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九十七章:合作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九十七章:合作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截止1919年,菲律宾的人口已经突破了1000万,准确来说已经达到了1053万出头。

如果没有来自后世的数据,阿瑟也不会相信这个国家在短短100年的时间内将人口翻了11倍,在2023年甚至达到了1.14亿人口,位居全球人口第13位,也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将来的印度尼西亚,也就是现在的荷属东印度区域。

一个能容纳下上亿人口的地区,还是美国插入澳大拉西亚的一颗钉子,这是必须要拔除的。

如果将菲律宾经营的好,将来就是澳大拉西亚的商品倾销地,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来源。

同时,菲律宾也可以作为对抗岛国的第一道阵线,减轻澳大拉西亚可能面临的岛国和美国的双重压力。

控制菲律宾之后,也能将美国在太平洋西岸的基地彻底拔除,美国所心心念念的泛太平洋政策也注定失败。

往深远了说,像现在的荷属东印度和菲律宾这些地区,可以作为将来澳大拉西亚的仆从国,替澳大拉西亚承担一些低端产业和重污染行业。

现有的荷属东印度和菲律宾在后世拥有超过三亿的人口,不惜一切代价能够组建超过3000万的炮灰军队,或者提供数千万廉价劳动力,可要比用澳大拉西亚人的性命去填要好得多。

曼努埃尔是一个聪明人,当他得知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的时候,他对于萨姆开出的所有条件答应的也很干脆。

毕竟萨姆的要求都是基于日后即将成立的菲律宾政府,萨姆并不会承担任何损失,甚至还有希望在澳大拉西亚的扶持下成为新的菲律宾政府的第一任总统,或者是第一任首相。

有一个好消息,因为菲律宾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殖民地时期,因此本土的势力其实并不强大,最强大的也就是之前反抗西班牙暴政而爆发的起义队伍了。

而曼努埃尔作为当时起义的元勋之一,在民间的威望是很高的,也掌握了相当一部分起义队伍的话语权。

这也代表着,如果曼努埃尔能够说动一部分起义队伍,再加上自身在参议院和民间的威望,想要通过任何法律都轻而易举。

不过,指望着菲律宾直接掀动独立战争,顺利打败美国人获得独立是不可能的。

哪怕有着澳大拉西亚的帮助,仅千万人口的菲律宾,也绝对不会是美国人的对手。

不过,来自后世的经验让阿瑟有着更好的办法。相较于直接掀动一场独立战争来说,在菲律宾培养大量的反美队伍,让他们深入菲律宾的民间,破坏美国在菲律宾的各种设施,加大美国在菲律宾的控制成本。

如此一来,美国人只有两个选择。除了加大投入,派遣军队驻扎菲律宾之外,也就只能选择被迫放弃菲律宾。

毕竟当统治一片地区的成本远远高于这片地区带来的收入的时候,继续占领这片地区,或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情报人员之所以找上曼努埃尔,也正因为看中了曼努埃尔在菲律宾民间的声望和支持度。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曼努埃尔在菲律宾民间振臂一呼,可以轻易组建一支武装力量,甚至掀起菲律宾反抗美国的浪潮。

要知道,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绝对不是风平浪静的。菲律宾早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就爆发了各种叛乱,自然也不可能乖乖听从美国人的统治。

自从1902年美国通过菲律宾法案结束了对菲律宾的军事控制之后,菲律宾就一直处于以美国人为主的文官政府的控制之下。

以美国人为主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看起来是菲律宾政府,但菲律宾政府几乎由美国人说了算,菲律宾人想要通过任何法案,必须要经过美国人的同意才行。

这也导致菲律宾人和美国人之间的矛盾加深,特别是美国人实行的政策几乎不考虑菲律宾人的意见,这极大程度的加剧了菲律宾人的反美情绪。

曼努埃尔通过琼斯法案扩大了菲律宾人参加政治的机会,虽然不至于取得优势,但菲律宾政坛也确实多了不少本地人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曼努埃尔在菲律宾政坛也拥有极大声望的原因。

可以说,如果没有曼努埃尔的话,菲律宾政坛仍然以美国人为主,菲律宾官员面对美国人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虽然琼斯法案缓解了菲律宾人和美国人之间的矛盾,但只要美国人主宰菲律宾政府一天,这种矛盾就永远不可能消除。

因此,萨姆交给了曼努埃尔第一个任务,那就是秘密组建武装队伍,将他们拆分成极小的团队,对于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进行破坏。

一个完整的菲律宾武装军队是绝对对抗不了美国人的。如果将其拆分为人数不等的小队伍,化整为零,反而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为小规模的反叛军队出动大规模军队是不划算的,这些小规模的反叛军队偏偏能够给美国人在菲律宾的统治造成极大的困扰。

无论是干扰美国人在菲律宾的生活还是破坏美国在菲律宾建设的各种设施,都能让美国人疲于应对,防不胜防。

更重要的是,将组建的武装军队化整为零之后,也能减少曼努埃尔的危险。

毕竟在如今的菲律宾,旗帜鲜明的反抗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国人在菲律宾驻扎的有军队,狗逼急了都能跳墙,何况是和狗差不多的美国人呢?

除了暗中组建反美武装力量之外,萨姆还和曼努埃尔达成了各种各样的协定,包括一部分武器资源,以及对于曼努埃尔的外交支持。

萨姆答应提供给曼努埃尔的武器装备,包括一批缴获自欧洲战场的步枪,还有淘汰自澳大拉西亚土著军队的武器。

林林总总的武器加起来超过10万支步枪,50挺机枪,100门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火炮,一架用于紧急逃生的飞艇,以及配套的各种子弹,炮弹等等。

这些武器装备放在任何一场战场都不够用,如果只是用来骚扰美国人,并且只局限在菲律宾区域的话,实际上还是完全够用的。

至少能让曼努埃尔私自组建超过十万人的武装力量,这一数字可远远超过了美国在菲律宾的驻军人数。

实际上,美国人结束了在菲律宾的军事政府之后,就撤回了驻扎在菲律宾的大部分军队。

美国目前在菲律宾的驻军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会超过2000人,除了一部分海军的官兵之外,真正的陆军人数绝对不会超过1200人。

这批武器装备足够曼努埃尔和美**队纠缠好久,但美国人没有动用主力军队之前,甚至能让曼努埃尔在菲律宾取得优势。

除了这批武器装备之外,根据萨姆和曼努埃尔的约定,曼努埃尔将会组建一支超过500人的留学生队伍,前往澳大拉西亚进行留学。

这500人的留学生队伍包括200个政治学留学生,将来是新的菲律宾政府的主要官员,也注定会受到澳大拉西亚的大力影响。

其次,还有超过200个要前往军事学校进行留学的学员。他们将会在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军事化教育,最终返回菲律宾,为新的菲律宾国家训练正规的军队。

当然,到时候菲律宾军队的训练也注定少不了澳大拉西亚的身影。

而这些人也会在澳大拉西亚的影响下,思考问题时总会不由自主的偏向澳大拉西亚。

这其实也是后世常见的留学策略。通过吸引较落后国家的留学生,并且将这些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培养成亲近自己国家的人才。

这些拥有出国留学经历的高素质人才,返回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后,因为自身的经历也会受到重视,逐渐走向国家的中高层。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影响,甚至能够通过大面积的吸引留学掌控一个国家,将一整个国家政府都变成倾向自己的政府。

这样的留学政策是可怕的,但也是落后国家崛起中不可避免的。

一个国家想要从落后走向富强,就不得不学习来自外界的先进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前往国外进行留学。

人在国外,不受到国外的影响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像菲律宾人这样,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庞大的差距之后,对于更先进的国家产生盲目崇拜也就理所当然了。

加上其他行业的留学生,这总共500人的留学生规模将刚在澳大拉西亚进修3到4年的时间,然后返回菲律宾建设新政府。

那时候菲律宾的独立也基本有所眉目,正是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新的政府,消除美国对于国家控制影响的时候。

通过这些留学生,澳大拉西亚也能够更好地掌控菲律宾政府。其实没有必要像美国那样,严格的把控菲律宾政府。

只需要通过这些留学生,再加上拉拢一部分菲律宾官员,哪怕菲律宾成功独立,也注定逃不出澳大拉西亚的掌控。

况且,就算成功独立的菲律宾,各个行业也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没有澳大拉西亚的支持,菲律宾很难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

就算没有澳大拉西亚,也会有英国和法国,甚至是美国的卷土重来。

一个弱小但拥有大面积土地的国家,想要在这个时代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看起来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比利时,虽然宣称自己是一个中立国家,但还不是遭受了来自德国的侵略?

在这个时代,能够保证一个国家完全独立于世界,要么拥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实力,要么就只能祈祷自己是一个十分贫瘠的国家,不会吸引到那些列强国家的觊觎了。

但很可惜,虽然菲律宾的面积比不上那些大的殖民地,但也是总面积将近30万平方公里的广茂土地,并且拥有上千万的人口,地理位置也还算不错。

稍微经营一下,这就是一块不错的商品倾销地。加上菲律宾所蕴含的各种矿产资源,所产生的收益绝对是巨大的。

虽然矿产资源远远比不上澳大拉西亚,这不代表菲律宾在矿产资源方面就比较贫瘠了。

恰恰相反,菲律宾在镍矿,钴矿,金矿和铜矿方面的储量都不小,在后世纷纷位居世界前十。

其次,菲律宾还拥有一定的石油储量,矿产的价值绝对能够给控制菲律宾的国家带来不菲的收益。

如此情况的菲律宾,除非自身强大,否则是避免不了列强和其他国家的觊觎的。

无论是之前的西班牙,现在的美国,还是将来的澳大拉西亚,都已印证了这一结论,那就是弱者只能成为强者案板上的鱼肉。

如果光靠曼努埃尔这样的文官来发展菲律宾的反美武装势力,先不说进度如何,这样匆匆组建的武装势力也注定不太靠谱。

为了让菲律宾给美国造成的困扰更大,澳大拉西亚还会帮助曼努埃尔组建武装势力,包括派遣比较专业的教官进行军事化训练,并且教他们一些比较简单的战术等。

澳大拉西亚最经常用的大面积火力压制菲律宾是无福享用了,毕竟这极其考验国家的后勤水平,以及军工业的生产速度。

澳大拉西亚在一战前囤积了大量的炮弹,也只不过使用了几次火力压制,每次火力压制消耗的炮弹数量高达上百万发,平均每天消耗的炮弹数量都在20万发以上,足以见得大面积火力压制对后勤的考验有多么巨大。

以目前菲律宾的实际情况来看,别说能够用得起大面积火力压制了,化整为零的反美武装势力能够动用的起火炮,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甚至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重武器都会被封存,等到将来菲律宾组建真正的军队之后才会动用。

毕竟现在武装的作用,只是对菲律宾的美**队以及基地造成骚扰,可没打算靠他们完全击败美国人。

明天两更,保底六千字,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