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八十章:土地交换和皇家石油公司

阿瑟的心情非常不错,因为两艘巨人级航空母舰的测试都十分成功,澳大拉西亚可以说是第一个掌握了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的国家。

当然,英国人的进度也绝对慢不了太多,阿瑟在海军方面的投入也绝对不会减少,更加不会因为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就蒙蔽大意。

对参与测试的人员都进行鼓励和赏赐之后,阿瑟心情舒畅的返回了王宫,准备召开一次内阁会议,确定新的一年澳大拉西亚政府的任务。

说实话,1919年澳大拉西亚的任务绝对不少。除了国家各方面建设的基础任务之外,新首都的搬迁计划,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第四期建设等等,也都是需要花费大资金和大精力的大工程。

在内阁会议上,阿瑟还特意嘱咐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政府必须严抓所有工程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甚至要追责到内阁政府每个人身上。

除了这些建设之外,1919年也将举行新一届内阁政府的选举。

这也让澳大拉西亚的政坛从1919年到来之后就显得十分繁忙,毕竟每一次内阁政府的更替,都有大量的政客为此忙碌,只为争夺那个梦想中的最高权力舞台。

1919年2月,阿瑟又迎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英国政府基本同意科威特和休战诸邦进行互换,澳大拉西亚可以获得从沙特波斯湾沿岸到阿联酋的广茂的波斯湾沿岸土地。

这次土地互换完成之后,也是时候正式开发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资源了。

等到波斯湾沿岸开采大量石油的消息传达出去,英国人也绝对不会放弃手中的利益,波斯湾沿岸也注定会被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掌控。

要知道,伴随着飞机和坦克的相继面世,以及汽车这种东西在世界上越来越普及,石油的价格相较于十多年前早已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油所制成的汽油和柴油是目前发动机的主要燃料,各种石油制品也充斥着世界各方各面。

和英国人联合控制波斯湾沿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凭借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影响,完全可以掌控国际油价。

波斯湾沿岸拥有世界接近六成的石油储量,对世界油价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

就这么一来,中东地区的各民族和国家能否如同历史上那样顺利独立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石油这种东西在100年之内,绝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没有之一。

拥有大量石油储量的中东地区,也注定是各国争抢的香钵钵,永远离不开世界局势的纷争。

就算这些国家能够取得独立,也会受到更强大国家的影响,甚至直接被更强大的国家操控。

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谁都懂,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国拥有资源本身就是遭惦记的。

土地更换之后的中东殖民地,名字仍然是澳属波斯湾领地,是澳大拉西亚王室直接掌控的土地。

为了顺利开采波斯湾沿岸的石油,阿瑟决定出资500万澳元,联合政府的550万澳元以及石油设备,成立澳大拉西亚皇家石油公司,王室和政府的占股比例分别为四成和六成。

澳大拉西亚原本拥有的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也被并入皇家石油公司,皇家石油公司也将成为澳大拉西亚在石油行业的象征,绝对是一家起步就是世界500强的企业。

甚至只靠着来自波斯湾沿岸的石油,就注定皇家石油公司的潜力甚至能够达到世界50强。

科威特和阿联酋进行互换的消息,在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也绝对不算是大新闻。

毕竟这两块地区都位于中东,土地面积都不大,发展潜力也不太高,在两国之内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

甚至美国人澄清的新闻都比这两条新闻的热度高,只不过也没多少人相信美国人的澄清。

对于威尔逊政府来说,尽量摆脱美国政府的责任,将大流感和美国分割开来,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只要美国仍旧和大流感捆绑,美国就永远不可能主动向外扩张,这在外交方面也会受到更多的牵制。

别的不说,如果现在威尔逊总统继续提出自己的建立新秩序的理论,绝对会被欧洲国家呸上一口,嘲笑美国人这是痴心妄想。

在美国政府的行动之下,各种关于流感的消息开始频传,大有将流感的责任转移到那些财团和意外的身上。

只不过,经历了种种事件的美国政府的信誉度并不是太高,美国政府所宣扬的意外论和财团威胁论,似乎也只有部分蒙昧的美国民众相信了。

狡辩归狡辩,美国人赔款的态度还是十分积极的。毕竟美国人也知道,战后的欧洲确实缺钱了。

不管美国人在流感中的责任有多少,欧洲人这是打定主意要讹美国一笔。

这样的大亏美国人也只能独自承受,毕竟现在整个世界的舆论都偏向欧洲,美国的解释根本没有人信。

但美国人的应对措施也绝对不止利用媒体进行解释。根据英国人的情报机构调查的数据来看的话,美国人已经在紧张的建造大大小小的军舰,来扩充自己的海军实力。

毕竟凭借着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能够守住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领土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在美国南北也有加拿大和墨西哥这样的邻国,但无论是墨西哥还是加拿大,现在对于美国的威胁都不大,自然也不会被美国政府放在心上。

正因为美国人暗地里疯狂扩充军舰的原因,导致英国人对于美国人的戒备更加强大。

如今世界的所有列强中,能够真正对大英帝国的统治地位形成影响的,也只有欧洲的法国和美洲的美国。

法国人其实还是好限制的,毕竟德国人的实力也没有经过太大的削弱,勉强和法国进行对抗也是没问题的。

但美国人不同。美国人的地理环境导致他的本土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特别是在美国的海军崛起之后,美国再也不用担心来自加拿大的威胁,是大英帝国维护世界霸主地位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法国人在战争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但美国人几乎不需要。

美国人没有受战争的影响,这还利用后期参战之后的军火贸易,在战争中小赚了一笔。

这也是英国人之所以防备美国,甚至在澳大拉西亚就流感问责美国的时候,立即决定联合法国踩上一脚的原因。

和德法这样的欧洲国家不同,美国这样的国家在本土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只能依靠联合澳大拉西亚进行限制。

为了限制美国人疯狂扩充海军的行动,英国在世界联盟的会议上提出了限制各国海军规模的提议,但引起的反响其实并不太高。

首先,法国人就不太同意限制各国的海军规模,毕竟法国获得了来自德国的赔款之后,确实有着和英国一较高下的想法。

至少现在的法国已经恢复了欧洲霸主的地位,在欧洲大陆,法国就是那个最强大的国家。

其他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和英国竞争的想法,谁也不愿意自己的海军发展平白无故多上一层枷锁。

除了各国的反响平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美国并不在世界联盟之中。

只要美国不签署条约,他完全可以游离在条约之外,疯狂扩张海军规模。

因此,英国人也就放弃了签订海军限制条约的计划,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放弃了。

除非能够让所有列强国家和拥有建造战列舰实力的国家共同签订海军限制条约,否则,对于签订条约的国家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阿瑟对于英国人的提议保持着静观其变的态度,毕竟澳大拉西亚在短时间内也不需要大量扩充海军,也乐得看到其他国家大量建造超级无畏舰,他们在航空母舰的建造上也就会慢一步。

当然,对于英,法,美这样的工业大国修建军舰的速度,阿瑟还是十分羡慕的。

但就算拥有足够的资金,澳大拉西亚在军舰竞赛的时候,也完全比不过英法美德这样的工业大国。

提高澳大拉西亚海军建造的实力,修建新的造船厂以及扩建现有的造船厂,也是下一步应该要做的事情。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军舰造船厂以悉尼造船厂,墨尔本造船厂和奥克兰造船厂为主。

这三大造船厂几乎承担了澳大拉西亚军舰的所有建造,其中又以悉尼皇家造船厂最为庞大,能够建造的军舰类型更多。

虽然墨尔本造船厂和奥克兰造船厂能够建造上万吨的军舰,但想要建造那些将近2万吨的超级无畏舰,还是有些困难的。

提高澳大拉西亚的军舰建造速度以及水平,对于这三大造船厂进行扩建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次内阁会议上,阿瑟正式提出了扩建造船厂的要求。经过内阁政府的研究决定,投资1000万澳元,帮助三大造船厂进行扩建。

其中,对于悉尼皇家造船厂的三个船坞进行扩建。现有的三个船坞可以建造最大超过2.5万吨的军舰,但接下来的军舰还会不断的扩大,2.5万吨明显有些不够用。想要追赶上英法美这样的海军列强,至少要将悉尼皇家造船厂的三个船坞最大建造吨位扩建到3.5万吨以上,甚至最好能够达到4万吨,加强澳大拉西亚对于超大型军舰的建造能力。

同时,对于墨尔本造船厂和奥克兰造船厂进行扩建,确保这两大造船厂也拥有建造超过2.5万吨大型军舰的实力。

等这三大造船厂的扩建全部进行完毕,澳大拉西亚能够在同时开工至少五艘超级战列舰或者五艘航空母舰,建造速度才算能够赶得上英法美这样的工业强国。

三大造船厂的扩建大约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并且基本不会影响现有军舰的建造。

这一扩建时间对于阿瑟来说还是足够的,这也不会影响到将来澳大拉西亚的海军扩张计划。

除了造船厂的扩建之外,对于澳大拉西亚本土和殖民地的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也是新的一年交通运输部门计划的重中之重。

别的不说,新占领的领土需要全部部署铁路和公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澳大拉西亚对于这些地区的掌控力。

重点建设铁路的地区包括波斯湾领地,新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等等,还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铁路部署。

除此之外,公路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铁路的建设注定不能普及到每一个村镇,特别是殖民地。

这样一来,公路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澳大拉西亚的各种农用机械和汽车的普及率挺高的情况下。

新几内亚的环岛铁路和环岛公路,以及波斯湾领地为了石油开发和运输建设的公路铁路,将会是交通运输部门在接下来一年时间内最重要的工作。

随着各国对于飞机的研究,载客飞机的普及也是即将能够实现的。

澳大拉西亚其实已经有了载客飞机,但是否投入商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飞机现在最大乘坐数量也不过12人左右,不算两名驾驶成员更是只能搭载10个乘客。

虽然飞机的速度相较于飞艇来说更快,但飞机的花费相较于飞艇来说也更高。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载客飞机更多的是私用,阿瑟视察的时候坐过两次,其他时候也就是政府重要官员偶尔乘坐了。

但不得不说,飞机的稳定性确实比飞艇要高。根据澳大拉西亚皇家航空公司对于飞艇和飞机的相关测试来看,飞艇出现事故的概率大约为万分之三,飞机出现事故的概率大约为三万分之一,这其中是高达9倍的差距。

虽然万分之三和三万分之一的概率看起来都很低,但相较于后世航空事故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的数据来看,这个时代的飞机和飞艇还是比较危险的。

这也是阿瑟尽量避免选择飞机和飞艇这样的出行方式的原因。如果真的有紧急事务,也会让国内安排飞机,而不是乘坐飞艇。

毕竟三万分之一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低到澳大拉西亚目前的载客飞机正式飞行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

4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7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