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三十章:大力士级和飓风级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三十章:大力士级和飓风级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改革以及加里曼丹岛的独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也让这三座原本属于荷属东印度的岛屿继续呆在世界新闻热榜上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保留了原本的名字,暂时实行军事化管理。

而加里曼丹岛则直接独立成加里曼丹联合苏丹国,首都位于东加里曼丹岛的巴厘巴板。

接下来至少三年的时间,土著人口的迁移就会成为这三座岛屿之间最大的话题,也是澳大拉西亚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唯一行动。

等到土著人口全部迁移完毕,关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开发才会进行,这两座岛屿也将实现全面本土化,成为阿瑟掌控马六甲海峡的钥匙。

在澳大拉西亚吞并荷属东印度的同时,英国人也没闲着,拉着一帮欧洲小弟在世界联盟展开了一场关于德国是否应该加入世界联盟的议题,最终取得了大部分国家的同意,认为德国有加入世界联盟的资格。

这一举动直接气坏了法国人。毕竟在法国人看来,所谓的世界联盟是一战的战胜一方协约国瓜分胜利果实的机构,自然不可能容忍德国这样的战败国和一战的罪魁祸首加入。

更要命的是,不管英德的关系怎么样,法德的关系肯定是仇恨。

法国人根本不可能和德国人走到一起,这也代表着德国加入世界联盟对法国来说就是一件彻彻底底的坏事,已经阻碍了法国在欧洲的势力发展。

法国人对此使用了一票否决权,拒绝德国人加入世界联盟,但对此也遭到了其他国家的非议,认为法国人为了一己私利,影响了欧洲的发展。

不得不承认,一票否决权真的是个好东西。哪怕英国人在世界联盟的势力再过庞大,法国也可以随时使用一票否决权,否决英国人为此付出的外交努力。

但问题是,在目前的大势面前,法国人真的能阻止德国加入世界联盟吗?

为了让德国拥有更多的实力制衡法国,英国人不可谓不努力。

其实早在五年前,就有不少的国家提过让德国加入世界联盟的话题。

不过当时战争才刚结束没多久,法国人对于德国人的仇恨还是比较深的,自然非常坚定的拒绝了德国加入世界联盟的提议。

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法国人对于德国的仇恨稍有淡化,再加上目前德国的现状确实惨不忍睹,甚至让法国国内滋生了一些同情德国的派系,提议让德国加入世界联盟。

目前比较有争议的一点是,法国人认为,德国加入世界联盟会成为常任理事国的一员,这会极大程度的损害法国人的利益。

同时,加入世界联盟会让各国放松对德国的限制,这会导致德国的实力快速提升,德国的威胁也会不断的增加。

关于法国人的这两点担忧,在英法的一次秘密谈判中被解决。

英国人保证德国不会成为世界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在德国没有展现出良好表现之前,也不可能放松对德国的限制。

英法达成妥协之后,德国也就自然而然的加入世界联盟,成为普通会员国之一。

虽然德国政府对于普通会员国的身份很是不满,但毕竟也算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进入了世界联盟,暂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声音。

这也是英国人愿意看到的。德国人对自己的身份不满,不满也会转嫁到法国人的身上。

毕竟是法国人拒绝让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这是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直接冲突。

如此一来,世界联盟的内部自然也会被分成支持法国一方和支持德国的一方。

英国人也就能扮演自己所擅长的中立角色,笑看世界联盟中德国和法国的竞争。

目前的德法竞争法国是很有优势的,这也是英国人为什么偏向德国的原因。

不管之前英国和德国是怎样的关系,对于英国人来说,谁对自己有威胁,谁才是自己的敌人。

法国人在世界联盟孤立无援,自然也会将目光放在另一个常任理事国俄国的身上。

而俄国明显是一个无底洞,法国想要俄国坚定地支持自己,就必须得支持俄国人打赢内战获得统一。

但俄国的内战并不好赢,苏维埃俄国明显获得了更多的民心,内战对于俄国的消耗来说是巨大的。

法国要是转头去支持俄国的内战,恐怕光是战争的消耗就足以拖垮法国。

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一个竞争对手,这对英国人来说是最好的消息,也是他们之所以邀请德国加入世界联盟的原因。

法国的威胁解决之后,一个遭受着太多限制的德国和一个因为内战遭受太多损失的俄国明显不是英国的对手。

澳大拉西亚远在大洋洲对欧洲产生不了太多影响力,世界联盟也会变成英国人的一言堂。

欧洲的局势发展对阿瑟来说并不重要,反正只要不爆发大规模战争,不管英法德俄四国再怎么争霸,也不会影响到澳大拉西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阿瑟的目光放在了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军工发展中,准确的来说,是目前已经十分重要的航空母舰的发展。

澳大拉西亚现有的航空母舰设计名为巨人级航空母舰,设计时间是在1916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九年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亚在这九年内还迎来了喷气式飞机的发展,现有的航空母舰已经不再适应喷气式飞机,海军急需一个新的航空母舰设计,来装备大量的喷气式飞机。

不得不承认,喷气式飞机对于飞机性能的提升是巨大的。但问题也出在这,喷气式飞机相较于普通飞机来说太快了,快到根本无法安全的停留在航空母间的甲板上。

哪怕巨人级航空母舰都装备着阻拦装置,喷气式飞机的降落也会有高达三成以上的损伤,这明显对于一艘用于实战的航空母舰来说并不合格。

如何让喷气式飞机安全有效地降落在航空母舰上,成了目前海军研发的最主要的目标。

除此之外,航空母舰搭载飞机的数量,装甲和防空能力,航空母舰的航速等等,也是新的航空母舰的提升目标。

不过毕竟经历了九年的发展,皇家造船厂对于航空母舰的研发还是有一定的方向的,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阿瑟询问航空母舰的研发进度之后,两艘航空母舰的设计图很快被送到了阿瑟的办公室,分别被命名为大力士级航空母舰和飓风级航空母舰。

之前的巨人级航空母舰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航空母舰的总吨位只有一万吨出头,航行起来并不稳定。

燃油的消耗和飞机的起飞降落都会导致航空母舰产生摇晃,这会让飞机的降落更加困难,增加飞机的损耗几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力士级航空母舰的吨位和体积就大了很多,进行了全面加长加宽,并且采用了更加坚固有韧性的特种钢板作为甲板的材料。

当然,更大的体积导致航空母舰的重量突破了两万吨,几乎是之前巨人级航空母舰的两倍。

但如果光看在装甲防护能力方面的提升来说,吨位的提升完全是值得的。

同时,大力士级航空母舰的可搭载飞机数量也提升到了36架,这极大程度的加强了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

大力士级航空母舰除了对体积和重量进行改变之外,甲板上也会安装一个激光信号灯,通过反射为飞机的飞行员提供最佳的着陆角度。

激光信号灯也配备了陀螺仪支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灯光反射的着陆角度都是最正确的。

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正因为大力士级航空母舰的庞大体积和重量,让这艘航空母舰的航速并未获得太大的提升。

虽然装载了更多的锅炉,但大力士级航空母舰的航速仍然只有26节左右,航速方面只能说良好。

不过在火力方面,除了高达36架各种各样的作战飞机之外,大力士级航空母舰也装备了许多CA-2-27毫米高射防空炮。

这种火炮是CA-1-37毫米机关炮的改进版,虽然口径更小,但却是一种专门用来对空作战的防空武器。

在皇家军工厂的改进下,CA-2-27毫米高射防空炮的射速达到了恐怖的每分钟88发,密集的火力网成为敌军飞机的致命武器。

除此之外,还有特意经过改装的MA-107马克沁重机枪。这种机枪经过改装之后,专门用来对空扫射,多个枪管让这挺重机枪的火力提升了数倍,也让大力士级航空母舰的防空火力达到了最强。

毫不夸张的说,凭借着纸面上的数据,加上澳大拉西亚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大力士级航空母舰在未来十年内绝对是最先进的航空母舰,也会让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实力提升一大截。

如果说之前的巨人级航空母舰只是航空母舰的第一代产品的话,那么现在的大力士级航空母舰,才是真正的,能够轻松拿捏战列舰的强大武器。

当然,大力士级航空母舰再过强大,也不能掩盖飓风级航空母舰的光辉。

从名字就能够看出来这两种航空母舰设计的区别。大力士级航空母舰偏向于体积和重量,也就是所谓的装甲防护和火力。

而飓风级航空母舰更加偏向航空母舰的动力和威慑力,体积相较于巨人级航空母舰来说并未提升太多,但动力的提升却是极其明显的。

飓风级航空母舰全长195.2米,宽23.5米,吃水深度6.9米,能够搭载22架作战飞机。

这一级别的航空母舰相较于巨人航空母舰来说装甲防护能力没有太多提升,只是加强了一些防空火力,确保航空母舰的自卫和反击能力。

最大的提升是动力系统,将之前的蒸汽涡轮进行改进之后,又安装了几台新的蒸汽涡轮,让飓风级航空母舰的航速达到了恐怖的27.5节,无限接近于28节。

28节的航速相较于目前最先进的战列舰来说都算是比较快的,这也让飓风级航空母舰面对任何战舰时,都有着逃脱的保障。

略微提升的航空母舰长度,也让喷气式飞机在飓风级航空母舰上能够更加自如的起飞和降落。

同样搭载着拦截装置和辅助降落装置(激光信号灯),这也让大力士级航空母舰和飓风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变得更加合理,航空母舰的威慑力也大幅度提升。

同样优秀的两种战列舰设计让阿瑟有些犯难。一个偏向于更大,一个偏向于更快,很难说清楚哪种设计更适合目前的海军发展。

不过这两种航空母舰的设计都有一定的优点,不管选择哪一种航空母舰,阿瑟都能保证这会是目前最先进的航空母舰之一。

关于航空母舰的选择难题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直到吃早饭的时候才被威廉提醒。

“为什么非要选择其中一艘呢?都修建不就好了?”小威廉简单的一句话让阿瑟如同提壶灌顶一般,也坚定了阿瑟开始迅速修建航空母舰的决心。

这两种航空母舰的设计在未来10年内都是一流的,哪怕在20年内也绝对不会落后。

这也代表着如果二战如期发生的话,现在建造的航空母舰绝对能为澳大拉西亚提供大量的帮助。

反正政府的财政完全足够,怕同时修建两种航空母舰,也丝毫不担心资金的问题。

11月中旬,阿瑟召开了内阁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修建两种新的航空母舰的议题,同时也决定了未来五年内澳大拉西亚的造舰计划。

明白战列舰的没落已经成了必然,就算现在战列舰仍然强大,也改变不了十几二十年后战列舰没落的事实。

与其现在修建战列舰,不如将全部的精力和经费用来修建航空母舰。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澳大拉西亚未来五年的造舰计划几乎全部是战列舰和潜艇,再加上少部分其他的中小型军舰,未来不会建造战列舰,现有的几艘战列舰已经足够。

1925年底到1930年底期间,澳大拉西亚共计建造4艘航空母舰,32艘潜艇,11艘护卫舰,25艘小型驱逐舰,15艘巡逻艇和8艘岸防炮艇。

为了掩人耳目,造舰计划中还有四艘战列舰,但并不会真正的建造。

同时,四艘航空母舰也会进行保密建设,让各国将重心放在战列舰的建造才是最重要的。

等到各国纷纷拿出最先进的战列舰之后,在他们自大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到底谁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天就这一更,明天两更,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