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一十七章:科考队回归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一十七章:科考队回归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着殖民地本土化越快越好的原则,阿瑟返回悉尼之后,没过几天政府就宣布了新几内亚殖民地的本土化。

具体的改动如下:

首先,原来的新几内亚殖民地改建为新几内亚直属州,新几内亚州的首府仍然在莫尔兹比港。

其次,殖民地政府改革为州政府,殖民地议会改革为州议院,约翰总督成为新几内亚州的第一任州长。

接下来就是大量向新几内亚州移民了。想要让新几内亚州发挥出该有的经济价值,人口规模至少要提高到200万以上。

目前的新几内亚州距离这个人口要求还有很大一部分距离,还需要政府在移民方面进行支持,才能快速提高新几内亚州的人口规模。

新几内亚的正式本土化算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查尔斯·普特尔一行人的成功归来了。

这个名字上一次被提及还是三年前,他是阿瑟亲自任命的澳大拉西亚南极科考团负责人,也是探索南极极点的领头者。

自从1922年年初探索南极的计划开始,查尔斯一行人就前往南极边缘,展开时长一年半的适应性训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整个科考队五个人除了查尔斯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到过南极,没有适应性训练,根本无法适应南极的寒冷气候。

当然,跟着他们一起训练的还有高达上百人的后勤队伍。这五个人的科考小队是探索南极极点的队伍,剩下的上百人则是澳大拉西亚的南极科考团成员。

探索南极的工作想要完全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阿瑟早在他们出发之前就做好了有伤亡的准备,这些后勤人员中也有一部分的医疗人员,各种医疗物资也在妥善供应。

仅仅是一年半的适应训练,就让上百人的科考团队受伤人数超过十人。

好在适应性训练的地点在南极洲的边缘,也是大部队的所在,没有导致不必要的死亡。

结束了一年半的适应性训练之后,大部队就开始朝着南极洲的极点前进。

随着越来越深入南极洲的中心,部分科考人员也开始频繁伤亡。

虽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南极洲的严寒加上陌生的地形,随时都有可能让人丧命。

历经半年的辛苦前进,整个考察团距离南极极点已经不远了,这也是大规模团队能够抵达的最近范围。

再往前的话后勤就是个大问题,这也代表着从这个时刻开始,探索南极极点的人数要被削减到五人。

好在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科考小队的五个人已经完全适应了在南极洲的生活,经验也变得丰富了许多。

带着数十只狗,相当分量的后勤物资,一些设备和保暖物品,五人科考小队正式踏上了前往南极极点的路程。

脱离了大队伍之后,五人小队的后勤补给几乎就要靠这些狗来运输了。

大部队所使用的拖拉机和马匹不太适合小规模的运输,极寒环境下拖拉机并不可靠,巨大的噪音和振动甚至还会引来雪崩的产生。

马匹自然不用多说,虽然也是耐寒冷的小马,但体型还是太过庞大,并没有查尔斯精心挑选的那些耐严寒的狗灵活。

一旦这些小马陷在雪地,这对于前往南极极点的进度来说是一种拖延,因此被查尔斯果断放弃。

好消息是,一路前往南极极点的路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查尔斯并非探索南极极点的先行者,他的前面已经有多位成功抵达过南极极点的探险家。

这也代表着他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参考,这同样也能成为他探索南极洲的经验,来避免自己的科考队伍发生同样的意外。

最为著名的其实就是罗伯特·斯科特和罗阿尔特·阿蒙森两位大名鼎鼎的探险家了。

阿蒙森成功的案例固然值得学习,但斯科特失败的案例,才是最能避免科考队发生同样意外的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科考队这次探索南极极点的目的并非只是到达南极极点,他们还携带了几面澳大拉西亚国旗,包括一些证明澳大拉西亚科考队抵达过南极极点和南极洲的资料文件等等。

只要他们成功抵达南极极点,澳大拉西亚的国旗就会被插在极点,也算是另类的宣誓主权。

这在平时或许没有任何作用,但只要澳大拉西亚实质性的开始对南极洲的声索,这些文件资料和旗帜,也能证明澳大拉西亚曾经对南极洲的占领。

当然,一切还得靠实力说话。只要澳大拉西亚的海军能够继续变强,坐稳自己南半球霸主的宝座,占据大半个南极洲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虽然可能在长时间内南极洲的资源都无法开采,但也算是为将来的澳大拉西亚留一条后路。

谁又能保证在几十上百年后南极洲的资源不能被开采呢?要是将来有了足够开采南极洲资源的技术却没有南极洲的土地,这不才是最大的惋惜吗?

有了不用总比没有强,这也是阿瑟的目的,提前谋划南极洲还是很有必要的。

要不然等到二战结束,世界范围内开始大层面的和平之后,想要单独占据大半个南极洲就不现实了。

目前的世界局势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最好搞事情的时候。有着英国人的支持,并不畏惧包括美国和法国在内的其他列强。

查尔斯一丝不苟的执行了阿瑟的要求,在南极极点插上了澳大拉西亚的国旗,并且在国旗下掩埋了一些文件资料和物品,证明澳大拉西亚科考队的到来。

在这之后,科考队耗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南极极点附近地形的探索,并且将其记录了下来,还开采了南极极点周围的一些岩石和土壤,准备带回国内用作科研。

在这之后,科考队正式踏上了返回的路程。成功抵达南极极点并不代表任务的完成,平安返回大本营,并且返回澳大拉西亚国内才算。

斯科特的失败并不是没有抵达南极极点,而是在抵达南极极点之后丧生在了返回的路途中。

南极洲最大的危险并不是寒冷的气候和陌生的地形,而是难以揣摩的寒冷的天气。

运气好了,可能连着很长时间都不会遇到太大的风暴,科考也能得以顺利进行。

但如果像斯科特那样运气太差,明明距离主补给点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但却被席卷而来的暴风雪阻挡了脚步,最后耗尽了所有的补给,只能一个接着一个的葬身在南极洲。

像斯科特这样的人类探险家是伟大的,但这样的伟大的人在南极洲恶劣的天气面前不值一提。

纵使是著名的斯科特船长,在强大的南极洲暴风雪面前,仍然只是一个正常的再不能正常的普通人,一个缺少补给就会死的普通人。

和其他的南极考察团一样,查尔斯一行人在对南极极点进行冲刺的时候,在大本营就已经写了一封给自己家人的遗书。

但很明显,查尔斯一行人是用不到这封遗书了。他们返回大本营的路途很顺利,虽然也被暴风雪阻挡了数天的脚步,但因为查尔斯的提前计划和应急准备,再加上屠杀了好几只狗用作粮食储备,让科考队顺利的冲过了暴风雪,抵达了下一站的补给点,最终顺利返回大本营。

这其实也是来自于斯科特的经验。斯科特被阻挡在补给点前18公里,最终被耗尽补给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他不愿意携带太多的狗。

当那些小马陷在雪地被迫放弃之后,斯科特的考察团就已经缺少应急的粮食储备了。

虽然这不好听,但确实也是事实。只有携带足够数量的狗,还能确保考察队被困在某一个地区之时,还能有应急的粮食储备。

1925年8月,历时三年多的南极考察团终于返回,顺带着带回了大量的南极土壤和岩石。

阿瑟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亲自出席了南极考察队的庆祝仪式,并且在庆祝仪式上对于所有考察团成员进行赏赐,每人都能获得一张超过1500澳元的支票,有特殊贡献的人还能额外获得更高份额的支票。

1500澳元虽然是普通人二十几年的收入,但奖励给这些南极考察队的成员们丝毫不多,甚至都有些少了。

要知道,这些南极考察团的成员可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南极的,运气不好他们的结局就是死亡。

这种赌上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做贡献的人,阿瑟是不可能忘记和埋没他们的贡献的。

除了这些资金奖励之外,所有人也会获得应有的功勋,最后变成包括土地,爵位在内的其他封赏。

斯科特探索南极极点失败了,还获得了英国的骑士荣誉。查尔斯一行人成功的从南极极点返回,并且顺利完成了阿瑟的任务,领头者获得一个爵位的奖赏丝毫不过分。

在庆功宴的当天,阿瑟就授予查尔斯爵士爵位,五人小队的其他四人也有各自的勋章奖励,并且还有额外一张1500澳元的支票,奖励他们的突出贡献。

今天就这一更,休息一下。

这个月写了超过二十万字,是这本书写的最多的一个月。也感谢大家的支持,下个月咱们继续奋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