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九十一章:房价和房贷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九十一章:房价和房贷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24年3月3日,在英国人的主持之下,这场关于德国赖账的会议在伦敦召开,参与会议的国家包含所有德国需要赔款的国家,也自然包括澳大拉西亚。

这次会议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德国拖延赔款的要求。

经过减免后的德国赔款比例在150亿英镑左右,目前已经偿还了超过10亿英镑。

当然,这不代表着偿还的东西全部都是货币了,其中包含了大量等价的工业制成品,矿产物资甚至是牲口。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德国在战争中的消耗已经非常庞大了,他们不可能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就拿出超过150亿英镑的巨款,除非其他国家愿意借贷给他们。

但问题是,接待给一个战败国家大量的资金用来帮助这个国家赔款,这样的明显是亏本的买卖哪怕是法国人也不会做。

更何况,财政状况唯一比较良好的国家美国也背负了大量的赔款,这也让德国人很难从其他国家那获得贷款支持,赔款的筹集进度自然也一再放缓。

“各位,我们已经在四年前缩减了德国的赔款比例,还留给德国三年的时间用来恢复国内的经济。

但结果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一味的退让是不行的,这会让一个本该遭到惩罚的国家看到免去惩罚的希望,也会让本该受到补偿的国家失去应得的补偿。

我认为,应当维持德国赔款的比例,并且敦促德国政府在两个月内尽快偿还今年的赔款。如果德国政府做不到,我们很乐意自行获得应有的赔偿。”会议的一开始,法国代表就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说道。

上次同意缩减德国赔款比例就已经让一部分法国民众不满了,这次要是继续退让,恐怕法国民众的唾沫星子都能将内阁淹死。

“没错,我们绝对不能纵容德国这种有钱不还的行为,这是对所有在战争中遭受到极大伤害的国家的挑衅。

根据数据来看,德国的经济在这四年中已经迎来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工业规模也恢复到了战前的六成左右。

这样的经济恢复速度已经超过在座的一部分国家,我不相信德国没有资金来偿还赔款,更不觉得德国的状况比俄国还糟糕。”俄国代表也站了出来,态度十分坚定的说道。

这是俄国在内战以来第一次在外交方面发声,也是尼古拉二世在和平之后,想要恢复俄国国际地位的第一步行动。

很明显,尼古拉二世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加入讨伐德国的队伍在目前来看就是正义的一方,俄国站出来发声不仅不会有任何损失,相反还会得到许多中小国家的感激。

相较于态度比较坚定的法国来说,英国人的态度就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了。

一方面英国人对德国人再次赖账的态度比较气愤,但也不希望太过压榨目前的德国,让法国在西欧和中欧没有对手。

说白了,目前的德国就是英国留给法国的对手。德国是必须要存在的,并且德国的状态应该良好的维持下去,而不是苟延残喘。

“先生们,我们能否更换一种思路呢?”英国代表这时候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观点:“德国政府是否有资金用来赔款暂且不提,但德国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确实不太良好。

相较于简单的用矿产物资和资金来偿还贷款,我们为什么不探索探索更多的方式呢?

就比如代工厂模式,我们提供相应的原材料,将重污染的工厂放在德国,让德国免费为我们加工制成品来赔款。

在此期间,德国工人的薪资由我们来定,薪水由德国政府来发。

什么时候替我们生产完足够赔款的工业品,什么时候就算德国偿还完了赔款如何?”

英国代表的想法又是一种思路,能够较为和平妥善的解决这次德国的赖账危机,也能让其他国家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

当然,英国人这样的想法没有目的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虽然看起来是将重污染的工业放在了德国,但德国的工业规模也注定会因此增加。

虽然短时间内来看利益明显在诸多国家这一方,但只要工厂在德国一天,德国方面才是最大的赢家。

这么做能够极快的恢复德国的工业实力,确保将来的德国仍然是那个足以撼动法国的强大国家。

英国人的提议让诸多国家陷入了沉思,这看起来似乎已经是不动用武力前提下的最好解决办法了。

最终,还是法国代表率先开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请问英国代表,这样的代生产方式如何解释呢?我们有这么多的国家,每个国家都要签订类似于这样的代生产协议吗?”

“其实不然。”英国代表笑着说道:“我们完全可以联合起来,要求德国政府为我们建立集中的代工厂制度。我们提供一些重污染行业的原材料,将重污染的工厂放在德国,来解决我们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用原材料就能收获相应的工业制成品,省去了建设工厂的麻烦。

为了确保我们所有国家在待生产方面的统一,应该明确我们需要带生产的具体行业,同一个行业共同生产,根据各自出资的原材料比例获得相应的工业制成品比例如何?”英国代表胸有成竹的说到。

这样的方案是英国政府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的答案,英国代表也早已经烂熟于心。

“工人和工厂的成本都由德国负担吗?如果德国不承认这个工厂怎么办?”俄国代表是时候问出了中小国家关心的话题。

“当然是全部由德国政府负担。”英国代表笑着说道:“这是对德国无力偿还赔款的一种退让,我相信德国政府会理解我们的无奈。至于德国不承认这样的制度的事情,我觉得不会发生,德国会重视我们的意见。”

“就算如此,德国政府绝对不能对我们的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加收任何进出口税费。同时,这些相应的重污染加工厂的选址也应该由我们来定,工厂的所有权也应该属于我们所有的国家,而不是德国。”法国代表沉思了片刻,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虽然这样的条件确实能让各国获得等价于赔款的物资,但将工厂放在德国的行为还是太过危险,让法国代表有些不放心。

明确工厂的所有权,要求工厂的选址权,甚至要求德国政府不得加收任何税收的提议,也就是在尽可能避免德国政府对于这种工厂形成影响。

至于这样的工厂会不会拉走国内一部分资本的投资就不是这些政客该考虑的事情了,毕竟每一届政府的任期都是有年限的,谁又会主动的为下一任政府去考虑呢?

甚至法国人都没有形成这种危机感,要不然法国政府也不会过度依赖德国的工业制成品,导致自己的工业规模恢复速度平平。

甚至有大量的法国资本已经外溢,前往其他国家进行大量的投资。

目前欧美各国已经翻了数倍的房价,身后就有着来自于英法财团的身影。

虽然这些国家的人口并不多,但房价在某个特定区域想要炒起来还是简单的,特别是这些国家的一些重要城市,房价炒起来相当顺利,价格更是节节攀升。

炒房价之前伦敦的房价在几十到数百英镑不等,但目前伦敦市区最便宜的房子也来到了一百英镑以上,甚至每笔房产交易都是溢价购买和销售的。

虽然伦敦的炒房热影响不到郊外和其他小城市,但作为目前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炒房的热度对于大英帝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当然,炒房热并不只出现在伦敦,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等大城市,都出现了炒房热的情况。

目前房价最高的应该是美国纽约,房价已经从之前的700美元以下增长到了1100美元以上,甚至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按照比例来换算的话,目前纽约市区的房价已经是伦敦市区的两倍,也不愧是阿瑟主力炒房的城市。

得益于房价的节节攀升,肉眼可见的一个情况就是诸多财团对于房产的把控和建造了。

之前在伦敦和纽约这样的城市还可以自建房,但现在自建房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审批手续,否则就只能购买修建好的房屋。

大量新的房屋被修建出来,甚至还没有建造完成就已经被提前预售了出去,让许多投资房地产的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也让这个行业吸引到了更多的资产和资本家。

光卖房的收入是明显不够的,一些看到了商机的资本家纷纷推出了房贷政策,力求压榨干净普通平民的所有价值。

看起来负担不重的房贷,能够让1100美元的房屋实际花费高达1300美元以上,也让相当一部分美国人成为了实际的房奴,超过十年的青春用在了还房贷上。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