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四十三章:1930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四十三章:1930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澳大拉西亚的国庆活动已经越来越低调,不逢大事,也很少会举办比较隆重的阅兵典礼了。

毕竟国家的实力已经靠着之前的历次战争奠定了,以澳大拉西亚目前的地位,也犯不着用一些阅兵典礼来加强自己的威望和地位。

随着时间进入1930年,政府的年度报告会议中还是有着一些比较值得关注的点的。

首先是阿瑟比较重视的人口,较有突破性的扩张到了3755万人以上。

在经济危机中人口还大量增长的国家,目前澳大拉西亚可以说是独一份的。

经济方面,去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创造记录的58.67亿澳元,年财政收入也达到了3.75亿澳元的新高。

不过这很大的原因都是澳元的贬值。虽然看起来经济规模增长了很多,但实际上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目前货币汇率:1英镑=2澳元=11.24美元(五大湖地区)=147卢比=244法郎=135555马克(预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英法澳所占领的美国地区的货币,目前已经逐步转变成相应的英镑、法郎和澳元。

不过五大湖地区美元仍在流行,但也已经进入相当的贬值阶段。

在五大湖联邦共和国即将赔付的赔款中,各国已经声明不会同意美元支付,要用具有更加稳定的经济价值的工业产品、粮食和矿产资源等物资,以及更为值钱的黄金来偿还。

从货币的兑换比例也能够看出,目前比较坚挺的货币就只剩下英镑,澳元和法郎,其他的货币贬值程度都相当严重。

因为和英镑高度绑定的原因,再加上澳大拉西亚自身的势力范围,让澳元也成为备受欢迎的世界货币之一。

部分国家为了不让英镑的影响力变得更高,也会转而使用澳元结算,而不是和澳元差不了多少的英镑。

这也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英国人越来越强大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亚已经不由自主的走到了英国人的对立。

除非阿瑟愿意放弃一切,甘心当英国人的小弟。否则,这种大趋势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也代表着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不可能恢复到从前。

还没等1930年的国庆到来,一条新闻瞬间吸引了阿瑟的注意,甚至是全世界的目光。

欧洲又迎来了一场战争。

是的,时隔多年之后,尼古拉二世统治的沙俄再次爆发了战争。

上次内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尼古拉二世所统治的沙俄还是喘了一口气的。

不过,经济危机的到来让俄国的局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因为目前的沙皇俄国是在原本的资本主义政府上进行改制才诞生的**政府,经济危机对这样的沙皇俄国影响还是很大的。

但尼古拉二世的敌人在经济危机中却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这也让俄国的局势出现了不平衡。

甚至另一方不仅没有遭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反而在经济危机中发展了一部分工业和基础建设,并且重新将自己的军队扩张到50万人。

而沙俄这边,因为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军队已经被尼古拉二世裁撤到60万人。

虽然军队规模仍然比另一方多,但沙俄的疆域是另一方的数倍,人口也要比另一方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沙俄国内如同之前的美国和现在的德国一样,饱受经济危机的困扰,失业人口多不胜数,很多人都处在饿死的边缘。

而其他地区就不同了。虽然另一方的资源也不是太多,但集中配给制度却让大部分人都能够吃上一口饭,不至于饿死。

两者相比较的情况下,另一个俄国方面明显能够带给人希望,这也让另一个俄国更加蒸蒸日上。

值得一提的是,沙皇俄国国内还有着很多的俄国资本家。这些资本家在经济危机中对俄国民众的剥夺,也是导致沙俄衰弱以及沙俄民众对政府十分不满的原因。

种种矛盾累积下来,沙皇政府的统治已经不稳,尼古拉二世也在尽可能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

俄国两个势力互相对抗的背景下,其实也有着包括英法澳等国家的势力。

英国人目前一家独大,法国肯定想让俄国恢复实力,帮助自己抵抗英国人。

但英国人肯定不想俄国重新站起来,毕竟一个完整强大的俄国在中亚和远东都能对英国造成不小的威胁。

至于英国人背后有没有支持尼古拉二世的敌人,这就不为人知了。但另一个俄国在经济危机中崛起的速度确实十分夸张,如果没有国家支持,绝对是不可能的。

他的工业夸张到什么地步呢?

整个1929年,澳大拉西亚的年钢铁产量接近1300万吨,其中年钢产量470.5万吨,年生铁产量827.7万吨。

这样的数据已经不错,放眼整个世界也绝对能说是钢铁产量的巨头,妥妥的工业大国了。

而另一个俄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将钢铁产量提升到了500万吨,其中钢产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吨,工业水平已经超过沙俄钢铁产量的400万吨。

另一个俄国的年钢产量200万吨是什么水平呢?对比世界上其他的重要国家,另一个俄国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岛国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

这么一对比,另一个俄国工业方面的提升还是十分夸张的。更重要的是,因为工业的大规模扩张,另一个俄国几乎没有太多的失业人口,民众们都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着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而且另一个俄国的工业几乎都是国内比较稀缺的,也不用担心市场的问题。

他们所建成的钢铁和其他工业制品,都会被运输到全国各地,在这场大建设中被消耗。

也正因为如此,相较于沙俄来说,另一个俄国的经济和工业更加健康,仿佛新老交替一般。

战争是另一个俄国方面掀起的。

对于尼古拉二世和沙皇俄国来说,目前肯定不愿意再起战端,给自己脆弱的经济火上浇油了。

但两个国家本身政治理念上就有巨大的差异,而且还是一个国家分裂出来的,不爆发矛盾是根本不可能的。

事情的起因是另一个俄国的一些政党前往沙皇俄国境内吸引农村人口加入党派,并且暗中组织他们前往另一个俄国。

能安排工作,并且发放食物的另一个俄国,很快引起了大量的俄国农村人口向往。

毕竟如果呆在沙皇俄国的话,政府不会对他们有任何救济,他们只能自生自灭。

但另一个俄国这样的做法很快引起了沙皇俄国注意。经济危机所引起的饥荒和混乱导致数百万俄国民众的死亡。

再减去另一个俄国之后,沙皇俄国的人口已经不足一亿人,准确来说是8700万左右。

而另一个俄国的人口却在不断的增加,目前另一个俄国的人口已经接近3000万,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从俄国吸引人口。

人口的不断流失自然戳到了俄国资本家的痛处。毕竟经济危机中他们仰仗的就是这些平民。如果没有平民不断的劳动创造财富和资源,他们这些资本家又从哪去获得足够的物资呢?

要知道,民众前往另一个俄国之后,就会极端仇恨资本主义,换句话来说也就会变成资本的敌人。

这是俄国的资本家不愿意看到的,自然也推动了俄国政府阻止另一个俄国拉拢民众。

两个国家本来就爆发过内战,在阻止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能和和气气的。

这个过程自然会爆发冲突,肯定会有一些冲突上升到混乱,最后演变成小范围内的交战。

只要枪声一打响,双方自然不可能会先认怂。毕竟这关乎到国家的名望,也关乎到两个俄国谁先掌握主动权。

1930年1月7日,沙皇俄国又迎来了战争。

一开始只是两国边防军队的冲突,然后瞬间演变成了大范围的战争。

另一个俄国似乎早有准备一般,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波兰前线,试图切断沙皇俄国和乌克兰地区之间的联系。

这就不得不说到之前的那场干涉战争了。干涉战争结束之后,黑海沿岸原本是掌握在干涉军的手中的。

但因为经济危机,乌克兰最终又被还给了沙皇俄国,代价是一部分资源和矿产。

乌克兰对沙皇俄国还是很重要的。首先,乌克兰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出海口。其次,乌克兰地区能够封锁另一个俄国,让另一个俄国对外交流的路线变得更加遥远。

但问题是,沙皇俄国和乌克兰地区之间,仅有一条长度数百公里的连接地带。

这块连接地带最窄处只有几十公里,最宽处也不过上百公里,并且形状狭长,仿佛沙俄的咽喉一般。

要是从最窄处迅速切断,乌克兰地区就将失去和沙皇俄国的联系,如同数百公里之外的飞地。

这也暴露了另一个俄国的意图,那就是快速攻占黑海沿岸,获得一个十分可靠的出海口,将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局限在北方。

当然,这也只是另一个俄国目前所暴露出来的第一步战略而已。如果能统一的话,另一个俄国的目标肯定是建立共和民主制度的俄罗斯帝国。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