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四十一章:整顿治安和扩军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四十一章:整顿治安和扩军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一个列强国家,意大利政府的巨大变动很快就传到了其他国家的耳中。

看着手中关于墨索里尼上位的详细经过和目前意大利政府的状况情报,阿瑟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

能从一个报社记者成长为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不管历史上墨索里尼带给意大利怎么样的改变和影响,这都是意大利人自己的选择。

对于现在的意大利人来说,墨索里尼的上任有希望结束意大利近几年来的政治混局,让意大利重新回到正轨之中。

而对于墨索里尼来说,作为新任首相,还是以比较特殊的手段上任的首相,他的第一步行动势必会受到众多政党甚至是国王的关注,行动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他接下来的政治声望。

如何快速的做出一定的政绩呢?

对于一名政客来说,最能够出证据的自然要和民生息息相关,要让民众感受到周边生活的切实改变。

目前意大利的现状对于墨索里尼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之前几届内阁政府对于民间局势的不重视,导致意大利民间的治安环境简直糟糕透了。

而这对于墨索里尼来说,只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民众很容易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周边环境的不同。

定下了目标之后,墨索里尼也很快付诸了行动。

首先是对于治安环境的改善。对于意大利大小城市随处可见的黑手党,墨索里尼采取了严酷镇压的政策,动用黑衫军进行强力镇压。

相较于颇具规模的黑衫军来说,黑手党更加分散,不成气候。

这些只知道拿起刀剑砍人的街头混子,注定对抗不过拿着正规武器的军队,虽然是私人军队。

在意大利的一些大城市,黑衫军很快对黑手党进行了肃清。墨索里尼也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对于涉及到黑手党的人进行抓捕。

这样的雷霆手段确实很有效果,意大利的黑手党不是逃到国外,就是躲避到乡村和更偏远的地区,城市之中的黑帮势力已经几乎烟消云散。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墨索里尼在肃清黑手党的时候,大量的黑手党成员潜逃到了美国,必须在美国惩凶作恶。

这个时代的黑手党虽然也想过逃亡到其他国家,但除了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比较开放之外,其他的国家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想要继续耀武扬威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澳大拉西亚,本身对于治安环境的要求就十分严格,根本不可能纵容意大利黑手党在澳大拉西亚境内犯事。

实际上,还真的有不怕死的部分黑手党成员,假借着旅游和移民的名义,转移到澳大拉西亚的部分城市。

他们刚想在意大利那样,通过绑架和勒索赚取额外收入时,就遭到了澳大拉西亚官方的严厉打击,力度远远超过墨索里尼的黑衫军,也让他们立即又开始了仓促逃亡之路。

最终,大部分意大利的黑手党还是逃到了美国,毕竟美国此时的治安环境并不严格,黑手党在美国还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

除了迅速整顿意大利的治安环境之外,墨索里尼还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改善了意大利的交通环境。

虽然投入的成本其实并不多,毕竟意大利之前的环境实在糟糕透顶,稍微一点点的改变就让意大利人感激带德,也更加信任墨索里尼才是真正的挽救意大利的那个人。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墨索里尼在政府建立了大量的权威,在民间也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意大利人的支持,已经拥有独裁统治的基础。

意大利的首相是有任期限制的,为了确保自己能够长久的呆在首相的位置上,墨索里尼决定对意大利的选举法进行修改,确保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能够占据国会至少三分之二的席位。

当然,新选举法的颁布也需要经过国王伊曼纽尔三世的同意,毕竟国王在意大利也拥有不小的权威,如果和其他反对墨索里尼的政党联合起来,对于现在的墨索里尼来说也是一个麻烦。

作为一个自认为对意大利局势看得很透彻的拯救者,墨索里尼深切的明白意大利相较于其他列强国家的真正缺陷。

虽然意大利的问题看起来很多,人口不足,经济不发达,工业不强盛,军队战斗力不高等等。

但其实最致命的问题,是意大利人缺少成规模的煤铁矿区,这相当程度的限制了意大利重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意大利工业不强,经济不发达的现实。

仔细看目前世界上所有工业强国,无论是早早出名的老牌列强英法,是目前后来居上的新兴列强美国和澳大拉西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煤铁产区,并且规模都很庞大。

根据去年各国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煤炭产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年煤炭生产量高达6.3亿吨。

往下分别是:

英国2.707亿吨

德国1.305亿吨

俄国9535万吨

澳大拉西亚6077万吨

奥匈帝国4733万吨

法国4040万吨

岛国760万吨

意大利55万吨

是的,你没看错。哪怕到了现在,意大利的煤炭产量仍然没有岛国的零头多,和其他列强国家相比更是小巫见大巫。

在顶级列强的煤炭产量纷纷突破亿吨之时,意大利的煤炭产量单位不仅是万吨,产量数字也没有突破三位数。

这样的煤炭产量,也就代表着意大利的工业不会强大到哪去。

因为目前的煤炭对于工业来说非常重要,是工业发展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和铁并称为工业发展的两大要素,而意大利一个也没有。

更要命的是,距离意大利最近的煤铁矿生产区在德国和奥匈帝国手中。

德国的鲁尔区自然不用多想,先不说德国人有没有那么好打败,就算德国人弱的不行,还有这英法在一旁,意大利根本不可能获得分一杯羹的机会。

而奥匈帝国的捷克(波西米亚)虽然更有希望被意大利人获得,但也得打穿目前的奥匈帝国,这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先不说其他国家会不会干涉,就一战中的表现来看,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很明显比不上奥匈帝**队的战斗力。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同时寻求让意大利获得煤铁产区的机会,墨索里尼决定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改变意大利军队弱小的事实。

对于墨索里尼来说,增加军队的战斗力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黑衫军已经证明了,一支有信仰的军队的战斗力会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

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意大利才能寻求更大的扩张,改变自己矿产资源不足的现实。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墨索里尼甚至制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

最开始的依托强大的军备武器和信仰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再到寻找有利时机,选择一个颇有声明的陆军强国打上一仗,要么获得胜利,要么取得不错的战果,来加强意大利人对于国家的自信。

只有意大利人对于国家产生了高额的自信,墨索里尼的对于意大利的改造计划才能继续进行,意大利的强大才能不只是一个梦想。

这份计划在墨索里尼的心中要实现至少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甚至因为要等待时机的原因,真正实现计划的时间还有可能被延长。

但墨索里尼今年也才37岁,相较于其他国家政府掌权者五六十岁的高龄来说,墨索里尼在一众国家领导人中绝对是年轻的,甚至年轻程度完全可以名列前茅。

哪怕等上二三十年,墨索里尼的政治年龄仍然处于巅峰期,仍然能够实现亲眼看到意大利复兴的梦想。

权势滔天的墨索里尼很快就动用了自己的权威,让国会同意了关于陆军改革的议题。

新的意大利陆军将参照黑衫军的模式,进行改革,并且配备更加强大的武器。

对于一战中展露声望的坦克和飞机,墨索里尼也决定花费大代价进行研究,是从澳大拉西亚购买已经成品的第一代军事飞机,先一步组建意大利的空军队伍。

正常时期的意大利陆军规模在15万人左右,加上墨索里尼已经扩张到近十万人的黑衫军,意大利的武装力量规模大约在25万人上下。

虽然已经掌握了政府的权力,但墨索里尼丝毫没有解散黑衫军的意图,反而还暗中对黑衫军进行扩张,大有让其和意大利军队分庭抗争的态势。

意大利的扩军在欧洲众多列强中绝对算是独一份的,除了俄国内战这个例外之外,其他国家在战争后纷纷选择裁军,毕竟政府的财政负担不起太过庞大的军队。

除了俄国之外,欧洲军队规模最大的是法国,军队总人数仍然维持在50万以下。

而英国人的军队总人数甚至锐减到了35万左右,陆军的总人数再次恢复了一战前的水平。

和英法相比,意大利的扩军就显得非比寻常,不过也没太引起其他列强的注意。

毕竟一战中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就已经得到了验证,除了意大利的海军之外,对于意大利的陆军,包括英法在内,重视程度都不高。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兄弟们票多的可以等到这个月最后三天,有月票翻倍活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