府,此时也已经明白,澳大拉西亚的目的并不是那些反澳势力,真正的目的是新几内亚和荷属东印度的土地。

这是目前的荷兰人并不能答应的,荷属东印度是荷兰人为数不多的大型殖民地,也是荷兰能够维持在欧洲二三流国家的保障。

如果丢失了荷属东印度,荷兰的地位甚至比比利时还低,连欧洲三流国家都算不上,更不要提荷兰民众统一低地的期望了。

就算荷兰政府能够答应澳大拉西亚的要求,荷兰民众也绝对不会答应。

如果荷兰政府未战先降,恐怕愤怒的荷兰民众足以推翻政府,给政府改头换面了。

因此,哪怕荷兰政府再不愿意,也只能义正言辞的拒绝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要求,并且怒批澳大拉西亚这是可耻的讹诈。

可惜,这个时代的国家斗争本来就是这样,弱肉强食,强者还会拥有权利和地位,弱者只是强者瓜分的目标。

哪怕荷兰向英国,法国,德国甚至是俄国发出了请求,但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帮助荷兰。

德国自然不用多说,本来就和澳大拉西亚处于战争状态,德国人也没有任何实力冲破英法的舰队封锁,前往澳洲和澳大拉西亚作战。

先不说德国有没有能力这么做,就算德国有充足的舰队和实力,也不会为了一个近在咫尺的荷兰而去得罪澳大拉西亚。

英法俄自然不用多说,他们和澳大拉西亚是协约国四大列强,关系自然要比协约国之外的荷兰好得多。

荷兰虽然是欧洲国家,但荷兰对战争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荷兰和德国的关系更好。

这样的情况下,英法俄自然不会为了荷兰去得罪澳大拉西亚,甚至只会支持澳大拉西亚的扩张,来换取澳大拉西亚向欧洲的更多支援。

欧洲倒还有两个列强,但这两个列强更加不可能帮助荷兰去对抗澳大拉西亚。

至于除了欧洲之外的另一个列强美国,虽然目前美国有实力对抗单独的澳大拉西亚,但澳大拉西亚属于协约国,协约国四大列强之间互相有着援助协议,美国是不可能为了荷兰和协约国开战的。

因此,荷兰人辛苦求援一圈之后,他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帮助他们,甚至连一丁点的援助都没有。

阿瑟可不管这么多,1915年12月7日,澳大拉西亚的进攻正式开始。

在战争之前,澳大拉西亚就已经驱逐了荷兰大使,并且宣告和荷兰处于战争状态。

整个清剿计划兵分两路,西路包括第一师和一个殖民地师共计3.6万人,从皇家领地西渡,直接登陆荷属东印度最核心的爪哇岛。

而东路从澳大拉西亚控制的新几内亚地区向西,在占领整个新几内亚岛之后,再依次占领班达海和苏维拉西海的岛屿。

整个荷属东印度拥有高达四千多万土著,统治起来极其困难。因此,阿瑟一开始的目的也不是完全吞并这片土地,而是寻找其重要战略区域进行吞并,其他地区间接控制即可。

特别是荷属东印度的核心,爪哇岛。爪哇岛这片地区是荷属东印度人口最多的地区,这一现状一直持续到了后世。

哪怕是在后世,整个印尼也只有两亿多的人口,但一个小小的爪哇岛就承担了1.5亿左右,不可谓不夸张。

按照目前的人口比例来看,爪哇岛至少居住了2000万的土著,人口规模比澳大拉西亚的总人口还要多,但总面积却只有不到14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远超澳大拉西亚。

想要管理这样的地区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里拥有数量众多的民族,各种类型的宗教,语言文化不同,想要同化十分困难。

荷兰人控制这片土地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仍然不能同化这些土著。

虽然这其中有人口规模的问题,但荷属东印度地区土著的同化难度也远超寻常。

除了爪哇岛拥有将近2000万的土著人口之外,荷属东印度地区的其他三大岛屿,苏门答腊岛拥有将近800万人口,苏拉威西岛500万人口,加里曼丹岛200万人口,也是土著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

相较于整个新几内亚78.6万平方公里只拥有不到400万的土著,这些地区的土著分布太广,土著基数太多并不适合统治。

当然,除了在行政上控制之外,在经济上,也能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目前这些土著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在战争时期,他们是合格的炮灰。

而一战和二战都需要大量的炮灰来填补,荷属东印度地区的土著非常合适。

澳大拉西亚的战争贯彻了阿瑟制定下的准则,宁愿花费更多的资金,不愿造成更多的伤亡。

首先是舰队对于爪哇岛和荷兰控制的新几内亚进行大轰炸,将这些地区的海防和城市轰炸了个七七八八,然后才轮到军队抢滩登陆。

在对爪哇岛实施登陆的同时,澳大拉西亚还出动了上百架飞机,继续对爪哇岛和巴达维亚实施大轰炸,让荷兰军队疲于躲避轰炸,没有任何机会对登陆的澳大拉西亚军队展开进攻。

在舰队和飞机轮番进行大轰炸的同时,由殖民地师打头阵,军队很快成功登陆爪哇岛,并且向着爪哇岛的几大城市发起进攻。

爪哇岛最大的城市是巴达维亚,也就是后来的雅加达。这里是荷属东印度的首府,也是整个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

西线军队的首要目标,就是快速攻占巴达维亚,控制荷属东印度殖民地政府,来实现擒贼先擒王,速战速决的目的。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