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零六章:六大军区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零六章:六大军区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内阁会议结束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各部门都开始繁忙了起来,准备着四年计划中提到的各部门各自的任务,也是为自己积攒政绩。

澳大拉西亚这十多年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国家的各项建设都很有成效,每一届内阁政府也都因此积攒了大量的政绩。

但话虽如此,这也代表着对于每一任内阁政府的要求也就变得更加严格。

在过去和现在的发展都如此顺利的情况下,如果各部门部长的工作出了任何差错,会和之前每一届政府的政绩形成鲜明的对比,就算错误本身不严重,也会在这种对比下被放大很多倍。

这样的道理也就相当于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理论了。

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因为和之前的行为产生了过大的差异,所以会被人放大很多倍,好人也就变成了坏人。

如果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同样也会因为和之前的行为产生过大差异被放大,坏人也就变成了好人。

在澳大拉西亚之前每一届政府都没有过错的情况下,第一个犯错的政府,也将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指责。

不过,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政府有着阿瑟的把控,想要出问题还是很难的。

毕竟政府发展的大方向都已经被确定,政府的思维再跳脱,也终究只能在大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调整,这对于整个发展计划来说是无伤大雅的,也注定影响不了太多。

说回澳大拉西亚政府的工作,阿瑟最为重视的,还是国防部关于驻防区划的调整。

国防部改制之后,和原本属下的参谋部的权力会形成制衡。这种制衡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否有利,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验证。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的澳大拉西亚还有试错的空间,有着阿瑟的把控,再加上距离战争还很遥远,完全可以试探出适合澳大拉西亚的体制。

在国防部负责扩建军队的情况下,参谋部也没有闲着,开启了关于澳大拉西亚军队驻防区划的讨论。

澳大拉西亚的范围实在太大,注定要被划分为好几个军区来驻扎。

之前的澳大拉西亚是分为本土加殖民地的方式驻防,主力军队大部分都在本土,殖民地驻扎的是殖民地军队和驻军。

而现在,参谋部决定采用更加先进的军区划分。每个军区单独设立司令部和参谋部,并且都拥有海陆空三军的部署,确保单个军区的战斗力。

最先被确定的,自然就是本土军区了。

本土军区只包括澳大利亚,驻防为:步兵1-5师,骑兵1师,炮兵1师,坦克师共计13.5万人。

除了本土军区之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海外军区,分别为:

新西兰军区:步兵6-7师共计3.2万人。

太平洋军区:包含两个太平洋领地,所罗门群岛,斐济和新喀里多尼亚,驻扎步兵8师共计1.6万人。

新几内亚军区:包含整个新几内亚殖民地,驻扎步兵9师,骑兵2师共计3.1万人。

北部军区:包含苏拉威西岛,皇家领地和帝汶,驻扎步兵10师,共计1.6万人。

波斯湾军区:包含整个波斯湾领地,驻扎步兵11-12师,骑兵3师,炮兵2师,共计5.5万人。

如此一来,整个澳大拉西亚被分为了六个军区,每个军区单独设立司令部和参谋部,并且都拥有海陆军空三军的配置。

当然,不可能每个军区都有大规模的海军驻扎。实际上,拥有海军驻扎的只有本土军区,太平洋军区和波斯湾军区三个,其他的都只是拥有一些小规模的巡逻队伍,船只数量不会太多,并且吨位都在千吨左右。

至于空军,这是每个军区都要驻扎的,并且每个军区的空军数量都不少。

虽然阿瑟没有大规模装备飞机的计划,但澳大拉西亚现有的飞机数量也突破了1500架,阿瑟自然也毫不客气的全部装备到了军区。

当然,部分飞机因为不方便暴露的原因,全部装备在本土军区。

剩下的500架左右的一二代军事飞机,平均每个军区驻扎100架飞机,也算是有了一定的防空和空中战斗能力。

六个军区的目的各不相同,但从海陆空三军的配比上就能看出一些意味。

首先是驻扎海军比较多的太平洋军区,这里有着大量的太平洋岛屿,再加上要防备太平洋东部的美国,因此拥有一定数量的海军是很有必要的。

波斯湾军区自然也不用多说,是澳大拉西亚最重要的石油产区,经济价值甚至无可计数,澳大拉西亚自然不能失去这片地区。

最后一个拥有大规模海军驻扎的就是本土军区了。

本土军区承担着澳大拉西亚核心地区的防务工作,也能保护澳大拉西亚的海岸。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本土的防御工作都是最重要的,本土拥有数量最多的海陆空三军也是必然。

太平洋军区负责太平洋,波斯湾军区负责印度洋,本土军区负责周围的领海,三大军区互相合作也能稳固澳大拉西亚的海洋权益。

将人数庞大的军队拆分到各个军区,也能方便每个军区之间的管理。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每个军区都部署完成,军区司令大概率是中将军衔,来确保军区司令对于各个师的师长都拥有指挥权。

当然,军区的参谋长军衔就要稍低一级,大概率是少将左右。

为了保持和军区司令的区别,国防部部长以及参谋部总参谋长的军衔也要被提高到上将级别。

这也是军队扩张带给诸多军官的好处,随着高级军官职位的增加,一部分人的升迁也是必然的事情。

而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作为澳大拉西亚军衔最高的两个人物(仅次于阿瑟挂名的三军总元帅),他们的级别也自然要被相应的提高。

说到阿瑟的三军总元帅的军衔,在特殊时期还真的不只是一个名头而已。

作为澳大拉西亚的三军总元帅和军队效忠对象,阿瑟有权利在特殊时刻掌控军队的主挥权,并且在任何时刻,无论是国防部还是参谋部,他们的大计划必须要经过阿瑟的审批同意。

这也是阿瑟作为君主,带给国防部和参谋部的权力制约。

虽然阿瑟一般时候也不会去干涉军队的运行,掌控着这至高权力的宝剑,就不用担心像德国那样,会发生军方架空君主的事情。

威廉二世之所以被架空,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德国的容克贵族太过庞大,历史也太过悠久。

哪怕依然没有爆发,容克贵族也控制了德国的方方面面,早已经成了德国的庞大势力。

而澳大拉西亚自然没有这样的烦恼。但将来会诞生很多因为军功成为贵族的人,这些新贵族也会牢牢的掌控在阿瑟的手中。

没有阿瑟,澳大拉西亚的新贵族也不不会被其他国家承认,新贵族也就没有权力。

这和欧洲的传统贵族是完全不相同的,也是澳大拉西亚避免贵族做大做强的权衡。

这些新贵族在没有阿瑟的支持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成长为庞大的阶级的。

他们想要获得源源不断的权力,就必须依靠在阿瑟的统治之下。

这对于阿瑟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有着更多的人支持,阿瑟的王权才会更加的稳固。

随着飞机的发展,能够发现一点,那就是飞机在澳大拉西亚已经很普及。

当然这里的普及指的不是在民间的普及,而是在军队和政府方面的普及。

特别是飞机普及到各大军区之,各军区之间频繁建立机场已经成了必然。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飞机确实能够加快军队之间的交流,而且飞机目前的安全性能也已经得到保障,至少空难率已经降得很低,基本不会发生意外。

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