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六十九章:T-22坦克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六十九章:T-22坦克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轻机枪的改进之外,军工厂在火炮方面也有不小的进度。

还是那门著名的法国小姐,作为半自动火炮当中比较优秀的设计,颇受澳大拉西亚专家的青睐。

在和德国合作研发的GA-1902-75毫米半自动火炮的基础上,皇家军工厂又改进生产了M1922-75毫米半自动火炮,将75毫米火炮的最快射速提升到了25发每分钟。

除此之外,皇家军工厂还单独研发了M1922-127毫米榴弹炮,进一步丰富了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体系。

再加上来自克虏伯的火炮技术,澳大拉西亚的火炮体系也已经十分丰富,小到37毫米的机关炮,大到305毫米的巨型火炮,澳大拉西亚都可以独立生产制造。

当然,这些是陆军的火炮。海军专门的舰炮还有更大的口径,不过这样巨大的火炮放在陆军中就有些太过浪费,而且运输起来极为困难。

这两门新研发的火炮和之前的机枪一样,都是经过了可靠的实验的,这次也只是对外展示。

很显然,这两门火炮也获得了包括劳尔部长在内的军方高层的赞美,但对于这两门火炮的重视程度,就没有之前的轻机枪那么强烈了。

不过,最新的75毫米半自动火炮,还是得大量装备军队,增强澳大拉西亚军队的火力的。

目前,澳大拉西亚军队的法国小姐和GA-1902-75毫米半自动火炮就可以逐步被退役了,这替换下来的火炮也可以出售给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众多国家,也能为军队的换装提供一笔资金,减少军费的开支。

机枪和火炮之后,皇家军工厂的武器展示也即将结束。

但实际上,这不代表这次武器展示就完全结束了。除了皇家军工厂之外,坦克制造厂和飞机制造厂也有相应的成果,也在等待着阿瑟的检验。

说到坦克,澳大拉西亚在坦克研发方面已经进行了十多年。

取得的成果也相当不错,除了第一代坦克之外,还有第二代所谓的T-14坦克。

不过,说起来T-14坦克的研发到现在为止也过去了八年的时间了,相应的技术早已经支持坦克制造厂研发出更新的坦克,就比如目前代号为T-22的第三代坦克。

和之前的T-14坦克一样,T-22坦克同样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最普通和基础的T-22坦克,一种就是体型更大,火力更强的T-22A坦克。

作为最新一代的主战坦克,T-22坦克被坦克制造厂的专家寄予厚望,在设计方面也远远领先于前一代的T-14坦克。

在体型方面,T-22坦克比上一代T-14坦克大了一圈,成员也从五人增加到六人,分别是一个驾驶员,一个指挥员,一个火炮手,一个机枪手和两个装弹手。

坦克制造厂和皇家军工厂也早有合作,T-22坦克就装备了皇家军工厂最先研发的M1922-75毫米半自动火炮,主要火力迎来了巨大的加强。

当然,副武器相较于上一代坦克来说,也获得了不错的提升。

在副武器的选择上,T-22坦克装备了一挺MA-107马克沁重机枪和一挺BLN-1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BLN-1机枪可以被拆卸下来单独使用,这也极大程度的保证了在坦克无法使用的前提下,驾驶坦克的士兵的安全。

也正因为两挺机枪的设计,再加上BLN-1机枪的便携性,让坦克可以攻击360度范围内的敌人,基本做到了无死角。

因为对其他国家飞机和坦克性能提升的考虑,以及火炮,地雷和一些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新的T-22坦克将上一代T-14坦克21毫米厚的钢甲再次进行了升级,目前坦克最厚处的装甲厚达46毫米,最薄处也有32毫米。

同时,坦克配备的有最新的空调,在尽可能降低噪音的前提下,确保了坦克士兵们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都能够进行较为舒适的作战,保证坦克的作战能力,尽量不会被天气和气温所干扰。

不过,也正是因为火力和装甲的全方面改进,让这辆坦克的重量达到了23.7吨,和其他国家研发的小型坦克相比完全就是巨无霸,体型和重量方面已经具有巨大的优势。

体重的增加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备弹量的提升。T-22坦克理论上可以携带超过3200发机枪子弹,41枚炮弹和一些应急物资,包括足以支持坦克行驶320公里以上的燃油。

在一般情况下,坦克也可以携带一个副油箱,增加坦克的行驶里程。

但一般来说,副油箱就没有什么必要了。首先,需要坦克一口气行驶320公里以上的战役还是太少,坦克士兵们还是可以获得休整的机会,其中也包括了加燃油的时间。

其次,哪怕是最新的经过改进的T-22坦克,采用的发动机技术也无法支撑整辆坦克连续行驶十二个小时以上。

而目前这辆坦克的最大速度只有38千米每小时,在稳定情况下的平均速度甚至只有30千米每小时。

按照平均速度来看,连续行驶12个小时,也就是320公里左右的行驶里程,所装备的主油箱已经完全足够了。

真想让现在的坦克连续跑12小时以上,要么坦克坏在半路,要么坦克兵坏在半路。

这也是因为目前的技术限制,澳大拉西亚这样的情况已经好上很多,至少坦克的实际作战能力已经远超其他国家。

特别是在实际的战场上,坦克的性能可远远没有在平坦土地上模拟的这么优秀。

T-14坦克之前的测试数据也能保持平均26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但在战场上,坦克的行进速度基本维持在20千米以下,远远达不到预期的平均速度。

这能怪坦克设计师吗?其实并不能。

因为说白了,战场上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而坦克所面临的环境,这是坦克设计师们想尽千方百计都无法真正模拟的。

坦克在战场上需要碾过敌人设置的各种阻碍,甚至包括敌人挖掘的战壕和沟渠。

在正常的天气下还好,如果是下雨天土地比较湿润,这也会增加坦克的动力消耗,降低坦克的行驶速度。

除此之外,坦克在行进时,还需要照顾到后续军队的跟进。

战场的种种情况并不允许坦克以最大速度前进,此时坦克所表现出来的数据,只能说明坦克有这样的能力。

对于非平坦道路的模拟,T-22坦克的最大速度能够达到31千米每小时,平均速度能够达到22千米每小时,已经远超前一代坦克了。

虽然这份数据在战场上并不能实现,但最新的坦克相较于上一代有所改进,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现在的坦克来说至关重要的,并不是提高坦克的速度,而是降低坦克的趴窝率,提高坦克的稳定性。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坦克已经是战场上的大杀器了。目前的任何军队都应对不了坦克的成群冲锋,除非他们大量装备了火炮和反坦克武器。

但问题是,目前坦克的趴窝率还是高的吓人。哪怕是理论上世界最先进的澳大拉西亚坦克,都不能避免自己的坦克在作战时的趴窝。

不过好消息是,各国的坦克相较于一战已经有明显的改进了,这也说明了各**事科技相较于一战的提升。

英国坦克在一战的趴窝率高达六成,目前的趴窝率已经降到了五成以下,并且还在不断的改进中。

哪怕是一战中创造了趴窝记录的意大利坦克,目前最新的坦克研究进度来看,他们也做到了六成的爬坡率。

虽然不确定意大利的测试数据是否真实,但应该会有所改进,至少不会复刻在一战中高达九成的趴窝率,那可让意大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各国的笑柄。

而在趴窝率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澳大拉西亚,T-14坦克已经能做到四成以下的趴窝率了。

目前的T-22坦克在样本诸多的测试中,趴窝率保持在三成以下,算是坦克中表现的已经很不错的了。

要知道,哪怕是在二战,各国的坦克都避免不了趴窝。这就是**裸的技术限制,至少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一两成的趴窝率,澳大拉西亚的数据已经足够让阿瑟满意了。

这也是为什么新的坦克装备了可拆卸的轻机枪的原因,因为要确保在坦克趴窝之后,还能够保证坦克内的乘员们的安全。

虽然坦克在战场上是个大杀器,但如果开到敌人火力能够覆盖的区域,然后出现意外趴窝的话,那可就变成一个活脱脱的固定靶了。

就算敌人的火炮不能覆盖,就这样安静的躺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也注定会遭到敌人军队的冲锋,以及大量炸弹的光顾。

这时候一挺可拆卸的机枪,能够有效压制那些威胁坦克的敌人,确保在己方的营救抵达之前,这些坦克士兵能够保持在安全的状态。

在坦克的趴窝率彻底解决之前,坦克士兵的安全问题还是需要保障的。

为了妥善解决坦克的趴窝率,这次新增加的一名坦克乘员中,就有一个人需要负责坦克的维修工作,也就是所谓的维修兵。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