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三十一章:各项变化和焦灼的战事

1915年12月25日,在和家人度过了愉快的圣诞节之后,阿瑟开始辗转几个军工厂和造船厂,检查并且慰问这些军工厂目前的状况。

相较于欧洲,战争对澳大拉西亚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澳大拉西亚的各项发展仍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范围。

因为已经年末,阿瑟也拿到了澳大拉西亚在1915年的发展数据。

澳大拉西亚政府首先向民众公开的,就是到目前为止,士兵的伤亡数字。

截止目前为止,澳大拉西亚一共向欧洲派遣超过60万作战部队,死亡人数高达13.5万人,受伤人数高达22.3万人。

目前还在欧洲的士兵人数只有30万出头,已经有将近十万土著完成了参军的义务,和他们的家人一起,被遣送到其他地区。

在新的一年,也就是1916年,澳大拉西亚预计向欧洲派遣作战部队50万,其中土著士兵48.4万,正规士兵1.6万。

派遣土著士兵对澳大拉西亚政府和阿瑟来说都不心疼,在欧洲的消耗战中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可以说是双赢。

战后存活的土著士兵确实也得到了阿瑟承诺的待遇,这导致这些土著对于参军并不排斥,因为至少能够保证他们的家人重获自由,前往其他地区生活。

战争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消耗了阿瑟在战前储备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和弹药。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各大军工厂已经在加班加点地生产,但仍然不能满足欧洲战场所需要的武器装备。

可以预料到的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战争的延续,欧洲战场只会越来越缺少武器装备和弹药,各**工厂的膨胀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

特别是俄国地区,至少缺少上百万支步枪,数亿发子弹,上千门火炮和上百万发炮弹。

单单澳大拉西亚已经对外出口了至少200万支步枪,足以见得这场战争的消耗有多么巨大。

当然,战争对于澳大拉西亚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如果非要说影响最大的方面之一,那一定是澳大拉西亚的移民数量。

截止到目前为止,澳大拉西亚的总人口为1645.49万余人,较上一年增长了108.4万人左右。

虽然看上去人口增长仍然在百万级别,但新增的108万人口中,国内新生婴儿数量就达到了45.7万人。

减去这些新生婴儿数量,今年澳大拉西亚的移民数量只有64.3万人左右,只有去年移民的一半多一点。

这证明了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伴随着欧洲的战争,欧洲移民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

哪怕是之前十分可靠的俄国移民,因为俄国国内的内乱,移民数量也大幅度减少,目前只能维持在每年四五十万移民的规模,甚至还有进一步降低的风险。

其他国家的移民那就更少,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加起来,移民数量也只有十多万人,足以见得这场战争对于欧洲的影响有多么严重。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像英法德这样受战争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目前已经默认关闭了移民通道。

对于这些国家的平民来说,想要在战争期间逃离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旦来自俄国的移民数量继续减少,澳大拉西亚的年人口增长很有可能降低到100万以下,打破近几年来的人口增长新低。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期待战争后短暂的和平时期,那时候也将是移民的爆发期。

其实说到底,俄国移民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澳大拉西亚移民部门对于俄国移民严厉的审查。

目前俄国移民中的革命分子多得吓人,这些有可能对国家的稳定造成影响的人,他们必须经过审查,并且要在长时间的考核期之后,才能真正的获得澳大拉西亚的国籍。

至于在人均收入方面,澳大拉西亚的人均收入目前已经增长到了53.1澳元,并且还是在澳元没有怎么贬值的前提下。

在欧洲各国货币普遍贬值,居民人均收入普遍下降的1915年,澳大拉西亚这样的表现还是少见的。

当然,并不只是人均收入在稳定的增长。

截止到现在为止,今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来到了18.12亿美元,折合3.624亿英镑,7.248亿澳元,增长率反而比去年高了2%,达到了8%左右。

不过,这是因为军工业的过度膨胀以及欧洲国家大量出口粮食和其他资源的原因。

澳大拉西亚因此赚到了大量的利润,将这些资金用到了国内的发展建设中,才导致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如此迅速。

也是同理,在欧洲国家经济负增长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亚的经济能够实现较为不错的大幅度增长,绝对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这一点还体现在财政收入方面。

1915年,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财政总收入大约为1.245亿澳元,相较上一年增长了将近16%。

毕竟出口了大量的物资和资源,财政收入的大幅度上涨反而理所应当。

要知道,哪怕只是阿瑟的王室财团,在1915年都向政府缴纳了超过两千万澳元的税收。

而王室财团的收入更是夸张,1915年的总收入大约为1.075亿澳元,财政收入和政府都差不了多少。

当然,对于规模较大的工厂和企业,澳大拉西亚的税收还是比较重的。

而对于平民和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政府的税收就比较低廉,这也是澳大拉西亚人之所以十分认可政府的原因。

这对于阿瑟来说也无所谓。毕竟无论是王室财团还是政府的财政,阿瑟都能够随意调动,实际上也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如果阿瑟愿意,政府甚至可以对王室财团免税。但这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反而因为地位特殊的王室财团,让王室遭受一些非议。

试想一下,当民众得到这样的报道之后,连君主和王室都不愿意向政府缴纳税收,民众们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向政府缴纳税收呢?

到时候,避税,漏税,偷税的行为一大堆,反而会对政府和社会的稳定造成麻烦。

在政府财政收入高涨的前提下,财政支出的增长其实也不少。

1915年,政府财政总支出大约为1.12亿澳元,财政盈余高达1250万澳元。

今年的财政支出相较于去年增加了接近1500万澳元,毕竟新一轮的军舰建造计划已经开启,再加上各种扩展军备,以及发动战争的消耗。

如果不是军费被英国人承担了一半,恐怕财政支出还要增加,甚至可能面临财政亏损。

除了军工业之外,澳大拉西亚的其他工业增长速度也不慢。

目前最畅销的澳大拉西亚工业产品,除了军工业的武器弹药之外,还有钢制头盔,活性炭防毒面具,定制军装,棉衣,军靴,老鼠夹等。

是的,老鼠夹也是欧洲前线军队最急缺的物资之一。因为欧洲的战争已经进入消耗战,消耗战又以堑壕战为主。

交战双方各自挖掘的战壕,里面会窝藏大量的老鼠和其他动物,包括让许多士兵头疼和厌烦的跳蚤。

也正因为如此,老鼠夹和跳蚤药,成了前线战场最紧缺的物资之一,甚至优先程度高于武器弹药。

澳大拉西亚也正因为抓住了这样的契机,研究了足以杀死大部分老鼠的老鼠药,以及特制的跳蚤药,获取了一部分的市场。

几乎每一批老鼠药和跳蚤药抵达前线,都会立刻被作战军队瓜分。

在非作战时期,士兵们最想做的,就是好好洗个澡,然后处理身上这些跳蚤。

虽然绝大多数老鼠和跳蚤都不足以致命,但跳蚤在身上跳来跳去,在身上咬一口也会奇痒无比。

而老鼠更加可怕,如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加上老鼠比较多的话,很有可能会在睡梦中被老鼠咬掉耳朵,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

因此,部分战壕的士兵用铁丝网给自己围一个护栏,能够阻拦老鼠的靠近。

不管怎么说,这些老鼠和跳蚤的存在,不仅给前线作战的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让这些士兵身心疲惫,甚至无心作战。

也正因为如此,老鼠药,跳蚤药等物品才会如此畅销,得到了前线士兵的喜爱。

阿瑟看着手中关于1915年一整年的汇报,心情还是十分不错的。

但此时远在欧洲的交战国们,心情就没有那么美丽了。

凡尔登战役进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德国和法国的军队都死伤惨重,但没有任何一方敢下达撤退的命令。

其实在凡尔登攻防战的前期,德国的进度还是比较顺利的。

德**队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德国参谋部制定的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占领凡尔登周围的地区,并且攻占外围的第一道防御阵地。

通过大量火炮的轰炸,在法国人被炮火打得晕头转向,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德国人曾迅速地将阵地推进了两公里。

哪怕德国人已经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此时的法国参谋部仍然没有弄清楚德国的真正意图,也就没有办法据此来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这也导致法国总司令霞飞只能保持凡尔登在各个方向上的平均防守实力,以便于在任何一个方向面对德国主力的进攻时,都能够进行有效的抵抗。

凡尔登要塞地区的部分法国士兵是从殖民地招来的土著,他们没有感受过法国北部的严寒天气,再加上本来就士气低落,导致部分土著军队的战斗力脆弱不堪。

甚至有的土著士兵直接转身逃跑,却被身后的法国督战队直接击毙。

不管逃跑的是什么人,在凡尔登攻防战进行到如此重要的时刻,必须毫不犹豫的击毙所有逃跑的人。

要不然,这些土著士兵有样学样,将来溃逃的士兵只会更多,甚至直接影响到法国主力军队的作战**。

随着德**队一步接着一步的强攻,德国攻下了凡尔登要塞东岸的主炮台,以及炮台附近的几个高地。

法国中央集团军司令朗格尔不得不下令将第二军后撤到马斯高地,而第二军之前驻扎的韦夫尔谷地,则被顺势而来的德**队占领。

直到此时,霞飞才认识到了德国人的主攻目标是凡尔登,并且决定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为了稳定凡尔登要塞的军心,霞飞派出了法国总参谋长卡斯特尔诺亲自到凡尔登要塞督战,并且向凡尔登要塞派遣了新的援军。

第1军,第13军,第21军和几个炮兵师,被霞飞调集到凡尔登战场,才勉强稳住了凡尔登的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凡尔登极度危难之时,霞飞委任第二集团军司令亨利·菲利普·贝当将军担任凡尔登战区的司令官。

说起贝当的鼎鼎大名,在后世的一战史中可谓是人尽皆知。

但现在,贝当也只是颇有实力的集团军司令,刚刚被任命为凡尔登战区总司令。

收到任命之后,贝当立即前往凡尔登要塞指挥部。

如今已经将近60岁的贝当将军,早年毕业于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校,但在这场战争之前从未打过仗,只任职过军事教官和团长。

不过,因为在战争中几次成功的指挥,被当受到了霞飞和参谋长卡斯特尔诺的赏识,在两年之内,就从团长上升为旅长,师长,军长,到现在的集团军总司令。

到达凡尔登之后,贝当将军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是阻止法**队无组织的溃败,二是尽快向前线阵地运送援军和补给,恢复前线阵地军队的战斗力和军心。

首先,贝当下了死命令,强令所有部队不得退过规定的红线。

按照贝当的原话来说:“宁可牺牲所有士兵的生命,也绝对不能再失去任何一寸法国的土地!”

因为第一和第二阵地已经全部失守,在最外线的炮台已经成了前沿阵地的支撑点。

因此,贝当果断的下令,外线的炮台为法**队的统一抵抗阵地,所有守军必须用现有的一切手段坚守这一阵地,顶住德国人的攻势。

各炮台只有在被德**队完全包围,并且无法作战时才允许撤离。

当然,贝当也不是只强压但没有任何行动的指挥官。紧接着,贝当就将整个凡尔登的守军划分为四个集群,重新调整了凡尔登地区的防卫,并且向部分缺少兵力的集群派遣一定的援兵。

在贝当的一通操作之下,法**队勉强的守住了阵地,但也只是暂时。

如果不能解决目前凡尔登战区急需的预备兵力和弹药物资,这样的局势也只是暂时的,德国人随时有可能重新占据优势。

凡尔登位于一个死胡同中,其突出部被马斯河一分为二,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和一条窄轨距铁路经常被德军炮火切断。

自开战以来,通往凡尔登地域的铁路、公路均遭到德军炮火的严重破坏。

奥伯维耶通往凡尔登的铁路是由法国内地通向这里的主要铁路线,但当时已完全处于向南进攻的德军大口径火炮的射程之内,由凡尔登城通往圣米耶尔的道路早在两年前即被侵入法国的德军切断。

贝当将军发现,当时唯一可以利用的运输线是一条7米宽、从凡尔登到西南约65公里的巴勒杜克城的二等公路。

由于这条公路距离前沿阵地20公里,而当时德军多数火炮的射程有限,贝当将军认为抢修并保持这条公路的运输是可行的。

他立即下令将战区内的这条65公里长的公路分成6段,集中人力抢修公路,使其迅速得到拓宽和加固,恢复了畅通。

为了紧急调用物资,贝当将军征集了近4000辆汽车,将全部汽车编为200个班,每班20辆。

当时在这条生命线上执行运输任务和警戒执勤的法军官兵多达9000人。

在2月底的日日夜夜里,这条二等公路上,汽车昼夜不断,车辆往来如梭。

利用汽车担负如此大规模的后勤输送任务,这在以往战争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主要应该归功于贝当将军在后勤工作上的革新。

这条公路后来被法国人尊称为神圣之路,在整个凡尔登战役期间,大约有50万部队和17万头拖拽用的牲畜沿着这条神圣之路运往前线,为法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因为贝当的及时调整,以及对于后勤的有效措施,让法国前线部队的抵抗能力得到明显的加强。

在神圣之路上运输的一批批物资和装备,如同游戏中能够回血的果实一般,让凡尔登前线的法国士兵迅速的恢复战斗力。

再加上法国参谋部对于凡尔登的重视,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凡尔登地区的守军兵力就增加了一倍,大大减轻了凡尔登地区法国守军的压力。

与此同时,德**队仅向这片地区派遣了十分之一左右的兵力,这也让法国守军在兵力方面更有优势,为法国人守住这片要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月20日,法**队重新向外围炮台发起进攻,试图回凡尔登地区的外围炮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法**队已经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并且斗志旺盛。

在一番激烈交战之后,法**队占领了优势,一鼓作气夺回了杜奥蒙炮台。

当这座炮台重新飘扬起法国的旗帜,不少法国士兵由衷地开始欢呼:“法兰西必胜!法兰西万岁!”

重新拿回杜奥蒙炮台之后,贝当立即加强了这座炮台的原有守军,避免这座炮台重新落入德国人的手中。

5200字,今天就这一个合章!

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