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七十章:波音公司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七十章:波音公司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后世大名鼎鼎的百事可乐在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名气,这样一场收购在弗吉尼亚甚至连个新闻都没有。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现在的经济已经崩坏。整个美国每天都在诞生上千起收购,又有谁会在乎这个市值只有几十万美元的小公司呢?

虽然完成了收购百事可乐饮料公司的任务,但弗兰克并未着急离开,而是高调宣布以百事可乐控股人的身份向百事可乐注资100万美元。

这件事情其实是阿瑟交代的,毕竟历史上百事可乐在之后可是经历过好几次破产的,要是等着百事可乐自己发展起来,那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

百事可乐最大的缺点就是没钱,这也让饮料公司在广告上的投入几乎为零。

没有广告就根本销售不出去,人们只知道名气更大的可口可乐,看到百事可乐就会以为是假冒产品,根本不会主动购买。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事可乐的销售会越来越差。哪怕美国早就开始禁酒令,百事可乐也一直不能替代酒类,成为美国人新的饮品。

弗兰克所高调注资的这100万美元,一来就是稳住百事可乐饮料公司的局势,让已经所剩无几的股价不要再继续下跌了。

其次,就是给予百事可乐所有员工信心,让他们明白公司新的掌控者的资本有多么雄厚。

哪怕是在1927年,100万美元绝对还是很多的。事实上,1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已经能成为大公司了,甚至靠着这100万美元走出经济危机也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一点就是让百事可乐拥有足够的营销资金。虽然产品本身的质量也非常重要,但如果不经历大范围的营销,也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百事可乐这个品牌。

想要让这个饮料公司成为饮料界的巨无霸,就得不断的为百事可乐打广告,提升百事可乐的知名度。

虽然将资金交给了百事可乐公司的管理者普拉多汉姆,但弗兰克丝毫不担心这笔资金会被普拉多汉姆贪污。

首先,百事可乐每年的财务报表都会上报,财务有没有问题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其次,如果普拉多汉姆想要携款跑路的话,也得看澳大拉西亚的情报部门答不答应。

100万美元也不是一笔小钱,在没有确保普拉多汉姆的忠心之前,他都会遭到一定的监视,确保不会携款跑路。

1927年2月26日,阿瑟很快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收购情况。

短短三四天的时间,情报人员就耗费了2000万美元的资金,收购的企业数量高达600多家,平均每家企业收购资金大约3.3万美元。

虽然这笔资金看起来不太多,但美国股市早已经跌到了低谷。这些平均市值只有三万多美元的企业,在经济危机之前普遍都是市值十多万美元甚至数十万美元的大企业。

要不是情报人员秉承着优先收购大中企业的原则,恐怕现在收购的企业数量还会更多。

因为美国的市场还有大量的市值几千上万美元不等的企业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这些企业收购几乎不需要成本,几千美元就能收购这样一家企业。

看着收购名单中一些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公司,阿瑟对于这次收购计划还是十分满意的。

虽然收购中也遭受了一些波折,比如有其他的公司或者势力和澳大拉西亚竞争收购,导致阿瑟看好的一些企业被抢先收购等等。

但毕竟那些势力和公司也没有开天眼,他们并不知道后市哪些公司发展的好,只会收购他们所认为有潜力的公司。

几天的时间就收购了600多家企业的速度阿瑟还是满意的。如果按照经济危机之前的价值来看,这600多家企业的市值极有可能在上亿美元左右,现在只用2000万美元就拿到手完全是赚的。

而且这2000万美元也不完全是收购公司的钱,还有一些钱是用在了公司的发展上。

在公司的收购,汽车公司,石油公司,饮料公司,农产品公司等实业公司是澳大拉西亚收购的主要目标。

这600多家公司遍布美国的农牧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还有各种各样的粮食制成品,化工等等。

按照目前美元和澳元的兑换比例来看,2000万美元的价值也就相当于800万澳元,这笔支出对阿瑟来说也不算多。

美国的市场还有数以万计的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等待着阿瑟的资金的救济。

为了美国人能有个稳定的工作,阿瑟也算是下本钱了,让巴蒂局长吩咐那些情报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大量收购美国企业,活动资金也扩张到了一亿美元。

得到了阿瑟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诸多情报人员再次伪装起来,对美国分散在各处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收购。

新一轮的收购目标加入了航空业,机械制造,飞机,军工,造船和钢铁企业,大有直接垄断美国工业的趋势。

在诸多收购目标中,已经颇具名气的波音公司成了在飞机方面的首要选择目标。

说起波音公司,最先想起的应该是波音公司著名的各种系列的民用飞机。

但实际上,波音公司也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商,在军民两用飞机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创建者是大名鼎鼎的威廉·爱德华·波音。

看到威廉·爱德华·波音,其实也就清楚了波音公司名字的由来,正是威廉·爱德华的姓氏。

现在的波音公司主要攻克的行业还是军用飞机领域,民用飞机方面只浅浅涉及了运输机,民用客机目前还没有涉猎。

但这丝毫不能掩盖阿瑟想要收购波音公司的**。倒不是说目前的波音公司有多强大,但让美国少一家波音公司,就能削弱美国在飞机方面的一点点力量。

因为威廉·爱德华·波音是德国裔的原因,皇家安全情报局巧妙的派遣了同为德国裔的斯科特·科斯蒂尔德作为收购者。

波音公司的总部,斯科特顺利地见到了波音公司的掌舵者威廉·爱德华·波音。

这位大名鼎鼎的飞机设计者,目前的年龄其实只有46岁。

但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在经济大萧条中将波音公司拆分成三家公司,也让威廉·爱德华·波音在公司被拆分后直接退休。

“很高兴见到你,波音先生。”斯科特率先伸出了手,对着亲自前来接见自己的威廉·爱德华·波音笑着说道。

“我也一样,斯科特先生。”威廉·爱德华·波音先是点了点头,随后直接进入了正题,略有深意的说道:“斯科特先生在美国的采购已经上了新闻。别的不说,光是凭借您让诸多美国人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机会,您就足以是美国人的朋友。”

对威廉·爱德华·波音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来意斯科特并不尴尬,反而装作十分荣幸的样子,一脸微笑的回复道:“那么看来波音先生并不排斥我的收购咯?”

听到斯科特这样说,威廉·爱德华·波音并未进行直接回应,而是沉默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这才颇为无奈的说道:“如果是这该死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前,那我肯定不愿意公司被收购。但现在,连那些工人们的薪水都发不起了,波音公司也是时候该有变动了。”

威廉·爱德华·波音对于波音公司即将遭到的变动还是很看得开的,这也是他在公司被拆分后就直接光荣退休的原因。

毕竟不管怎么样,波音公司都让他赚够足够的钱了,当个富家翁还是没问题的。

“感谢波音先生对我们的看重。请您放心,在我们收购波音公司之后,如果您愿意的话,您仍然可以拥有波音公司的管控权。当然,作为诚意,您可以保留5%波音公司的股份,并且亲眼看着波音公司是如何发展壮大的。“斯科特笑着说道。

既然威廉·爱德华·波音并不排斥自己的心血被收购,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给波音股份,收购波音公司并且将总部转移到澳大拉西亚,这也就是斯科特接下来的任务。

“但是,斯科特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波音公司目前的市值高达500万美元,你确定你有足够的资金来收购吗?”看着一脸自信,仿佛收购波音公司已成定局的斯科特,威廉·爱德华·波音有些好奇,难道他背后的资本真的那么雄厚吗?

“资金的情况您不用担心,波音先生。”斯科特笑着说道:“收购贵公司之后,我们可以向贵公司额外注资200万美元作为研发资金,帮助伱们研究单翼飞机的技术。

我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波音公司的技术未经允许不得对外转让或出售,也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对任何个人或势力出售成品飞机或零件。

而且,我们想要将波音公司的总部迁移到更合适的地方,那里会更加适合波音公司的发展。”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6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