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零二章:青霉素的销售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零二章:青霉素的销售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泰斯特-1火箭的试飞成功固然是一个好消息,但阿瑟对此也诞生了更大的期待,那就是关于火箭和导弹方面的更进一步研究。

为此,阿瑟特意将现在的火箭研究团体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齐奥尔科夫斯基主导,主要负责火箭方面的改进和研发,将泰斯特系列火箭作为主打产品,力求在火箭研发方面不断创新,创造更多的纪录。

而另一部分由赫尔曼主导,负责将现有的火箭改造成导弹,用作军事方面,并且不断的进行创新。

这也代表着以后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赫尔曼的研究方向就会被划分为火箭和导弹,一个负责军事领域,一个负责民事领域。

两人对于这样的划分都没有任何异议。毕竟齐奥尔科夫斯基到目前为止67岁的高龄,而且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火箭理论,没有太大的精力将火箭改造成导弹。

而赫尔曼不同,作为出生于1894年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他到现在的年龄不过也才30岁,正值春秋鼎盛,精力是比较多的。

与其继续探索火箭研发理论方面的知识,不如让赫尔曼主力研究火箭改造成导弹,以及导弹的后续研究。

毕竟是个年轻人,精力更多,相关的思绪也会更多,说不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想象力。

阿瑟对于火箭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也自然明白被称为航天先驱的三个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和赫尔曼的含金量。

将导弹的研究交给赫尔曼去做,至少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算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了。

阿瑟也不奢望短时间内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就有着重大突破。但至少在二战之前,有着更多的改进还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德国在二战中就研制出了攻击距离高达300多公里,最高飞行高度达到接近30公里的V2火箭。

澳大拉西亚目前的研发进度已经领先许多,提前研发出和V2火箭同等级别的火箭似乎难度也不大吧?

除了火箭的试验成功之外,医药集团也决定把青霉素作为药物对外销售,但严格保密其制造配方和具体的生产原理。

毕竟历史上青霉素在二战前就被发现,二战中已经有许多国家可以独自制造并生产青霉素了。

与其将这项技术捏在自己的手中,等到将来被其他国家也研发出来,不如直接将其作为药物生产,提早一步从其他国家手中赚取大量的利润。

哪怕澳大拉西亚现在就开始销售青霉素的药物,其他国家没有几年十年的功夫是无法发现并且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

再加上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时间很有可能被拖延到十多年以后。

而现在已经是1924年,距离二战的爆发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这也代表着在二战真正到来之时,未必会有多少国家能够掌握青霉素的生产,光是销售青霉素就足以让澳大拉西亚赚取一大笔利润。

医药集团之所以打定主意在现在销售青霉素,是因为目前的医疗手段对于伤口感染没有太好的治疗方式。

也代表着,被验证能够治疗伤口感染的青霉素药物,对于那些身患伤口感染的人来说就是救命良药。

哪怕是曾经的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不也是因为伤口感染和引起的败血症而死亡的吗?

更不要说条件更差的普通民众,面临较为严重的伤口感染时,能做的只有等死。

这时候要是宣称能有一种彻底治疗伤口感染的药物,带给那些需要人群的震撼和轰动,绝对是无可比拟的。

哪怕是打一个时间差,也完全能够利用这个时间差赚取大量的利润。

目前一瓶盘尼西林药物的制造成本大约在0.9澳元左右,但对外的售价普遍高达3.5澳元以上,甚至部分地区的售价已经超过了5澳元。

这还是在澳大拉西亚国内的售价。国外的售价因为有着运输成本和进口关税的原因,每瓶盘尼西林的药物售价高达10澳元以上,并且基本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盘尼西林药物的真正上市时间是在1924年7月,一经上市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也引起了大量的媒体争相调查和实验。

他们利用受伤伤口感染的白鼠进行实验,最后惊讶的发现这种药物确实能够治疗伤口感染,这也直接将盘尼西林推上了神坛,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药物。

而发明盘尼西林的弗莱明和赖特,也被阿瑟公开声明授予男爵爵位,并且每人授予5000澳元的奖励。

澳大拉西亚国内一瓶盘尼西林的净利润大约在3澳元左右,国外的净利润大约在7澳元。

目前盘尼西林上市一个多月就销售了超过40万瓶,总销售额突破了350万澳元,纯利润也高达230万澳元以上。

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多月的销售数据,而且还因为前期人们不相信医药集团的宣传,再加上相应的运输工作并不完善,导致在国外的销售情况并不良好的原因。

哪怕是这样,在国外销售价格高达9澳元以上的盘尼西林,也获得了大量的欧美人士的欢迎。

医药集团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目前生产技术的不成熟,再加上药物生产数量的有限导致的价格高昂。

当然还少不了高额的关税和运输费用,这才是国外的盘尼西林售价接近国内盘尼西林售价两倍的原因。

别的理由还好,单单是生产数量有限的理由,就足以让一些家境富裕的人担心了。

这些富人在钱财方面的担忧并不大,那更怕的是需要的药物被穷人抢走,或者直接被消耗殆尽。

虽然目前盘尼西林的价格确实很高,换算成美元高达25美元以上,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富庶的美国人抢购盘尼西林。

根据医药集团在美国的销售情况统计,美国人购买了绝大多数盘尼西林,光是一个美国就为医药集团贡献了至少15万瓶的销量。

这还是因为医药集团在美国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策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销售量的原因。

要是直接放开限购,恐怕光是在美国的销量就会在短时间内突破百万瓶。

不过饥饿营销也是有好处的。盘尼西林在美国的售价是最高的,普遍高达11.5澳元以上,远远超过欧洲平均价格的10.5澳元。

但美国人对于这种价格昂贵的药物没有丝毫嫌弃,甚至每天都在排队疯抢,变得十分疯狂。

根据医药集团的预估,盘尼西林的销售在短时间内根本不会受到影响,甚至销售额只会越来越多。

除非其他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青霉素,并且快速找到青霉素大批量生产的方法,才能影响澳大拉西亚的盘尼西林的销售。

但问题是,澳大拉西亚的青霉素研究耗费了十多年的时间,还有着大量的相关人员的努力。

特别是亚历山大·弗莱明,他本身就是历史上首先发现青霉素的人物,在阿瑟的指点下更是得心应手,也是能够迅速发现青霉素的原因。

阿瑟为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究,专门为青霉素的发现组建了相应的研发团队,耗费重金打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研究室,还是耗费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实现了青霉素的批量生产。

其他国家从发现青霉素到批量生产青霉素,如果没有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赞助,同时笼络相当一部分生物学的人才的话,想要完成这个步骤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按照青霉素每个月带给医药集团高达200万的纯利润来算,一年就是至少2400万纯利润,十年就是至少2.4亿澳元的纯利润。

对于阿瑟来说,这已经远远大于对医药集团和生物研究室的投入,回报是远远大于投资和成本的。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二战才是青霉素销售的最大时机。就算到时候有几家抢生意的,澳大拉西亚还是能获得相当部分的青霉素订单。

这种药物哪怕到后世都是极其重要的抗生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愁销路,完全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吐金巨兽。

而且这样的利润计算根本没有考虑医药集团目前正在进行的饥饿营销的策略。

按照青霉素制造厂的实际生产速度来看,一个多月40万瓶的销量远远落后于生产量,接下来的销售额应该还能更多,甚至翻好几个倍也不成问题。

这也代表着在这段时期内,青霉素带给医药集团的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这不仅是资金上的收入,还有国家名声和科研等级方面的提升,以及对于那些生物留学生的吸引程度。

此时青霉素的销售也能在世界范围内打响澳大拉西亚医药行业的名气,为澳大拉西亚其他药物的销售做好基础准备。

或许这还能成为一个品牌,澳大拉西亚医药集团将成为世界著名的药物生产企业,甚至凭借青霉素有希望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医药生产厂商之一。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