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二十九章:墨累河流域大开发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二十九章:墨累河流域大开发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战结束到现在已经度过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但一战带给世界各国的隐患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结束。

最让欧洲各国头疼的,就是一战参战士兵的安置问题。以英法举例,英法在战争中召集了数百万士兵,他们在战后瞬间丢失了工作,没有获得任何的抚恤金。

这些人极大程度增加了英国和法国的失业率,也是英法政府和社会的安全隐患。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各国的参战士兵普遍高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游行和危机。

这也是澳大拉西亚比较好的一个点,因为大部分士兵都是土著组成的,只需要发一小笔遣散费就行。

剩下的的澳大拉西亚士兵完全不需要裁撤,甚至还要进行一定规模的扩军,根本不会有失业的风险。

在加上国内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建设,这也让澳大拉西亚的失业率已经成为列强中最低的,也是最受向往的移民选择地之一。

反观英法的失业率已经不太能够控制得住了,数百万被强行退伍的士兵,再加上缩减军工行业的失业工人,让英法的失业者高达数百万人。

大量的失业者又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不少的人逐渐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变相提高了英法的犯罪率。

就连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也没能避免。虽然美国在一战中的军队规模并不高,但在战后也裁撤了数十万军队。

再加上流感时期背负的骂名,让美国的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在种种影响下,美国的失业率也已经提升了上来,失业危机已经开始影响全世界。

虽然看起来各国的工业和经济都在恢复,但背后的隐患,已经证明这只是经济崩溃之前最后的余晖。

如果阿瑟估计的没错,这个世界仍然会发生经济危机,而且注定会影响全球。

就目前各大战胜国的表现来看,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逃脱经济危机,就连澳大拉西亚也不能完全避免。

不过,要是提前做好准备的话,无非就是影响进出口的贸易额,对于国内的影响是可以进行控制的。

虽然目前距离经济危机还太过遥远,但各国经济的衰退已经是肉眼可见的。

不过是有着澳大拉西亚和美国这两个例外罢了,才让世界经济看起来有所好转

实际上,欧洲经济相较于六年前已经衰退了太多太多,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

这在一战前是不可想象的。一战前的欧洲一直是发达和繁荣的代名词,别说吃不饱穿不暖了,在其他落后地区的的眼中,欧洲人都是富人,只吃好的。

但现在的现状,德国,俄国加起来约两亿的人口受着巨大的粮食危机,其他的战胜国也有相当严重的失业危机,欧洲的衰退是肉眼可见的。

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一环套一环的,除了对于各行业和企业的影响之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失业者,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在经济危机中,粮食的储备是很重要的一环。阿瑟对澳大拉西亚的期望,自然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实现粮食的自产自给,做一个物产丰富的大国,而不是粮食进口国。

1920年4月底,阿瑟再次坐上了专车,前往圣阿瑟堡附近,视察墨累河流域平原的开发状况。

之前提到过,墨累河流域平原拥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此,这片地区自然也不只剩阿瑟堡这一个城市。

阿瑟这次视察的目的也不是圣阿瑟堡,而是附近的其他城市,巴尔拉纳德。

巴尔拉纳德位于墨累河沿岸,在圣阿瑟堡以东一百公里左右。

巴尔拉纳德是新首都圣阿瑟堡的粮食储备城市。换句话来说,这里注定是一个农业城市,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农业,作为首都圣阿瑟堡的粮食供应地。

为什么选址在这呢?从地图上就能够看出,巴尔拉纳德周围数百公里的土地全部都是广泛的平原,并且就在墨累河沿岸,土地和水资源是完全不缺的。

作为开发墨累河流域的试点城市,巴尔拉纳德凝聚了澳大拉西亚政府的心血,是一定要开发成功的,并且必须要开发的很完善。

在确定了圣阿瑟堡的地理位置之后,巴尔拉纳德的开发其实比圣安瑟堡还要早。

在铁路建设完成之后,政府调来了大量的拖拉机,安装上爬梨开始开垦,并且已经开垦出数万英亩的土地。

目前的巴尔拉纳德已经拥有上千个居民,这里将完全实行大型自动化生产,争取用更少的人力生产更多的粮食,甚至在将来满足大半个国家所需。

粮食的生产完全离不开水资源,好消息是,因为墨累河的缘故,巴尔拉纳德及附近的农业种植区基本不缺水资源。

但为了以防万一,在附近还是要修建蓄水区的,以便于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农业用水。

看着巴尔拉纳德农业开垦的盛况,阿瑟还是十分满意的。

平坦的平原让拖拉机在这里大展身手,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自动化生产。

无论是澳大拉西亚还是美国,和欧洲都十分相似,天然性的具有很高的城镇化率。

特别是像这种移民国家,人均土地面积很广阔,自然也造就了农庄的广袤和自动化农业生产的迅速普及。

农业化的自动生产在欧美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早在1830年,美国人就发明了最初始的收割机,对于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经过接近百年的发展之后,收割机对于欧美农业的生产来说已经相当重要,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要远远大于人力,这也为欧美国家解放了相当规模的人力资源。

澳大拉西亚农业生产一直以来也崇尚的是机械化,也就是所谓的用更少的人力生产更多的粮食。

无论是拖拉机还是收割机,只要能够运用,自然要比使用大量的人力进行种植和收割好得多。

墨累河流域在进行开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片地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是机械化的,而且最终要走向全面自动化。

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平原能够给澳大拉西亚带来什么还未曾可知,指不定将来会是澳大拉西亚的大粮仓,供给澳大拉西亚全国大半的粮食消耗。

说起巴尔拉纳德的开发,仍然离不开王室财团的影子。

当然,现在的农牧业由联合集团管理,负责澳大拉西亚的农牧业发展,拥有大量的农庄和牧场,目前是澳大拉西亚最大的农牧业巨头。

有着联合集团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巴尔拉纳德的农业开发还是非常顺利的。

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前来巴尔拉纳德居住,澳大拉西亚政府也开放了相关的政策,免费提供给巴尔拉纳德的居民相关的农业技术,并且廉价出租拖拉机和收割机。

预计正式迁都到圣阿瑟堡还需要五年的时间,这五年的时间也完全足够巴尔拉纳德的开发。

等到将来搬迁到圣阿瑟堡的时候,巴尔拉纳德的粮食产量也至少足够圣阿瑟堡的消耗了。

墨累河的流域除了巴尔拉纳德之外,在下游还有一个城市名为贝里。

巴尔拉纳德主要发展农业,贝里就主要发展工业。

从贝里出发,顺着墨累河几十公里就到了海岸线。再加上临近阿德莱德,铁路和公路还是相当发达的。

拥有着这样的先天优势,贝里十分适合工业的发展,相关的贝里工业区也在进行着建设。

虽然总规模并没有利奥诺拉工业基地那么庞大,但完整的贝里工业区,也至少能够提供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容纳上千家大大小小的工厂。

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大多都是重工业和化工业,而贝里工业区则主攻轻工业,弥补澳大拉西亚在轻工业方面的一些不足。

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和贝里工业基地一西一东,一个重工业一个轻工业,正好能撑起澳大拉西亚工业的半片天。

因为有着建设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经验,建设规模更小的贝里工业区还是相当简单的。

这里的建设也能为澳大拉西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也算是为之后的经济危机做好铺垫了。

反正澳大拉西亚的基础建设还有很多,就算经济危机爆发了,也完全能够凭借着大量的基础建设,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失业的群体有个工作,能够养家糊口。

为了澳大拉西亚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这些工业区的时候,阿瑟还是提出了相关的要求的。

首先是工业的排放问题,工业生产中的污水必须要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入河流,这是必须的。

排污设备是工业区建设时必须要考虑的,至少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空气的排放也是重中之重。阿瑟可不想新首都如同伦敦一样,变成那大名鼎鼎的雾都。不说对于身体健康的伤害,就连名声也没有那么好听。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