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一十七章:1920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一十七章:1920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518章

  因为流感的影响,1919年的下半年是混乱且无序的。

  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相当的影响,哪怕是澳大拉西亚也不例外。

  略有起色的国外移民再次被终止,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国外移民中到底有没有实际感染的病例,只能采取严格隔离的措施,或者暂缓移民来澳,避免澳大拉西亚本土受到比较严重的流感影响。

  1919年的9月,澳大拉西亚还迎来了超过10万名国外移民,等到10月就已经锐减到了不足5万人,11月和12月加起来甚至都不足5万人,足以见得澳大拉西亚在流感方面的谨慎态度。

  这也让阿瑟在看到关于整个1919年澳大拉西亚政府报告的时候,稍稍略有些皱眉。

  不得不承认,这次突如其来的第三轮流感,对于澳大拉西亚原本预计的四年发展计划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甚至连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第四期建设都被迫终止,来防止建筑工人们扎堆导致的大规模传染。

  不过,相较于略显惨烈的国外来说,提前有所准备的澳大拉西亚还算是情况比较好的。

  10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时间内,澳大拉西亚国内有统计的感染病例只有不到十万例,死亡人数更是被降低到了四位数以下,准确来说只有600多人,也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了。

  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感染人数都在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因为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的原因,面对着这样的流感只能硬扛,也有某些医生和诊所乱开药,但结果证明了并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流感的影响,1920年的国庆节也变得十分低调,只有没有人参观的升旗仪式,所有的国庆活动都被取消,并且政府鼓励民众呆在家里过节,尽量不要出门。

  好消息是,这个时代的民众没有太多的逆反心理。就算民众要求他们呆在家里,他们大多也会听话的执行。

  但如果是后世的欧美,政府刚下达要求,命令民众尽量减少出门并且佩戴口罩,恐怕民众就开始抗议政府违背他们的自由权利了。

  这种思想是疯狂的,根本无法理解的,也是阿瑟要在澳大拉西亚尽力杜绝的。

  民众们可以争取他们应有的权力这没错,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国家的利益也很重要。

  目前澳大拉西亚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或许是因为阿瑟高额的声望的原因,澳大拉西亚人明显愿意听从政府和阿瑟的命令,对于政府颁布的任何政策和命令也都愿意执行。

  虽然没有任何活动,但澳大拉西亚政府对于1919年的数据还是进行了公布的。

  一来是让民众放心,毕竟还是有很多民众关心政府的各项数据,以及国家的建设情况。

  二来,国家的发展情况也能充分体现出国家在某些方面的潜力,以及相应的经济环境。

  相较于其他列强国家来说,澳大拉西亚在流感中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对于那些想要移居到比较稳定的环境的移民来说,就有更高的吸引力了。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在澳大拉西亚公布政府的发展数据的时候,不仅有大量的民众关心政府所公布的数据,有大量的国外媒体也跟进报道了这一数据,并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虽然澳大拉西亚在流感中遭受了影响,但有着同行的衬托,澳大拉西亚在1919年的政绩还是比较不错的。

  首先是人口数据,截止1920年1月1日公布数据的时候,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21694618人,较上一年增长了约150万的人口,数据还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不是下半年因为流感的影响,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数据甚至能够逼近2200万。

  在这149万的人口增长中,本土人口贡献了相当重要的一环。新生婴儿大约57万人,本土死亡人口7万人,相当于本土人口净增长50万左右。

  剩下的大约99万人基本都是移民人口,其中俄国人口贡献了将近50万。

  其实从这份数据中就能够看出,阿瑟已经对俄国人口进行限制了。

  如果澳大拉西亚放开对于俄国的移民限制,每年吸引上百万甚至200万俄国人口并不困难。

  但这样的人口增长,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如果俄国人口太多的话,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统治来说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虽然阿瑟已经时刻强调澳大拉西亚人这个统一的民族概念,但想要让澳大拉西亚这个大民族理念被所有澳大拉西亚人接受,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目前来说也算是有一定的程度,原本澳大拉西亚那数百万本土人口,基本都愿意,并且已经根深蒂固的接受了澳大拉西亚人这个理念。

  

  而早些年的移民也基本愿意接受澳大拉西亚的民族理念,毕竟澳大拉西亚人这个民族理念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好处,这才是真正吸引那些移民的一点。

  目前稍微有着排斥或者不适应的,是那些近几年刚来澳大拉西亚的移民。

  倒不是说这些人不愿意接受澳大拉西亚的统治,只不过在原本的国家呆习惯了,短时间内要让他们接受成为澳大拉西亚人,还是需要不少的时间进行影响的。

  一般来说,想要让这些移民接受并且顺从澳大拉西亚的统治,至少要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影响,才能让他们对澳大拉西亚产生认同感。

  如果要将他们洗脑成忠诚于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时间也会被无限拉长,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影响,他们才会对澳大拉西亚产生忠诚度。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的利益和澳大拉西亚的利益绑在一起。

  只要他们和澳大拉西亚拥有共同的利益,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和澳大拉西亚站在一起。

  这一点从澳大拉西亚对于这些移民的政策上就能够看出,政府向这些移民颁发大量的土地,或者提供住所和工作,让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在澳大拉西亚的生活,并且在澳大拉西亚拥有一部分资产。

  如此一来,就算他们的家人想要离开澳大拉西亚,他们也会不舍得。

  毕竟政府赠送给他们的资产是实打实的,对于那些在原本的国家生活不下去的人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如果大家都能够生活的很幸福,又会站出来反对政府,再次陷入背井离乡的困境呢?

  让一个移民对一个新的国家产生认同感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这个移民在新的国家生活的很好,让他们找到久违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四年计划的影响,澳大拉西亚在1919年的工业增长也算是比较快的。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钢铁生产总量已经分别增长到了350万吨和517万吨,化工业产值增长比例达到了17.7%,民用轻工业的产值增长也达到了14.1%。

  从这方面已经看到了澳大拉西亚政府对工业的努力,澳大拉西亚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工业国家,而是想要更进一步,成为一个工业强国,甚至是工业方面的超级大国。

  在这一点上,澳大拉西亚其实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加上来自英国人的帮助,实现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

  工业发展上,澳大拉西亚面对的唯一问题,可能就是人口不足导致的市场规模略小,无法消化澳大拉西亚实现全面工业化之后的产值。

  对此,澳大拉西亚政府也有着一定的应对措施。

  首先,保留荷属东印度,就是将其作为一个储备的市场,在必要时刻消化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产品。

  谋划菲律宾也是这样的目的,菲律宾人口的增长速度还是十分迅速的,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市场,对澳大拉西亚还是有着一定的吸引力的。

  其次,澳大拉西亚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在周围扩张,甚至在欧洲和东亚地区都有着一定的增长。

  澳大拉西亚的各项农产品远销欧洲和美国,也打开了一定的欧洲市场。

  虽然要和欧美各工业国家进行竞争,但欧洲的市场也是十分吸引人的。

  东亚自然不用多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绝对能够消化相当一部分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产品。

  好在流感是从十月开始爆发的,前面的九个月经济的增长还处于正常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1919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7.58亿美元,折合英镑为5.516亿英镑,11.032亿澳元。

  整体的增长速度还算不错,因为各项大建设的原因,澳大拉西亚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1919年,澳大拉西亚的财政总收入为1.887亿澳元,距离年收入超过两亿澳元,一亿英镑已经很近。

  这一年收入数字相较于阿瑟刚来澳大利亚时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这20年来,澳大拉西亚的发展速度,阿瑟还是相当满意的,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也见证了阿瑟在澳大拉西亚长达20年的努力。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