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零八章:炮兵阵地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零八章:炮兵阵地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是美国历史上二战著名的陆军将领,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统率大军的天才和最具进攻精神的先锋官”和“二十世纪的拿破仑”;但也有人认为他“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骄傲自大、华而不实”。

多位二战中著名的将军都对巴顿有着很高的评价,这也足以证明巴顿的个人能力和优秀的战术素养。

但在现在,在这个时代的1928年,巴顿仍然只是美**方一个不太起眼的人物。

在没有受到重用之前,巴顿的军衔甚至只是上尉,所担任的职务也只是美国陆军中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参谋。

这些年遭受到的冷遇和被迫频繁调动的职位让巴顿深切的明白,美国也并非看起来那么美好。

遭遇改变了巴顿的思想,也让巴顿并不具备潘兴将军那样坚定的军人之心。

当然,这也确实是因为两人的遭遇完全不同。潘兴将军在早年就被罗斯福总统赏识,并且从上尉破格提拔到了少将,直接跨过了校级军官的行列。

但巴顿不同,熬了十多年都只是上尉。如果不是这场战争让潘兴将军紧急复出的话,恐怕巴顿的军衔还会卡在上尉,除非能够获得更高层的赏识。

但最近几任总统的能力和处事方式都已经摆在那了,是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赏识巴顿的。

如此悬殊的待遇也注定了两人的思想观念有着天差地别的分歧。对于潘兴将军来说,不管战争的结局怎么样,此刻最重要的是履行军人的责任。

而对于巴顿来说,到底是服务于美国政府还是服务于美国人,怎样做对美国人更好,已经成了缠绕巴顿内心最深刻的问题。

1928年11月7日,前线防御阵地。

数天之后,美**队终于遭受到了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进攻。

这场战争爆发之后,打断了潘兴将军和巴顿复杂的内心,将两人的注意力全部拉回到战场。

整条防御阵线被潘兴将军称作弓形阵地,原因是这段河流是弓形的,仿佛一个打开的口袋一般,等待着澳大拉西亚军队的到来。

但很快,潘兴将军就发现事情的发展超乎了自己的预料。

首先是对面的军队数量,看起来似乎不止几万人的规模。

这和潘兴将军手中所掌握的情报完全不一样。根据情报来说,北线进攻的军队只有三万人左右,分别是澳大拉西亚和菲律宾的各一个师。

但现在正面战场进攻的兵力就不止两个师,这也让潘兴将军对情报的准确性发出了疑问。

好在也不用多长时间,潘兴将军就自己解开了自己的疑惑。

前线汇报,在进攻中发现了大量的俄国面孔,怀疑是俄国的军队支援。

如果加上俄**队的话,面前的澳大拉西亚军队确实不止三万人。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潘兴将军参加过一战,自然也清楚各国陆军战斗力到底如何。

对于潘兴将军来说,一战时期战斗力最强的自然是德国人,这可是硬扛着多个列强的进攻愣是撑了好几年的恐怖存在。

排名第二的虽然众说纷云,但对潘兴将军来说应该就是澳大拉西亚人了。

澳大拉西亚的进攻犹如不要钱一般,各种炮弹子弹轮番上阵,根本不给人反抗的机会

再加上训练有素的军队,甚至能和德**队打的有来有回,这是潘兴将军眼中其他国家军队不具备的。

最关键的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没有德国人那种精气神,但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却有。

那种悍不畏死的精神才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关键,一支不怕死的军队才能发挥出足够的战斗力。

至于目前所面临的俄国,如果不是军队数量的话,恐怕战斗力在潘兴将军的眼中要排到4到5名了。

这也是潘兴将军松了一口气的原因,相较于面对那些澳大拉西亚军队来说,潘兴将军更愿意面对俄国人。

不过,还没等潘兴将军高兴太久,防御阵地上就遭受了敌人频繁的轰炸。

这是澳大拉西亚和俄国的约定,那就是澳大拉西亚必须向俄**队提供有力的空军和火炮支援。

澳大拉西亚对此自然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已经让俄国人作为先头部队了,自然也得付出一点什么。

相较于伤亡来说,资金的花费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并不算什么。

对美**队来说最要命的是,头顶的轰炸还没有结束,敌人的火炮阵地又发动了铺天盖地的轰炸。

澳大拉西亚的机关炮虽然威力不强,但火力压制能力十分优秀。

这种火炮对防御阵地造成不了太大的伤害,但却能有效的压制敌人的进攻。

在这样的火力照顾下,潘兴将军率领的那些新兵根本不敢露头,大多数士兵只是朝天开枪,然后就缩到战壕中自己闷头装填子弹。

“该死,他们的后勤怎么能够承受如此大规模的轰炸?”潘兴将军面色沉重,躲在战壕中一脸阴沉的看着天空中的轰炸机。

澳大拉西亚可是跨洋作战,面临的后勤压力要比美国多得多。

但澳大拉西亚仍旧保持了大规模的轰炸,这对美**队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高射炮呢?都拿出来,让敌人看看我们也不是好惹的。命令炮兵团开始反击,我们不能被一直压制。”潘兴将军快速的向传令兵下达自己的命令。

早在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了防空武器的研究。一战中的飞机发挥了巨大作用,各国也自然明白飞机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反抗飞机的武器的重要性。

目前主流的防空武器就是高射炮了,一种频率极快,专门负责对天发射的火炮。

美**队自然也装备着这些防空炮,只不过数量并不是太多,毕竟长途跋涉时携带这些会拖延行进的速度。

根据计划,下一批武器装备的补给可能要等到两周后,到时候也会有一大批防空武器和火炮抵达。

但在此之前,美**队的火力也就只有一个火炮团,炮弹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

在潘兴将军的命令下,仅有的一个火炮团开始对敌人的火炮进行了反击,火炮团下属的高射炮排也对天空上的飞机进行了反击。

不过双方的火炮数量和炮弹的储备都不在一个等级,美**队的反抗聊胜于无,对于战场起不到关键的作用。

更要命的是,火炮的反击也让澳大拉西亚的空军看到了美国的炮兵部署,几架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朝着美国炮兵阵地而去。

“该死,他们的飞机怎么会这么快?”潘兴将军看着天空中快速行进的轰炸机面色铁青,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眼前的飞机和美国的飞机完全是两种,敌人的飞行速度至少是美国飞机的两倍,这也代表着美国现有的防空武器根本无法对敌人的飞机造成有效的压制。

在防空武器的研发上,作为性能参考的自然也只能是本国的飞机。

美国的防空武器能够勉强压制住自己的飞机,但如果将飞机换成更加先进的外国飞机,那防空武器所能发挥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有机枪和防空武器全力反击,不能让敌人威胁到我们的炮兵阵地!”虽然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但此时转移炮兵阵地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炮兵阵地又能转移到哪呢?相较于转移阵地来说,潘兴将军更偏向于第二种选择,那就是所有防空武器全部出动,尽全力阻拦敌人对自己炮兵阵地的轰炸。

不得不承认,在各种机枪和防空火炮的火力压制下,对目前的飞机还是有一定的威胁的。

特别是澳大拉西亚没有出动喷气式飞机的情况下,螺旋桨飞机和其他国家的飞机差距并没有那么巨大。

在美国火力的压制下,一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不幸中弹,在勉强坚持了一段时间,飞行员也只能无奈跳伞。

剩下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仍在朝着炮兵阵地前进,在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敌人的防空武器已经改变不了结果。

轰!轰轰!

轰轰轰!

第一串爆炸是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引起的,第二串爆炸就是炸弹爆炸不幸点燃炮兵阵地中的炮弹之后引起的。

轰炸对于炮兵阵地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几个不幸暴露的炮兵阵地瞬间火光连天,形成几朵硕大的蘑菇云。

潘兴将军看着远处的蘑菇云面色惨白,他明白美**队已经失去了最大的火力保障,这也代表着军队所能发挥出的战斗力要大打折扣。

甚至如果敌人的炮弹储量充沛的话,接下来漫长的战争,美国士兵将始终被敌人压制在战壕之下,几乎没有太多的反抗余地。

这样的战争也就成了一场完全被动的被打的战争,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以及己方的伤亡如何,就只能靠敌人的炮弹储量以及敌人的想法来决定了。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