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一十三章:陆军改革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一十三章:陆军改革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将人口的问题暂时安排妥善,陆军部很快上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关于目前陆军编制的改革。

说到澳大拉西亚的陆军编制,初步定下的时候还是20多年前和德国关系比较亲密的时候。

当时的陆军编制是和德国专家一起研制的,在德国的编制上有着一定的改变,但总体来说和德国编制还是比较相似的。

这样的陆军编制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演变,已经不太适合目前的局势。

首先是坦克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打法,机动性对军队来说越来越重要。

澳大拉西亚军队改革的目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让军队机械化,至少要大幅度提高军队的机动性。

其次就是飞机的演变,目前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目前的空军能对地面部队产生巨大的威胁,就像之前澳大拉西亚的空军轰炸美**队那样。

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陆军部队,就必须得拥有足够优秀的防空能力,至少在面对敌人的飞机时有一定的反抗实力。

在陆军部的建议中,每个师要至少增加一个防空营,每个营至少装备12门27毫米高射防空炮和8挺改进的MA-107马克沁重机枪。

为了妥善运输这些防空武器,光是防空营就需要至少27辆军用运输车,其中20辆用来运输火炮和机枪,剩下的7辆用来运输防空营的士兵和其他器械。

幸好陆军的将军们没有丧心病狂的将防空编制安排在团级以下。要不然,编制改革的巨大变化和需要采购的大量武器装备就足够阿瑟头疼了。

当然,有防空营就肯定有反坦克营。反坦克营将会装备着22门50毫米II型反坦克炮,需要的军用运输车数量上升到了40辆。

对于师属炮兵团,75毫米口径以下的火炮全部下放给步兵部队,炮兵团只保留7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型火炮。

在改编计划中,炮兵团的火力装备将会变成24门75毫米半自动火炮,12门105毫米半自动火炮,8门127毫米榴弹炮和5门155毫米榴弹炮。

师属炮兵团的最高火力也就是5门155毫米的榴弹炮了。至于更大口径的火炮,其所需要的后勤运输能力也不是师属炮兵团能够承担的。

师属部队除了炮兵团之外还有骑兵团。当然,如果根据编制改革计划书中的改变,新的骑兵团应该被称作师属机动团。

机动团将从完整的骑兵编制变成骑兵加机械化部队的混合编制。

骑兵编制被缩小到了一个骑兵连,机动团同时还拥有机械化运输连和坦克连。

从这方面就足以看到陆军的野心。如果这样的军备改革得以实现,所有的普通常规师都将变成混合师,每个师的作战火力都将大幅度提高。

当然,这也极其考验澳大拉西亚的后勤能力,同样也有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能力。

随着大量的坦克、运输车辆和其他机械被装备到部队之后,光是燃油的耗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不是澳大拉西亚控制了波斯湾领地,再加上其他地区也有着十分充裕的石油储备,这样的编制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就会是一种负担。

这份军备改革除了对师的直属部队进行改革之外,对于每个步兵团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按照之前澳大拉西亚的编制,每个步兵师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一个骑兵团。

这样的编制体系是不会改变的,不过对于步兵团内部的编制还是有着不小的改变。

团下属的炮兵连改进为混合炮兵营。因为师直属的炮兵团将小口径火炮全部下放到步兵部队,步兵团的炮兵连也就有了更多的火炮来扩充编制。

虽然是炮兵营,但步兵团的炮兵营更多的是小口径火炮。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CA-1-37毫米机关炮,这是澳大拉西亚火炮研发中最为优秀的设计之一,目前还没有任何小口径火炮能够替代。

光是每分钟已经接近80发的恐怖射速,就决定了这样的机关炮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哪怕杀伤力没有大口径火炮那么强,遮天蔽日的火炮覆盖,也足以让任何一支陆军队伍胆寒。

相较于炮兵连来说,骑兵连就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某些地区骑兵的重要性还是超过坦克和卡车的。

毕竟现在也才1928年年底,各种机械化设备想要彻底取代骑兵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许多山地中骑兵的作战能力还是超过坦克的,毕竟坦克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万能的,坦克的故障率也是很高的。

而且在师级作战单位上就已经增加了坦克和卡车的数量,团级作战单位的骑兵连自然不会改变。

关于更基础的陆军编制,经过修改后如下:

班长,3到4人的机枪组,副班长和五名普通士兵组成10到11人的步兵班。

机枪组的人数会有一定变化,重机枪组的人数会多一点,中型和轻型机枪组的人数就会少一点。

步兵排共计50人:四个步兵班(按满编11人算)、正副排长2人、通讯兵2人、排部士兵2人。

步兵连共计196人:三个步兵排、通讯兵6人、后勤兵17人、连部12人、火力支援班11人。

步兵营共计775人:三个步兵连、营部52人(军官、通讯、后勤都算在内)、火力支援加强排80人、营直属混合运输排55人。

得益于这样的庞大编制,每个步兵团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三千人,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混合炮营和一个骑兵连。

而拥有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混合机动团、一个反坦克营和一个防空营的混合师,其总人数已经将近17000人。

这样的总人数相较于改编之前增加了1000人左右,但对于每个师的火力绝对不止提升1000人这么简单。

根据军方给出的预计结果,改编前后同样的师,其战斗力相差至少三成左右。

不过看着军备改革中所提出的预算,阿瑟又面露苦笑,这才明白了军方的人提这份报告时的表情为何会如此忐忑。

按照军方的报告来说,每个师的改编预算至少190万澳元,澳大拉西亚一共拥有12个步兵师,这12个步兵师的改编费用至少高达2200万澳元以上。

这还没完。陆军的改编又怎么只会针对步兵师,骑兵师、炮兵师甚至坦克师都有一定的改变。

骑兵师的编制基本就是增加了火炮的数量,还有机枪的数量等等,这也是火力的增强。

炮兵的改变是比较大的。炮兵也同样减少了小口径火炮的数量,极大幅度的增加了75毫米及以上口径的火炮数量。

毕竟小口径火炮步兵部队已经装备了,专攻火炮的炮兵师也就没有必要浪费火力。

要说炮兵师最大的改变,肯定是那里阿瑟都惊叹不已的M1-105毫米自行火炮了。

自行火炮和自动火炮不同。自动火炮是火炮的发射方式,自行火炮则是火炮的移动方式。

所谓的自行火炮,最简单的概念就是给火炮增加坦克的底座,让火炮拥有自主移动的能力。

而这所谓的M1火炮,自然就是皇家军工厂长时间研究的结果。

为什么将M1火炮的口径定为105毫米呢,自然是因为105毫米火炮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首先,火炮的口径越大也就代表着炮弹的体积和重量越大。这也决定着火炮口径越大往往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太大的炮弹运输起来十分麻烦。

但火炮的口径越小,其所能造成的破坏力和杀伤性也就越小。如何在火炮口径之中寻找一个平衡,既能给敌人造成大量的杀伤,又能让后勤部门满意,这才是军工厂改进的一大难题。

105毫米口径的火炮杀伤力远超75毫米,但火炮的重量也没有155毫米火炮那么沉重。

说白了,105毫米火炮就是在75毫米和155毫米之间找个平衡,满足杀伤力和后勤两个需求。

当然,105毫米的火炮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其杀伤力自然也不用怀疑。

自行火炮的一大作用就是其机动性,105毫米火炮在满足机动性的前提下,已经是杀伤力最大的选择了。

如果口径再大一些,火炮的运输和发射过程也会出现一些难题。再说了,如果真的是堡垒攻坚的话,自然有口径更大的火炮出马。

M1火炮的最大作用就是利用机动性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目前的口径完全足够。

好在骑兵师,炮兵师和坦克师的数量都不是太多,这些军队的改编费用预计800万澳元左右就已经足够。

这也代表着这次军改至少要花费3000万澳元,以后军队的维护费用也会增加一大截。

想了又想,阿瑟还是决定进行这次军改。

首先,军队火力的提升是一件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澳大拉西亚的经济状况还算良好,每年承担额外几百万澳元的军费也不是问题。

其次,虽然美国已经被打败了,但这不代表世界局势就会迎来和平。

美国倒了,英国终究还会迎来新的挑战者。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改变的,世界局势总会有着新的变化。

目前能够威胁到英国的国家还有很多,欧洲有法国,亚洲也有岛国。

当然,居安思危一点来说,英国人也有可能将澳大拉西亚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不过暂时来说,英国人应该不会放弃和澳大拉西亚的盟约。毕竟澳大拉西亚的地理位置远离欧洲,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

只要澳大拉西亚的海军控制在英国人能够接受的范围,英澳的关系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人倒下之后,目前的海军强国也就只剩下英澳法岛。

澳大拉西亚在战列舰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基本停止,航空母舰方面也和英国人保持差不多的水平。

也正因为如此,对英国人来说,目前威胁最大的不是澳大拉西亚,而是曾经建造过最强战列舰的岛国。

是的,这不是开玩笑。

岛国人有着别样的野心,他们的军舰数量绝对超过了海军限制条约中所规定的。

不过当时英国人的注意力全部在对抗美国上,对于岛国偶尔超出海军限制条约规定的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现在,美国人被解决之后,英国人自然也就没有顾虑了。

对于英国来说,什么都能够容忍,就是不能容忍有人想在海军方面威胁到自己。

可以预见到的是,彻底处理完瓜分美国的事情之后,英国人的目光应该会重新放回世界局势。

当然,按照英国人搞平衡政策的尿性来看,更大的概率会破坏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关系,让澳大拉西亚被迫和岛国展开竞争。

甚至这样的可能是有很大概率的。对英国人来说,岛国和澳大拉西亚互相斗争,就能够解决两个潜在的威胁。

如此一来,英国人只需要将注意力放在欧洲的局势上,就能够彻底的坐稳世界霸主的宝座。

至于其他地区的国家,暂时还没有对英国能够形成威胁的。

毕竟除了欧洲、亚洲和大洋洲之外,唯一还拥有列强国家的也就是北美洲了。

当然,几个月之后,或许北美洲就不算了。

阿瑟不相信英国人会放弃瓜分美国的机会,更何况美国之前就是从英国独立的。

就算不可能全吃下美国的领土,按照英国人平衡政策的尿性,肯定是要扶持几个美洲国家的。

不过这对阿瑟来说倒是件好事。至少阿瑟扶持新的美国的计划也能实行,在中美洲地区也能额外吃下一口肉。

其实按照新的军队编制来看,澳大拉西亚的军队人数又要增多。

之前每个步兵师只有1.6万人,新的步兵师增加到了1.7万人左右。

其他的炮兵师和骑兵师人数也有一定改动,这也让编制改革之后的澳大拉西亚军队总人数有希望突破27万人。

27万人的陆军编制对澳大拉西亚来说也算足够了。毕竟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太多的陆军编制对财政来说是种巨大的负担。

不过,在维持27万人的陆军编制情况下,还必须得重视后备兵员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和部分适龄男性公民的军训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将成为澳大拉西亚所有男性公民都避不开的话题。

当然,就连王位的继承人威廉都不例外。

阿瑟已经在为威廉挑选他要服役的军队了,他会隐瞒身份前往阿瑟挑选的军队服役,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军队度过至少两年的生涯。

这也算是对将来王位继承人的考验了。毕竟连和士兵之间的关系都处理不好的话,又怎样能处理和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员之间的关系呢?

这些官员在阿瑟尚在的时候看起来老实,等国家换一个新的主人之后,各种面孔也会逐渐的浮现出来。

一个合格的王位继承人不仅要在政治方面能力出色,还要深得士兵们的信任,至少要让士兵们颇有好感,愿意向王室效忠。

其实按照一个重视海军国家的传统来说,王储的服役大概率会选择海军的部队。

就像英国那样,英国的王储如果在军队服役,大概率会选择在皇家海军。

毕竟保持英国霸主地位的就是皇家海军,英国陆军的战斗力只能说勉强合格。

不过对于阿瑟来说,阿瑟最希望的还是威廉能在陆军部队服役。

至少短时间内,澳大拉西亚的海军不会有太大的发展。除了少数的航空母舰建造之外,主力战舰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毕竟和英国人的关系还是很有必要保持的,至少在二战爆发前是这样。

阿瑟可不希望自己成为二战中的主角,还是太过反派的那种。

当然,腹黑一点来说,阿瑟肯定希望战争如同历史那样爆发。

因为现在的局势相较于历史有着巨大的改变,至少不会有完整的美国帮助欧洲打赢战争了。

这也代表着,如果德国引发二战的话,前期抵抗德国的就只剩下英,法,俄三个列强。

这三个列强或多或少都有着巨大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想要抵抗住德国人的进攻,英法俄必须得留更多的血。

这种情况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件好事,因为阿瑟能趁着这样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好处。

就比如阿瑟心心念念的马六甲海峡,如果没有特别危机的时刻英国人是肯定不会放弃的。

当然,如果将来印度遭受威胁的话,除了本土和印度英国人肯定会愿意放弃任何领土。

毕竟印度可是大英帝国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如果没了,大英帝国的皇冠也就没了。

嗯,这还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大英帝国的皇位来自于印度帝国,如果印度没了,英国的君主也就只是国王了。

当然,从英国历任君主都被称作国王或者女王就能够看出,英国的这顶皇冠除了英国人之外,没有太多的国家愿意接受。

欧洲对于法理的看重远超于其他地区,如果没有正统的法理继承,哪怕贵为第一列强,皇位也不会被其他国家承认。

今天就这一更,5000字大章节,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