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七百五十七章:两面派的英国人

澳洲崛起录 第七百五十七章:两面派的英国人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瑟作为东道主,还是列强之一的统治者,自然受到了众多国家的吹捧。

不过此时的阿瑟也不会因为些许的吹捧就飘然自得。对阿瑟来说,言语方面的赞誉是最不重要的,甚至比一张面值1澳元的纸币还要来的轻松。

有资格得到阿瑟接见并且亲密交流的代表其实并不多,无非也就是那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国家,亦或者实力比较强大的列强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列强中的岛国,或许是唯一一个阿瑟没有亲自接见的国家。

在澳大拉西亚政府,阿瑟对于这个国家厌恶也不是秘密。政府官员很识相的拦下了岛国代表,负责和岛国代表攀谈的,是澳大拉西亚的一个外交副部长。

其实话说回来,这样的安排实际上也没错。岛国是澳大拉西亚在太平洋唯一的权力竞争者,再加上种族不同,略微一点歧视欧洲国家也能理解。

换句话来说,哪个欧洲国家不歧视这些土著呢?哪怕岛国的实力已经是列强了,在许多欧洲国家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开化不久的猴子罢了。

特别是岛国人的身高,在高大的欧洲人看来,和那些矮小的猴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特别是岛国人特殊的口语,导致他们说英语时那张牙努嘴的动作,更是让人觉得好笑和鄙夷。

大约中午11点左右,威廉带着车队和亚历山德琳公主返回圣阿瑟堡,这场婚礼最重要的仪式也即将开始。

婚礼当然是在万国宫内的阿尔伯特大教堂举办的。这座教堂的名字由来是阿瑟的祖父,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鼎鼎大名的阿尔伯特亲王。

举办婚礼的地点是教堂内的维多利亚礼堂,象征着在阿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注视下,完成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婚礼的美好寓意。

婚礼的主持者是斯蒂德大主教,也是澳大拉西亚新教中等级最高的主教了。

在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都说出愿意的誓言之后,圣阿瑟堡的天空上,几架战斗机划过,喷出色彩绚丽的彩色烟雾,也是对两位新人的庆祝。

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仪式终于完成,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王室终于多了一个成员。

不得不说,丹麦王室对这场婚礼还是十分重视的。丹麦王室给予亚历山德琳公主的嫁妆,除了两座位于丹麦的庞大城堡之外,还有上百名仆人组成的侍者,一支小规模的公主卫队,几十箱的黄金珠宝,一顶由黄金和钻石打造的冠冕等等。

当然,阿瑟的聘礼也更加丰厚。除了之前所提到的一艘快要退役的战列舰之外,阿瑟的回礼还包括一吨多重的黄金珠宝,上百副名贵的字画和古董,来自东方珍贵的古董瓷器,还有第二代飞机的设计图纸,以及爪哇岛一个橡胶生产庄园等等。

别的不说,单论这个中型规模的橡胶生产庄园,每年的纯利润就已经高达20万澳元以上。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两个欧洲习俗的国家,婚礼是没有太多的聘礼和嫁妆的。

甚至部分家庭的婚礼都是双方共同举办的,彩礼和聘礼也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而已。

但对于两国的王室来说,自然是不可能这么简陋的。

根据肯特管家的统计,光是婚礼的花费就高达600万澳元。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额外花费,包括赠送给丹麦王室的礼物,让这场婚礼的总花费超过了1000万澳元。

1000万澳元看起来很多,对阿瑟来说也就是每年收入的零头罢了。

不说别的,单单是医药集团的收入,就已经能够举办好几次婚礼了。

很可惜,乔治和彼得的年龄现在还小,还没有到娶妻生子的地步。

要不然阿瑟还真想把他们几个的婚礼一块办了,办的越快越隆重越好。

看这几个小家伙慢慢长大,甚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阿瑟也不得不感慨时间的飞速流逝。

从1900年来到澳大利亚开始,到现在也过去了三十年的时间了。

阿瑟从当时的刚刚成年18岁,到现在也有48岁的年纪,已经奔着50去了。

虽然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这样的年纪才刚刚成熟,是统治国家的黄金时间段。

但对于阿瑟来说,一些政务处理也让人忙得焦头烂额,一些时候也感觉到自己的疲惫。

治理一个国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哪怕有很多事情阿瑟都放权给内阁和其他官员去做了,但阿瑟也必须把控这件事情的进度,并且时刻注意防止发生意外。

现在几个小家伙慢慢长大,对阿瑟来说也算是既幸福又感慨。

只能期待着几个小家伙都成长到令自己满意的地步,当自己辛辛苦苦为他们打下的江山统治好,让家族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就是阿瑟最终的希望了。

人的一生其实也很短暂,不管是一个普通家庭,亦或者是达官贵人,王室子弟,都是一样的。

来这世界一趟,如果能够留下属于自己的色彩,让后人谈论到自己和自己所统治的澳大拉西亚能够赞叹一声,也就不枉来这一遭了。

历史何其浩瀚,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短暂的色彩,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婚礼的当天晚上,政府还特意为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准备了一场烟花盛宴。

根据政府的统计,这场烟花盛宴耗费的资金就高达1万澳元,当天晚上的圣阿瑟堡烟火通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仗呢。

可不要小看这1万澳元。虽然相较于之前已经高度贬值了,但以物价来看,花费仍然相当于数百万后世的货币。

试想一下花费数百万购买烟花的效果,其震撼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彰显国家的强大,婚礼的第二天其实也是有着一些内容的。

威廉将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亚历山德琳公主一起,率领一支陆军巡视整个圣阿瑟堡,然后乘坐空军的战斗机飞往悉尼,再从悉尼乘坐军舰抵达阿德莱德,最终在陆军的护送下再次返回圣阿瑟堡。

在乘坐军舰的期间,威廉还将前往墨尔本视察,彰显王室的威仪和强大。

踏足圣阿瑟堡、悉尼、墨尔本和阿德莱德四座城市,其实已经代表了整个澳大利亚地区。

之所以让威廉这么做,除了彰显王室的威严之外,还有就是提升威廉的知名度和名望了。

毕竟是国家将来的统治者,阿瑟还是要为威廉将来的登基铺路的。

虽然二战100%是在阿瑟的统治时期内发生的,但这不代表威廉的统治就不重要了。

甚至居安思危一点来说,不排除二战后还会再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

特别是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沟通和交流都变得迅速之后,澳大拉西亚想要摆脱世界各地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有确保威廉能够掌握足够的权力,并且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更强,阿瑟才能放心的让位,享受自己最后的美好生活。

凭借着这个世界比历史上还要提前一些的科技,说不定阿瑟还能在不知道多少年后的将来,看到手机、网络和电脑的诞生。

当然,第二天的活动是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的,和阿瑟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但这不代表阿瑟就没任务了。趁着各国代表齐聚澳大拉西亚的时刻,各大列强和中小国家也都在完成自己的计划。

首先是英国。

爱德华王储先是表达了英国王室对澳大拉西亚王室的祝贺,然后又趁着祝贺的间隙,重提两国王室的关系,并且表示希望两国能够恢复之前的友好关系,重新建立起紧密的合作。

阿瑟对此自然不会有任何反应。

开玩笑,要不是情报机构报告英国外交部的官员在前一天晚上悄悄找到了岛国代表,阿瑟对于爱德华王储所说的话还能有几分信任。

对于英国人这样一边拉拢盟友一边还要搞平衡政策的做法,阿瑟当然是嗤之以鼻的。

不知道英国政府是真的没有注意到还是太过关心和法国的斗争,欧洲的几个列强的变动已经象征着一个新的势力崛起。

更要命的是,这个势力不仅更加激进,他们还因为种种原因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换句话来说,英法甚至澳大拉西亚,都是这个新诞生的势力的敌人。

英法目前的斗争和英国人背后的小动作,实际上就是在资助这些势力,让他们有机会壮大,最终变成英国人眼中的巨大危险。

不过话说回来,英国人此时的麻痹大意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者表现的都比较激进。但问题是,两个国家其实都是有着太多的限制的。

意大利自然不用多说。一战之前的意大利就展现出了令人惊掉下巴的陆军战斗,甚至成了整个欧洲的笑柄。

现在意大利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战争可谓是重蹈覆辙,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叫一战之前也没好到哪去,一个先进的列强国家和一个土著国家居然打得五五开,这也让英法彻底没了干涉这场战争的想法。

德国人其实威胁更大,但对英国人来说也没大到哪去。

陆军规模严格限制在15万,并且禁止拥有万吨以上级别的主力战舰。

还禁止研发重火力武器,飞机坦克大炮都在禁止的范围内,严格限制了德**队的发展。

对英国人来说,他们反而希望德国人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样一来,英国人就不需要有任何的动力,就能坐视德法之间的对抗,用这样的方式来维护欧洲地区的稳定,维护自己在欧洲地区的霸权。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