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七十七章:三大需求和三大政策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七十七章:三大需求和三大政策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谓的特殊道路能够帮助的只有盲人,但也算是在保障残疾人利益方面的一大努力了。

历史上这样的道路要等几十年后才能出现,目前特殊道路的提前出现,希望能够改善澳大拉西亚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改动的最快的就是悉尼了,特别是城区,很快就铺设了40到50厘米左右的特殊道路,拥有特殊的颜色和容易辨认的花纹,脚踩在上面能够有明显的硌脚感,方便盲人去辨认是否是特殊道路的范围。

在悉尼的特殊道路铺设完成之后,之前的那个报社记者戴西·多德里奇还特意重返了之前采访过的盲人学校,邀请那名盲人小朋友走上悉尼新修建的盲人街道,体验独自行走在街上的感觉。

当然,虽然说是独自行走在街道上,但身边还是有其他人的陪同的,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在盲人小朋友的脸上,也终于展现出了笑容,拥有了幸福的色彩。

作为对盲人有着重要意义的特殊道路,很快就进入了这些盲人的课程中。

盲人学校也会建立一条示范性的特殊道路,让诸多盲人在学校中就能够认识到可以让他们行走在街道上的道路,同时也是方便他们更好地辨认普通道路和特殊道路的区别。

从六月中旬开始,悉尼的街道上明显多了一部分盲人。这些盲人探索一般的走在特殊道路上,身边还有着比较热心的人关注着他们,防止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这条让盲人能够走出家门的特殊道路,也被人们亲切地誉为爱心通道,得到了一众媒体和报社的大肆赞扬,也让盲人群体和盲人家庭感激万分。

但特殊道路的建立也不光是好消息。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道路改建的费用,不仅要对特殊道路进行相应的设计,还要对现有的道路进行改造,整体的预算太过庞大,而且部分地区的盲人数量太少,改造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第二就是特殊道路很容易被其他人或者车辆占用。盲人是看不见的,如果前方有比较危险的障碍物,这时候特殊道路的存在反而成了最大的危险。

针对这两个问题,内阁在请示阿瑟之后,也对于之前的特殊道路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首先是特殊道路的建设范围和预算,从原本的全国所有城市改造变成了盲人人数较多的大城市改造。

这么一来,目前需要改造的城市不过就是悉尼和墨尔本,以及各州的首府这样的大城市,小城市暂时还不需要改造。

这些大城市的市政府基本就能自行负担道路改造的费用了,也就是说特殊道路的建设几乎不需要政府来负担,这对于政府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虽然特殊道路的建设范围缩减了,但仍然能够放便大多数盲人走出家门。

毕竟澳大拉西亚的残疾群体本来就不多,盲人群体就更少了。

这些人普遍分布在各大城市,要么就是在小的村镇中,建设特殊道路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针对第二个忙到容易被占用的问题,政府特意颁布了规定,禁止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占用特殊道路,违者将处以高额罚款,甚至会面临拘禁。

而且,占用特殊道路导致的任何意外由占用特殊道路者负责,这也算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他们仔细思考占用特殊道路是否值得。

说白了,只是一条40到50厘米宽的小路,占了也带来不了任何好处,而还要面临高额罚款甚至监禁,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完全是不划算的。

当然,这里的占用指的是长时间占用。如果只是普通人走一走是不会遭到处罚的,占用的范围主要还是看会不会妨碍特殊道路的交通,以及占用的时间长短。

趁着特殊道路在全国范围内还算火热,这两项规定也被很快颁布,并且立即开始执行。

从两项规定颁布后的各界反应来看,民众们对于这两项规定还是比较满意的。

特别是禁止占用特殊道路的规定,这能够确保盲人在出行时前方没有任何阻碍,和特殊道路本身是相辅相成的。

盲人的问题妥善解决之后,接下来就是之前所热议的,关于保障残疾人的福利政策,以及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议题了。

澳大拉西亚的残疾人群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先天性残疾人,一种是外来残疾人,还有一种就是后天性残疾人。

目前人数比较多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外来残疾人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大多都居住在大城市,生活质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说白了,哪怕是残疾人,如果没有丰厚的身家,也不可能移民到澳大拉西亚。

目前一张远洋船票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残疾人大多都是和家人一起移民,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的家庭甚至砸锅卖铁,动用大半辈子的积蓄,就是为了移民到澳大拉西亚,这也相当程度的断绝了他们再次移民的希望。

移民对于大部分移民来说相当于一次高额的投资,如果不是在原本生活的地区真的过不下去了,其实大部分人是不会选择移民的。

当然,还有一种移民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的,就比如之前淘金热所吸引的那些淘金客们。

当赚钱的**远远大于人们对于未知的地方的恐惧,也会让人们产生相当剧烈的移民的想法。

对于那些后天残疾的人,除了因为各种意外导致残疾的之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在当初的战争时落下残疾的军人。

这些军人其实也有相当丰厚的抚恤金的保障,他们的生活物资和生活水平与常人无二,从始至终也没有表达过对政府的不满。

这也是澳大拉西亚目前做的比其他国家好的一点,就是对那些在战争中伤残的士兵以及退伍的士兵,拥有相当不错的抚恤金体系。

这也让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在士气方面可谓是遥遥领先,士兵们有了足够的士气,军队的作战力量也会更加强大。

残疾人需要保障的权利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受教育权,工作权和正常生活的权利。

受教育权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悉尼和墨尔本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学校,再加上鼓励其他大城市建设相应的盲人学校和残疾人学校,就能够保证大部分残疾人的受教育权了。

这笔投资其实并不大,毕竟澳大拉西亚范围内的残疾人数量也没有多少。

因此,各城市和政府的动作也很快,不少城市的残疾人学校已经提上议题,甚至交由当地的市议会批准进行拨款了。

工作权是比较难解决的,毕竟大多数岗位普通人相较于这些残疾人来说具有巨大的优势,资本家们也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特意去招收这些残疾人。

因此,想要保证这些残疾人的工作权,提升残疾人的收入,就必须得想办法建设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岗位,或者说建设一些残疾人也不会受到影响的岗位。

不过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岗位还是需要身体健全的人,甚至是能干体力活的人,这和残疾人的状况就大相庭径了。

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政府只能将目光放在另一个方面,也就是相应的加大对残疾人的补贴。

这一点就交给王室救济委员会去做了。救济委员会可以和各市政府建立联系,进一步明确所有残疾人的数量,并且和政府商议进行一定的补贴。

不过大概也就是一些物资方面的补贴,确保残疾人也可以过上如同普通人一般的生活,至少在吃住方面还是要得到保障的。

还有就是正常生活方面的需求。鼓励民众们善待残疾人,禁止对这些残疾人进行歧视,同时在一些残疾人比较困难的方面进行关注,比如在楼梯旁修建无障碍道路等等,这是需要全国上下去一起推动的。

虽然这些政策有很大一部分刚刚开始执行甚至才计划执行,但对于那些残疾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希望了。

从各报社报道的残疾人的反应也能够看出,这类群体对于政府和议会以及所有澳大拉西亚人的关注十分感激,这一次特殊人群的事件也得以圆满结束。

残疾人群体对于政府是相当感激的,民众们对于这个结果也十分满意,这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

因为阿瑟在这次事件中的及时发声,还有政府和议会的及时反应,群众们对于政府还是相当满意的,国家的凝聚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

这其实也就是很简单的,民众们能够看到政府的努力,能够看到政府对于民众的关爱,这就已经足够了。

或许民众们要的也不是完美的结果,而是上到阿瑟,下到各州,市议院的议员们对于民众基础生活的关心,而不是空谈。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