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五十三章:相似的现状(中秋快乐!)

英国人此时为爱尔兰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但他们也有着一个难兄难弟,那就是平白无故被菲律宾宣战的美国。

只要其他列强不插手,爱尔兰的问题也不是那么困难。这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此时法国和美国的状况也不是那么良好。

如果说爱尔兰的独立战争只是爱尔兰人自发反抗英国人的统治的话,那么菲律宾的独立战争,可要比爱尔兰的战争严峻的多。

因为有着澳大拉西亚的支持,菲律宾军队仍然保持了对美**队的优势。

这样的优势不仅局限于人数,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差不了多少。

因为间隔了一整个太平洋,美国人想要将武器运输到菲律宾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目前美国人在菲律宾的军队只有两个师,这两个师的人数明显抵抗不了菲律宾所有独立军队加起来超过15万人的总规模。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内的现状比英国好不了太多,甚至两两相比之下,美国才是更加糟糕的那个。

说到美国人的糟糕现状,就不得不提到威尔逊总统在任期内的种种举措了。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移民国家,美国国内的人口来自于全世界,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人。

虽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美国人口,但此时仍然是欧洲的时代,还是有大量的人秉持着白人优越的心理,根本瞧不起除了白人以外的其他种族。

作为美国的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白人优越主义者。

他的种族歧视严重到什么地步?

正是威尔逊总统推动了20世纪美国黑人种族隔离政策,甚至还为美国曾经的奴隶制辩护:“奴隶们都曾得到他们主人宽厚的,甚至充满深情的对待。”

在威尔逊总统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各部门机构很快引入了种族隔离制度,甚至哥伦比亚特区还有一项关于禁止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的法律。

邮电部门,财政部门和印刷局都有着相当严格的隔离措施,甚至完全覆盖了餐厅,澡堂,办公室和休息室等设施。

甚至种族隔离不再满足于将白人和黑人简单的分开,开始追求直接减少和解雇黑人员工的数量,追求更加纯白的政府机构。

在美国南方各州的反对之下,威尔逊总统甚至废除了他两位前任的做法,没有为财政部登记处和其他联邦机构指派黑人官员。

这样比较严苛的种族隔离态度为威尔逊总统整个任期内的黑人政策定下了基调,也间接的影响了接下来的多位美国总统。

一直持续到杜鲁门总统时期,这样严苛的种族隔离制度才被废除,美国黑人才得以进入国家的更多部门。

如果威尔逊是来自于美国南方的总统,或者说他的出身就是以歧视黑人出名的,那么美国的现状反倒不会像现在这么混乱。

但问题是,威尔逊在参选总统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表示会支持黑人选民的诉求,这也让许多支持共和党的黑人选民转而投奔了威尔逊总统的民主党。

换句话来说,这些黑人选民是威尔逊总统统治的根基,是他那广泛支持者中的相当一部分。

从1918年开始,也就是威尔逊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美国国内的局势就变得相当复杂。

流感中政府和财团的互相甩锅,徳裔美国人因为在一战期间遭受到其他美国人的歧视,对于威尔逊总统加入一战的决定也相当不满。

除此之外,近段时间内,爱尔兰裔的美国人因为威尔逊总统并未公开支持爱尔兰的独立也产生了不满,这让威尔逊总统在他任期的最后一段时间之内,地位已经变得寥寥可危。

这还没完,从1919年下半年开始,威尔逊总统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

因为被确诊有着严重的中风,他的左半边身子甚至完全瘫痪,左眼也进入失明状态。

再加上他的多位政治伙伴和盟友和他分道扬镳,威尔逊总统在美国的统治根基已经被破坏,美国政府也远远不如表面上那么稳定。

而且美国还有着和其他参战国家相同的通病,那就是对于战后复原问题的不重视。

虽然美国参战的时间很短,但仍然有高达数十万的陆军需要被退役。

因为战争结束的比较仓促,美国对于这批士兵没有任何安顿计划,有的人甚至还没有拿到自己的薪水,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被强制送到了美国。

再加上农田价格在战争时期遭受了泡沫般的破灭,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破产或者深陷因为新购土地所欠下的债务中。

这也导致了1919年钢铁行业和肉类加工业的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种族骚乱也在芝加哥,奥马哈和其他城市蔓延。

虽然这样的危机不足以让美国庞大的工业和经济动摇,但这其实也代表着已经有一部分美国人对威尔逊的统治相当不满。

这一部分人中还包括美国的军队,因为威尔逊总统对于退伍军人的不重视,甚至那些刚刚前往欧洲就被送回美国的军人根本拿不到自己的薪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美国大兵自然也不可能狂热地为政府卖命,这也相当拖延了菲律宾战争的进度。

在美国海军的帮助下,美**队成功的在马尼拉登陆。

但这就没有然后了,两个师的美**队只负责驻扎在马尼拉,偶尔应付来自菲律宾独立军队的攻击,完全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

享受着来自美国的物资供应,但却在战争中消极怠工,这也算是美**队对于政府在一战后处理态度的不满的回应吧。

虽然消极怠工让这些美国士兵确实很舒服,来到菲律宾的这几个月,总伤亡人数也不过只有几百人。

但这可就苦了以威尔逊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菲律宾问题的迟迟不解决,成了共和党攻击威尔逊总统和民主党的手段,也让威尔逊总统在他这任期的最后一段时间内,几乎快成了整个美国的罪人。

对于阿瑟来说,菲律宾目前的现状完全能够接受,甚至反而乐见于此。

首先,目前菲律宾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澳大拉西亚支持的三个独立势力控制之中,这也代表着菲律宾实质上已经脱离美国的控制。

而且,美**队在马尼拉一天,美国政府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向马尼拉运输物资,确保军队不会缺少物资。

跨越一整个太平洋的物资运输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单单损耗在运输中的成本,有些时候甚至要比物资本身还要昂贵。

只要菲律宾独立战争一天没有结束,美国人就要被耗在菲律宾一天,这样的花费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在实质性控制菲律宾的前提下,还能够将美国人的注意力完全拖在菲律宾,这笔买卖相当划算。

当然,要想真正的解决菲律宾的问题,获得来自大英帝国的支持也是相当重要的。

但目前英国人的注意力同样被拖在爱尔兰,这也代表着在解决菲律宾问题之前,爱尔兰问题是要率先解决的。

如果没有任何外来势力干预,爱尔兰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应该和历史上的走势差不多。

但这对大英帝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和大英帝国有着密切关系的澳大拉西亚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一战的结果也代表着注定会有一场更加惨烈的二战。

这个时代俄国已经被削弱了太多,苏维埃俄国和沙皇俄国联合起来都不是历史上那个俄国的对手。

这也代表着,如果二战还是德国人发动的,那么仅凭目前的法国和俄国的实力来说,想要抵抗德国人的进攻是很困难的。

虽然距离理论上的二战爆发时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这段距离也完全不够俄国和法国的实力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也代表着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在二战中也要出很大一部分力。特别是和欧洲大陆只隔了一个英吉利海峡的英国,绝对要成为二战中的主力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的实力也就变得很重要。英国越强大,抵抗住德国进攻的几率也就越大。

想要减少澳大拉西亚在二战中的伤亡,变相的保护英国和法国人的实力还是很重要的。

目前英国人在处理爱尔兰问题方面还是很需要来自国际方面的援助的。

这样的援助并不是军事上的援助,而是外交上的援助。

英国人的军事实力不用担心,陆军再怎么弱,碾压爱尔兰共和军还是没问题的。

问题是,必须得将英国放在这场独立战争的正义的一方,扭转英国人目前在道义上的劣势,才能顺理成章地动用武力镇压这次叛乱。

好消息是,阿瑟对于舆论的发动和影响还是相当熟悉的,澳大拉西亚在欧洲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和舆论渠道。

况且,只要阿瑟和澳大拉西亚站出来坚定的支持英国,不管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肯定是更上一层楼的。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祝大家中秋快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