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六十一章:开工和意外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六十一章:开工和意外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证明基础建设计划并不是说着玩玩,政府在阿瑟的催促之下,开工建造了其中比较几个大项的基础建设,其中就包含悉尼,墨尔本和圣阿瑟堡的地铁建造项目。

地铁对于大型城市来说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加快城市内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同样也能方便大规模城市各处之间的联系。

就拿目前的悉尼来举例。如果没有地铁的话,哪怕是乘坐汽车,从悉尼最南端到最北端也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如果中途出现堵车或者人流量较多的情况,时间还会加长,大幅度降低了城市内部之间交流的便捷程度。

而地铁就没有堵车的烦恼,可以肆意的穿梭在城市的地下,每一趟地铁都能运输数百甚至上千名乘客,加快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

不过,在地下动工铁路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需要在地下修建地铁站之外,还要确定建造的地下铁路隧道非常稳固,不会因为各种问题导致坍塌等等。

毕竟这可是政府力主建造的大型建设,要是质量出了问题,对政府的声望是个不小的打击。

三座城市的地铁建造肯定不会全部展开,悉尼的地铁将作为澳大拉西亚地铁建造的试点。

毕竟地铁这项技术对澳大拉西亚来说还算比较陌生,必须得聚集全国的铁路专家,要确保地铁的安全和稳定。

地下的环境并不比地上,要是地下出了事故,不仅难以营救,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1926年9月15日,悉尼地铁建造项目正式启动。

瓦德里克作为曾经在纽约建造地铁的铁路专家,自然也成为悉尼地铁建造的一员,甚至还进入了铁路设计部门。

除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悉尼地铁之外,在九月份,澳大拉西亚还启动了位于首都特区的安斯特蓄水库水电站,首都特区铁路环,新悉尼大桥等建设,让澳大拉西亚的新闻接连不断的响彻在世界各国。

各种的铁路,水利工程,桥梁和基础建设的建造,也让澳大拉西亚宛如一个大工地一般,到处都随处可见建设工地,各种类型的工人数量也迎来暴增。

这还没有统计各市政府和村镇政府建造的公路。一些连通到更小型设施和村镇的公路,基本不会对外公布,毕竟规模太小了。

但澳大拉西亚全国范围内的这些公路加起来同样也是不小的建设,这在无形之中让澳大拉西亚基础建设带来的影响更加剧烈,也让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前进。

和明显轻松的阿瑟不同,罗杰首相每天还是要处理很多的政务的。

澳大拉西亚政府一贯秉持着小事政府自己决断,大事召开内阁会议等待阿瑟决断的策略,也让政府和首相是比较繁忙的。

阿瑟也乐得清闲,毕竟适当放权也是有好处的,总不能真的让政府当一个听话的傀儡,只知道简单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看着自己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纵使是酷爱首相这个职位的罗杰首相也不得不汗流浃背。

“卡里,怎么交通运输部门的汇报都交到我这了?”看着自己面前第一份来自交通运输部门的报告,罗杰首相有些惊讶,疑问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秘书。

“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的人汇报,好像是一处铁路建设中发生了意外,导致超过十人伤亡,才不得已汇报给您。”秘书卡里很明显知道首相关心的是什么,很快地回答道。

“该死。”罗杰首相暗骂一声,连忙将目光看向了桌上的文件。

认真的阅读一番之后,罗杰首相这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确实有着十人以上的伤亡,但这场事故是一场意外,起因是山体的意外滑坡导致十多名工人被掩埋。

虽然施工团队很快的反应过来并加以施救,但还是有十多人的伤亡发生。

这种情况在之前的铁路建设中也经常出现,只不过之前伤亡的都是土著,自然也不可能被汇报上来。

但现在,铁路工人可都是澳大拉西亚人自己担任,十多人的伤亡自然要汇报给政府。

其实这也是因为经济危机的缘故,澳大拉西亚的基础建设被世界各国注视。

要不然,十多人的伤亡交通运输部门就可以处理,也完全不需要上报给罗杰首相。

“让马丁部长自己处理就行。”罗杰首相吩咐到:“这终究是一场意外,任何人都没有责任。另外,让马丁部长自己汇报给陛下,这是他自己的职责。”

“还有,告诉马丁部长,伤亡的工人们的抚恤金尽快分发出去,还要尽快安抚伤亡工人的家属的情绪。这些人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国家也不能忘记他们的功劳。”罗杰首相继续吩咐道。

意外虽然没有人有责任,但这不代表政府对这场意外的处理就可以放松大意了。

毕竟涉及到十多个人的伤亡,这对一向爱民如子的阿瑟来说也算是个事件了。

要是处理不好被阿瑟得知了,轻则一番问责,重则可能丧失了连任的机会。

处理完交通运输部门的事情之后,罗杰首相又将目光放在了繁忙的政务上,再次开始忙碌起来。

其实阿瑟现在也不是完全空闲的,至少现在,阿瑟正在接见客人,一位来自德国的客人。

德国目前还是君主制,统治者也是之前和阿瑟有着不错关系的威廉二世。

对于威廉二世派遣的使者,还是身为德国贵族的使者,阿瑟也自然不可能不接见。

实际上,阿瑟对于德国使者的来意已经十分清楚了。要说经济危机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那么美国和德国肯定榜上有名,并且领先第三名一大步。

虽然德国的经济和工业在经济危机前已经有了好转,但这是因为英法和部分欧洲国家将重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德国,并且大量进口德国廉价工业品的原因。

这也代表着德国的工业十分依赖欧洲国家,还有来自美国的资金支持。

但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所有国家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自然不可能还大量进口德国的工业产品。

这也让德国的工业瞬间进入产能过剩状态,并且十分缺少资金。

英法在内的大量欧洲国家也在向德国转移经济危机的危害,虽然德国也用停止赔款的方式来进行应对,但还是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德国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数据其实就能很好的表明了。在原本的历史上,经济危机的那四年,德国的煤产量下降了32.7%,生铁产量下降了70.3%,钢产量下降了64.9%,机械制造产业下降了62%,总发电量下降了23%,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将近四成,消费品生产下降了超过三成,出口总额减少了将近七成,进口总额减少了超过七成,国家黄金储备减少了超过八成。

光是进出口总额和黄金储备的减少,其实就能够看出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了。

但在这个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毫无疑问更加严重,比历史上要严重的多。

因为德国目前要比历史上的德国混乱的多,君主,邦国和军队并不能决定出一个真正掌控国家话语权的势力。

再加上原本在历史上大量贷款给德国的美国在这个世界并没有大量贷款,德国的现状比历史上差多了,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也严重多了。

首先是失业人口。目前德国的失业人口已经暴增,各行业都在不断的破产和裁员。

之前还能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工业,因为欧洲各国都在不断的减少德国工业品的进口数量,让德国的工业在短时间内进入崩溃状态,因为生产的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

目前德国的失业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且正在朝着600万的门槛迈进。

而德国政府能够救济多少失业人口呢?根据德国政府公布出来的数据,大约有400万失业人口接受了救济,根据总失业人数的81.2%。

这看起来或许很多,但每个失业的人只能领取到每周约27.9马克的失业救助资金,小城市甚至不足20马克。

这些资金能干什么呢?

如果是在一战以前,20马克相当于1英镑,这些资金花费一周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完全能够吃饱。

但在马克极度贬值的现在,哪怕是27.9马克的资金,也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在一周时间内吃饱。

甚至是一些物价比较高的城市,20马克只能换到几块面包,这代表着大多数失业人口都在饿着肚子,距离大规模饿死已经不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德国政府控制的一些城市,邦国控制的城市反而更加稳定。

像巴伐利亚这样比较强大的邦国,已经在使用自己的货币而不是极度贬值的马克。

虽然巴伐利亚的货币也不是太过值钱,但相较于马克来说,至少也能算是正常的货币。

根据巴伐利亚邦国政府透露出的消息,巴伐利亚的失业人数大约40万,平均每人每周领取到的失业救助金换算后价值约40马克。

3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顺利完成,已更10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