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二十三章:尼古拉的真正目的(1/3更)

48所大学也不是说建就建的,对于建设的大学的分类,还有修建大学所需要的教学设备的来源都要进行提前的规划。

在师资方面,澳大拉西亚的人才储备再加上从美国吸引的人才,完全够这48所大学的教师需求。

阿瑟对于教育部的工作也是放心的,只是重点丰富了修建大学的种类,确保大学真的是按照需求修建,而不是只是看重数量。

48所大学中,化工专业、机械设计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医学专业、物理和化学专业、教育专业、航空专业等都需要至少两所大学。

阿瑟要求,修建的专业类大学数量要超过普通大学的数量,确保培养出的大学生都是国家急切需要的。

同时,对于在校大学生也应组织一年一度的军事化训练,每次军事化训练的时间不得短于两周。

教育部的第二个计划,就是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将所有没有获得国籍的移民也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内。

之前澳大拉西亚的免费教育普及到小学,但是只包含获得国籍的公民。

在教育部的计划实行之后,没有获得国籍的移民也将被算入其中,直到他们加入国籍或者被遣返。

和义务教育一起进行的,还有针对不同时段前来澳大拉西亚的移民人群的扫盲工作。

义务教育能够确保适龄人口进入学校,接受他们应该接受的教育。

但义务教育不能确保已经错过合适年龄的人口,特别是那些新来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接受应有的教育。

在这一点上,教育部将会建立更多的扫盲班,争取将所有人口的学历都提升到小学以上。

当然,如果年龄实在太大,就没有加入扫盲班的必要了。毕竟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倒不如呆在家中安享晚年。

这项规定对于外来移民,特别是没有获得国籍的外来移民是非常优待的,相信也能引起不少外来移民的好感。

甚至如果宣传的好,凭借着这项政策也能吸引不少的移民,毕竟免费的教育就是香。

教育部的计划中没有包括澳大拉西亚新教所修建的那些语言学校。

不过这些语言学校也是政府认可的官方学校,从语言学校毕业的人,基本上也都能获得至少小学的学历。

教育部的最后一项计划,就是关于对澳大拉西亚传统文化的培养和保护了。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强民众对于国家的认同感是很重要的。美国之所以能够被顺利拆分,和美国民众对美国认同感不高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澳大拉西亚目前所践行的政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国王。

这不仅让阿瑟和国家高度绑定,也让国家的稳定度获得了不小的提升。

当然,这么做也有肉眼可见的坏处,那就是阿瑟对于国家的掌控度太高。

如果接下来的君主不能拥有像阿瑟这样的声望的话,对于国家的稳定度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打击了。

这也是阿瑟竭尽全力培养威廉能力的原因。实权君主不是这么好当的,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手中的权力反而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随着时间进入二月中旬,政府的各项发展计划也都确定了下来,开始有条不紊的启动着各类项目。

阿瑟也终于从繁忙中走出,除了偶尔参加会议之外,更多的时间就是陪着家人。

威廉要服役的军队也确定了下来,那就是澳大拉西亚常备军队中最为精锐的近卫军。

近卫军是澳大拉西亚最为精锐的军队,也是阿瑟最能相信的军队。

让威廉在近卫军中服役,更多的也是让威廉尽可能得到近卫军的拥戴,将来掌控权力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作为国王直属的武装力量,近卫军对于国王的忠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王能够掌控的权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历任王位继承者也都会在近卫军服役,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士兵的生活,他们才能学习到如何获得这些士兵的拥戴。

当然,为了让威廉的成绩不至于作弊,他在近卫军服役的过程中肯定是要隐姓埋名的,不能透露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毕竟按照阿瑟的声望来说,如果威廉以王位继承人和阿瑟儿子的身份加入近卫军,士兵们绝对都会以礼相待,威廉也绝对学不到什么。

只有以普通人的身份进入军队服役,威廉才能学到他所需要的。

隐藏身份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让这些娇生惯养的王子们亲切的感受到民间的普通生活。

一个从小就在温室一般的王宫中长大的王子,他的眼界也始终会被限制在王宫之中。

只有真正的经历了社会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明白社会中底层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只有明白了底层人的需求,所制定的国策才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如同空中楼阁一般。

世界飞机博览会准备的差不多之后,阿瑟突然接收到了来自俄国的远洋电话。

许久没有联络的尼古拉二世,突然提出了要购买几架澳大拉西亚运输机的需求。

说实在的,虽然澳大拉西亚和俄国还有着盟友关系,但目前的阿瑟确实已经不指望俄国能够重新雄起了。

连年的战争让俄国的经济和工业饱受摧残,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十年之内想恢复过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也是阿瑟要尽可能加强英国的原因,在法国和俄国都不给力的情况下,在二战中能够阻挡德国的或许就只有英国了。

但如果俄国能够恢复过来,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目前的世界局势太简单了,这种简单也就代表着危险。英国在目前的世界局势中太过强大,其他的有实力的列强全部是英国的潜在对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像俄国这样的国家如果能够恢复过来,不仅能够将世界局势的水搅浑,同样也能分散英国人的注意力。

再者,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一个混乱的欧洲明显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最好是英法俄在欧洲争个你死我活,澳大拉西亚就可以顺手接收英国和俄国的遗产,吸收大量的人才和资本了。

对于尼古拉二世所提出来的购买飞机的要求,阿瑟当然是同意的。

毕竟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飞机,尼古拉二世购买飞机也确实能为世界飞机博览会增加更多的噱头。

不过,阿瑟和尼古拉二世谁都明白,购买飞机绝对只是为了引起话题而已。

如果只是单纯的购买飞机的话,完全不需要尼古拉二世亲自去出面。

毕竟俄国在澳大拉西亚也有大使,吩咐大使就完全可以买到足够的飞机。

果不其然,简短的聊天之后,尼古拉二世就将话题转移到了澳大拉西亚在之前吞并的美国阿拉斯加领地上。

阿瑟对尼古拉二世提到阿拉斯加并不意外,毕竟阿拉斯加领地就是俄国卖给美国的。

说起这段历史,绝对是俄国人不愿提起的黑历史之一。

其实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笔买卖俄国绝对是亏的一方。阿拉斯加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波斯,只卖700万美元绝对是亏的。

更何况阿拉斯加还有丰富的金矿、石油等等矿产,矿产的价值可以兑换成无数个700万美元。

但其实在当时,也就是俄国出售阿拉斯加领地的1867年,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当时,阿拉斯加领地虽然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但太过靠近北极圈,比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都要寒冷。

再加上当时俄国刚刚说了战争,国内的经济状况十分糟糕,而阿拉斯加领地靠近英国人的加拿大殖民地,随时都有被占领的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俄国人和美国人自然也就眉来眼去。俄国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将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让美国人和英国在北美洲关于阿拉斯加开启争夺。

而美国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因为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实际上还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

在国际层面上,美国肯定是需要更多的盟友来为自己壮大声势,确保自己的国土安全。

双方一拍即合,也就促成了这次震惊世界的土地大交易。

不过很快,俄国人就发现不对劲了。

美国人先是在阿拉斯加领地发现了黄金,随后又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再加上阿拉斯加零第三面环海,渔业丰富。根据统计,阿拉斯加渔业产量早在几年前就突破了200万吨,占据美国渔业总产量的六成以上。

这些所代表的经济价值,可不是一个小小的700万美元就能够衡量的。

虽然是几十年前的700万美元,但也绝对连阿拉斯加经济价值的零头都不到。

这也让俄国人一直有着收复阿拉斯加领地的想法,俄国和美国就阿拉斯加领地也有着不小的冲突。

当然,目前阿拉斯加领地已经到了澳大拉西亚的手中,相信这也是尼古拉二世找上阿瑟的真正原因。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