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三十六章:海军大决战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三十六章:海军大决战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饮用水都被封锁的前提下,弗格斯炮台内坚守的官兵的下场可想而知。

炮台长柔纳尔少校在牺牲前给士兵们留下了这样的话:“同伴们,我们的血就要枯竭了。生命是上帝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是可恶的战争,夺走了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生命,为了消除这场战争,我们辜负了生命,和平万岁!”

弗格斯炮台的最终下场是被德国人占领,但炮台长柔纳尔少校和所有守卫炮台的法国士兵的坚定意志,不仅打动了前来报道最新新闻的英国媒体,同样也打动了获知新闻的法国士兵和民众。

弗格斯炮台被攻陷之后,德**队在接下来的进攻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不仅不能将前线推进一步,甚至攻占的地区随时都有沦丧的风险。

法**队如同不要命一般,疯狂进攻包括弗格斯炮台在内的被攻克的堡垒。

短短三天的时间,法国就付出了高达四万人的伤亡,但换回了包括弗格斯炮台在内的大量堡垒和炮台,将前线往前推进了数公里。

时间来到1916年4月15日,德军不仅没能完成威廉二世下达的命令,甚至在付出了大量伤亡的前提下,还损失了不少之前占领的阵地。

很明显,德**方对于发动凡尔登战役已经有了异议。甚至不少德**队中,无论是中上层军官还是中下层士兵,都已经对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的命令不满。

正是法金汉一意孤行,发动了凡尔登战役,才导致德国人经历了数十万的伤亡,但在凡尔登地区几乎血本无归。

眼看着英法联军即将在索姆河地区发动新的战役,大量德**队被牵制在凡尔登地区不得调动,这让德国西线岌岌可危。

终于,在4月16日左右,德国高层发生了大震荡。

力排众议发动凡尔登战役的德国总参谋长法金汉,遭受到了包括兴登堡,鲁登道夫在内的德**方高层的弹劾,最终在4月20日被罢免参谋长职位。

接替法金汉成为新任参谋长的,是容克贵族出身的,原德国东线总司令兴登堡。

这还没完,在法金汉被罢免的第二天,德国首相霍尔维格,财政部长,后勤部长,内政部长等政府高层纷纷向威廉二世辞职,不少军方高层摇身一变,成为政府的重要官员。

这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政府和军方爆发了较大规模的政治斗争,结局却以军方的全面胜利为结束。

虽然威廉二世在这场争端中保持了中立,但军方并没有尊敬威廉二世的意思。

早在半年以前,兴登堡就明目张胆的违背了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法金汉的计划,才导致德国在东线经历了一次并不完全的胜利。

而目前的容克贵族又以兴登堡为首,面对这个极其庞大的军事团体,哪怕是威廉二世,也根本不能压制。

很明显,威廉二世已经错过了压制容克贵族的时机,他已经被兴登堡所主宰的军政府架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橡皮章皇帝。

说到德国的容克贵族,不得不承认,德国陆军的强大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容克贵族。

德国的容克贵族原来指的是没有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现在普遍泛指德国的大地主和贵族阶级。

这些人从数百年前就掌握了德国(普鲁士)的军政,也正是他们一手促成了强大的德意志陆军。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太过强大的容克贵族,对于德国政府和皇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威廉二世本来以为提拔容克贵族出身的兴登堡担任参谋长就能够让容克贵族满意,但没想到,兴登堡成为参谋长之后,立即就联合整个容克贵族阶级,扳倒了德国政府,架空了威廉二世。

军方的上台对于德国政策的改变是巨大的,德**队变得更加激进,也变得更加好战。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龟缩许久的德国公海舰队,此时也大有出港寻找英国人决一死战的架势。

不过,德国出动海军也是必然的。东西线的进攻都遭受挫折之后,德国就陷入了极大的物资危机。

因为航线和后勤补给线被封锁,除了用海军打破封锁之外,德国也再没有其他的办法。

总不能让这些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躲藏在港口吧,那样的话,建造海军也就没了意义。

如果说之前的德国政府和威廉二世有些优柔寡断,那么新上台的德**政府在战争方面就显得十分坚定。

容克贵族需要新的土地,军方需要更多的功劳。两大势力互相联合,导致德国政府对于战争的态度很坚定,至少在目前情况下,德国并不同意结束战争。

因为军政府和容克贵族的双重施压,德国统帅部不得不改变了初衷,将目前的战略中心转移到了海上。

一来,海上决战能够有机会突破英国对于德国的海上封锁,让德国的舰队有出海的机会。

二来,如果能在海战中取得优势甚至胜利的话,德国将打通和外界的贸易线路,甚至反过来封锁法国和英国。

这样一来,也能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甚至化被动为主动,硬生生耗死英国和法国。

鉴于这两条比较重要的因素,德国高层在进行慎重研究之后,最终决定在海上寻找机会,和英国舰队进行决战。

德国人的行动很快,1916年5月17日,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在大西洋上偶遇,随即爆发了一场旷世的大海战,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大海战。

当大西洋大海战爆发的消息传到澳大拉西亚,已经是好几个小时之后了。

但没办法,时间不到,阿瑟根本拿不到战果。但不得不承认,阿瑟被德国人的勇气震惊到了。

海军的决战不像陆军,打不过也能有序的组织撤退。海军的决战基本都是决一生死,能够逃掉的军舰绝对不多。

而且,一旦海战失利,德国公海舰队将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海战失利后的德国公海舰队,对战争再也没有任何影响和帮助。

这也代表着德国真的决定孤注一掷了。要么重创皇家海军,从海洋上改变目前的颓势。要么被皇家海军重创,整个国家悲惨的战败。

不过,再怎么说,德国公海舰队战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海军并不同于陆军,想要以少胜多的可能性很小。

除非是在军舰性能方面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德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军舰战斗力并没有这么庞大的差距。

截止目前为止,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拥有37艘战列舰,其中29艘无畏舰,8艘超级无畏舰。

德国公海舰队共拥有24艘战列舰,其中17艘无畏舰,7艘超级无畏舰。

在主力战舰方面,公海舰队和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有着极大的数量差距。这种数量差距是中小型军舰根本不可能弥补的,也是公海舰队相较于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致命性的缺点。

要知道这个时空英德的海军定位本来就更加激烈,在澳大拉西亚的刺激下,英国人建造了更多的无畏。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印度洋的防务,让英国人可以调动在印度洋的部分舰队前往大西洋,加入本土舰队,增加对公海舰队的优势。

更加要命的是,单看主力军舰的数量,差距虽然大,但还没有那么大。

但如果计算双方舰队军舰的总和,德国公海舰队只有大小军舰400多艘,但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拥有大小军舰700多艘,军舰总吨位比德国公海舰队多得多。

这导致公海舰队想要击败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大中小军舰的数量上都拥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战术根本不可能弥补的。

目前摆在公海舰队司令莱因哈德上将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拼死换掉皇家舰队的主力军舰,要么龟缩在港口没有任何作为。

这两种选择无论哪一种都是悲惨的。选择第一个,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换掉相同数量的英国主力军舰,但公海舰队对绝对会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虽然能避免公海舰队的伤亡,但这违背了军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莱因哈德也要面临三方面的问责。

其实接收到来自国内的进行海军大决战的命令之后,莱因哈德上将的心情就从来没有好过。

作为德国唯一的一支舰队的总司令,莱茵哈德上将十分清楚德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差距。

要知道,德国公海舰队所面临的英国舰队,是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

大英帝国在各大洋海有着分舰队,如果数量加在一块的话,这是两个德意志帝国都不能比拟的庞大舰队。

现在德国公海舰队的敌人正是皇家海军,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土舰队,都足够让莱因哈德上将头疼。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